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 用理性的态度学禅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 用理性的态度学禅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秦涧
加入时间: 2004/03/27
文章: 166
经验值: 57
标题:
zt 用理性的态度学禅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194 reads)
时间:
2005-3-10 周四, 下午5:40
作者:
秦涧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用理性的态度学禅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老歌 于 March 10, 2005 10:01:17:[新观察/xgc2000.org]
也借糊涂姐的话头,说两句。
禅,玄奘翻作静虑。从字面上看似乎是静静思维的意思,其实不然,
禅与禅定本身是宗教体验范畴内的事情。而宗教体验一事若用所谓
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学习或者研究,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过分的事情。
宗教体验某种程度上就是神秘,以理性的态度来学习神秘,岂非荒谬?
作 为禅定,其实看《阿含经》就知道,佛祖早期教导僧团的修行方式
就是白骨观(也就是糊涂姐说的枯骨观)和不净观,此方法在《禅密
要法》一经中有绝对详细的说 明,而且此法起效甚快,一时之间大为
流行,然而,此法却又大缺点,即,若非上等根性,于修行后期,往往
有自杀倾向。历史上,曾有500僧人修此法后自杀, 当然,佛祖的解释
是,他们这个自杀行为,是因为前世因果所成。不过,自此之后,释尊
就停止教导这种修行方法,而改教安若般若法门,这个方法实际就是数
息止 观法,相对于白骨观不净观来说,效果虽不如但也不差,最重要
的是安全性提高很多。
一般说禅定的这个禅,无非就是通过上面两种修行方法达到定境谓止,
然后开始观。止者,佛教与外道的共法,观者为佛教的不共法。
以上说的这些,都还是原始佛教的内容。及至佛教传到中华,没有几年,
就和中国文化融合,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佛教——禅宗。说道禅宗,
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六祖慧能。的确,作为当时的教主,和稍前的法相宗
教主玄奘一比,差异实在太大。玄奘是高知,慧能近乎文盲。法相讲因明
逻辑、法相唯识,很有学术的味道,虽 是大乘,但于原始佛教的差别却
也不大。然而禅宗却说不立文字,明心见性,更加倚重的直觉和宗教体验。
很难说这两者高下如何,因为作为本质无神论的佛教,对 于理性因明的
要求和对于直觉体验的要求是同一的,缺一不可,否则就会沦为外道。但
是,结果很明显,在中国的这种文化氛围下,讲究学术严谨的法相宗很快
消亡,而门槛甚低,对行者本身要求甚高的禅宗却大大的昌盛起来。这个
时候,禅宗的禅,这个禅字已经脱离了静虑修行的意思,而暗含明心见性
的意味。
禅宗在中国生发以后,大体上有分成两派。一派是如来禅,也即按照佛法
修行,次第开悟。因此如来禅的行者写的偈子,很少见有脱离逻辑、云山
雾罩的味道,大体还 是菩提本无镜这样的偈子。及至禅宗的极端派——
祖师禅出现以后,大量的什么桥在人上走啊诸如此类的违反逻辑、诃佛骂
祖的偈子出现了。
然而无论是祖师禅还是如来禅,他们的偈子中所描述的状况无一不是禅宗
的直觉和宗教体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如来禅的偈子是讲究次第过程的,
而祖师禅的偈子大多只是描述 修行中某一个状态的。偈子本身不是寺,
追求的也不是诗的境界,只是修行状态的自白描述而已。所以如果不进行
佛教修行,那么要了解禅宗的禅,要去参禅,无非 是盲人摸象而已。
如果不能得到你的爱,那么就让我多爱些。这就是禅吗?如果这是禅的话,
那禅还真就是神秘后面的一无所有了。
要参禅,何处是禅?要参禅,谁要参禅?
作者:
秦涧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zt 好贴
--
秦涧
- (1362 Byte) 2005-3-10 周四, 下午5:56
(7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3.593188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