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西山花鸟三春盛,东海风涛万古雄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西山花鸟三春盛,东海风涛万古雄
东海一枭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280
经验值: 24050
标题:
西山花鸟三春盛,东海风涛万古雄
(317 reads)
时间:
2007-12-31 周一, 上午10:45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西山花鸟三春盛,东海风涛万古雄
东海答客难(388---393)
388葉震:东海先生:您的狂者本质,在晚辈这「狷者」看来,有时候真是难以理解,但晚辈认为无论狂或狷,还不能算是大儒,大儒的纯色,是刚藏柔柔藏刚,无论是外直内曲,还是外曲内直,只是形象不同,本质是刚柔并济。就教于先生。晚辈叶震敬上(回复《狂者与妄人》)
东海老人答:
我很赞同大儒本质是刚柔并济的说法。但正因为每个人形象不同表现各异,或刚藏柔或柔藏刚,别人的真实本质如何,他人如非具备了佛眼,很难确断。
其实,儒者以仁义为最高原则,该狂则狂,该狷则狷,因事制宜,因时而异,没有一定之规。“义”就是正当合宜的道德行为。孔子重“仁”,孟子倡“义”,与孔子相比,孟子就偏于狂。表现得比孔子更雄威凛凛傲骨铮铮有“大丈夫”气。因为时代之机不同,只有表现得比孔子更有“英气”,才合乎时宜。
眼下中国,比战囯时人心灵更为狡诈,根器更为低劣,道德更为沙化,不仅特权阶层混混噩噩病入骨髓,知识圈社会上也尽是麻木不仁的“刚强众生”,老枭的表现,给人一种狂者的形象,让你“难以理解”,是很正常的。
顺便指出:大儒有可能外曲内直,绝不会外直内曲。大儒至正至直,柔而无曲、权不违经也。2007-12-29
389叶震:东海先生:晚辈却觉得中国不完全适合西方的民主体制,民主要有人民具备一定的公民素养,才能推行得好。否则很容易流于民粹,中国人的变通性太强,确实需要强而有力的中央管辖,只是这个管辖的松紧范围,究竟要用什么样的体制来规划,很值得讨论。
至于民主,对于中国来说,晚辈觉得讨论个五十年都不算少。重点是要有讨论的空间,这点应该是呼应洪哲胜先生的,至于是不是一定讨论出个民主体制,晚辈则不以此为必然。就教于先生意见。晚辈叶震敬上(回复《不管谁把桃子摘,都值得把桃树栽!》)
东海老人答:
短短一段话,错谬多多,略指出几点吧。
民主的实质与儒家“天下为公”的理想是一致的。没有民主,“天下为公”的理想就只能永远是空想。没有“权为民所授”的制度保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民”主义很难落到实处。
民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离不开公权力由民共授、离不开“选举、公开、定期”三要素,民主不是西方的专利。
不错,“民主要有人民具备一定的公民素养,才能推行得好”,但请注意,专制正是造成人民缺乏公民素养”的最大原因。不管推行得好不好,只有把民主推行起来,人民素养才会好起来。等到“民主要有人民具备一定的公民素养”再推行民主,将永远没有推行民主的机会。
类似政治常识错误,实在不是一个生活在民主台湾的同胞该“犯”的,读书读傻了?另外民主与民粹、“变通性”与“强而有力的中央管辖”等等问题,你的认识都“很值得讨论”哈。2007-12-29
390葉震:东海先生:晚辈深觉对话要真实,先生以与他人的语录做为响应,固然能回应某些对话观念,但晚辈斗胆一言,这样的响应似乎有些陷于「框套」。即使对话内容重述,晚辈也觉得只要跟不同的人对话,都会有新的意思冒出来,或越趋细致,或延伸领域,或修正盲点。晚辈才疏学浅,本不敢劳烦先生指教,但论学所论,便是要真实对答,不怕是旧话重说,唯请先生给予真实的对话,晚辈愿足矣。(回复《狂者与妄人》)。祝好。晚辈叶震敬上。
东海老人答:
本来你这个“问题”是没有必要回答的。但是,对于儒者来说,真实是道德的基础,不真实的“指控”是极为严重的。如不真实,一切言行便无足观。而作此“指控”者又是同为儒者的心学网执行长,不能不认真对待。“东海答客难”系列何处对话有欠真实,务请惠予指出,千万不要回避。
说明一下:关于回答问题,我曾有四点声明并一再重申,其中第四点是:“各公开论坛网友所提问题,皆不告而取,有时提问的文字有删节,只摘其要点,不一一奉告。”但一般尽量不删节,如对方文字太长,不得不删节,是很慎重的。另外,只有向我本人提问或与我有关的问题,才列入本系列中予以答复。所以你说我“以与他人的语录做为响应”之言不确。
至于“跟不同的人对话,都会有新的意思冒出来”云云,那是当然的,“陷于框套”也是难免的,这些都不影响“对话”的价值或不当成为取消对话的理由吧?在对话中“或越趋细致,或延伸领域,或修正盲点”,不正是对话的意义之一么?2007-12-29
391东海之友:礼作为儒家“五常道”之一,即是常,就是不能变动的,但儒家又有礼可以义起的说话。怎么贯通呢?
