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德高望众位尊禄厚的张光斗──转贴一些国内网友评议 |
 |
不锈钢晓刚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礼貌的请问张光斗院士:请问当年您真的反对修建三门峡水库了吗?
作者:三五反 提交日期:2003-11-6 16:27:00
前几天看到中央电视台关于三门峡水库的一个节目。非常感动您为了渭水两岸的老百姓的疾苦而痛说,给三门峡水库下了:“错误!”的定义。
但是据我所知,当年反对三门峡修建的是黄万里教授,而反对高坝,主张低坝泄洪孔的是当年25岁的青年技术人员温善章。以当时的回忆记录看,您并没有关于反对修高坝的发言。
科学需要良心,同样也需要严谨,请您老人家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举出严谨的事例和发言词,以视正听,也防止各种不负责任的流言滋生。
您的学生之一。
作者:kzdn 回复日期:2003-11-06 16:43:04
报纸上,他只提了温善章的名字。
作者:三五香烟 回复日期:2003-11-6 16:48:24
转一个
张光斗抨击三门峡设计错误、渭河灾起三门峡,固然可算是“实事求是”之举,但历史也会记上一笔:正是他自己想以三门峡工程作为进身的阶梯,当年极力追捧虚假的水土保持前景,推崇苏联专家的设计,在三门峡出现严重问题以后的多年中还是一直遮遮掩掩,做足了为尊者讳、也为自己讳的功夫。
在最近的谈话中,张光斗总算是承认了三门峡的设计错误,也提到了当年反对设计方案的两人中的温善章,但却绝口不谈两人中的另一人黄万里。
黄万里被定为右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三门峡的事情上唱出了反调,不然何至于蒙受“钦定”的待遇?更使“上头”不能容忍的是,三门峡完工后数年就出了严重的问题,黄万里的预言几乎都变成了现实,岂不让人衔恨在心。“右派”不够,还要加上个大”字,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右派”。试想如果当初三门峡不出问题,事实证明黄万里错了,那他的遭遇说不定倒还会好一点。被当作跳梁小丑而遭受嬉笑怒骂之余,“上头”也会摆出一幅宽宏大量,不与“腐儒”计较的伟大胸怀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年轻时涉世不深或太深、而又野心勃勃,做出禁不起时间检验的事,到了晚年生出忏悔之情,也是人之常情。
张大千未出名时为了生活或游戏,造了不少假画,晚年出资购回一些销毁,这算是一种忏悔。
周扬断送了胡风等人,固然有一部分无奈,但也不排除派系和个人成见的因素,晚年内心不安,也算是一种忏悔。
张光斗这次的谈话,到底是出于忏悔之情,还是为自己推卸责任呢?相信历史是会做出公正评价的。
作者:实在是高 回复日期:2003-11-06 16:52:27
在这样的场合谈论另一个人的不光彩行为一定要拿出证据来,不要只下结论。
否则,以关天的气氛,三人成虎,不出十帖张光斗就不杀不足以平民恨了。
作者:不是很忙 回复日期:2003-11-6 16:56:52
但是节目里,尊敬的张院士在说是他反对修建高坝,而是主张低坝的。而事实上据会议记录,他是反对黄万里教授的,同意修建三门峡的。如果张教授被人认为是篡改历史,粉饰自己的过去,抹煞自己的罪恶,再加上被人指责有贪天之功之心。那可就麻烦了。
良心?!
作者:不是很忙 回复日期:2003-11-6 16:58:18
作者:实在是高 回复日期:2003-11-06 16:52:27
在这样的场合谈论另一个人的不光彩行为一定要拿出证据来,不要只下结论。
否则,以关天的气氛,三人成虎,不出十帖张光斗就不杀不足以平民恨了。
============================================================
楼主只是礼貌的询问,澄清事实啊。
作者:不是很忙 回复日期:2003-11-6 17:00:02
证据就在天涯里!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1&idArticle=74417&flag=1
作者:笑置之 回复日期:2003-11-6 17:00:11
1-1=2,这就是中国式的习题。
建了大坝,说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决策,是造福于民的决策;
炸了大坝,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决策,是为民办实事决策。
作者:yxy_2001 回复日期:2003-11-6 17:02:27
田丰就是这样被袁绍杀了的!
作者:mix2000 回复日期:2003-11-6 17:03:28
看电视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这么老了还是蛮无耻的~!
