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us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六)
何亚福
甲: 中国从1980年开始推行“一胎化”政策(即独生子女政策), 二十多年来, 正是由于中国的不懈努力, 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被推迟了四年. 这是中国对世界人民作出的伟大贡献!
乙: 呵,中华民族真是大公无私啊!为了推迟“世界60亿人口日”,宁愿减少三亿中国人口。然而,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是不会为了推迟“世界60亿人口日”而减少本民族人口的。“世界60亿人口日”迟早是要到来的, 中国要是减少10亿人口,“世界60亿人口日”不过再延缓10年到来,但中华民族可能就灭绝了。而且, 中国的计划生育主要是针对汉族的, 少数民族可以不实行计划生育.
甲: 不管怎么说, “一胎化”政策大大减轻了中国的人口压力.
乙: 然而, “一胎化”政策在实施以前, 并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 严重低估了迫使生育率快速下降的代价. 例如, 当时估计老龄化现象最快也得在40年以后才会出现,即2020年才会出现老龄化现象;事实则不然,国家统计局在1999年10月已经宣布中国进入了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另外一个没有充分估计到的影响是出生婴儿性别比的持续偏高上。当时的估计是“解放以来,我国历年人口统计都表明,男女性别比的比例大体上差不多,男孩稍为多一点。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以来,有关部门在一些地区对头胎生育的孩子的性别比例做了调查。结果也是男孩比女孩稍为多一点。”后来的事实却远远超过了当时的估计。
甲: 你总是说人口性别比失衡和老龄化问题有多么严重, 但为什么我感觉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乙: 这是因为, 人口政策最大的影响不是现在,而是若干年以后才知道结果。可以说, 到2020年, 计划生育的负面效应将全面暴露出来. 以人口性别比失衡来说,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性别比为119), 到2020年, 中国将有四千万光棍找不到对象. 以老龄化问题来说, 由于老年人越来越多, 有可能出现退休人员工资无法发放的问题,这将引发社会的动荡。
甲: 那么, 有什么办法可以减缓性别比失衡和老龄化问题?
乙: 办法很简单, 就是取消计划生育,使生育率回升到2.0左右. 这样不但有利于减缓性别比失衡和老龄化问题, 还可以减轻2020年前的就业压力,并且有利于缓解2020年以后的劳动力缺口问题。因此, 取消计划生育是一举两得: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和今后的老龄化压力。 事实上, 按照现在的生育率和生育愿望, 取消计划生育以后, 中国的生育率也达不到2.0. 只要生育率低于2.1, 那么从长远来看, 中国人口的负增长是不可避免的.
甲: 取消计划生育? 这不会造成人口膨胀吗?
乙: 你真是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计划生育本来就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前一年(1970年), 生育率高达5.8, 而现在中国的生育率已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2.1, 还有必要实行计划生育吗? 现在中国生育率最低的地方并不是计划生育搞得最好的地方, 而是不实行计划生育的地方----香港.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今后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老龄化而不是人口过多. 几十年后, 中国将与发达国家一样, 为生育率下滑而伤透脑筋. 不要以为中华民族特别喜欢多生孩子, 事实上, 海外华人几乎是所有种族中生育率最低的. 过去中国人的生育率之所以比较高, 是因为中国人很穷. 在18世纪,中国和欧洲都比现在穷得多, 那时中国每对夫妇平均生育6个孩子,而欧洲妇女则平均生育8个孩子,中国人要比欧洲人少生2个孩子。“越穷越生”是人口增长的规律, 也就是说,穷国的生育率都比富国的生育率高(例如现在非洲国家比欧洲国家的生育率高)。
甲: 是啊! 越穷越生, 越生越穷!
乙: 且慢! “越穷越生”与“越生越穷”这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 “越穷越生”虽然是人口增长的规律, 但“越生越穷”这句话却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战后一直到六十年代,日本和美国的出生率都很高,但这两国的经济在那期间都高速发展,怎能说是“越生越穷”?导致一个国家贫穷的原因很多,天灾、人祸、政策、地理条件……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无法与多生孩子扯上关系。当然,说“越生越富”也是同样错误的!
甲: 即使取消计划生育后中国人口也不会突破上限, 但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离这个上限这么近呢? 留有余地不好吗? 就像我有20间闲房,为什么不能就让房子闲着,非要生20个人去住呢?
