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低人权优势”究竟是否存在?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低人权优势”究竟是否存在?
芦笛
网友对拙作的回应非常精彩,可惜网站一度出了故障,直到刚才我才一一拜读,受益匪浅。
诸位的回复,正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讨论与辩论。窃以为,上网看帖子,不是要学会什么知识,也不是接受他人的观点,而是通过读他人的帖子,感受到一种intellectual provocation,接受某种智识上的刺激或是挑战,这就是所谓启发性,鬼话所谓inspiring。
可惜国人没这种习惯,无论是哪家哪派,看到动摇自己想法的观点就要生气,上焉者使用道德武器或政治武器,下焉者就直接抓特务,必欲弄成一言堂而后快,使得真正的智力交锋根本就无可能进行,最后成了文革大批判、武化大革命。我上网快十年了,熬到芦区开办,治乱世用重典,以快刀伺候大批判家们,才算有了个理性讨论与辩论的园地,可见要在全国范围内搞这套还需要多长时间。
废话少说,挑我觉得最是intellectually provocative的两个观点来说一下吧。当然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或许有误。倘若此,则与网友相同之处都是人家的创见,相异之处算我的。
刁民网友认为,人权也是权力,也能干扰经济运行,使得它偏离自由运行的轨道,妨碍经济繁荣。例如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本来只该由供求关系决定,如果过分强调人权,就会使得劳动力价格偏离市场价格,对经济繁荣起到阻碍作用。这其实是说,人权的内容并不完全涵盖经济自由,两者可以有对立之处。在某些情况下,人权可以如同政府权力一样,对经济活动进行人为干扰,使之偏离原可由自然调节达到的平衡态。
此说虽然难听,但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前段寒树教授出来抨击美国“惰骨文化”,那意思就是说力薄儒政府实行奖懒罚勤的政策,使得美国人变懒惰了。好像他最后还走火入魔,认为民主制度与自由资本主义不兼容,因为普罗大众总是多数人,所以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的政党总是能当选,动用政府权力干扰经济,使得经济越来越糟糕,人民越来越懒惰。
但他是否到了这极端,我实在没把握,刚才用搜索引擎找了一阵子,也没能找出他的原帖来。如果他没这么说过,就算我说的好了,虽然我并不是右派,也不相信新自由主义。
本来经济学整个就是伪科学,各种学说都振振有词,然而没有可证伪性,盖经济现象无法使用实证主义手段进行受控实验,因此永无可能达成共识,一定要跟政治一样分左右两派,吵到世界末日去。这话早就说过了:有如说经济是门学问,莫如说它是政治,盖它涉及的是草民争利,乃是党派政治的重大内容。既不可能使用实证科学家的手段去研究,也不可能忠实地使用某个经济学家的“科学发现”。在民主国家,经济政策是国会的外行们根据更外行的民意决定的,没经济学家什么事。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伪经济学家们的实验室,此所以经济学绝无可能是科学,盖离开实证无科学。
扯远了,不过,窃以为刁民说的有点道理,美国钢铁工业与汽车工业的衰落似乎就是人权过于发达的结果。工会的势力太庞大,动辄以罢工逼迫资本家提高工资,不但使得工资偏离了供求关系,而且福利劳保极好,使得产品价格高居不下,当然竞争不过新兴国家,因此实业发生大转移,内力被中国印度吸空乃是迟早的事。欧洲六七十年代的工会更是不得了,英国政府完全被工会劫持,三天两头闹罢工,使得国民经济陷入瘫痪,英国变成了三流国家,直到撒切尔那铁婆娘上去使出辣手来铁腕镇压,经济才开始复苏,出现繁荣。
这话说起来好像很反动,更不符合我的力薄儒倾向。不过,吾爱力薄儒,吾更不敢回避真实。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民主国家其实是实行双重标准,一方面通过反垄断立法,禁止资本家垄断某个行业,确保了资本家的自由竞争,一方面却又听任工会这种垄断组织禁止劳动力自由竞争。实际上,欧洲的工联主义乃是中世纪行会的遗产,中世纪行会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垄断,它将某个行业的从业人数限制在会员之中,外来户根本无法立足。这一套被现代大夫们忠实地继承下来。中国或俄国来的大夫要想在欧美开业,先得通过资格考试。工人的工会也如此,魏京生若想在美国当电工,也得先出一大笔钱去受培训。英国工会70年代甚至禁止工人在罢工期间去上班。这完全违反了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的基本规律,应该视为另类行政权力干扰,在实质上与传统中国社会的商品上附着了官府权力附加值一般。不难设想,如果资本家也建立个工会实行类似垄断,谁要想当资本家先得通过一系列刁难性考试,那会是什么可怕的局面。
黄豆网友的观点则恰好与此相反。他认为,没有什么“低人权优势”一说,那是不懂经济学的“政治人”或文人搞出来的。人权不是经济学用语,不能拉扯到经济学中来。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低廉,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并不是政府压制人权的结果。相反,政府违反了供求关系,不适当地规定了最低工资,甚至人为制定高工资。他问,假定中国实行民主制度,是不是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就不再低廉了?供大于求,有那么多的闲散劳动力,工资不低还怎么可能?
