| 
 
	
		|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 作者 |  关于吴文规则的说明 |    |   
		| 吴耐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3/06
 文章: 1164
 
 经验值: 54086
 
 
 | 
		
					  
					  | 
 |  
			
			  
				| 
 |  
				| 
					  
					  
					    | 作者:吴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吴文规则的说明
 
 1.	引子
 
 看完我的上一篇帖子《对吴文的一些新说明》之后,小衲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确实是问道了点子上。小衲的问题是:
 什么时候加偏旁,什么时候不加,
 如果一个字可以分解成好几个部分,那加那个偏旁呢?
 有些偏旁不表达任何意义,加不加呢?
 有些字没有偏旁,怎么办?
 
 这些问题正是吴文最难解决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论的地方。恐怕也只能是小衲说的那样在大家用吴字写文章的时候,要有一段时间的混乱了。不过我还是先提出一些原则,希望能够有原则可依来尽量减少混乱。
 
 老稀也问到了如何处理简体字和繁体字的问题,我在这些大原则里也一并加以考虑了。
 
 2.	大原则
 
 1)	吴文汉字与方块汉字一一对应。方块汉字包括所有的简体字和繁体字。
 2)	每一个吴文汉字都是由一个拼音加0到2个意符组成。
 
 以下是对大原则的具体解说。
 
 3.	吴文汉字与方块汉字对应关系的具体说明
 
 原则上是一一对应,但是有两个例外。第一个是多音字。方块字中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读音的叫做多音字。比如“重”字在“重要”一词里读音为“zong4”,在“重复”一词里读音为“cong2”。再比如“长”字在“胡子越长越长”这个句子里前一个读音为“zhang3”,后一个读音为“chang2”。吴文里面不存在多音字,因而一个多音字对应多个吴文汉字。一个“重”对应两个吴文汉字“chong2”和“zhong4亻”当然这将给把方块汉字自动翻译成吴文带来麻烦。
 
 另外一个例外是简化字与繁体字带来的。对于因为偏旁部首带来的简化,简化字与繁体字将对应于同一个吴文汉字。比如“马”和“馬”对应同一个吴文汉字“ma3”, “玛”和“瑪”对应于同一个吴文汉字“ma3玊”。对于不是因为部首的简化而导致的简化,简化字和繁体字将对应不同的吴文汉字。例如,“胜”对应于“sheng4”,而“勝”对应于“sheng4丅”。这是考虑到字形的变化而采取的变通措施。
 
 4.	拼音加意符的具体说明
 
 拼音部分没什么好说的了,就采用国家制定的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对于意符部分,有些问题。比如面对同一个音节的多个汉字,也就是面对大量的同音字,哪一个汉字加意符,哪一个汉字不加;哪一个汉字加一个意符,哪一个加两个?
 
 第一个问题,什么吴字加意符,什么吴字不加?因为我们要做的是汉字拼音化,所以要尽量减少意符出现的机会,这样就要求同一个音节的同音字中,最常用的那个汉字不加意符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意符出现的机会。这只要做一个统计,看看哪个汉字最常用就好了。但是不同时期做的统计结果就会不一样。同一时期统计样本不同结果也会不同。所以频率统计只能是一个相对有用的工具。我们也只能使用某一统计结果来做参考,然后加以定型。不能够也不允许频繁变动,导致方块字与吴字的对应关系不稳定,不唯一。
 
 第二个问题,哪一个汉字加哪一个意符呢?如果一个汉字有偏旁,那这个偏旁就算做这个汉字的意符,加这个偏旁就是了。问题是如果一个汉字有几个部件,哪一个部件算作偏旁?这个倒是部分地有法可依的。依据就是汉字六书的造字原理。先说象形字。象形字没有形旁,或者说本身就是形旁,因为本身就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比如“兽”字的偏旁即不是“八”,也不是“口”,它本来的样子就是一只蹲在地上的野兽,后来方块化成了现在的“八田一口”。所以这个字如果加偏旁的话,只能是根据字形来。所以找偏旁的原则之一是,象形字的偏旁按照它的字形来确定。为了唯一性,省得不同的人选用不同的字形,我们可以规定,只能选用字形中包含第一笔画的最大部首来作为这个汉字的意符。
 
 再来说形声字。形声字至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形旁,一部分为声旁。问题是那一部分是形旁呢?有两个办法可以使用。一个是看看这两部分哪一部分的含义与该汉字本身的含义更接近,更有关联。更有关联的就是形旁。另外一个办法是看看这两个部分哪一部分的发音与该汉字的发音更接近。更接近的是声旁,那另一部分就是形旁了。比如“案”的声旁是“安”,形旁是“木”。“案”与“安”的发音只有声调上的不同。再比如,“问”的形旁是口,声旁是“门”。为什么呢?因为“问”的韵母部分与“门”的韵母部分相同。另外从含义上来讲,“问”显然与“口”有关,而与“门”关系不大吧?许多人以为形声字的声旁一定会准确地表达原汉字的读音。其实不然。原因我以前也说过。一个是几千年的演变,某些汉字的读音可能发生变化,另一个是老祖宗们不懂拼音原理,找不到读音相同的汉字来做声旁,只好拉一个读音接近的来凑数。读音接近一般是要么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要么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再要么韵母相同,声母不同。比如“拉垃”跟“立”,声母相同,韵母不同。“闻问”跟“门”韵母相同声母不同等等。
 
 第三来说会意字和指事字。这两种字如果有两个部件的话,用哪个部件做偏旁都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规定用含义最接近的那个就好啦。
 
 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的方法,不是造字的方法,所以不用单独考虑了,只要按照本字的造字方法来处理就可以了。
 