乙: 问题是: 中国现在的性别比失衡和老龄化问题已比较严重, 如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以降低生育率, 这两个问题必然进一步恶化. 取消计划生育是减缓性别比失衡和老龄化问题的唯一途径. 就像你家来了15个客人, 而你又有20间闲房, 为什么你一定要让这20间房子闲着而不让你的客人住宿呢?
甲: 即使取消计划生育后也不会出现人口膨胀, 我还是认为没有必要取消计划生育. 我问你, 计划生育为什么就不能搞?
乙: 你这样问就好比问: “我为什么就不能吃药?” 一个人是因为有病才需要吃药的, 如果你没有病, 为什么你还要吃药呢? 计划生育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人口增长过快, 需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但现在中国已不存在“人口增长过快”这个前提条件, 所以就没有必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了.
甲: 但计划生育除了“控制人口数量”以外, 还有一个目标是“提高人口素质”, 所以还需要保留计划生育.
乙: 从计划生育的实践来看, 计划生育一直都是只重视“控制人口数量”而忽视人口结构的. 提高人口素质主要依靠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
甲: 我认为, 计划生育本身并没有错, 只不过计划生育工作中有失误的地方需要改进. 我们需要的是改进计划生育, 而不是取消计划生育.
乙: 按照你的逻辑, 你同样可以说: “计划经济本身并没有错, 只不过计划经济工作中有失误的地方需要改进. 我们需要的是改进计划经济, 而不是取消计划经济.” 然而, 中国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 一直实行计划经济, 结果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计划生育其实也是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产物. 不尊重自然规律,不尊重市场机制,事事都想“计划”, 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规律, 是不可能不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的.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七)
甲: 人口老龄化是现在很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 既然人的寿命延长了, 那么相应地延长退休年龄不就可以减缓老龄化的压力了吗? 比如现在是60岁退休, 以后退休年龄可延长到65岁.
乙: 是的, 人的寿命延长, 工作时间也会稍有延长,但不会成比例地延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疾病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很多是所谓的富贵病),虽然寿命仍然会有所延长,但延长寿命所需要的社会成本会非常昂贵(比如医疗成本),远非延长工作时间所能弥补(现在有些工厂就已经被老年人医药费拖得半死不活了). 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时代,老龄劳动力人口在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方面比青年劳动力要处于劣势,对新产业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也要弱一些。当人口平均寿命只有60岁时,只在生病时候需要抚养;如果平均寿命延长到80岁,至少有十几年需要抚养。因此寿命延长,工作年龄并没有相应延长,养老负担更重。这就是老龄化的实质!
甲: 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要靠多生孩子来缓解老龄化, 那么几十年之后, 现在出生的孩子就会变成老人, 那时老人的数量就会更多了, 到时又要靠生更多的孩子来缓解老龄化, 那样不是陷入恶性循环了吗?
乙: 一个国家合理的人口结构是保持生育率在2.1左右, 也就是平均每对夫妇要生育2.1个孩子. 这样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的老龄化问题可以通过多生一些孩子来缓解? 这是因为中国现在的生育率远远低于2.1的正常值. 当未来中国的生育率保持在2.1左右的时候, 人口结构就是良性循环而不是恶性循环了.
甲: 照你这么说, 根本没有必要取消计划生育, 只需把“一胎化”政策改为“二胎化”政策就行了. 这样每对夫妇生育2个孩子, 生育率就保持在2.0了.
乙: “二胎化”政策当然比“一胎化”政策合理得多. 然而, 不要以为政策允许生二胎, 每对夫妇就都生二胎了. 这就好比, 虽然法律允许离婚, 但不见得人人都会离婚一样. 事实上, 即使放开二胎, 有相当一部分夫妇也只愿生一胎. 在这种情况下, 有少部分夫妇生三胎, 才会使生育率保持在2.0左右.
甲: 但是, 实行“二胎化”政策以后, 肯定还是会有一些人超生的, 这样就抵消了只生一胎的情况, 平均来说还是二胎.
乙: 根据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取消计划生育后, 只生一胎的夫妇肯定比生三胎及三胎以上的夫妇多. 而且, 考虑到男女性别比失衡、不孕症、单身人口等因素, 即使有将近一半的夫妇生三胎, 中国的生育率也不会超过2.1. 事实上生三胎的比例肯定不会那么大.