作者:三五香烟 回复日期:2003-11-6 17:06:44
再贴黄万里的三封信:
第一封信
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江泽民总书记,诸位委员:
敬祝十四大胜利成功,预祝诸位胜利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此,作为一个无党派科技工作者,愿竭诚地,负责地,郑重地向诸位提出下列有关水利方面的意见,请予批复。
一. 长江三峡高坝是根本不可修的,不是甚么早修晚修的问题,国家财政的问题;不单是生态的问题,防洪效果的问题,或能源开发程序的问题,国防的问题;而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河床演变的问题和经济价值的问题中存在的客观条件根本不许可一个尊重科学民主的政府举办这一祸国殃民的工程。它若修成,终将被迫炸掉。公布的论证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还待从根本上重新审查。建议先用书面和集会方式对专题公开讨论,得出可靠的结论,使大家明白;并即停止筹备各种工作,请先向人大备案。
附送《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的原由简释》,内容如次:
1. 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
2. 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在全球为第一,不是某些人说的第六。中国所缺的是有水处的耕田。水库完成后淹地五十万亩,将来更多,用来换取电力,实不可取。详见《论降水川流与水资源的关系》。
3. 三峡电站经济可行性考虑到卵石沉积是不成立的,它比山区大中型电站要贵两三倍。报告中的经济核算是错误的。十八年内只有支付,没有产出,也无以解决当前缺电的问题。
4. 三峡水库对于长江中游防洪虽有帮助,但作用不大,而其代价是使守堤防洪时期加长,和利用的电能减少,实不可取。长江中游防洪当今迫在眉睫,除应加强堤防外,必须在堤身内建穴分流,长年送沙流向两岸,以淤高其洼地,并疏浚江槽。
二. 长江中下游迫切需要汛期防洪,建议治理策略如下:
1. 中游除堤防外要加强疏浚,床沙排向两岸洼地,任其淤高,不禁止围湖造地。各大支流筑坝拦洪蓄水,亦以防旱。
2. 在扬州开一分流道,近路出海,加陡坡降一倍,以刷深中游江槽。同时在下游束水攻沙,增补田亩。分流道逐渐加大,江北清水增多,南通七县变成江南。
3. 下游加多分流量,太湖区域全面疏浚,挖泥肥田;洪水宜导出吴淞江及浏河,勿入太浦河,免淹上海市区。
三. 黄河乃是全世界最好的利河,今人把它看成害河,实为我水利学者的耻辱。它水少沙多,历史上南北漫流形成25万平方公里的黄淮海平原,全球最大的三角洲。我祖先修了两堤,逐步加高成为悬河。今人恐惧洪水,不敢修闸分流,不知它正是一条自流淤灌的总干渠,足以解决华北平原缺水缺肥,恢复南北大运河。低设分流闸槛,可以刷深河槽,大增过洪能力,于是河治。大堤不再需加高,改成高速公路。黄淮海平原得以整体开发,可增加支持半亿人口,详见《论黄淮海河的治理与淮北平原的整体开发》,其主要措施如下:
1. 打开南北大堤约二十道闸口,低槛分流刷深河槽,北岸分流年200亿方水,南岸100亿方。首先打开人民胜利渠闸,引水天津;随后再开运河南北闸。各派取复式断面,固定住低水岸边。
2. 停止小浪底坝工,改修三门峡坝,恢复其设计功能,并刷深黄渭河槽,确保上游农田。
3. 停止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水只可抽到里下河地区。该工程抽水70米水头,经济上不可行;将来恢复大运河,黄水南北分流,该工程将大部拆除。该工程是错误的。
4. 整治南北大运河,今线下移到黑龙港。
5. 整修南北大堤及原运河高地成为三条高速公路。
附三文。
顺致敬意。
黄万里
清华大学1992年11月14日
第二封信
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江泽民总书记,诸位委员:
1992年11月14日曾函陈长江三峡大坝决不可修等水利方面的意见,附文简释有关技术问题,未见批复。而总理已赴汉口开始筹备施工。在此我愿再度郑重地负责地警告:修建此坝是祸国殃民的,请速决策停工,否则坝成蓄水后定将酿成大祸。
此坝蓄水后不出十年,卵石夹沙随水而下将堵塞重庆港;江津北碚随着惨遭洪灾,其害将几十倍于1983 年安康汉水骤涨21米,淹毙全城人民的洪灾。最终被迫炸坝,而两岸直壁百米,石渣连同历年沉积的卵石还须船运出峡,向下游开旷之地倾倒。航运将中断一两年。不知将如何向人民交代。
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造价三四倍于一般大中型坝,其经济可行性并不成立。对比五年工期的大中型坝,设此坝施工期1995年至2010年,连续15年,按1986年物价,每年20亿元中浪费达13亿元,等于每年抛扔大海400万吨粮食。此举远比美国胡佛总统1931年只一次沉粮于海以示众,还要壮烈。完工后十年内陆续回收发电效益781亿元,未必能抵偿炸坝运渣,断航,及淹没损失。
详情请阅前送的《简释》。拒说三峡问题规定不准公开争辩。此事关系重大,愿向诸公当面解说。单谈卵石塞港问题只需一小时。若再谈经济问题,则外加半小时,质询时间在外。担保讲得诸公都明白。
原来流域水利规划必须具备治河(包括防洪),航道,灌溉,发电,供水等各种工程知识;并曾亲历其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的经验;此外还需要气象,地貌,地质,水文以及工程经济的知识;还须能对数学,力学方法和概率统计方法运算自如。这些要比一般土木工程的知识广阔和深邃的多了。概括地说,水利规划要求工程和自然地理学术兼备于一身,前贤有言在先。