他这观点有的有道理,人力从来是中国最低廉的资源。不过,自然资源也低廉么?根据供求关系,土地、矿山什么的,似乎在中国那个资源小国应该是高价才对啊?而且,这些东西的价格,似乎是根据国际需求来决定的吧?别的不说,黄金的价格应该是国际价格,无论是穷国也好,富国也好,人多也好,人少也好,一盎司的黄金价格应该是同样的,是不是?可问题恰在于此。前些天国内媒体才披露,中国某地的金矿竟然被白白送给外国资本家了。我还特地作了个链接(或是转了那篇文章,记不得了),教育我那喜欢睡着拉屎——横挣的贤甥。您说这是不是低人权优势吧?财产权本来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若中国尊重人权,不搞共产制,土地、矿产、森林等等都是私人财产,还能有这种好事么?
这说的是生产资料,原料价格又如何?资本家愿意去中国办厂,图的不光是劳力便宜,更是原料价格低廉。若是原料比在本国贵,需从本国运来,那在中国办厂根本就无利可图——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不足以补偿原料的运费。若原料是私人所有的,价格为供求关系决定,中国的生产原料还会便宜到足以吸引外商么?
又如货币的价格吧,谁都得承认,人民币的国际价格根本不由供求关系决定而由政府决定,严重偏离实际购买力,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吸引外国的资本。若中国实行了民主制度,还会有这种故意压低的兑换率么?
前段看见萧功秦的文章,说资本家都认为现在中国的政府乃是历史上最好的政府,要办什么事,那效率之高,在全世界堪称独一份。要办什么手续,政府机关跟打淮海大战的野战军司令部一般,各种公章啪啪啪如机关枪扫射一般,一路飞快地盖过去,不旋踵就办好了一切手续。这种优势难道不是低人权优势,而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体现?兴办一个企业,涉及到的资源若是私有的,哪来这么高的效率?业主听说你要去那儿建工厂,只怕地价立刻就要飙升,哪是一个公章可以代替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的?
再说国内那些高污染企业吧。如果中国是民主国家,当地的居民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国内经常发生愤怒的农民捣毁附近排放毒气、毒水的高污染企业的“群体事件”,如果中国是民主国家,那些烂企业又怎么可能建成投产,捣毁事件又从何发生?
所以,所谓低人权优势,并不只显示在劳动力价格上,而是有着成龙配套的各方面涵义。我个人的感觉还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靠压低人权来吸引外资和技术,虽然是一种赔本买卖,但它也同时避免了西方处处强调人权的某些副反应,因而能在短期内以牺牲公民长远利益乃至健康而换取高速增长。至于此中利弊何在,似乎就不是经济学关心的事了。
当然,所谓低人权优势,恐怕只在特定时段内、一定限度内成立,那就是我昨天说的那条:当其他经济体存在而又有大量的游资和技术流入可能时,则靠有限压制人权来吸引这些繁荣要素,获得的利益就会超过体制内缺乏经济自由造成的损失。如果中国不是后发国家,此前有了具有大量游资与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存在,则低人权优势便起不到吸引外资的作用。低人权之所以能成为“优势”,只在这个特定的前提下成立。
另外一个问题是限度问题。若不管前提,不论限度,一律认定低人权就是优势,则势必得出刘荻的疑问来:毛中国人权更低,请问优势何在?奴隶制社会的奴隶毫无人权,那是不是更能发挥这种优势?