甲: 不过, 我还是担心取消计划生育会引起生育率有较大的反弹, 万一生育率超过2.1怎么办?
乙: 取消计划生育, 不等于说国家不需要人口政策了. 相反, 国家应该用软性的手段来调节生育率. 中国以前推行计划生育,主要是依靠行政的强制手段。取消计划生育, 就是放弃用行政的强制手段来实施人口政策. 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 其他国家都没有采取强制手段,照样做到了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如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生育率就降到了2.0的水平。 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教育普及、尤其是妇女扫盲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会直接导致生育率迅速下降。因此, 即使担心取消计划生育会引起生育率的反弹, 也可以用软性的手段来调节.
甲: 现在农村人口仍占中国人口的多数, 而农村的生育率又是高于城市的,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 农村的生育率肯定会有较大反弹.
乙: 是的,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 不论是否实行计划生育, 农村的生育率都是高于城市的生育率. 现在中国城市的多数家庭都是只生一个. 如果中国的大部分人口都是城市居民, 那么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 中国人口的生育率也仍然会很低. 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大障碍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的目的,是限制农民进城;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然而,这两项政策的效果是互相冲突的,城乡分离政策的一个副效应是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甲: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 不但应该取消计划生育, 而且也应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乙: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既不是按人的出生地、也不是按人的居住地进行登记管理,而是一种身份世袭制度,一个人出生时的户口身份是根据其父母的身份确定的,并限制其自由迁徙,使得全国各地区的居民缺少平等分配国家资源以及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而且, 户籍制度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 无论是从人权的角度来看, 或是从控制人口增长的角度来看, 还是从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 都应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八)
甲: 人类与动物不同, 动物的繁殖是没有计划的, 人类应该比动物更有理性, 应该实行计划生育.
乙: 你这种观点是典型的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 计划经济理论认为, 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当这一矛盾的发展达到一定的尖锐程度,就会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一个国家如果不实行计划经济,任由市场调节,岂不是乱了套了?然而,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已经宣告了计划经济理论的破产,中国也已经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与此相似,计划生育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任由人口自然发展,岂不是人口爆炸了?计划经济不相信市场机制, 计划生育也不相信人口有其自身的调控机制.
甲: 人口自身怎么会有调控机制?
乙: 众所周知, 富裕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远远低于贫穷国家的人口增长率, 但富裕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降低, 并不是由于他们实行了计划生育. 事实上, 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 这些富裕国家都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 中国社会学家潘光旦很早就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才(财)丁不能两旺。他说,在一个社会中,上层社会总是慢慢地生殖能力就减弱,而中下层家庭却热衷于生孩子,也就是越穷越生。放大了来看,在中国,总是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村生育率高于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在世界范围,也是富裕的发达国家生育率逐步下降,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甲: 那么, 穷国生育率高, 富国生育率低, 这种人口的自身调控机制是好事还是坏事?
乙: 在一定程度内, 穷国生育率高是穷国变富的必要条件. 否则的话, 如果穷国生育率低, 富国生育率高, 其结果必然是穷国越来越穷, 富国越来越富. 穷国生育率高, 才能有大量的劳动力来发展经济, 才能赶上富国. 而富国由于劳动力不足, 不得不引进大量的外部移民,这有利于缩小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因此, 如果经济政策正确, 穷国人口增长快本来是件好事. 例如, 亚洲四小龙成功地在人口红利时期由穷变富. 然而, 由于中国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推行错误的计划经济政策, 导致中国在七十年代出现了人口过剩的现象, 这样人口增长快就变成坏事了.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中国的人口红利将过早地在2020年左右结束, 在那以后, 中国将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而到那时中国还没有成为发达国家.
甲: 什么叫“人口红利”?
乙: 如果一个国家在特定阶段,人口的年龄结构中适龄劳动力比较多,就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好处,这就是人口红利。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情况是金字塔型,社会需要抚养的未成年人比较多, 而老年人比例较少;另一种情况是倒金字塔型,老年人比较多, 而小孩比较少。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如果在社会中占的比重太大,经济就不可能分享到人口带来的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橄榄型,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是1000万,比较富余,经济就会从中受益。
甲: 不管怎么说, 一个家庭如果只生一个孩子, 那么一方面可以节省一笔抚养小孩的费用,另一方面母亲可以减少养育小孩的误工时间,用这个时间工作可以增加社会财富. 因此, 我还是认为“只生一个好”.
