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出尘”所引《柴玲、李禄和港支联》一文13大谬误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出尘”所引《柴玲、李禄和港支联》一文13大谬误   
所跟贴 请看柴玲自己怎么说的 -- Anonymous - (654 Byte) 2002-3-24 周日, 下午12:04 (226 reads)
64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如何解釋﹕當時的報導和許多當事人都異口同聲地說是柴玲要求提前撤離的 (215 reads)      时间: 2002-3-25 周一, 下午1:07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當時的報導﹕



《文匯報》1989.5.29:

「廿七晚,提前撤離廣場的決定,是由於聽取廣場總指揮柴玲、副總指揮封從德的意見。」



《大公報》1989.5.29:

二十八日北京專電:「首都各界聯席會議」今天在一印發的聲明中提出,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的靜坐請願活動至少將延續至六月二十日人大八次會議召開為止。「聯席會議」昨天由學生領袖王丹宣佈一份聲明曾建議:在本月三十日撤出廣場,靜坐請願告一段落。今天印發的聲明修正了以上建議。聲明解釋說,「聯席會議」最初草擬的聲明就提出,要堅持到六月二十日,但後來聽取了廣場總指揮柴玲等的匯報廣場情況,以及市高聯動議撤出廣場後,「聯席會議」把建議改為於五月三十日撤出廣場。「聯席會議」今天再開會討論後,否決了五月三十日撤退的建議,維持原來堅持至六月二十日的建議。





當事人記述﹕



老木:「封從德和柴玲兩人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聯席會議。他們當時神情非常疲憊,也非常激動,要求撤退。」(《回顾与反思》頁236)



封从德:「關於撤與不撤。撤是我用策略性的方式提出的,以當時廣場上沒有錢為理由,那是二十七日,是我接管廣場財務的第三天,廣場上沒有錢,我認為堅持不到六月二十日。」(《回顾与反思》頁271)



封从德:「首联的计划反而是要广场坚持到六月二十日。前一天就是这样的决议,后一天也是这样的决议,中间这三十号撤离的建议又是在柴玲提出空校的情况下才一时改动的。」



劉曉波《末日倖存者的獨白》頁179-180:

「最先發言的是柴玲,她介紹了廣場上的令人沮喪的局面,『外高聯』和廣場指揮部的衝突、外地學生在北京造成的不良影響,最後她提出了『空校運動』。王丹和吾爾開希都反對『空校』,王丹認為『空校』是不可能的。吾爾開希提出他帶人南下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地的計劃,爭取從外地聲援北京。接著是封從德發言,他講了廣場上的物資管理狀況和財政狀況。他說廣場上每天大約需要五萬元人民幣,要求『高自聯』撥款。邵江和梁二代表『高自聯』參加會議,他們說這要開籌委會討論決定。」



邵江:「當時開希與王丹都不贊成『空校』,王丹說『空不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096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