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回应我文字改革之说的时候,林先生策略地从侧面谈起了文学改革.新文学是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促进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上,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是个众说纷纭的事,但主流见解恐怕还是正面的多,负面的少.林先生俨然以已有定论的神态开始,好象新文化运动真的一钱不值一样.
清末中国人是个什么样子,我们虽没见过,却也能从文献图片上了解很多,中国人那时的愚昧,落后,和麻木的精神面貌,被广泛地称为是"东亚病夫".中华文化从根子上出了问题,这是当时所有开明的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才有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主要是由一帮曾留学海外的归国学子,或是接触了大量国外文化的现代知识份子开始倡导的,旨在对中华文化做个彻底的手术,以除病根.当时开的药方中有:科学,文字,文学,政治,法律,实业,...等. 这帮"新文化"的推动者们,就象现在身居日本的林先生一样,对中国的现状不满,希望中国人或中国文化能象欧洲,象美国,象日本一样,文明起来.
经过这么多时间之后,现在林先生认为这个运动是失败了,而且林先生说它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新文化的形式没有传统文化精彩.也许是因为林先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包括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价值观,趣味性,...)出发,所以才得出这种必然的结论.
"形式"和"内容"这个哲学意义上的深度认知,早就被我从使用汉字的中国人的思维内容中给排除了,现在林先生不过是又一次向我提供证据罢了.因为林先生喜欢传统文学形式,却不喜欢传统文学形式大昌其道时的社会状态.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艺术产品.如果我说,现在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还不如清末呢,林先生恐怕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人本就是矛盾的,这不奇怪,不过象林先生这样,在不同的事情上表现得如此南辕北辙,还真是少见.我还真看错了林先生了,我一直以为,林先生是一个思想开放,认识深刻,极端思想自由的开明人士,没想到您一个身居四大汉奸之一的"思想者",在对文化发展的认识上,居然是相当的传统,和保守.这种矛盾的世界观,在四大汉奸中屡见不鲜,几乎无一例外,我到也应见怪不怪才对.
我只能再重复一遍,我没有把天放进井里的能力,如果你说只有我证明了我有这个能力,你才信我的话,你可以得意了,因为不幸得很,我真的没有这个能力,我想没人有这个能力,我可以象你坦言,我永远也没有这个能力.
由于使用汉字,中国人普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无论你逃到天涯海角,你都要喝汉字的洗脚水,这对中国人来说是在劫难逃.所以中国知识界才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悖论.林先生上面的文章真让我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它无情地向我证明了中国人的无可救要.身在日本的林先生的思维方式,显然和政治制度没关系,和文化也没关系(您身处两种文化之中),和地理位置没关系,和食品没关系,....,只和人种和母语有关.如无论中国人逃到天涯海角,他们都无法正常思维的话,结论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要不是象芦大狭所说是人种有问题,要不是象我所说,是语言文字有问题,这两者必居其一.
我到真希望林先生不过只是想反驳我,处于意气用事,一时未经仔细思考,便信口开河,想逞一时的口头之快.当林先生回去之后再看看自己文章的内容,也许会对诸如:"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是京剧等传统剧目","祖宗留下的东西...", ....等言论大感惭愧.这也太失水准了,你看看你把楼下那帮混混们给高兴的.
我最后向你指出一个问题的关键,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的宗旨,不是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而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如果你承认现在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确实比清末,民初要好,你就把你的文学改革是失败的结论收回去. 同样,我的文字改革的目的,不只是改变一个文字的书写形式,而是旨在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果你喜欢中国人现在的思维方式,你就反对文字改革.如果你不喜欢(从你一惯的言论看,你确实是一肚子的怨言),你就再想想,别用骨头想用脑子想.我不想贬低林先生的智商,尽管我知道中国知识份子中多是些"有知无识"之士.
如果您觉得"内容"和"形式"这个哲学问题,和我上面的题目无关,那就算我白话了好吗?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