乙: 你这种观点是非常短视的, 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却看不到将来的利益. 现在的孩子少了,就意味着将来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少了, 就会加重将来的负担. 这无异于寅吃卯粮. 打个比方说, 如果你的月工资是1000元, 每月一号发工资, 你在上半个月就花掉了900元, 当然你会认为生活得不错, 但下半个月你就只有100元生活费了. 你说“只生一个好”, 就是只看到“上半个月”的生活, 却看不到“下半个月”的生活. 一个国家如果几代人都是“只生一个好”, 那么人口结构就会4:2:1地恶化下去, 哪怕原来有20亿人口, 几代人之后, 人口就不到1亿了, 而且老人占了其中很大的份额.
甲: 但现在不是规定, 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允许生两胎吗? 所以人口结构应该是4:2:2了.
乙: 你总是以为, 凡是法律允许的, 大部分人就会去做. 如果是这样的话, 发达国家就不用为老龄化发愁了! 因为发达国家不但允许生两胎, 而且还允许生三胎四胎, 但事实上,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生育率都低于2.0, 也就是说, 多数夫妇都只愿生一胎. 发达国家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 他们的生育愿望尚且如此之低;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的负面宣传, 已经使许多中国人认为“只生一个好”是天经地义的, 生两胎或两胎以上是落后的生育观念. 在这种情况下, 加上抚养小孩成本的提高, 大部分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仍然会选择只生一个.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九)
甲: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口不断增长, 自然资源总有用完的时候. 所以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的增长!
乙: 是的,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 人类也没有能力移民到其它星球. 不过, 如果你说实行计划生育的理由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那么这种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这是因为: 第一, 即使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也只能减少中国的人口, 其他国家是不会因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减少本国人口的,他们是不会响应你“要减少大家一起来减少”的号召的。 第二, 即使全世界只剩下一亿人, 地球资源也总有用完的时候, 那时候怎么办? 总不成大家都自杀了吧?
甲: 那你说地球资源用完了之后怎么办?
乙: 一般来说, 面对生存压力,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比方说, 有甲、乙两个国家, 他们的粮食生产都不足以养活本国人口. 于是, 甲国采取的措施是: 实行计划生育以减少本国人口; 乙国采取的措施是: 想方设法提高粮食产量, 并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 面对生存压力, 甲国选择了向内:企图改造自身来适应环境,结果只能走上退化的道路; 而乙国选择了向外:改造生存环境以适应自己的民族, 结果越来越富裕。
甲: 我知道粮食产量可以提高, 可是像石油这些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地球上的石油只会越用越少, 而且没办法生产出来, 所以必须节约使用!
乙: 我再举甲、乙两个国家为例子: 当地球上的石油差不多用完的时候, 甲国通过一项法律, 禁止私人拥有小轿车, 以节省汽油; 乙国则千方百计研究能代替汽油的新能源, 结果研制出使用电池作为能源的汽车, 并行销全世界.
甲: 你的意思是说: 当地球上一种资源快用完的时候, 应该寻找另一种替代资源?
乙: 是的, 地球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是有限的, 但是, 任何一种资源也都有其替代的资源. 所以, 我们根本不必担忧某种资源用完了怎么办? 而且, 究竟什么是资源?石油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上百万年了,可真正大规模开发利用才100多年,200年前的人类会认为石油是资源吗?当然不会,所以说资源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人类之所以数量越来越多, 人均自然资源越来越少, 生活反而越来越富裕, 就是不断战胜生存压力的结果, 而不是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
甲: 现在中国的许多种人均自然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例如, 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600立方米, 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 所以只有把中国的人口降下来, 才能提高人均自然资源的拥有量.