技术人员中最早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美国专家萨凡奇只是专长于造坝和略晓坝址地质的土木工程师。但是1932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创立田纳西流域专区TVA时就未聘用他,而专任具有流域规划经验的Author E. Morgan领导和Sherman M. Woodward教授为顾问。这些外国专家我所熟知,曾在其下层工作过。一个甲子60年过去了,我国涌现出成千上万位水利专家,但仍未闻有兼通工程和水文地理者在水利机关领导规划。于是出现了这个截断长江的高坝计划,实际上不作可行性研究就该被否定。
希望党的经济建设科学化民主化要确实贯彻下去。切勿规定经济建设可行性由行政当局事先决定。例如黄委主任王化云曾对总工程师交代:“这个坝(小浪底坝)你先按6亿元设计请款”;又如万里副总理带了张某某视察引黄济青导水工程后,就由计委批准施工,结果耗资10亿元,每年还须大量费用抽水,其费大于在青岛煮海取水年一亿立方米。对于与众不同意见的建议从不答复,甚至控制学术刊物不准刊登合理的建议,附送两案件请审阅后转交中央纪委。
顺致 敬意
黄万里 1993年2月14日
清华大学九公寓35号
第三封信
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江泽民总书记,诸位委员:
前曾两次劝告切勿修建长江三峡高坝,首次1991年11月14日,附送两文,第二次1993年2月14日,附文请阅后转交中纪委。现在另再送上《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河床演变问题论证一文,请予审批,并请连同前文发交有关机关,安排会议公开讨论。
凡峡谷河流若原不通航,支流两岸又少田地,象大渡河龚咀那样,是可以拦河筑坝,利用水力发电的。尽管16年来这水库已积满卵石夹沙,失掉了调节洪水的能力,仍能利用自然水流的落差发电。但长江三峡却不是这样,这是黄金水道的上段,四条巨川排泄着侵蚀性盆地上的大量卵石进入峡谷,在水库蓄水后,这些卵石和泥沙就会堵塞住重庆港,上延抬高洪水位,淹没田地。那里水源丰富,生活着一亿多人口,缺少的正是耕地。凡是这样的地貌,决不可拦河筑坝。所以长江三峡根本不可修高坝,永远不可修高坝。当年孙中山提出这一设想后,可惜没有一个学者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至今也只我一人,说明这是不可行的。随后也就不会有美国萨凡奇的建议,也不会有一群工程师涌向美国学习筑坝的经验,其实这些技术还停留在幼稚可笑的阶段。更不会向加拿大乞取可行性
研究经费,更不会有党代会人代会和半个世纪的讨论。这些都是科技低落的后果,虽不单是我国,但今准备施工了,领头的“专家”应负刑事之责。
论经济效益,此坝每千瓦实际造价之高,可以打破世界纪录。且不论摊派到发电的静态经济成本按1986年物价300亿元是否属实,并缩短工期为15年,投资逐年平均分配,到完工时实际投入为666.45亿元(见《简释》文)。但是审核的报告竟按开工时的成本计算,若也按15年工期,则仅159.54亿元。这样,缩小了造价成为1/4,即隐瞒了实价的3/4。这样,经济可行性自然就成立了。这一错误,凡建设领导都该懂得而负责。
所以长江三峡高坝不仅因其破坏航运和农业环境而不可修建,而且其本身价值也不成立。三峡电站20年内只有工费支出,没有电费收入,国家财力不堪负担。理应从速修江西湖南山区所有大中型电站,以供应东南各省电能燃眉之需。
作为共和国的一个公民,由国家培养成的,从事了60年水利工作者,眼看着国家和以百万头颅换来的坚强党组织误入陷阱,自觉有责任忠告,也应依宪法“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凡对技术复杂的问题例应公开讨论,岂可即下结论,申称“一定要上”,犯有欺国之罪,向监察部举报外,也对总书记等对我两次警告未予批答,深为诧异。未知曾否考虑按宪法“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这一条,发交有关机关处理。当年黄河三门峡修筑前争辩,只我一人反对修筑。现在虽有许多人反对修建长江三峡霸,但又只我一人从根本上彻底反对,申称是对国家经济不利。可能诸公相信群众多数,我
个人仍希望公开争辩。
未见批答,工程已准备进行,难望轮台有悔诏,只得将此案披露中外,或可免这一灾难于万一。
顺祝 进步健康
附文
黄万里 1993年6月14日
清华大学九公寓35号
戴晴附记:
三封信如石沉大海,1994年1月25日,黄万里以举报人的身份致信“中纪委、监察部合署举报中心”,“举报国务院在长江三峡高坝修建问题上,置本检举人劝阻说理于不顾,违背宪法“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的规定。虽此坝业经人大通过由国务院定期动工修建,但国务院不能卸却核定该坝修建可行性成立的责任。请监察部举报中心查明处理。”
仍旧置之不理。
2000年4月,黄河问题越来越突出,他又把自己治理黄河和长江的意见,寄给国务院的总理和副总理。依旧没有理他。这年他已年届89岁,且处于癌症晚期。
作者:又见天涯 回复日期:2003-11-6 17:48:19
黄万里 向这样的学者致敬
作者:zExsunman 回复日期:2003-11-6 17:59:45
作为水利的学生想您致敬!!!!!!!!!!!!!!!!!!!!!!!!!!!
政治说了算还是现实说了算
作者:子路后人 回复日期:2003-11-06 18:16:31
但愿黄万里这次是搞错了。
梁思成和黄万里两人有很多相似处啊。
作者:唱歌至死的荆棘鸟 回复日期:2003-11-6 18:31:07
张光斗这种伎俩在所谓学者专家当中多了去,你去看那个写什么《XXX万岁》《XXX》的所谓音乐家在电视机屏幕上是怎么说的~~~少见多怪
作者:大海潮 回复日期:2003-11-6 18:51:28
已经修了。我希望黄万里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我会一直尊重他
作者:拉里 回复日期:2003-11-6 18:53:58
如果三峡大坝被迫炸毁,XX党就彻底玩完了
作者:仗剑行 回复日期:2003-11-6 19:36:22
哈哈,楼主问地好,这就是什么叫伪君子!
