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出尘”所引《柴玲、李禄和港支联》一文13大谬误 |
 |
cpcliusi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柴玲、李禄和港支联》一文13大谬误
1、李鹏会见学生只有一次。那就是5月18日的会见,与会的学生领袖有吾尔开希、王丹、王超华、王志新等,柴玲并无参加。见198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2、学生为什么撤不下来。理由决不是文中所讲“柴玲说我们不相信李鹏”。而是学生的2条要求(1、否定“4、26”社论。2、公开对话,并现场直播。)没有得到正面答复。见198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3、5月20日学生领袖撤离广场确有其事,但柴玲并未被解除高自联总指挥职务,因为高自联并无总指挥一职。主要事务由副主席王超华主理。5月23日晚上,广场各校代表开会,以45票同意,24票反对,决定不撤,高自联撤回高校休整。广场指挥部于5月24日成立,“当时任命柴玲作总指挥,张明、周锋锁、郑旭光作副总指挥”。见十七位学生领袖于一九九一年七月十七日至二十四日在法国巴黎,《回顾与反思》第4部分。
4、“高自联常委会通过了定于5月30日全体学生撤出天安门广场的决定”。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是当时的“首都各界联席会议”于5月27日开会讨论广场问题,有广场指挥部、工自联代表参加。“当时柴玲和封从德参加了。他们介绍了广场上的一些情况,给我们的印象是比较乱,山头林立,卫生和人员比较混杂。这么长期僵持,大家已经开始普遍觉得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在会上就拟定了一个决议,这个决议是全体通过的。包括柴玲在内。然后我们拿着这个决议——当时我自己拿着这个决议就到了广场上去,然后在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王 丹 见《天安门》解说词和《天安门之争》(封从德著)
当时与会学者起草了《关于时局的十点声明》,“建议:天安门广场的大规模和平请愿活动,在五月三十日,戒严令颁布第十天暂告一段落”。--王 丹 见《天安门》解说词
为什么建议被否决,可以参见《天安门》解说词:
“ 王丹
当时在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李禄表示了反对意见。然后柴玲也同意,重新表示反对。
柴玲
二十七号的决议是所谓“爱国维宪各界联合会议”决定的。他们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当时我也在,但是我没有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么大的危害力。当时兴奋点集中于有些人要通过运动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什么的,而且我没有坚决抵制这种东西。我就想告诉大家,现在广场是我们唯一的阵地了,我们再失守这个阵地话,那么中国就要复辟了。
王丹
很遗憾的就是,当时没有发生什么很大的辩论。尽管我们有很多的理由可以拿出,但是面对这样的理由,我们觉得我们在感性上不是很能压倒对方。所以就没有进行过多的争论和过多的工作。我觉得这是很大的一个失责的地方。我觉得我对广场事务已经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而且我也不可能发挥作用,那我还不如做我能做的工作,比如说联系会议,或是北大校内的民主建设工作。
封丛德
为什么很多同学想待在天安门?我们的目的是唤醒人民,因为天安门是整个共和国的象征。我们在这里行动,那么多待一天,多待一个小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全国各地都会知道——你看毕竟有很多人,还是敢于起来反抗。当时基本上是每天晚上有一个营地联席会议,诸如此类的各校代表,两三百号人在那里讨论。撤不撤,每天晚上差不多都是一个主题,但是每次----我的印象-----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不撤。所以通过这种组织原则,是不可能撤下来的。”
5、“要李鹏下台”的口号并不是由柴玲提出的,而是广场上的学生在5月19日晚上获悉“首都党政军干部大会”上决定调动解放军进北京后自发喊出的。见影片《血路》之现场镜头。
6、关于七上将反对戒严一事。双方各执一词,难以断定。但张爱萍在“六四”后从未参加过公开活动(包括建军节、国庆节)由此可见他的态度。见1989年《人民日报》关于庆祝建军节、国庆节的报道。
7、关于柴玲与美国人金培力的谈话,被认为是柴玲“让别人死亡,自己求生”的判断,柴玲《请尊重历史》一文为自己作了辩护,可参见。
8、“于是在6月3日凌晨三点左右﹐柴玲和大部份高自联指挥部成员乘天安门上的学生正在睡梦之时﹐偷偷地撤离广场﹐走上逃亡美国的不归路。”这更是无中生有。柴玲是一直坚持到了六四清场才和学生一起撤离天安门广场。可见《天安门之争》(封从德著)、《末日幸存者的独白》(刘晓波)、《天安门》解说词第十章以及柴玲6月8日在武汉大学的录音。
六四清场时在场的学生领袖有:封从德、柴玲、李禄、张伯笠、马少方、周锋锁、梁二等人。见《回顾与反思》第5部分。并且封从德、柴玲、李禄走在撤离队伍的最前面。
9、吾尔开希六四凌晨来到天安门广场,2点钟在讲话时突然晕倒,即被送走。见《回顾与反思》第5部分。
10、木樨地车祸问题。该文胡说什么车祸发生于6月3日上午,并可能是支联或台湾特务化钱雇人干的。根本就是凭空捏造,车祸发生于六月2日晚10点55分,车的牌照是31WJ-1525,是中央电视台借用的武警部队吉普车,司机名叫陈福玉。(后被判刑)。见1989年6月4日《人民日报》和9月某日(具体几号记不清了)《人民日报》。
11、关于士兵死亡和开枪时间问题。正式开枪时间是六月三日晚11点左右,在木樨地。而士兵死亡全部在开枪后的六四凌晨。(士兵死亡时间可见《人民日报》报道死亡士兵被授予“共和国卫士”称号的相关报道)。并不是该文所讲“戒严士兵被打死了一个小时以后﹐戒严指挥部显然下达了开枪的命令”。也可参见拙作《六月三日,开枪命令下达时间》
12、侯德建是先去谈判,然后戒严部队开枪打喇叭。该文颠倒了顺序。参见拙作《关于天安门广场清场几个问题的考证》和1989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13、“过了一会儿﹐戒严指挥车的喇叭叫高自联的头头走出来﹐连续叫了几个人的名字﹐包括柴玲王丹刘刚等人。当时没有人走出来。”也纯属捏造。可见侯德建回忆在《天安门》解说词第十章和1989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这样一篇文章竟然出现13处明显史实错误,其质量真的是。。。。。。。。。。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