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提上来:分家问题再解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提上来:分家问题再解   
樊弓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提上来:分家问题再解 (1083 reads)      时间: 2002-10-15 周二, 下午10:2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提上来:分家问题再解



樊弓



加人把樊某旧作"戏侃马克思主义"重贴,把一些老争议又引出来。分家

问题就是当初吵得不可开交的问题之一。



原问题:老爹留下一房一车加十万大洋给三兄弟,遗嘱规定车房都不许卖

给外人。请问三兄弟应如何分,才能使得遗产的总效用最大?



附加假定:三兄弟对车和房各有估价:老大认为房子值25万,车值5万;

老二觉得房子值20万,车值8万,老三心想房子值15万,车值10万。



戏侃原解:兄弟三人投标购买房和车,然后平分现金。其结果是:如果每

人的目的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极大化,则都总效用达到最高的45万元。从

而验证亚当.斯密的著名论断:人人为自己谋利的结果是全社会获益。



戏侃原解引出争议的原因,是只举出一种投标结果:每人都老老实实按自

己心中的最高价投标。于是很多人提问:这不是很傻吗?如果大家都投机

取巧,报价刚好超出竞争对手的最高可能价岂不更好?



后来我又写了篇"遗产问题详解",说明投机取巧只是改变兄弟之间的相

对收益,并不改变自私自利导致兄弟间总效用极大的结果。



昨天observer先生提出一个有趣的新问题:投标购买车和房鼓励说假话。因

为最佳策略是报价刚好超出竞争对手的最高价。分家的最优方法应该是投标

之后,出价最高者中标,但以第二高价购买。这样一方面保证总效用最高,

另一方面又使得说假话没任何好处,因而鼓励诚信,一箭双雕。



同时,观察家提出新的可能:由于企图占便宜,兄弟之间猜测对方的出价,

因此可能出现结果并不一定总效用最佳。



老O的问题很有意思。值得分析一番。



首先,无论是 first-price auction, 还是 second-price auction,似乎都不

与戏侃原文的结论矛盾: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导致全社会利益极大。



老O的方案是不是一定鼓励诚信呢?这倒是值得商榷的。



1。老大心中最高房价是25万,而报价21万,并不是不诚实行为。

因为它更愿意用21万买。



2。老O的方案仍然隐含说假话的 incentive (激励?)。因为对老二要是

知道老大的出价是25万,那么他的最佳决策是出价 24.99999 万,而不

是心中的 20万。而超出20万的任何价都是不诚实的。



3。假定三人都诚实,则老O的方案保证三兄弟的结果不公平:老大

用20万多一分买车,老三用8万零1分买车,结果三人的效用分别为:

$176,666.66, $126,666.67, $146,666.66 (见"遗产问题详解")。

老二最吃亏,于是他有很大的 incentive 不诚实。



因此,哪种方案更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说过,分家问题的结果

无穷多。超出了"戏侃"原文的范畴。为了跟老O探讨,我再提出一种结

果。



假定老三诚实,用10万报价并买走车。老大老三皆老奸巨滑,而且对对

方的估价都心知肚明。老二断定老大要用21万报价拣便宜买房,如果他

诚实地报20万,则吃亏无疑。



于是老三决定报价22万,先将房买下。三人平分 22+10+10=42

万元,各得 14 万。三人的实际效用分别为:



老大:14万 (现金)

老二: 20万(房子)-22万(出价)+14万(现金) = 12万

老三:10万(车)-10万(出价)+14万(现金)= 14万

------------

总效用:40万。



可事情还没完。老二当即跟老大私下商量,把房子卖给老大。由于假定每

人都企图将效用极大化,因此任何大于20万小于25万的价格都是双方

获益。老大老二之间的平衡点是用 23.5万成交,最终分配结果是:老

大老二各得15。5万,老三 14 万。总效用最终还是最优的 45 万。



自私加市场,全社会利益达到最优,亚当.斯密还是对的。



老O看看这个结果如何?请老O和其它高手继续指教。





附:observer 原贴



------



作者: observer 说真话的经济学 10/14/2002 22:07 [Click:69]





我估计小左的意思,你的那个投标竞价方案---物品由投标最高者按

自己报价买下来,有个致命弊端:它不鼓励说真话。各人为自己利益

计算,将不会在竞价中报出自己的真实估价。



以房子为例。假如老大知道别人对房子的估价最多只有20万,则他只

须报出稍高于20万的价格,就可以把房子拿走,又何苦报出自己真实

估价25万,以致多付出近5万大洋呢?



当然,在各人都完全清楚别人估价几何的情况下,不说真话不会影响

最后的配置结果---房子仍然将被实际估价最高的人拿走。



但是,假设三兄弟不知道别人估价几何,这时各人仍不会诚实报出自

己估价,而是首先凭概率估计别人的最高出价是多少,再以此决定自

己出价。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低效率的分配结果---房子不被

实际估价最高者拿走。在许多情况下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将不再是零。



那么怎样才能让人说真话呢?一个简单的方案是:物品归投标最高者,

但他无须按自己报价买下来,而是按别人出的最高价买下来。以樊教

授大才,一定不难证明此时说假话不会给个人带来任何好处,因而每

个人都不会有假话的激励。



在博弈论中,上述第一种方案叫 first-price auction,第二个方案

叫 second-price auction。分析这两种方案之区别,现在已经成为

经济学的基本训练之一。



在这方面,小左和 yqy 都是行家。我说的不当之处,请小左老Y斧正 ^-^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3335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