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胡平与安魂曲对待丁子霖的态度截然不同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胡平与安魂曲对待丁子霖的态度截然不同
888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胡平与安魂曲对待丁子霖的态度截然不同
(496 reads)
时间:
2002-3-14 周四, 上午8:44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从下帖可见胡平与安魂曲对待丁子霖的态度截然不同:
http://bbs.chinesenewsnet.com/6-4/GB/808.html
丁子霖的感情敲诈
--------------------------------------------------------------------------------
送交者: 和道德压迫 于 Wed Jun 20 04:43:40 2001:
回答: 多一份道义,多一份承担 由 -丁子霖 于 Wed Jun 20 04:41:38 :
『丁子霖的道德压迫和感情敲诈』
《北京之春》主编:胡平
【大家论坛】版主:陈军
只因为丁教授文章批评了胡平,《北京之春》和【大家论坛】立即封杀!
众所周知,陈军乃胡平蜜友,【大家论坛】因此也随《北京之春》封杀丁教授文章!
最近几天,【大家论坛】上激烈辩论,众多网友不满胡平《北京之春》长期封杀许多民运作家的争鸣文章,如郑义、阮鸣、曹常清、封丛德、高寒、马悲鸣等等等等,最后发现胡平《北京之春》竟然连丁子霖有不同意见的文章也遭封杀!
结果,【大家论坛】删去争论重点,只留下胡平的一面之词,连丁教授文章也不得幸免。
————————————————————————————————
【大家论坛】《北京之春》封杀丁教授文章的荒唐理由
『母亲也可以是一种神话,也可以成为煽情的手段,也可以是咄咄逼人的角色』
--------------------------------------------------------------------------------
回答:听了丁子霖母亲一席话,安魂曲感到由衷地惭愧由安魂曲于Mon Jun 18 18:46:29 :
--------------------------------------------------------------------------------
丁子霖在6。4中死去了儿子,我替她难过。这和丁子霖以什么身份替他儿子呼吁无关。我们生活在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应当用成年人的方式来界定各自的关系。不能老是用家庭关系来讨论我们是否应为某人是儿子或母亲,我们的同情和愤怒就该多一些或少一些。
在人类的情感中伤感是一种美好的东西,但滥用起来,只能降低自己的个人尊严。
我毫不犹豫的认为丁子霖在这篇文章里不自觉的用了母亲的身份,尤其是死了儿子的母亲这一形象来给自己增加讨论问题的份量,这点对我没有说服力,不象安魂曲先生一读母亲的话,就作了儿子去想问题。
母亲也可以是一种神话,也可以成为煽情的手段,也可以是咄咄逼人的角色。况且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身份标志,不是儿子女儿,就是父亲母亲。谁也不应该在需要讲理的时候,用抽象的母亲或其他的身份标志来获得被批判的豁免权,更不能成为正确的当然代言人。仿佛你批评了一个化身母亲的人的观点,别人就可以指控你在批评母亲,然后。。。。。
在中国的话语系统里,用母亲的情结来敲诈公民权力早被共产党用烂了。我以为我们一切愿意讨论问题的人,应该能看到这其间的心理陷阱。为此我要强调说,丁子霖的这篇文章有没有道德压迫和感情敲诈可以讨论,但流露出来的某种权威性本人不以为然。
『丁子霖的道德压迫和感情敲诈』
这篇文章是因曹的文章赢起的,后来有人质问说,丁文有没有感情敲诈。我是回应他的贴子。不料版主下手更快,删了该贴。
只是这类道德压迫和感情敲诈的手段,在我看来是生活在极权制度下常见的一种被迫害妄想和心理自虐迸发征而已,说起来我们大多数国人都难以免俗,包括本人。网上许多秘密都是这种病的重患者,见多了就不必吃惊。
————————————————————————————————
请看丁子霖教授文章:
★我的话竟一再被某些民运理论家引用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比如「见好就收」,我就觉得此论缺乏有力的事实根据。
★似乎我也是主张把运动导致镇压的后果归咎于激进学生。
★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我们需要的是事实,是原原本本没有筛选和加工的事实。
★争论运动是否「激进」,是否需要「见好就收」,以及
学生领袖的功过究竟应该是「三七开」还是「二八开」之
类问题,总让人有一种「隔」的感觉。
多一份道义,多一份承担
——为「六·四」事件中的死者和生者而作
丁子霖
自去年以来,我陆续读到海外一些人士反思八九民运及就运动中某些存在歧见
的问题展开争鸣的文章,起初我的内心很不平静,很想说些什么,但后来我还是选
择了沉默。这倒不是因为这场争论本身与我无关,也不是因为争论的问题不重要,
而是觉得现在去争论运动是否「激进」,是否需要「见好就收」,以及学生领袖的
功过究竟应该是「三七开」还是「二八开」之类问题,总让人有一种「隔」的感觉
。恕我直言,这样的争论恐怕不大可能在国内发生,因为那里不时有警察来「打扰
」,有「便衣」的眼睛在暗中狞视,还有你得时刻准备著被带到你所不愿意去的地
方。
我还觉得,虽然八九民运和「六·四」惨案在事情发生的当时有过广泛的报导
,但仍有许多深层的东西乃至内幕没有被揭露,这不仅是指中共官方的,而且也包
括民运方面的,何况许多当时已经被揭露的事情现在也渐渐地淡忘、湮没了。我不
知道争鸣者能拿出什么有分量、有说服力的事实去同别人争鸣。比如有争鸣者说如
果当时学生能「见好就收」就可以避免流血,我就觉得此论缺乏有力的事实根据。
我只知道邓小平在「四·二六」之前就说过「死二十万人换二十年安定」这样的话
,却从没有听说他有过「收了就好」?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这是哪跟哪的事情?安魂曲那里配同胡平先生相比?:)
--
安魂曲
- (94 Byte) 2002-3-14 周四, 下午12:16
(151 reads)
"听了丁子霖母亲一席话,安魂曲感到由衷地惭愧"
--
888
- (2038 Byte) 2002-3-14 周四, 下午2:22
(177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801877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