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揭开计划生育的真面目----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转载]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揭开计划生育的真面目----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转载]   
所跟贴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续) -- Anonymous - (11347 Byte) 2004-12-02 周四, 上午8:45 (61 reads)
lotus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续二) (92 reads)      时间: 2004-12-02 周四, 上午8:4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十一)

何亚福

甲: 一谈到“计划生育”,人们就会想到“独生子女政策”(即“一胎化政策”). 按照计划生育政策, 现在全国大部分家庭都应该是独生子女家庭.
乙: 是的, 按照计生政策, 现在全国大部分家庭都应该是独生子女家庭. 不论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 或是从社会人文的角度, 还是从家庭利益的角度, 独生子女政策都是弊多利少的. 因为这项政策破坏了人口自控机制,在短时期内就使生育率远离更替水平,破坏了人口结构,后患无穷.

甲: 如果独生子女政策是弊多利少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1980年开始大力推行这项政策?
乙: 我在前面已经说了, 1980年9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确立了20世纪末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目标又是同人均一千美元的追求相联系的。实际上, 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 12亿以内这个奋斗目标定得过紧, 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中国人口在1995年还是“突破”了12亿. 但这个过紧的奋斗目标就导致了“一胎化”政策的出台. 在推行“一胎化”政策之前, 并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 严重低估了“一胎化”政策的负面影响. 例如, 当时对于老龄化何时来到中国都严重估计错误, 更遑论其它?

甲: 那么, 具体来说, 独生子女政策有什么弊病?
乙: 前面已说过, 独生子女政策是导致人口性别比失衡和加速老龄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 从军事上来说, 当独生子女参军入伍后,谁来支撑那些只剩下老弱病残的家庭?一旦有战事,谁还能义无反顾地冲上前线?若有所伤亡时,那些破碎的无法挽救的家庭又由谁来埋单?“独生”意味着惟一,而惟一是经不起伤害、更经不起毁灭的。独生子女一旦罹难, 就有可能造成这个家庭的断子绝孙.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独柴难烧、独子难教”,古有明训。由于父母的爱过分聚焦、期望过高、养教方式不甚科学等原因,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家庭深深受到成材问题的困扰。一个孩子并不能绝对保证成材,如果孩子不成器,就可能成为大问题:老无所靠反成其累。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看, “兄弟姐妹”等传统词语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甲: 我感到奇怪, “一胎化”政策既然有这么多弊病, 难道人口学专家们看不出来吗?
乙: 事实上, 中国有许多人口学专家也是头脑清醒的, 他们也看出“一胎化”政策的弊病, 例如,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不久前在一个场合作了“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的政策更合适”的表示。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片面的过度宣传, “只生一个好”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思维惯性, 这不, 于学军刚作出上述表示, 网上立刻有人攻击他, 甚至要他下台. 许多中国人都习惯于当“事后诸葛亮”, 却嘲笑那些先知先觉的人.

甲: 如果中国在1980年推行的不是“一胎化”而是“两胎化”, 这样是不是更好?
乙: 是的, 当时中国如果推行“两胎化”,那么带来的人口增长也是暂时的,最终达到人口数量平衡和减少.而且与急剧老龄化的增长速度相比, “两胎化”使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要缓慢. 这样,人口经过暂时增长以后,就是比较缓慢的减少趋势,绝不会因此造成人口数量上升,而且大量的老年人还是按同样的时间死去.接着人口从平衡点,就进入衰减期,这也是短痛的一种方式. 为何当时中国不采纳“两胎化”? 归根结底, 当时中国还是缺乏科学的民主决策制度.

甲: 假设中国每对夫妇都生两个孩子, 那么从长远来看, 中国人口应该是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 为什么你说“两胎化”也会使中国人口缓慢减少呢?
乙: 考虑到中国现在是男比女多, 并且考虑到不孕症、单身人口等因素, 因此, 即使中国每对夫妇都生两个孩子, 人口数量还是缓慢减少的.