作者:阿莱1975 回复日期:2003-11-6 20:01:27
李锐
黄万里
作者:风天扬2002 回复日期:2003-11-6 20:02:26
江河万里——记水利专家黄万里(zz)
《二闲堂文库》作者:曾昭奋
去年,清华园紫荆花盛开时节,清华大学送走了她的九十周年大庆。水利系黄万里教授,
生于一九一一年,正好与清华同年。校庆过后,万里先生怀着迫切、喜悦的心情掐着指头
数日子,等待着自己九十寿辰的到来。同事们出钱出力赶时间编印的《黄万里文集》,将
在这一天与大家见面。八月二十日,在生日聚会上,《文集》终于如期散发到前来祝寿的
同事亲朋和学生手中。清华大学有一个庞大的出版社。这《文集》却是一本没有书号没有
出版社没有定价没有发行单位的“四无”出版物,只印了五百册。……生日聚会刚刚过去
一个“七日”,八月二十七日,九十高龄的黄万里博士,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在最后告别
仪式上,那些未能参加生日聚会未能见到《文集》的同事亲朋和学生,把所剩不多的《文
集》一本不留地带走了。
一九七一年,戴着右冠、正在鄱阳湖鲤鱼洲劳动改造、年届花甲的黄万里教授因劳动过累
昏倒田头,想到自己奔波万里、治理江河的著述和理想行将付诸东流,曾写下“一死明知
素志空,九州行水失斯翁。但教莫绝广陵散,枉费当年劳苦工”(《梦吟绝笔》)。三十
个年头过去了,如今他跨越阴阳两界,相隔前后七日,终于在属于自己的“生日聚会”和
“告别仪式”上,亲见人们争取《文集》、争传“广陵散”的实景,当会含笑再吟“留得
丹心照旧邱”(万里先生一九六三年诗句)了。
上篇
黄万里先生是清华园里一位著名人物。花前树下,常听老教授、老教授太太议论他:身患
癌症,四次开刀,大难不死,都快九十了还给研究生讲新课,“黄万里真是命大!”我的
住处,距万里先生的住所第九公寓,有一百多米。我认得他,他不认识我。在读了《读书
》上万里先生三篇“旧文新刊”和《老照片》上说黄万里的三篇文章之后,禁不住这些文
章的引诱和驱使,我于清华九十周年大庆之后,万里先生九十寿辰之前,两次登门拜望了
他。
万里先生扶着门框、墙壁和书柜,从卧室移步来到客厅。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何香凝老人一
九五五年写赠黄炎培先生的一幅墨梅中堂,另一面墙上一个镜框里装着赵朴老读万里先生
诗词集《治水吟草》之后题赠作者的一首五绝。这是我第一次得知万里先生出了诗集,我
们就先从这诗集谈起。
十年前,万里先生八十大寿,在同事们帮助下整理编印了《治水吟草》,集先生一九五五
年至一九九一年所作诗词共一百题。那也是一本没有书号没有出版社没有定价没有发行单
位的“四无”出版物,只印了二三百本。金克木老先生读了《治水吟草》之后,也赠诗作
者。万里先生说:“我和两位老先生都没见过面。我这个人不好,他们给我写信,给我诗
,一跟我通气,就都死了。”
赵朴老诗中有云:“禹功钦饱学,不祗是诗才。”这一观点与毛泽东的观点不一致。毛泽
东知道黄万里,他就只欣赏黄万里的诗才。
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决定“引蛇出洞”。属“出洞”第一批的黄万里,于五月底六月初分
两段在校内报纸《新清华》上发表了《花丛小语》随笔小小说。校方将《小语》上报毛泽
东,毛随即加上“什么话”按语在六月十九日的《人民日报》上刊出,供全党全国批判。
《小语》以《百花齐放颂》(调寄《贺新郎》)开头。毛泽东主席在见到黄炎培副委员长
时说:“你家也分左、中、右啊!”又说:“黄万里他把百花齐放的形势写成‘静悄悄,
微言绝’,这是什么话!”但毛泽东仍对黄炎培说:黄万里的诗,总还想读。万里先生说
,他的右派帽子是毛主席“钦定”的,逃也逃不了。
《花丛小语》中有两段话。一段说,新修的道路反浆,致使31路(如今的331路)公共汽车
停驶。“尽说美帝政治腐败,那里要真有这种事,纳税人民就要起来叫喊,局长总工程师
就当不成,市长下度竞选就有困难!”另一段直接指黄河三门峡:“你看章某原来有他自
己一套治理黄河的意见,等到三门峡计划一出来,他立刻敏捷地放弃已见,大大歌德一番
。并且附和着说:‘圣人出而黄河清’,从此下流河治。”从局长市长说到清华大学教授
“章某”,从公共汽车路说到三门峡大坝………
早于两个月前,一九五七年四月,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动工。同月,在有七十多名专家参
加的三门峡工程设计方案讨论会上,黄万里孤身一人力排众议,反对大坝上马。万里先生
回忆道:“当时有一位青年技术员,叫温善章,他反对修高坝,主张修低坝。人微言轻,
又跟苏联专家的设计唱反调。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万里先生说:“世界上,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水利工作搞得好。英国占领印度,也治印度的
