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日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影响 /ZT |
 |
东京博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0/01 文章: 2957
经验值: 1232
|
|
|
作者:东京博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都是这一面,而忽略另一面,即中国文化。尤其是现代以来的文化,
深受日本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是积极主动地而不是被动的。
这当然不是指中国人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模仿了几句[大大的],[统统的],[米西米西],
[死了死了的]之类的洋泾浜鬼子话。决非那样简单可笑。中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军事,改革革命,
科学教育,乃至风俗礼仪,无不受日本的巨大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
国家,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上超过日本。
早在1915年,一位署名[将来小律师]的作者在一本[盲人瞎马之新名词]的书中说,自戊戍变法
以后,日文行于中土,列举流行的新名词59个。有少数除了历史题材的作品还能见到,如支那,
哀啼每吞书(哀地美敦书)之类,现在已不大使用,但绝大部分我们至今还广泛地用着,并且
早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试想,如过我们像[抵制日货]那样,拒绝使用这些日本词语,中文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取缔,取消,引渡,样,手续,的,积极,消极的,具体的,抽象的,目的,宗旨,权力,义务,
当事者,所为,意思表示,强制执行,第三者,场合,又,若,大消,动员令,无某某之必要,
律,大律师,代价,让渡,亲属,继承,损害赔偿,各各,法人,重婚罪,经济,条件付之契约,
从而如何如何,卫生,文凭,盲从,同化。
这还是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实际远不止59个。如果现在再来做这项工作,结果会令我们更惊叹,
如,干部,代表,压力,排外,野蛮,公敌,发起,旨趣,什么什么族,派出所,宪兵,警察,
检察官,写真。。。简直是俯首皆是。[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中国以前叫[资生学],[智学]和
[群学]——听起来这倒是像[日]文。但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中文。这些[日]常用语,有些其实是
中国古代既有的名词,日本人将之赋予新意使用,遂成规范。而中国拿来,也易如反掌。孙中山
发起反清起义,初始自称[造反],陈少白拿了一份日本报纸给他看,运[支那革命党孙文],孙抚掌曰[好,好!自今以后,但言革命,勿言造反。]还有[经济]一词,原意为治理国家,如今
谁还用[经济]来[治理国家]呢?早就专门用[政治]了!
小学读书时,孩子们就被教导不要生造名词,形容词,要保持中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规范。
可想[新词]的产生,不允许随心所欲和草率从事。词汇是一种概念工具,如此多的新名词,
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表述方面的新意,而必然伴随着对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
巨大冲击和革新。当然并非所有的[新]的都是好的。拿日本来说,它以[排日]为借口,不断
对中国施加[压力],[从而][发起][野蛮][侵略],终成为[世界][公敌]([]号内为日本词汇)。
当年大量新名词涌入中国,一度引起一些人的不安,即使相当新派的人物也不能安置泰若。大办洋务,以思想开明著称的张之洞,曾在一份文件上批云不要使用新名词,他的幕僚辜鸿铭
却告诉他[不要使用新名词]中的[名词]二字便是一个新名词,来自日本。
辜鸿铭是一位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大学者,爱中国爱到病态和盲目自大的地步。他也认为,继承了真正的中国文明之精华的是日本人而非中国人。汉唐时代形成的中国文明,被元朝及后来的
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给蹂躏糟蹋了,因而大部分失传了。日本则成功地抵抗了忽必烈的进攻,
在海外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真传。他甚至断言[应该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是唐代的中国人。]
(《辜鸿铭文集,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原文发表于1924年)
作者:东京博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