甲: 如果中国真的是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那么这种人口结构确实值得担忧. 不过, 我听说在农村有很多超生现象, 因此中国的人口结构不会是4:2:1这样恶化的.
乙: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超生者改善了中国的人口结构”? 如果是这样, 那么超生者就是对中华民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可是为什么计生部门还要对超生者进行罚款或征收“社会抚养费”呢? 这不是惩善扬恶吗? 社会公正何在?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居然要靠 “违法”(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员来改善, 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甲: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 我不知道历史将会对“超生”这种现象作何评价?
乙: 到了2020年, 随着计划生育的负面效应全面暴露出来, 许多中国人将认识到,“超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性别比失衡和老龄化的压力. 届时, 中国将有四千万光棍找不到对象, 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也日益增多. 提防光棍闹事和支付养老金, 将成为政府极为头痛的两件事. 我不知道现在中国的“超生”现象有多普遍, 如果事实真的是如某些人所说, 农村有很多没上户口的“黑女孩”, 那么这将是中华民族的大幸了!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十二)

甲: 现在我们再回到“中国人口太多”这个话题上, 你在前面已分析过, 所谓“中国人口太多”其实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论. 但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总是认为“中国人口太多”呢?
乙: 原因有二: 一是很多中国人只懂得看人口数量而不懂得看人口密度. 其实看一个国家的人口是不是太多, 人口密度是比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指标. 例如, 加拿大的人口数量是新加坡的10倍, 但你能不能说, 相对于新加坡而言, 加拿大的人口太多了? 当然不能! 因为加拿大的人口密度远远小于新加坡. 二是因为中国现在还比较贫穷, 一些中国人常常把中国贫穷的原因归咎于“人口太多”, 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 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是大于中国的.

甲: 为什么说把中国贫穷的原因归咎于“人口太多”是很荒唐的?
乙: 打个比方说, 如果一位将军打了败仗, 别人问他为什么会打败仗? 这位将军回答说: “因为我的士兵太多了, 所以我打了败仗.” 你说这位将军的回答是不是很荒唐? 有句古话说: “韩信将兵, 多多益善.” 有才能的将军是决不会嫌士兵太多的, 只有无能的将军才管理不了太多的士兵.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本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把贫穷归咎于人力资源太多, 岂不是与这位将军把打了败仗归咎于“士兵太多”一样荒唐? 当然, 如果人力资源的素质低, 那么也不一定有利于发展经济, 正如即使士兵多, 如果士兵缺乏训练, 也不一定能打胜仗一样. 但“人口太多”与“人口素质低”是不同的两回事, 你可以把经济落后归咎于“人口素质低”, 但却不能归咎于“人口太多”. 正如一位将军可以把打了败仗归咎于“士兵素质低”, 但却不能归咎于“士兵太多”一样.

甲: 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的人口密度大得多, 日本为335人/平方公里, 中国为135人/平方公里. 但日本是个进口资源大国,单靠本国的资源是养不活日本人的。
乙: 首先, 日本进口这么多资源, 并不是只给自己用的, 而是生产了很多产品给世界各国用的. 其次, 现在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了, 你还想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吗? 你说日本利用全球资源,那中国为什么要尽国际义务不去利用全球资源呢? 俄罗斯远东资源丰富得很,人力很缺乏。美国通过控制价格就能控制中东石油(当地人廉价为美国服务,要是这些石油在美国本土,美国光劳工都划不来,现在就禁止开采)。我们只要将经济做大,能在全球化下控制价格,俄罗斯的资源不卖也得卖。

甲: 那么, 我常常听到人们说“中国人口太多”, 他们说这句话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乙: 所谓“中国人口太多”这个问题, 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来看. 比方说,现在中国有13亿人, 许多人都说“中国人口太多”. 如果中国人口现在只有6亿, 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说“中国人口太多”了. 但在1900年, 中国人口只有4亿, 当时还是有很多人说“中国人口太多”. 事实上, 所谓人口是“太多”还是“不多”, 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恰恰是那些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的国家觉得人口压力大。而那些经济发展迅速,能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并顺利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即使初始的人口密度非常高,人均资源拥有非常少,反而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感觉劳动力缺乏, 亚洲四小龙就是例子.

甲: 那么, 即使“中国人口太多”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是不是就一定要采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呢?
乙: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 控制人口增长其实有很多种方式, 并不一定要采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例如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推进城市化;提高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教育水平;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等, 这些措施对于降低生育率的作用非常大。与其花这么大的财力和人力去推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如在上述几个方面大力推进。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 其他国家都没有采取强制手段,照样做到了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如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生育率就降到了2.0的水平。 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教育普及、尤其是妇女扫盲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会直接导致生育率迅速下降。

甲: 虽然你提到的这几项措施确实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 但采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也可以控制人口数量吗?
乙: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是有成效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 除了前面提到的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外, 强制计划生育还损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恶化了干群关系, 每年还要花费大量的计划生育经费. 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的,生育率只有1.2的水平。30年的计划生育经费总值估计在3000亿元,假如将这3000亿元用来普及教育,就有3亿人可以读完初中。中国目前文盲和半文盲总人口只有1.8亿,还可以多出一大笔钱来提供高中教育,假如教育政策倾向女性,中国不但全面扫盲,而且还多出一亿多有高中毕业程度的女性。