水灾。黄河跟苏联的河流不一样。黄河有泥沙。苏联有建设水电站的经验,但他们设计的
三门峡工程,就是不能反对。后来大坝上马已成定局,我说,大坝底下的几个施工洞不要
堵死,留着好排泥沙。这一点大家同意了,但还是照苏联专家的意见堵死了。大坝建成之
后,水库内泥沙大淤,才把这几个洞重新开通。八个洞花掉八千万!”“我知道不对,我
就要说。我研究黄河,我对国家负责。就像见到一个小孩快淹死了,我就嚷嚷,叫人来救
。”
公开反对三门峡工程,又发表《花丛小语》,都成了黄万里反党反苏反社会主义的铁证。
黄万里成了右派分子。九月号的《中国水利》杂志配合清华大学、配合全国反右大批判,
出了批黄专号,刊出六篇文章,认为黄万里的治黄主张和反对三门峡工程是“鼓吹外行不
能领导内行”,企图“取消党对科学技术的领导”,质问黄万里有什么骨,“骨子里到底
装了什么东西”(《花丛小语》中有“文人多无骨”一语),与后来毛主席说黄万里有反
骨的话正好相合。
三年之后,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所引发的灾害一如万里先生所预料。蓄水水位高程离设
计水位尚远,水库即发生严惩淤积,漳关水位大大抬高,渭河下洲积成拦门沙,威胁关中
平原。再三年,到了一九六三年,漳关河床已淤高四米多。又三年,库内淤塞泥沙达三十
四亿立方米,几为设计库容的一半。库区移民上下来回迁徙,啼饥号寒,催人泪下。三门
峡大坝不得不在一九六五年和一九六九年两次改建,弄得坝身百孔千疮,并一再改变运行
方式,效益与原设计相差悬殊。一九二五年从美国学成归来即开始接触治黄工作的土木工
程专家、三门峡工程建设期的水利部副部长张含英一九八二年说过:“我对三门峡工程,
是应负一定责任的。”除了张老之外,几十年来,人们还听不到任何官员和专家就三门峡
工程说过一句检讨的话。而黄万里教授,却因反对三门峡而获罪。一九六五年清明节,万
里先生于颐和园后山观桃花,曾哀叹“小语花丛十年累”,真想不到右派帽子竟一戴二十
三年。
一九三二年,黄万里从唐山交大毕业。他的毕业论文《钢筋混凝土拱桥二次应力设计法》
引起同行们的关注。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桥梁专家茅以升为之作序,并由交通部印行。这
给了他极大的荣誉。但是,他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却毅然放弃桥梁工程师的职位,立志
改学水利。
万里先生边回忆说。他说,一九三一年长江大水,只湖北云梦县就一下子死了七万人。一
九三三年,黄河决口十几处,惨绝人寰。他说:“黄河水患最难治,我改学水利就为了治
黄河。我的决心得到父亲的支持。父亲的朋友、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的许心武先生
告诉我:中国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工程师,都是土木结构专业出身,没有人懂水文学。许
先生建议我从水文学学起。
黄万里于一九三四年赴美,先后读了三所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伊利诺大学的第
七个博士和第一个中国人工程博士。他的博士论文《瞬时流率时程线学说》提出了从暴雨
推算洪流的半经验半理论方法,被认为是水利学术界具有创新意义的方法,比欧洲水利专
家纳须(Nash)提出相似方法的时间早了十九年。黄万里曾驱车万里,踏遍当年美国各大
水利工程工地。一九三六年密西西比河大水,治河机关让他坐船做沿河实地考察。在美国
,黄万里有许多水利界的良师益友,他还在好几所大学讲中国治水和中国古典诗词。
一九三七年,黄万里博士回到国内,东北大学、北洋大学、浙江大学同时送来了聘书。竺
可桢校长更亲自登门邀请他去浙大任水利系主任。“那时我还年轻,才二十六岁,没有实
践经验。我以此为由婉言辞谢。我不当教授。我到了四川,到了长江,当水利工程师。我
在工作中训练了几十名专业人员。当时,在考察长江水文时,他们就有人牺牲了,淹死了
。他们都比我年轻。他们现在都不在了。”
然而,首先为万里先生带来厄运的,不是长江,而是黄河。……
一九七一年秋,鄱阳湖清华大学农场因血吸虫病肆虐致人死命,整个农场停办,撤回北京
。仍戴着右冠的黄万里教授,被安排到三门峡基地继续改造,在这里度过了六年时间。“
我上午参加‘学习班’,俯首听批。下午扫地。晚上可以自己想黄河的事。”其间,万里
先生在有人监视的条件下,被允许对潼关以上黄河、渭河沿岸做实地考察并于一九七五年
向政府提出治黄方略,但遭到批判。直到一九七九年,他才被容许在有关专业会议上就自
己提出的治黄方略略做讲解。此时,不再受责问受批判了,但并未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我把现行的治黄工作批驳得体无完肤,怎会得到官方的响应呢?”
