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从博弈论角度看部分左派力薄儒心态 |
 |
少正卯
加入时间: 2010/12/12 文章: 331
经验值: 10405
|
|
|
作者:少正卯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在博弈论中,纳什有一个著名的论题:智猪博弈。
猪圈很长,一头有一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猪每踩一下踏板,另一边就会有相当于10份的猪食进槽,但是踩踏板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猪食。
问题是踏板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踩踏板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
“笼中猪”博弈的具体情况如下: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份,得益5份,小猪吃进3份,实得1份;如果大猪踩踏板后跑向食槽,这时小猪抢先,吃进4份,实得4份,大猪吃进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猪等待,小猪踩踏板,大猪先吃,吃进9份,得益9份,小猪吃进1份,但是付出了2份,实得-1份;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利益分配格局决定两头猪的理性选择:小猪踩踏板只能吃到一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这是最好的选择。
=========================================
这里左派力薄儒的心理跟小猪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在美国,最富有的人,企业家,亿万富翁继承人,不是住在山顶的豪宅就是海滨的别墅(所谓“看不见的顶层”),由于远离人群,大众的毁誉于他们而言影响不大。而某些明星,作家,学者,电视节目主持人,虽然收入远超普通大众,但他们的成就(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比如收入,名气,行业里受尊敬的程度等等)却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大众形象的影响。那么你表现得越是同情底层,越显得你有良心,你获得的认同度就越高,未来成就越有保障。而这些人心里当然也明白,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才保证了他们过上远远超过普通人的生活(虽然比不上富豪们)。这就造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这些力薄儒们拼命反对的恰恰是给他们带来利益的社会经济制度。这种看似吊诡的现象其实说穿了就是小猪的策略:靠公开发表的左翼观点赢得声誉和利益,而真正的政治经济制度反正有铁杆右派(大猪们)来维护,力薄儒小猪们乐得搭便车。
当年萧伯纳等一大批左翼名流参观苏联后对苏维埃社会发表了一大堆赞美之词,然而却不见他们中任何一个移居他们所赞美的理想社会。可见他们完全明白:在哪里混才会有别墅,鲜花和女仆。盖在苏联由于没有右派大猪们维护自由经济,“左派”们无便车可搭,真去了苏联只怕个个要发配古拉格。表面上的纯洁天真背后完全是冷酷的利益算计。
作者:少正卯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