甲: 支持计划生育的人常常说, 如果30年前不实行计划生育, 现在中国人口就是16亿了. 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乙: 我在前面已经说了, 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 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大幅度降低生育率. 更重要的是, 这些措施不仅对降低生育率和控制人口数量有正面的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正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采用这些软性的手段也能达到控制人口数量的目的, 并且可以避免计划生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为什么一定要采用硬性的计划生育手段呢? 打个比方说, 如果一项国际争端可以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来解决, 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呢?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十三)

甲: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计划生育究竟属于政策的范畴还是属于法律的范畴?
乙: 现在中国虽然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但这项法律的规定过于笼统, 缺乏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条款, 其实施细则仍要由各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 对于《刑法》等法律来说, 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例如, 各省都没有权力独立制定刑法实施细则. 而且, 中国宪法规定,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各民族一律平等. 然而, 现行的计划生育却是区分城市和乡村、汉族和少数民族的, 这有违宪之嫌. 作为一项法律,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不应区分城乡和民族.

甲: 但是宪法不是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吗?
乙: 是的, 宪法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然而, 计划生育并未因此而成为一项法律义务。作为一项法律义务,其内容必须具体明确,否则就难以履行。但是计划生育义务明确吗?法律并没有具体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几个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城乡区别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区别对待,依据的竟是同一条法律。这本身就说明中国政府在计划生育问题上实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所以计划生育义务虽然在中国宪法和法律中有所规定,但这种规定因为没有可操作性,实际上仍然只是一种政策而非法律。作为政策,它只能引导人们的行为,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甲: 那么, 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
乙: 中国刑法里面并没有一条“超生罪”. 即使假定刑法有一条“超生罪”, 按照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也是不公平的. 例如,凭什么汉族和城市居民只能生一胎, 而少数民族和部分农村居民就可以生两胎? 这就好比, 假如刑法规定: 汉族和城市居民盗窃一千元以上就构成盗窃罪, 而少数民族和部分农村居民盗窃两千元以上才构成盗窃罪. 这样的法律规定当然是很荒唐的!

甲: 什么叫“超生”? 我有时觉得这个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
乙: 是的, “超生”这个词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意义. 例如, 本来一个国家的人口要维持稳定(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平均每对夫妇要生育2.1个孩子, 这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 这样看来, 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当然不能算是“超生”, 因为从长远来看, 即使中国的每对夫妇都生育两个孩子, 那么这不但不会造成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 相反, 中国人口还会缓慢减少. 然而, 滑稽的是, 按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 生第二胎也是“超生”!

甲: 那么, 为什么中国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生育率更高?
乙: 你应该知道中国的基本国情: 现在中国的农民是没有任何退休金和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的。也就是说, 农民是靠“养儿防老”的. 请不要指责这是封建观念. 既然农民没有社会养老保障, 如果又不靠“养儿防老”, 难道你要农民老了以后只能等死? 在建立起普遍的社会养老体系之前, 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

甲: 计划生育从本质上来说既然是一项“政策”, 是不是说只应该采用非强制性的手段来实施?
乙: 严格来说, 推行计划生育只能采用非强制性的手段,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在社会学家曹锦清所著的《黄河边的中国》一书中,一位在乡政府干了8年的计生干部坦言:“为推行计划生育,我抓过人,牵过牛,扒过房子,干过许许多多违法乱纪的事。按法律要判我20年徒刑,也不算过分。”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遍布在中国城乡各个角落的计划生育干部们,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

甲: 但是一些计生干部说: “如果不采用强制手段, 计划生育工作就无法进行, 所以需要从权.”
乙: 然而, 如果政府在法律上可以“从权”,那么人民是不是也可以“从权”?遇到欠债不还的是不是可以求助黑社会?遇到法院的不公正判决是不是可以私下暴力解决?子女在外作恶是不是可以“家法处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无论以何种理由法律的底线都不应突破。如果允许政府工作人员执法犯法, 那么所谓的“依法治国”就是一句空话.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十四)

甲: 生存权与生育权相比, 哪一个更重要?
乙: 应该说两者同等重要. 有人说生存权比生育权更重要. 事实上, 生育权也是一种生存权. 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 但通过生育, 个体的生命(基因)通过后代而得到延续. 对于任何一种正常的生物来说,生育都是比生存更加神圣的使命。人也是不能例外的。对于没有宗教的民族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只有基因的延续能给人带来永恒体验。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设想一个母亲有不止一个孩子,当其中一个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你说她会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这个孩子的生命呢?事实上, 绝大多数母亲都会这样做的。为什么呢?这是所有能在进化大潮中保留下来的基因共有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它们在下意识中暗示着每个人:牺牲个体,让基因延续下去。