万里先生边说边停。魁梧的身躯,沉缓的话语。癌细胞已经扩散,他强忍着骨骼的疼痛。
家人按他所指的身体上的部位,依次为他慢慢按摩。按摩过后,又在相应的部位贴一张东
北产的狗皮膏。万里先生翘起大拇指,称赞狗皮膏“灵验,可以止痛”。万里先生的夫人
丁玉隽大夫在旁对我说:“他的脑筋不好使。有些事,前面的事跟后面的事有时就说颠倒
了。”她叫我不要太认真。
一九三七年,黄万里从美国学成归来,途中船泊横滨,偶遇在日本学医的丁玉隽小姐,一
见钟情,同船回国,旋即在庐山上举行婚礼,从此共同度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岁月,是清
华园中一对模范夫妻。丁女士的父亲是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第一次国共全作期间,丁任组
织部长,毛泽东任宣传部长。黄炎培是中国教育界名流,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时也身负要职
。名门子女的庐山之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记忆。二十二年后,毛泽东在庐
山上就记起黄万里,也记起黄万里的《花丛小语》。他在批彭时就说,彭德怀你和黄万里
一样脑后长着反骨。另外,他又说,“有这么一些中国人,说美国一切都好,月亮也比中
国的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三位清华学人在三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发出了很不和谐很不一致的声
音。马寅初(一九一一年清华津贴留美生)提倡控制人口,梁思成(一九二三年毕业于清
华学校,一九四六年任清华建筑系主任)呼吁保护古城,黄万里(一九五三年来清华任教
)反对三门峡上马。结果,马校长被罢官,梁主任挨批判,黄教授戴了帽。马寅初(一八
八二——一九八二)从容不迫,“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
止,绝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梁思成(一九0一——一九七二
)口服心不服,“拆掉北京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拆掉北京一段城墙,就像剥
掉我的一层皮”。黄万里(一九一一——二00一)只能无声饮泣,《念黄河》又《哀黄
河》,“廷争面折迄无成,既阖三门见水清。终应愚言难蓄水,可怜血汗付沧凕”。
三位老人都走了。屈辱与负罪,批判与呵斥,罢官与戴帽,都由他们默默承受,默默带走
。
他们的受难,为清华园增添了荣光。
下篇
万里先生正在校对,《黄万里文集》。《文集》集文稿二十七篇,其中论治黄及三门峡工
程七篇,论治长江及三峡工程七篇。他说:“因为不卖钱,所以不用审查,政治的话也可
以谈,不用删掉。”不知是由于兴奋,还是因为健忘,老人将这话说了三次。
随着老人的谈话,我们从黄河来到长江,从三门峡来到三峡。——陈毅在“广州会议”上
(一九六二年)所说“弄得科学家们……见你的大水库不合科学原理,将来要造成灾难,
也不敢提批评意见”的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九五五年,全国人大通过治黄综合报告(包括三门峡工程)时,没听说有人反对有人弃
权,可能是热烈鼓掌一致通过。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峡工程即将上马,全国人大二千六百三十三名代表,以一千七百六十
七票赞成,一百七十七票反对,六百六十四票弃权,二十五人未按表决机器,“通过”了
政府的提案,距“热烈”、“一致”已经相去甚远。
当年,起而反对三门峡工程的,只有黄万里一人,如今反对三峡工程的,已经是好大一大
群。当年,反对三门峡工程是一种反动,一种罪行,如今反对三峡工程已经成了科学和民
主的象征。一九九二年三月,全国政协常委会通过决议,欢呼三峡工程决策的科学与民主
。
三峡,比三门峡更加雄伟,壮丽。一个跨世纪大工程!
一九一九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到在宜昌“当以水闸揠其水”的设想。但是,当
时的孙大炮还只是说说而已。
一九五六年,主事者在毛主席面前再次力促三峡工程上马。主席真的动了心,在武汉畅游
长江、食了武昌鱼之后,欣然命笔,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的磅礴诗篇,高峡平湖似乎立马可就。但是,有很多人,却持观望、拖延、甚至反对的
态度。李锐——当年的水电部副部长,打自五十年代起,就一直跟水利部唱反调,坚决反
对三峡工程。
一九一七年出生的李锐,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一九五
三年,他的专著《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连载,出单行本时,
初版就超过一百万册。一九五八年,在毛泽东安排下,李锐作为一个反对派,就三峡工程
是否上马,与主事者开展了一次“御前论战”。可以想见,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
》一书垫底,他在毛泽东面前一定无所畏缩,气壮如牛。“论战”中,毛泽东完全同意李
锐的观点。三峡工程如李锐所言,成为遥远将来的事。论战胜利结束,毛泽东盛赞李锐是
个秀才,并请他当了自己的私人秘书。一九五九年,风云突变。毛泽东在庐山上打倒彭德
怀,李锐也被诬为彭德怀反党集团的成员。文化大革命中,李锐在北京秦城监狱中度过。
一九七九年,当他获得平反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又为反对三峡工程上马而陈情请命,
奔走呼吼,锐气不减当年。
黄万里呢,反了三门峡反三峡,却不再有被打成右派的风险。只是,他不可能再次成为反
对派的主角。他还没有直接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他说:“讨论三峡问题,水利部叫
