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新干线高铁种种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新干线高铁种种   
妖刀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9/09/03
文章: 2864
来自: 日本
经验值: 92200


文章标题: 新干线高铁种种 (643 reads)      时间: 2011-7-09 周六, 上午9:29

作者:妖刀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看到有上提到新干线高铁如何的,一时兴起也来扯一些
可不是从哪里抄来的
虽然参考了猬集百科,那是为了防止出现内容重复的“巧合”


对中国的高铁其实并不太熟悉,也就是座过几次,加上网上得来的知识,包括谩骂。
而对日本新干线的认识相对多一些
不仅仅是总计不低于100次的乘坐经验,也有。。。。。。


一般国人(居然包括在日本的国人,前国人),容易将日本新干线看作一个整体
开口闭口日本新干线如何,热衷争论中国高铁是不是日本新干线。等等。
其实都没有搞清楚日本新干线按势力范围分成2大类(本人定义。别问有没有官方来源)

1大势力是JR东海为首的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九州新干线
1大势力是JR东日本的山阳/东北/北陆新干线
为什么要分清楚这2大势力?
因为JR东海与JR东日本是死对头。处处对着干。。。。。
不仅仅如此
这2大势力圈形成了2大系统的新干线车辆,控制。等等。
不仅仅如此
日本新干线的代表毫无疑问是东海道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代表了日本新干线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提到日本新干线如何如何先进时,其实大多指东海道新干线。
不仅仅如此
与中国合作,向中国出口新干线技术的,虽然是川崎重工,背后却是JR东日本。没有JR东日本的积极支持,川崎重工决无可能/胆子向中国出口车辆及其技术
向中国出口的车辆和技术也是JR东日本的车辆和技术。与JR东海道毫无关系。
因为JR东海道的老板从开始就反对向中国出口新干线技术。怕技术流失反过来威胁到日本新干线技术的出口(不幸而言中)。不是一般般反对,而是从开始就大声疾呼,旗帜鲜明地反对。
在当年日本政府推动向中国出口新干线,企图在中国高铁建设计划中争夺一大块份额时,就一口回绝。坚决不出口东海道新干线的技术。
原因是不是JR东海道老板高瞻远瞩算无遗策,还是单纯与JR东日本唱对台戏,或者2者皆而有之,就不知道了。


中国高铁为什么比日本新干线开的快?
说不定有什么改进。可能少装了几卷厕所手纸,也可能钢梁改薄了一些,导致整体重量变轻了。
但是日本新干线却是有跑不快的理由:
1。日本的地形特征导致拐弯多,隧道多,直线少。无法保持高速
有些地方为了拐弯,只能降低速度,甚至让车体倾斜。比如进入品川前的东海道新干线一段
2。噪音问题
车体切风,车轮等等。住宅离开轨道并不远。特别是进入城市及其近郊
3。经济效益
超高速运行对轨道等磨耗太大。速度超过某限度,损耗急剧上升,经济效益恶化。这些都算是民营公司,不能要面子不要里子。不能不算经济账。

等等。


一般说高速铁道有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
所谓动力集中型是如同一般列车一样,有1,2辆专门动力车。而动力分散型是将部分车辆备有动力。
前者成本低,效率高。适合于平原直线多的环境。是世界的主流
后者成本略高,胜在加减速拐弯性能好。适合日本这样的地形。
各有特点适用环境,并没有绝对的优劣。

台湾采用的大概是动力分散方式,韩国采用的大概是动力集中方式。理由很明确。
欧洲好像都是动力集中方式。
中国好像是采用的动力分散方式,原因不知。



出门买菜去鸟
有空再扯

作者:妖刀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妖刀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13714 seconds ] :: [ 26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