甲: 我们知道, 生育权与生存权一样, 都属于基本人权. 但是国家有没有权利对公民的生育权作出限制?
乙: 生育权是人类生育子女、繁衍后代的权利。生育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与生俱来,本不应受到太多的公权力限制。也就是说, 妇女享有自主决定是否生育孩子的权利,以及生育多少个子女的权利. 但这不等于说, 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权利对公民的生育权作出限制. 这就好比, 尽管生存权属于基本人权, 但国家也有权利剥夺死刑犯的生存权(主张废除死刑的人当然不同意这一点). 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危机已亮出红灯时, 国家就有权利对公民的生育权作出限制.

甲: 但一些西方人士认为, 生育权是天赋人权,而且绝对是隐私权,每个人有权决定生不生孩子,以及要多少孩子,国家无权干涉公民的生育权。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乙: 这种观点就与主张废除死刑的观点一样, 从原则上来说是对的, 但问题是这种观点不考虑到各国的不同国情. 现在西方很多国家都废除了死刑, 但如果要求中国现在也废除死刑, 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然而, 国家不能滥用这种权利. 只有当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冲突非常严重时, 国家才有权利对公民的生育权作出限制.

甲: 那么, 中国现在的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冲突是否已严重到这种程度呢? 换句话说, 究竟中国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能养活多少人口?
乙: 这是一个很专业的问题, 不同的专家采用不同的方法, 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谈论“中国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有必要先谈一下“地球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 美国人口学家科恩(Joel E.Cohen )于1996年出版了专著《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书中对人类在近400年来对地球承载力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这是一项迄今为止有关地球承载力的最系统、全面、深入的总结性研究。对地球承载力的研究,不同学者的观点和结论存在极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异。这些不同的观点都是由不同的、有巨大差异的计算方法所支持的。结果,这些估计数的差别大得惊人,得出的数字从不足10亿到超过1万亿。

甲: 这么说, 对于“地球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 国际学术界迄今为止并无公认的结论?
乙: 是的. 从自然资源来看,地球的资源足以支持整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并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由于新资源的开发和代用品的使用,从全球来看,某些品种还绰绰有余, 人类拥有的能源比几十年前多得多。由于海水淡化的成本已开始大幅度降低,在21世纪,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可望首先受益。而且,并不是现代化就一定会带来环境的恶化,许多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优于发展中国家。

甲: 那么, 对于“中国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有没有公认的结论?
乙: 现在中国有一些专家“论证”说, 中国最多只能养活16亿人口,并认为如果我国人口超过16亿,社会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如果中国真的只能养活16亿人, 那么国家当然有权利对公民的生育权作出限制, 因为现在中国人口已有13亿, 离16亿这个所谓的“上限”不远了. 问题是, 中国真的只能养活16亿人?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 所谓16亿上限是没有根据的. 按照人口密度来说,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至少可以养活25亿日本人或韩国人, 难道只能养活16亿中国人? 除非中国人是特别“高贵”的民族, 养活一个中国人所占用的自然资源远远多于养活一个日本人或韩国人. 但事实上, 生活水平越高, 养活一个人所需的自然资源就越多. 因此, 养活一个中国人显然比养活一个日本人或韩国人所需的自然资源更少.

甲: 现在有一些人认为, 即使中国的人口上限比16亿大得多(比方说20亿或30亿), 但也应该控制中国人口的增长, 以提高人均资源拥有量, 因此还是应该实行计划生育.
乙: 然而, 是不是说一个国家的人均自然资源越多, 这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就越高?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事实上, 许多富国的人均自然资源比许多穷国的人均自然资源少得多. 既然一个国家的贫富与人均资源没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减少人口来提高人均资源拥有量? 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夸大了人口增长过快对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把它用作政策失误、吏治腐败和制度缺陷的挡箭牌和遮羞布。

甲: 那么, 中国现在有没有必要实行计划生育?
乙: 前面已经说过, 只有当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冲突非常严重时, 国家才有权利对公民的生育权作出限制. 既然中国现在不存在“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冲突非常严重”这种前提条件, 那么国家就没有权利对公民的生育权作出限制,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 生育权属于公民私生活的领域, 如果不存在资源约束导致人口危机这种情况, 就不应受到公权力的干涉. 打个比方说, 如果一辆公共汽车已经载满了乘客, 司机当然有权利拒绝新的乘客上车; 然而, 如果一辆公共汽车还有很多空座位, 司机当然没有理由拒绝新的乘客上车.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十五)