各单位不要请我参加。因为我反对三峡。”这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把自己的生命托付
给长江的水利专家如今只能在边缘以外关注长江。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七年十年间,他和他的伙伴沿长江上游及各支流,徒步,涉水,踏勘
三千公里,为几十年后分析、判断三峡工程,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万里先生深深怀念着当
年考察长江水文时被冲走了、牺牲了的伙伴。他说:“长江与黄河不同。那么浅的水就能
把我们的人员冲走,淹死。河床尽是滚动的砾石。水浅,水力却很兇。当时我们不熟悉情
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长江的淤积,不是黄河的泥沙、悬沙,而是河床上移动的床沙,
砾石。”
一九八五年,黄万里直接上书国务院,提出“勿建三峡水库,代以云贵川湘鄂赣各省水电
站”的建议。这个建议与李锐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一九九二年,他以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和
计算为基础,完成《长江三峡高坝永不可修原由简释》论稿。他认为:“长江三峡大坝之
修建,从自然地理观点,从经济观点,从国防观点,皆不可行。”他说:“修长江三峡大
坝无异自动制造一个弱点资敌。若使电站被炸掉,则华中工业瘫痪;若使大坝被炸毁,则
两湖三江人民沦为鱼鳖。”“只有当我国拥有星球大战或尤里卡之装置后,才能修建此坝
。”几十年以前,毛泽东在听取“御前论战”时,就曾经说过:“三峡这样的工程当然会
吸引敌人的注意,决不能遭受破坏。”而张爱萍老将军也正是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反对三
峡工程上马。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峡坝址上举行了开工庆典。黄万里再次讲道理,列数据,吁请大坝
停工,并赋《哭长江三峡大坝开工》长诗:“……孰料此江床满石,火成鹅卵逐流中。巫
山着意催云雨,江水忘情沙石冲。库尾落沉渝港塞,延伸溢岸泛涛洪。……但闻猛虎千家
哭,怅望轮台悔诏空。”他估计,大坝建成之后十年,严重堵塞会使重庆变成死港,大坝
将被迫炸掉。但愿这只是一种学说,一种戏言,一种气话,永远不要变成现实。
在反对三峡工程的时候,李锐有着比黄万里强大得多的力量和优势。李锐是党政高级干部
,他的条陈可以立即直达上峰,他的论述和文章可以迅速拥有广大的读者。在我们这个一
直提倡批评但从不批评不自我批评的国度里,他甚至敢于公开点名批评水利部长,说她:
“主持水利部和水电部工作几十年,其错误的思想作风从未得到清算。”他说:“修三峡
工程,有许多地方是不科学的。”他的看法跟政协常委们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多年来
三峡工程论证本身,并没有真正做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如参加论证的人选都是经过严
格挑选的,顺我者迎,逆我者拒。”可见被拒者不只黄万里一人。一九九九年,五四运动
八十周年,李锐写道,在中国,“把民主、科学当作吃饭一样,为生活之必需,还将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恐怕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得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万里路过武汉时,曾两次访问李锐。李锐相信,黄万里的意见是
“实践考察得出的结论”。李锐说,“当时修三门峡时,他预言过后患。他认为三峡大坝
决不可修。”“三门峡他的意见是对的,他不赞成三门峡那样修,因为打成了右派,他后
来没有发言权了。三峡他是一直反对的,坚决到什么程度?他向法院起诉,要告国务院的
状。”通过李锐的转述,更多的人们听到了黄万里的声音。李锐写的诗文一篇又一篇,出
的书一本又一本。但是,他并没有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和黄万里一样,他同样是一位失
败者。当黄万里为三峡大坝开工长歌当哭时,李锐也无可奈何:“我要说的话都已经说了
,说够了。区区寸心,天人共鉴。……我已经说了,拯救了自己的灵魂。”人们不太可能
听到黄万里的哭声,却可以及时听到李锐的哀鸣。那区区寸心,正寄寓着一位真正的共产
主义者的不安的灵魂。
如今,哭声和哀鸣已经归于沉寂,三峡大坝正在一米一米长高,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反对和
异议。就在我删改这篇稿子时,五月十一日,偶然看到香港凤凰台播放的三峡工程专题节
目。出场的李锐,虽然轻松而自信,但是,在三峡工程的壮丽动人的场景和强势的主流话
语面前,这位八十五岁的老人,显然十分孤立而且多余。
一九八九年,黄万里以七十八岁高龄,又去到美国,在美国十二所大学作巡回演讲,就像
五十多年前一样,跟美国人讲中国水利,讲中国古典诗词。他说:“在美国咨询局,还有
我的一位朋友,几十年前一起实习的一位专家,年龄比我还大。克林顿通过美国咨询局,
征求我对三峡工程的意见。我给他写信,他把我的信发到水利局、海军部和垦务局。美国
海军部也管水利,管洪水。克林顿同意我对三峡工程的见解,而且决定不再帮我们搞三峡
工程。这样,世界银行就不给三峡贷款。”万里先生停了好一会,想了想,又说:“因为
世界银行不给贷款,我们每用一度电,就要多交七厘钱(贫困地区四厘),专门用在三峡
。” 可能很多人很多人都不曾知道要多交四厘钱七厘钱的事。克林顿嫁祸于人!他干嘛不
给那些赞同三峡工程的院士写信,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让世界银行给贷款?他这不是明
摆着要将不给贷款和我们多交七厘钱电费的责任推给黄万里吗?
