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2005乱评媒体(之一):暧昧的一年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2005乱评媒体(之一):暧昧的一年 (ZT)
所跟贴
2005乱评媒体(之一):暧昧的一年 (ZT)
--
peacemaker
- (5160 Byte) 2006-1-06 周五, 上午3:51
(204 reads)
peacemaker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676
经验值: 24408
标题:
2005年:乱评媒体之二:为何感到寒意
(67 reads)
时间:
2006-1-06 周五, 上午3:53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本来决定不继续写,年底又出了一些事情,所以,有些话不吐不快。
媒体是扩音器,是传话筒,是揭露真相的阵地,是批评政府的舞台,所以,媒体揭露批判功能在2005年受到了更多钳制。为什么呢?这需要从这一届政府的治国思路开始解释。
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拯救中国于崩溃的边缘,所以,拨乱反正,开放搞活,发展经济。那么,2005年,“和谐社会”的提出,也同样是拯救中国于崩溃的边缘。
与78年不同,那时是经济和人心崩溃后有一种强烈的回归愿望。而现在是公正和人心崩溃后的失望甚至绝望。同样的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都是顺应民心,只不过78年任务单纯,人心所向,解放思想,发展经济。而05年,则复杂得多。
中国经过长时间的江时代经济改革,导致了贫富差距拉大,丧失公正,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改革抛弃穷人,官僚腐败兴盛。如果不尽快的改革,社会有崩溃的危险。
为什么说崩溃呢?因为失控。
因中国最多数的底层在改革中失去太多而对改革失望,这种失望主要表现就是群体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在民众眼里,政府失去了维持公正的权威,动摇了政权合法性。
其二,各级行政体系在发展经济中越来越注重地方、部门和个人利益,这使得中央政府失去对行政体系的控制,这种失控使得地方政府和官僚更加的放肆(腐败),从而也做出更多掠夺或者侵占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其三,各种经济成分与权利紧密结合,使得国企因私有化(流失),私企与权利勾结,外企享受地方政府给于的超国民待遇。这种掠夺性的经济发展形态只能是维持短暂的,中国企业都会为了占有财富而非长远发展,没有国家主导的(创新、跨国等)战略,作为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都是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才出现了有竞争力的大企业。
其四,维权知识分子享受更多的自由空间的情况下,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表现出更加独立的姿态,并且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作组织者,使得民众的个人利益诉求上升到对制度的挑战。
如果,这种失去控制的状态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中国毫无疑问的陷入拉美陷阱,底层抗议此起彼伏,资本与权力权贵化,经济殖民化,政权空洞化。
中央政府必须恢复到一种社会“可控”的状态,否则,就面临失去政权的危险。好在,在世界各国都在吹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奇迹的时候,清醒的中共领导人没有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冲动。
国际的形势也促使中共反思,拉美地区左派相继获得政权,让印度“大放光彩”的前总理也被贫民选下台,俄罗斯民众支持政府向左走。与此同时,中亚颜色革命相继发生,西方开始就人权向中国施压,国内知识阶层的民住思潮也是此起彼伏。尽管中国的改革促使经济成为影响世界的一股力量,但是,政权的稳定还有赖于国内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支持。
因此,实现社会和政权重新“可控”的第一步,就是满足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稳定人心。这就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改革教育、医疗、农业和住房等领域,向底层民众倾斜。
其二,整顿国企改革资产流失(这是下岗工人上访的主要原因),萧整私营企业非法运营。
其三,通过人事任命控制诸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稳定民心和组织。
其四,重新武装新马克思主义,持续先进性教育,恢复政党的精神支柱,加强组织建设。
其五,防止颜色革命,关闭海南的打工者之家,天则研究所等,瓦解保钓等多个民间组织。控制群体性事件的维权活动分子。
其六,控制媒体:网络加强管理(出台条例、关闭网络),管束报纸(不准跨区域批评性报道,也就是不准作批评性报道,关闭或者整顿媒体),收紧境外媒体的进入,停止影视的立法、上市等计划。
在这里面涉及几个群体:底层民众、官僚系统、企业管理人(商人)、党组织、媒体、维权活动分子(组织)等, 其中,仅有底层民众和包括记者、维权分子、组织在内的知识分子群体不是既得利益者,也是最容易互动而发生群体性事件的人群。
底层民众利益受损就会上街,而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一个小众概念,就是部分媒体人、独立评论员和维权分子)则是鼓动者。因此,只要控制住这两个群体不生事,就可以消灭火苗,逐步形成“可控”的局面。
中央也绝不可能允许出现过火的群体性事件,所谓“一点就燃”的现状,即使有一次,也是极其危险的挑战。
于是,一方面,中央政府开始出台一些列满足底层民众更多利益诉求的改革政策。另一方面,控制媒体和维权分子,防止通过舆论鼓动社会不稳定情绪。这些做法也是希望切断两个群体联系,前者是减少群体性事件,赢得人心,后者是阻止鼓动,宣传。
当然,对待民众还是以安抚为主,而对待媒体和维权分子则是以软硬手段约束。一种手段是对媒体的控制,不允许跨媒体批评报道,对一些事件下通知不允许报道,整顿一些媒体和网络。总是,是闭嘴。
对待维权分子就是杀伐决断的“捉放”策略,就是先抓,然后放。抓,是及时阻止;放,是不想把政府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搞得太紧张:安抚了底层民众,却激怒了知识阶层。
但是,对自由主义积极分子的围剿将是持续的,在这场越来越明晰的改革框架中,自由主义必然受到钳制。这个过程可以满足利益的公正调整,可以更加的法治,但是,不可能满足更美好的西方政治理想,决不允许发生革/命。
在这场改革大幕徐徐拉开后,我们应该看到了媒体的寒冬。如果改革持续并令底层民众因获益而满意,那么这种稳定的状态就会大大延迟民主改革的脚步,因为自由主义分子鼓动民主所依赖的底层的不稳定状态已经没有了。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通过与注重利益的底层民众结盟而减缓知识阶层要求民主压力的改革,以便建立一个党牢固领导的大众的法治的中国,新加坡就是榜样。
作者:
peacemak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乱评媒体之三:无力的表演
--
peacemaker
- (2857 Byte) 2006-1-06 周五, 上午3:59
(7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04773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