乙: 为什么一定要提高人均自然资源的拥有量? 一个国家的人均自然资源丰富不等于这个国家富裕. 以人均水资源而言,以色列是600万人,它的土地60%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占了50%,水资源人均才260立方米。中国人均水资源是2600立方米,正好是以色列的10倍, 但中国的人均收入远远不及以色列。以色列作为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他并不实行计划生育以减少以色列的人口,相反,他发展出世界上最节水的灌溉技术。
甲: 但是中国西部的环境很恶劣, 不控制人口增长肯定是不行的.
乙: 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以色列建国之初, 其农业生产的条件也是十分恶劣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和水都不具备。而以色列人仅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就在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片绿洲,无不令世人叹服。沙漠大棚温室、节水滴、渗灌技术,沙漠菜田等奇迹的出现,都在说明和诠释着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出现都是人们辛勤努力和聪明智慧的结晶。如果以色列人也像某些中国人那样总是埋怨环境恶劣而不思进取, 以色列早就亡国了.
甲: 人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必须消耗其它动物或植物才能生存.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 都是消费者.
乙: 是的, 人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其它动物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也必须消耗其它动物或植物才能生存. 你只看到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 却看不到人作为创造者的一面. 一个人的一生中, 所创造的价值完全可以大于他(或她)所消费的价值. 也就是说, 人一生中所创造的价值减去消费的价值是正数而不是负数, 否则人类社会就不会越来越进步了. 现在有些城市出台的这项规定是非常荒唐的: 不允许城市居民生第二胎, 却允许城市居民养宠物(例如大狼狗). 养一个宠物的花费往往比养一个小孩的花费更大, 而且宠物不能创造出有益于人类的价值.
甲: 我很喜欢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我常常梦想: 如果地球上只剩下一亿人, 那么地球上就会到处莺歌燕舞, 山花烂漫, 郁郁葱葱.
乙: 你是不是认为: 人类是破坏大自然环境的罪魁祸首?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认为人是万恶之源, 他在“七杀碑”上写道: “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由于张献忠在四川进行空前的烧杀破坏,加上连年混战、天灾、瘟疫、饥饿等原因,结果四川人口急剧减少, 终于出现了你所梦想的情景: “虎出为害,渡水登楼,州县皆虎,凡五六年乃定”,“一望丘墟,依山逼水者,豺狼昼游”。现在的四川人大多数是“湖广填四川”的湖广省(当时包括湖南、湖北省)移民后裔,还有一些是江西、广东的移民。幸亏当时西边有青藏高原,印度人和阿拉伯人不能移民过来,否则四川现在是不是中国的领土还很难说。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对话(十)
甲: 我看到新闻报道说, 日本现在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我对此感到很奇怪, 因为日本的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得多, 日本为335人/平方公里, 中国为135人/平方公里.
乙: 你只知道静态地看人口问题, 而不懂得动态地看人口问题. 在1960年代, 当日本的人口突破1亿时, 日本举国上下都在为人口快速增长而担忧, 并曾一度计划将人口收缩到8000万左右(幸亏没有实施). 现在日本人口是1.27亿, 但日本人反而为人口减少而发愁. 为什么当人口1亿的时候担心人口太多, 而当人口1.27亿的时候反而担心人口减少? 这是因为, 人口结构比人口数量更重要. 日本人口1亿的时候, 生育率是高于2.1的; 人口1.27亿的时候, 生育率是低于2.1的. 现在日本的生育率与中国差不多, 都是1.3左右. 到21世纪中叶日本人口将不到1亿, 并且一路下滑, 到21世纪末, 日本人口将仅相当于现在的一半. 现在中国有一些反日狂热人士说日本计划在某某年灭亡中国. 实际上, 如果日本的生育率持续降低, 日本将自身难保, 根本威胁不了中国. 如果日本的生育率高于2.1, 中国就必须警惕日本.
甲: 你说现在日本的生育率与中国差不多, 都是1.3左右.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 中国今后也会像日本一样, 人口数量一路下滑?
乙: 是的, 中国的人口现在是低惯性增长. 为什么中国现在的生育率这么低, 人口仍在增长? 这是因为几十年前高生育率时期出生的人仍在世, 通俗地说, 就是现在婴儿出生时, 婴儿的爷爷奶奶还没有去世, 所以显得人口数量有增加. 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人口峰值15亿, 随着高生育率时期出生的人陆续去世, 中国的人口数量将无可挽回地急剧下降. 当中国人口从15亿回落到13亿时, 中国即使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也仍将止不住人口一路下滑的趋势, 并且有可能一直降到10亿、7亿甚至3亿以下.