在万里先生,他也只是实话实说,没想到那么多。他也真的十分感激克林顿不耻下问:“
我十天内便收到克林顿的回信,他对我的信表示感谢。”万里先生又停了一会,“在三峡
大坝开工前,我写了三封信。三峡大坝开工后,我又写了三封信。我给上面写了六封信,
附了六篇文章,却没有收到一次回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怎么不感激克林顿呢。
就在三峡工程顺利推进的时候,一本《长江与三峡工程》小册子问世了。它由清华大学教
授撰写,清华大学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九九八年)。按照这本小册子的言
说,三峡工程的一大堆难题,几乎已经圆满解决。还有一小堆难题,它则不予涉及,也不
提印度坝区民众的不满和若干国家取消其大坝计划的事。最后是引发地震和国防安全问题
,绕不过去了。印度和赞比亚都有在无震区建设水坝而诱发六级以上地震的先例,但在我
们这里,“三峡大坝的抗震烈度按七级设防,保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关于国防安全,
它说,在存在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时,“只要战争发生时有一定的预警时期,就可以通过放
空水库或降低水位来免除突然袭击的危险。”说这些话的时候,美国导弹准确袭击我驻南
使馆的事件还没有发生,“911”事件也没有任何预警。然而,小册子的宣传已经奏效,有
了三峡大坝,长江将不再愁水患了,武汉人不就在长江大堤临江一侧建起花园小区了么。
万里先生欢度九十岁生日之后,在昏迷中与世长辞。其间,他有一次清醒过来,就跟夫人
要了纸笔。他写下了遗嘱:务须加强武汉一带的堤坊。——也许,武汉大堤上花园小区住
宅楼二00二年二月一日定向爆炸的声音,对这位老者的在天之灵,是一种安慰。
记得在记谈快结束时,万里先生递给我一页他最近收到的剪报。这是法新社的一则电讯:
北京清华大学╳╳╳教授,在国外某机场登机时被阻。他未理清旅馆的帐目。结果,在机
场把欠帐结清之后,改乘下一班飞机。
这位教授正是《花丛小语》中的“章某”。他是三门峡工程和三峡工程的拥护者,几十年
来,在水利工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小万里先生一岁,仍坚持天天上班。他是清华名教
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在他的名字后面,还有一长串闪光的职位和荣誉。
我说:“他年纪太大了,可能是一时糊涂忘了结帐……。”万里先生说:“不,他这样是
第二回了。”万里先生停了很久,“他当时支持三门峡工程,‘圣人出而黄河清’,几十
年后,他居然在政协会议上说他当时反对三门峡……。”四十四年前的《花丛小语》,竟
还有这样的“续篇”!……
江河万里,大坝悲歌。两位水利专家,一出科学悲剧。
当清华园的紫荆花又一度开放,清华大学迎来九二一周年校庆的时候,《花丛小语》的作
者已经封笔远去。但是,悲剧并未结束。
2002年5月22日删定 清华园
作者:funnygg 回复日期:2003-11-6 20:05:21
ding
作者:孤灯下97 回复日期:2003-11-6 20:39:57
大浪淘沙,淘尽无数英雄人物。历史自有公论。一声叹息--也算整个社会的缩影吧。祝 黄老师在天国的灵魂安息,你才是中国真正的良心,后辈学人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学术还是其次,对于那些祸国殃民者,也许锦衣玉食,但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将 钉在历史的 耻辱柱上,舔着太祖的屁股---奴才永远是奴才。 再次向黄万里老师光辉的人性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谢谢你教我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人。
作者:NeverMe 回复日期:2003-11-06 20:53:23
张光斗院士真乃:
老而弥奸
老而弥贱
作者:三五反 回复日期:2003-11-6 21:23:38
大浪淘沙,淘尽无数英雄人物。历史自有公论。一声叹息--也算整个社会的缩影吧。祝 黄老师在天国的灵魂安息,你才是中国真正的良心,后辈学人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学术还是其次,对于那些祸国殃民者,也许锦衣玉食,但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将 钉在历史的 耻辱柱上,舔着太祖的屁股---奴才永远是奴才。 再次向黄万里老师光辉的人性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谢谢你教我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人。
作者:天时地利 回复日期:2003-11-6 21:40:24
时间不是很长。我们都看的见的
作者:苏祖祥 回复日期:2003-11-06 21:52:46
不论张怎样为自己涂脂抹粉,历史终将把他钉在耻辱柱上----这样的哈巴狗可以欺骗一部分人于一时,但不可能欺骗所有的人于永远!
向黄万里(黄炎培之子)致敬!向温善章致敬!
作者:ayasou 回复日期:2003-11-6 22:11:02
向黄万里教授致敬!
作者:但愿海波平 回复日期:2003-11-06 22:13:00
哭!!!!!!!!!
作者:一个猪头 回复日期:2003-11-06 22:16:18
历史真的是公正的吗~~~希望是真的!!
作者:derekmei 回复日期:2003-11-06 22:16:29
我也希望黄教授的结论是错的,因为我的家就在坝的附近。但可能错吗?
作者:三五反 回复日期:2003-11-6 22:17:23
向黄万里(黄炎培之子)致敬!向温善章致敬!
作者:古非2003 回复日期:2003-11-6 22:31:06
支持三峡工程,
多说无益,历史会证明一切,
作者:verilog0 回复日期:2003-11-6 22:36:39
老而不死是为贼!!!
作者:黄金五百两 回复日期:2003-11-6 22:45:47
在自然规律面前,确实需要慎重,祝愿三峡的未来是美好的~~~~~~``````
作者:望洲岗 回复日期:2003-11-6 22:52:45
三峡的民间流传一句话:“石龙过江。”
水流与石子的关系是流体力学的结果,它往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表现。
万里先生所预言,十年之后但愿不是一句咒语。只是但愿而已。否则,是大灾大难。
作者:豫让就是我 回复日期:2003-11-6 22:53:46
,“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
止,绝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作者:李长工 回复日期:2003-11-6 23:09:37
老贼不死,国难不已!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超一流的梦想,不入流的作为
─评清华大学计划在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亦明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