有趣的是,斯大林就是认为人民越没有自由,就越能把经济搞上去。他不但建立了现代奴隶制社会,而且以发明劳改经济而在历史上流芳百世。劳改经济甚至比奴隶制经济更恶劣。所谓奴隶,并不是一般人常误会的那样是没有行动自由的囚犯,而是前苏联、毛中国的“工人老大哥,农民老二哥”们,也就是“领导阶级与同盟军”。他们和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奴隶完全一样,有有限的行动自由,但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具有极度有限的生活资料,有明确的人身依附关系,一生交给党安排,没有选择职业甚至居住地的自由。先总统蒋公在30年代便看透了这一点,其洞察力令人叹服。
劳改经济甚至比奴隶经济还糟糕,那完全强迫劳动。斯大林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相当比例的全国人口化为囚犯,强迫他们去进行修建大运河之类的浩大工程。在他的隧道眼里看来,这些人不需支付任何工资,可谓无本生意。因此,苏联的所谓“肃反”当然是政治决策,但同时也是经济决策,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战略部署之一。
如果光用算术来看这问题,毫无疑问斯大林是正确的:劳改经济的人力成本被压缩到了最低点,甚至低于“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投入。然而二战后苏联外贸部副长科瓦利到东欧考察了一番却得出结论:劳改经济其实是假省钱(false economy),因为劳动者毫无积极性,效率和质量都很差。如果雇佣自由劳动者,虽然表面支出要高得多,但质量可靠,论长期经济效益要划算得多。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靠劳改犯修建的白海运河修好后一直无法投入营运,国家因此浪费的钱,远远超出了从劳改犯那儿榨取的血汗与骨髓。斯大林死后,科瓦利说动了赫鲁晓夫,后者才把劳改犯从古拉格里大量释放出来,劳改经济从此不再占苏联国民经济的重要份额了。
西方古代的奴隶制搞不下去,原因也差不多。过去学者都认为,古代生产力落后,毫无科技手段,因此若不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就根本不可能完成大规模工程。这个经典观点近年受到了质疑,有的埃及学家提出,其实修建金字塔并不是靠奴隶劳动而是靠雇佣劳动。当然,此说是否成立,还有待未来的研究。
我这儿想说的还是,所谓低人权优势,只在一定条件、一定程度上成立,如果彻底剥夺公民人权,使得劳动者的个人利益与劳动毫无相干,那经济就只会是违反人性的人造怪物,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生机。万恶的老毛子在苏联、东欧、东亚建立的一系列新型奴隶国家的命运就是雄辩证明。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同意老芦的大部分分析。不过就引出了我对秦晖的“低人权造就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论的怀疑。 -- 吴耐 - (496 Byte) 2009-10-01 周四, 上午6:59 (311 reads)
- 特首对老看的发言为何不置一词?我把他的发言再贴一遍。如果他说的成立,则低人权为何导致繁荣就是个伪问题了。 -- 小小衲 - (820 Byte) 2009-10-01 周四, 上午1:43 (231 reads)
- 低人权优势是存在的,但这是国耻,是贬词。谁愿意当这种国家的子民?民众只是砧板上任宰的肉, -- 老哈 - (523 Byte) 2009-9-30 周三, 下午11:36 (290 reads)
- 由此想到多元价值论 -- 北京碁迷 - (515 Byte) 2009-9-30 周三, 下午11:34 (253 reads)
- 这里快要变成学习论坛了,特首就是班长 -- 看客101 - (0 Byte) 2009-9-30 周三, 下午11:04 (174 reads)
- 勞動力質量 vs 人權 -- 刁民 - (254 Byte) 2009-9-30 周三, 下午10:38 (312 reads)
- 恩,觉得是这么回事 -- 芦笛 - (0 Byte) 2009-10-01 周四, 上午2:20 (195 reads)
- 这个问题秦晖教授说过啊。 -- holycrap - (67 Byte) 2009-9-30 周三, 下午10:17 (235 reads)
- 说得好,低人权优势是有条件的,并非人权越低越好。工会与其说是保障人权,不如说是黑社会。 -- 土一豆 - (0 Byte) 2009-9-30 周三, 下午9:24 (179 reads)
- 芦笛释“低人权优势”, 非常精彩! -- johnsum - (0 Byte) 2009-9-30 周三, 下午9:07 (162 reads)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