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谁知道反右时鲍彤的表现。他怎么就没被打成右派?很奇怪啊。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谁知道反右时鲍彤的表现。他怎么就没被打成右派?很奇怪啊。
所跟贴
谁知道反右时鲍彤的表现。他怎么就没被打成右派?很奇怪啊。
--
马悲鸣
- (889 Byte) 2007-6-16 周六, 上午9:37
(455 reads)
yoke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5/08/23
文章: 1471
经验值: 5641
标题:
鲍彤是打右派的
(212 reads)
时间:
2007-6-16 周六, 下午10:31
作者:
yoke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鲍彤曾在反右扩大化中扮演急先锋的角色
姚国祥
1957年5月,当时我还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工作,一天,办公厅的领导通知我,陈赓同志来电话,请中组部派两位年青的同志陪他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去看大字报,等陈赓同志的车到中组部,你和潘克明同志陪同前去。我们都知道,陈赓同志的夫人傅涯同志,就在中组部工作,所以请组织部派人陪同,并不感到突然。
下午二点左右,陈赓同志的车就开进中组部院内。陈赓同志下了车,同我们一一握手,并且逐个问及我们的姓名,十分和蔼可亲。陈赓同志是我们党赫赫有名、叱咤风云的战将。当年陈谢大军驰骋在中原大地上,屡立战功,威名远扬。据说蒋介石也十分敬佩共产党的这员战将。这次见面,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发现陈赓同志身材魁梧,穿着朴素,外表庄重,而在接触过程中,却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陈赓同志简单地向我们说明了今天的任务。我们就分乘两辆车,直奔北大、清华而去。先到北大,后去清华。
下午的北京,空气透明度不高,使人有沉重的感觉。我们让汽车停在离大字报席棚较远的地方,然后随着陈赓同志,慢步走向大字报席棚。大字报很多,各种言论都有。陈赓同志则逐一仔细观看,我们分随在他的左右。不时有人来打听:这是哪位?是哪儿的?……等等,我们都按事先的约定作了“说明”。他们决不会想到这是陈赓同志,所以没有出现围观的现象。大约下午六点多钟,陈赓同志才结束了这次活动,向我们道谢,乘车回去了。临别的时候,我观察陈赓同志的表情,发现他更加庄重,更加严肃,甚至流露出一种沉重的心情。
时间过去四十八年了。但陪同陈赓同志看大字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直到《毛泽东传》出版,我才明白,原来在大鸣大放时期,“毛泽东密切关注着整风鸣放的动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各方面的反映。在最紧张的几天里,几乎天天派人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看大字报。” (见《毛泽东传》)陈赓同志到北大、清华去看大字报,是不是也是受了毛泽东主席的委托?
在此期间,毛泽东主席召开了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政治局扩大会、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部分省市委书记会议等,研究动态、对策。随后,中央作出了开展反右派斗争的决定。如果说,反右斗争也是一场历史悲剧的话,我看这里也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原因。而某些错误决策,也来自中央的集体领导。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不应当由毛泽东主席一个人来承担责任。
在陪同陈赓同志看大字报的当时,我的心情十分矛盾、复杂。我聆听了毛泽东主席的教诲,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关于通过说理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等等,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没有提出和解决过的重大理论问题,毛泽东主席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加以科学的说明。广开言路,百家争鸣,不仅会带来科学、艺术的繁荣,而且也会使全国人民心情舒畅、生动活泼。不料,不久,社会上的鸣放和党的政策都起了“变化”。“黑云压城城欲摧。”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心里充满疑问,很想向陈赓同志那样的领导同志请教,交流一些看法,但都不敢。因为我已经是“惊弓之鸟”了。
1955年,周扬同志提出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后来又把胡风推到了“反革命集团”的座位上。在中央组织部《组织工作》编辑室的讨论会上,我只是根据鲁迅先生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提出了几点疑问,就怀疑我同“胡风反革命集团”有组织上的联系,停职反省,交代问题,全中央组织部大会批判,最后肃反、审干,被强加了一个很不实事求是的结论。这个结论,直到1987年才得到平反。后来担任赵紫阳政治秘书的鲍彤,当时就充当了批判我的急先锋。我提到这件事,决不是睚眦必报,而是深感在各项政治运动和党内斗争中,我们党内总有那么一些同志,缺乏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们唯领导之命是从,“以势压人”,而不是“以理服人”,实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其中有些同志,当自己身处逆境时,则往往全盘否定过去,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把党组织和领导人说得一无是处。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和责任,缺乏应有的反思。真是可悲可叹!
(网摘)
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3803
作者:
yoke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759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