 似乎这样就解决了所有问题,但是一般读者如何知道一个汉字是用哪种方法来造字的呢?可以这么来做:先假设这个汉字是形声字,看看是否其中一个部件与该汉字的含义有某种关联,而另一部件的读音与该汉字的读音接近。如果是,那可以断定这个汉字是形声字。按照形声字取形旁的规则来选取形旁。如果都不是,那么看看是否两个部件的含义与该汉字的含义都有关联。如果是,那么可以断定该汉字是会意或者指事字。按照这种造字方法取形旁。如果不是那么就认为该汉字是象形字。按照象形字的方法取形旁就好啦。
 
 按照以上方法,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汉字的问题,但是还是有些例外需要死记硬背的。比如“莹营萤荧”等字其实是形声字,但是因为汉字简化,搞的上半边声旁已经不能表声了,只能死记这些字的形旁是下边。再比如“赢嬴”等,形旁都在下半部分的中间,很难猜吧。“颖颍”等形旁在左半部分下部,声旁是“顷”,也挺难猜的。
 
 其实有许多会意字的形旁与汉字的含义也很难联系在一起。比如“奇”跟“大可”有啥关系?所以混乱恐怕不可避免。
 
 第三个问题,哪一个汉字加一个意符哪一个汉字加两个?如果几个汉字的部首相同,也就是这些汉字是同音同调同部首汉字,那么最常用的那个汉字加一个意符,其他汉字加两个意符。比如“渐,溅,涧”三个汉字,分别对应于吴字“jian4氵,jian4氵冂,jian4氵宀”。第二个意符的选取就在去掉第一个意符之后的剩下的部分当中选出来就好啦。
 第四个问题,意符总共有多少个?意符太多了不是好事。第一会增加初学者的负担,第二不利于键盘输入。但是意符太少了也不行,不利于学过方块字的老帮菜来猜测吴字与方块字的对应关系。汉字的偏旁部首按照国家标准是201个。这么多偏旁部首如果完全继承下来也是一个负担。所以偏旁部首的合并是不可避免的。哪些偏旁部首合并成一个意符也是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大的原则就是按照含义来合并,含义相近的合并成一个。我的初步方案是不超过70个意符。实际还可以进一步合并,减少到50个意符也够用。
 
 第五个问题,选取哪些偏旁来做意符?因为我们想让吴字与方块字能够混合掺杂在一起使用,为了不引起误解,把意符误当做方块汉字来读,最好吴字意符都是不发音的偏旁或者非常偏僻少用的汉字。比如采用“氵讠艹彡”等偏旁来做意符或者使用“圡玊”等非常偏僻的汉字来做意符。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你就是把这些意符当成了汉字也无法读出音来。但是也有些意符很难这么做。比如对应于“木目肉”等部首的意符,就很难选出一个合适的不发音的偏旁出来。对应这种情况,我们也只好选一个不太相干的其他偏旁来对付了。比如我用“”来代表“木”,用“”来代表“目”, 用“乚”来代表“肉”等等。
 
 以下是详细的意符分类。
 
 第一类,能够用偏旁来做意符的:
 
 疒	疒
 丷	十一八多少二三丶比非不
 艹	艹艸韭
 	卂飞飛鳥烏隹禸卵
 2	鸟乌
 礻	礻示卜鬼
 亠	亠阜阝高丘
 灬	灬火光
 虍	虍龍竜
 虍2	龙
 犭	犬豕亥豸鹿兔鼡鼠
 	羊
 牜	牛
 冖	冖戶厂广
 冖2	户
 宀	宀門舍
 宀2	门
 纟	纟
 纟2	糸玄
 饣	饣食鹵辛禾米瓜麥豆黍
 饣2	卤麦
 钅	钅
 钅2	金
 廴	廴
 讠	讠言欠丂
 讠2	訁
 冫	冫
 耂	耂夕老
 刂	刂刀斤匕刁
 廾	与廾
 扌	扌手幸
 爫	爫爪釆采
 攵	鬥攵夊攴夂支隶寸又
 彡	彡髟毛羽习而
 丬	丬片尺爿斗
 亻	亻人乑入男子儿父臣士己
 卩	卩耳音
 氵	氵水巛巜川
 罒	罒网
 忄	忄心
 	大亣小幺
 阝	阝邑
 衤	衤衣巾方黹冒
 辶	辵辶走疋
 彳	彳亍行无旡
 癶	癶
 ⻊	⻊足立止至舛
 	竹
 肀	肀聿业壴鼓冊册龠
 
 
 第二类,能够用偏僻汉字做意符的:
 
 勹	勹囗匸凵匸匚尢乙乚曲冂丨丄丅丿西襾北爻
 镸	镸長
 镸2	长
 圡	土田里耒
 玊	王玉
 屮	屮山艮谷
 	穴
 丣	丣酉
 
 第三类,只能使用其他偏旁或汉字瞎凑活着用的:
 
 冂	貝
 冂2	贝
 	車
 2	车
 丄	虫
 丅	工力生入厶用斉齊彑彐干亅隶
 丅2	齐
 	馬
 2	马
 丆	石
 凵	缶皿臼瓦几鬲鬯鼎豐豊丁壶且卣
 匸	口
 	朩木弋麻
 	矛殳戈杀矢弓
 	冃目見
 2	见
 め	女母毋氏
 乛	皮革韋角
 乛2	韦
 	气風凮
 2	风
 	白黑靑赤文色黃
 2	青黄
 彐	日月
 乚	骨肉尸身頁血歺歹死自鼻舌香甘牙齒首头囟面
 乚2	页齿
 	魚辰黽龜
 2	鱼黾龟
 仒	雨电
 	舟
 
 作者:吴耐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 返回顶端 |  |   
		|  |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