东海老人答:
礼的道德本质不变,但礼的各种外在规范形式则不仅可以变,而且应该和必须因时制宜、与时俱变。周公所制的礼与董仲舒所制的礼,但内容形式却大有不同,但都是儒家之礼。
礼可以义起,此言极富现实意义,值得深长思。
在古代,礼有广狭二义:就广义说,凡政教刑法,朝章国典,一概称之礼;狭义说,则专指当时各级贵族举行的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昏诸方面的典礼。古今学者纷纷为礼定义,确切者寡。我给它的定义是:以道德为本、根据仁义原则制订的各种文章典章制度(又以社会政治制度为要)。
义者,有合乎时宜之义。礼可以义起是古代儒家共识。《礼运篇》曰:“变而从时”;《礼器篇》曰:“礼时为大。尧授舜、舜授禹、汤放桀、武王伐纣,时也。”可见礼经是以改制和革命为随时之宜的。
宋英宗有赦文曰:“夫恭之所隆,不可以恩掩;礼之所缺,尚贵乎义起”;苏轼拟诏中有句“君子之于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朱子语类:“此乃周公以义起之,非古礼也”。《大易》有《随卦》与《鼎革》二卦。《随卦》曰:“随时之义大矣哉”;《杂卦》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说的都是随时革故鼎新之义。
另外,对于制度的更改创新,儒家的态度相对比较慎重。张尔岐《周易说略》中对《周易•革•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爻辞解析曰:“六二柔顺中正而为文明之主,德可以有革也。有应于上,势足以有革也。然革终非可轻议者,占者当从容相审,至已确然可革之日,然后革之,则其所行有更化之吉,而无纷更之咎矣。”
现在,政治社会制度和各种法律都到了“确然可革之日”,革故鼎新、礼以义起、立起民主、重建文明,此其时矣。2007-12-28
392即兴:东海先生混淆了批评《性恶论》及批评持《性恶论》的人的区别。似有不妥。
东海老人答: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者,所谓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一切众生悉有三种破烦恼故然后得见。一阐提等破一阐提。然后能得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般涅盘经》),佛性相当于儒家的良知。故老枭曰:一切众生悉有良知。
但世俗之人的良知普遍被各种习气习心所遮蔽,极难证得。一旦明心见性,就知道性恶论的偏误,绝不可能认同性恶论(绝大多数人赞同性本善,也是一般理解、相信性善的道理而已,并非证悟良知)。所以,性恶论未能认识本心自性,绝非得道之人,纵品德高尚,境界、高度与明见戓理解心性者相比毕竟有限。这是一种事实判断,并非混淆了性恶论与持性恶论者的区别。
一种理论与其信奉者之间,即有区别又密切相关。马列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利已主义者与儒者之间,不仅是思想岐异,也普遍地存在一定的德智差别。2007-12-28
393熊焱:海哥不要生气,这个只有基督徒才能读。另外英文图书馆里,至少有一千册书讲天堂,一万册书讲十字架,百万册书讲圣经,千万册讲与圣经有关的书,亿万册讲与上帝有关的书。海哥,我既然能越读英文,能一点读不去读它们吗?
东海老人答:
熊哥别多心。讲大理,焉能生小气?
势众书多,可以作为旁证,但不是真理的最高证据。
读书越多越好,前提是“以良知之是非为是非”。如出偏、有误,不论孔说佛说,我皆斥之;如无偏无误,便是乞丐说的我亦认可。熊哥说对吗?2007-12-23
民主论坛 上载:[2007-12-30] 修订:[2007-12-30]
作者:
东海一枭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即兴网友,请进来领棒!
--
东海一枭
- (976 Byte) 2007-12-31 周一, 下午12:07
(10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201955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