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管锥编》印象 |
 |
老杜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4/05/16 文章: 3642
经验值: 12583
|
|
|
作者:老杜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钱钟书先生读书破万卷,学贯中西,恐怕在钱先生之后,再难看到真正的国学大师。对我这个国学的门外汉来说,对《管锥编》只有敬仰的份,但在敬仰之外,另一方面,俺门外汉也想提点意见,虽然浅陋些,但说说也无大碍。
俺的第一个意见是,钱钟书先生在考据古经典时,引用大量的西学评论,互为印证,这个在俺看来,殊为扎眼。
下边的文字,选自关雎(一):
...... “凤”字宁可双关风谣与风教两意,《正义》所谓病与药,盖背出分训之同时合训也。是故言其作用(purpose and function),“风”者,讽谏也、风教也。言其本源(origin and provenance),“风”者,土风也、风谣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夫天子省风以作乐”,应(召力)注:“‘风’,土地风俗也”),今语所谓地方民歌也。言其体制(modeof existence of expression) ......
俺感觉以上的英文注释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如果全书里没有掺杂西学,《管锥编》会显得更精致一些。
俺的第二个意见是,书里有不少地方用猜测/常理代替考证。
关雎(四)
...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二字殊难索解,旧释谓“上”、天也,乃指天为誓,似不知而强为之词。脱“上邪”即同“天乎”,则按语气当曰:“天乎!胡我与君不得相知、长命无绝衰!”,方词顺言宜。故窃疑“上邪”亦类《铙歌》另一首之“妃呼豨”,有声无义,特发端之起兴也。...
钱先生“窃以为‘上邪’亦类《铙歌》另一首之‘妃呼豨’,有声无义,特发端之起兴也”,只是感觉,并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考据。而他所谓“旧释谓‘上’、天也,乃指天为誓,似不知而强为之词”,也较为武断。
以上两点,感觉比较突出,但总体上,《管锥编》确是国学经典之作。俺在这方面看的较少,以前此类书籍,感觉“高山仰止”的,大概有顾炎武的《日知录》,洪迈的《容斋随笔》,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等等。
作者:老杜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