甲: 当中国人口从15亿回落到13亿时, 如果中国真的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为什么仍将止不住人口数量一路下滑的趋势?
乙: 原因很简单, 看看现在的日本和欧洲国家就知道了, 大多数夫妇都只愿生一个, 不愿多生. 生育越多的孩子, 抚养成本越高,生活水平越高成本也越高。这里的成本不仅指财力,还有闲暇时间、精力等诸多影响现代人生活水平的因素。因为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日本和欧洲国家有着很高的生育奖励却偏偏少有人去领。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 如果每对夫妇都只生一个, 那么只需两三代人的时间, 人口数量就只剩下3亿了.
甲: 但那是日本和欧洲国家的情况, 中国的情况是不同的.
乙: 是的, 中国的情况是不同的, 因为日本和欧洲国家都没有实行过计划生育, 没有经历过多年来的计划生育的负面宣传, 所以将来中国的生育率和生育愿望将比日本和欧洲国家更低!
甲: 我不相信将来中国的生育率和生育愿望比日本和欧洲国家更低!
乙: 看看海外华人就知道了, 现在海外华人的生育率几乎是世界上所有种族中最低的. 你再看看香港, 香港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然而生育率只有1.0左右, 比日本和欧洲国家的生育率都低得多. 香港有大陆移民, 生育率再低也问题不大, 然而将来当中国的生育率只相当于香港现在的水平时, 中国有能力吸引大量的外国移民吗? 要知道几十年后,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 对于外国移民来说, 中国的吸引力显然比不上美国和欧洲国家.
甲: 但中国为什么要吸引外国移民? 即使中国人口只剩下3亿, 也仍然相当于现在的美国人口, 经济也仍然能发展.
乙: 说了半天, 你还是只懂得人口数量而不懂人口结构! 不过也不能怪你, 因为计划生育的宣传一直都是只关注人口数量而忽视人口结构的. 你要知道, 如果中国人口是从2亿增长到3亿的, 那么人口的年龄结构就是很年轻的, 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然而, 当中国人口从13亿降到3亿时, 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严重老化了, 当老年人占了一个国家人口的大部分, 怎么发展?
甲: 刚才你说到人口结构比人口数量更重要, 我还是不大明白其中的道理.
乙: 我举例来说明这一点: 在1980年, 中国有10亿人口; 而到了2030年左右, 中国将有15亿人口. 我说1980年的10亿人口比2030年的15亿人口更多! 为什么? 因为1980年的10亿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年轻, 即使从1980年开始, 每对夫妇都只生一个孩子, 此后的30年(即从1980年至2010年)中国的人口仍会不断增长, 这是因为出生人数大于死亡人数. 而2030年的15亿人口年龄结构严重老化, 即使从2030年开始, 每对夫妇都生两个孩子, 中国人口也会不断地减少下去, 这是因为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 几十年以后, 中国人口就不到10亿了. 这样看来, 你说1980年的10亿人口是不是比2030年的15亿人口更多?
甲: 你的意思是说, 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以后, 就不应该再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增长了?
乙: 是的, 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以后, 即使人口仍在增长, 也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 这个国家的人口迟早要进入负增长的, 根本不应该再担心人口过多. 相反, 更应该担心的是生育率持续下降会带来严重的老龄化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中国在1999年10月就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了, 并且老龄化速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与其将来鼓励生育(而且收效甚微), 不如现在立即停止计划生育.
甲: 中国现在仍实行计划生育, 他们为什么不害怕将来中国人口会减少?
乙: 这是因为, 支持计划生育的人是在假定几十年以后的中国人生育愿望仍与过去一样不变. 他们始终不懂得或不相信这一基本规律: 当生活水平提高时, 人们的生育率就会下降. 他们以为, 将来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时, 只要放松计划生育, 然后生育率就会又回升了. 他们总是以为, 人口的增长是像电源开关一样想开就开、想关就关的. 这其实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 用这种思维模式来搞计划经济, 结果失败了; 又用这种思维模式来搞计划生育, 同样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 他们的思维模式失败不要紧, 可惜的是将给中华民族带来几代人也难以弥补的损失!
(待续)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