甲: 我收集了一些网友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看法, 其中有一些观点我也觉得很荒唐, 你能不能对这些问题和论点作出答复?
乙: 我知道, 经过二十多年的计划生育的片面宣传, 许多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只生一个好”这种思维惯性, 任何不符合这种思维惯性的观点, 他们都会本能地加以排斥. 这种思维惯性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例如, 你看看现在那些广告呀,都是年轻的爸爸妈妈拉着一个独生子或者独生女乐悠悠的享受着广告产品。不过, 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有理性的, 因此, 任何问题我都愿意答复.

甲: 那好, 恕我不敬了, 下面我就冒充一下那些网友: 如果取消计划生育, 那么多生出来的几亿人口都到你家吃饭行不行?
乙: 首先, 如果现在取消计划生育, 按照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生育率和生育愿望来计算, 中国人口最多只会多出一两个亿, 而不会多出几亿(无三不成几); 其次, 多生出来的人口难道全部是残疾人? 他们都失去了劳动能力? 即使是残疾人, 也并不一定全部都靠别人养活的.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在假定: 人都是只会消费价值而不会创造价值的废物! 我不知道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本身是不是一个寄生虫!

甲: 争论人口问题的人是神经病! 我只问你: 一个国家养活一亿人容易还是养活十亿人容易? 当然是养活一亿人容易吧!
乙: 你怎么不问: 一个国家养活一百万人容易还是养活十亿人容易? 究竟是国家养活人民还是人民养活国家?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 人口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 但这些国家却很贫穷; 世界上也有许多国家, 人口有几千万甚至上亿, 但这些国家却很富裕.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与上面这位“寄生虫”有着同样的思维模式.

甲: 中国GDP不低吧,但人均GDP够低了吧!还不是人多是什么?
乙: 你以为中国人均GDP低的原因是人口太多? 那为什么地广人稀的俄罗斯人均GDP远远比不上地狭人稠的日本? 中国人口如果减少一半, 中国GDP还会有现在的水平吗? 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多, 所以中国虽然还不富裕, 但GDP却不低! 你这种说法就好比: 假设你是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 你希望有很多员工在你的公司打工; 可是在发工资的时候, 你却希望员工越少越好. 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

甲: 现在中国农村的超生现象很严重, 我看过有篇报道说,有个农村家庭生了九个孩子, 所以, 我估计中国人口起码有15亿至16亿, 而不是13亿!
乙: 中国肯定有一些家庭生了九个孩子,然而,这种家庭所占比例究竟有没有万分之一? 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也肯定有一些家庭生了九个孩子,但这些国家的生育率仍然很低, 原因很简单: 大多数家庭都只生一个. 极少数家庭多生几个孩子决定不了全国人口的生育率.我相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误差不大. 因为人口普查相当于“大赦”, 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并不能用作惩罚超生者. 否则, 国家为何要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去搞人口普查?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为12.9亿, 现在大约为13亿. 为什么有一些人相信中国现在有15亿甚至16亿人口? 这是因为一些计划生育的片面宣传极度放大超生个例以误导舆论的结果。

甲: 你强调老龄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这是不尊敬老人!
乙: 俗话说“树老根多, 人老病多”,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难道当你父母重病卧床的时候, 你会对你的父母说: “你们虽然老了, 但都很能干. 如果我服侍你们, 我就是不尊敬你们了! 所以我不应该服侍你们!” 这种人是“尊敬老人”吗?

甲: 现在中国的人口结构还没恶化到很严重的程度, 等过十几年再调整人口政策也不迟.
乙: 你这样说, 使我想起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前几年, 当中国刚刚步入老龄化社会时, 中国的人口结构相当于“疾在腠理”, 现在是“疾在肌肤”, 2010年是“疾在肠胃”, 2020年则是“疾在骨髓”. 因为到了2020年, 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人口结构综合症”将全面发作, 届时, 中国将有四千万光棍找不到对象, 并有2亿多老人需要养老. 此后, 老人逐年增多, 而年轻劳动力却逐年减少. 到了2040年, 中国将有4亿老人. 2020-2040年, 将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二十年. 趁现在“疾在肌肤”, 早日对人口政策作出调整, 尚可挽救; 否则, 等到“疾在骨髓”时再想改弦易辙, 已是“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相关链接:

易富贤: 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8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6531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