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关于三君子、赵紫阳及其他 (一) |
 |
zhanyu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三君子事件:
三君子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作了一件政治正确的事。
六四运动前期的口号是悼念胡耀邦、反腐败,四二六后又加上了取消四二六社论、为运动正名,戒严后提出更多的诉求如“罢免李鹏”等。但在任何时期,六四运动的主流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反党”。这是运动本身的需要,也是唤起市民同情、支持学生的需要,还是以赵紫阳为代表的党内改革派的需要,却恰恰不是以邓、李为代表的党和政府的需要。
六四运动的组成是复杂的。我见过有在天安门游行的学生队伍举着华国锋的画像(有点怪吧),不知他们中是否有人参加绝食、静坐。我听过一些市民这样说:“支持学生反腐败,在毛主席那时候,大家虽然穷,可没啥腐败”,也许在他们中就有人去堵军车。正是反腐败的口号和愿望,集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群,最大限度地达成了各界的共识。
当时邓、李、陈(希同)等人是希望学生公开反党,而不是相反,据此,似乎可以说三君子是有错误的。
再看看学生处理三君子事件的方法是对是错。
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必须给公众一个说法。这就是说,如三君子事后逃走,这与学生无关,不逃走,就必然与学生接触。在众目睽睽下的、全世界新闻媒体聚焦下的天安门广场,学生们悄悄放走他们是不可能的。
有了这个前提,学生可能做的无非是以下三个方案(据伯夷先生的上、中、下策) 。
“上策”:宣布支持三君子,保护他们留在广场(或放走他们)。这样做就彻底肯定了四二六社论、彻底否定了赵紫阳先生对学生运动的定性,也使以后象蒋彦永先生等以共产党员的名义上书中央为六四正名变得更困难甚至是不可能。
我自己是由于政府开枪杀人、动用国家机器制造伪证而觉悟的。如果按“上策”,不仅减少了制造伪证的难度,也将减少由此而觉悟的人数,对外省市尤其如此。
三君子的个人命运会怎样呢?
假设:镇压的规模、后果保持不变,但平暴公报及宣传上会有以下字样:“……, 动乱终于在五月二十三日演变成打、砸、抢的反革命暴乱……”。
他们的个人命运大概是:1)在六四期间伤、亡。可能性不太大,忽略。2)六四后被捕。可能性很大。刑期可能短些,也可能长些,甚至还可能被判死刑(他们不是学生)。3)逃往海外。有可能。这是他们最好的命运,但也有痛苦的时候。比如,在反思六四时,被人指责干扰了六四大方向,为开枪镇压提供了口实,陷赵紫阳于不义等等。这种指责肯定会出现的,只是声浪大小罢了。如像对柴玲那样,也许三君子会说:得,咱哥仨还是回大陆坐牢去吧。
“中策”:在广场召开记者会,宣布:学生不赞同三君子的行为,他们的行为由他们自己负责,学生无权扣押他们,因此,请他们自行离开广场。
由于三君子离开广场后或早或迟总会被捕(他们的姓名、住址及单位均已公开),此“中策”不过是“君子求其心安”罢了,近似于孟子不忍心看杀猪,却乐意吃红烧肉。但“伪善也是善” ,虽本质差不多,似乎比“下策” 好。
“下策” :已经发生,不再讨论。
我思前想后,对哪一策也不满意,因此,我觉得即便学生们有错,其错也不大。
如果一件事发生后,无论如何处理都不妥当,那么,我们说“这件事最好不要发生” 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吧。
毫无疑问,三君子作了罕见的壮举,但罕见的壮举往往随着罕见的牺牲(这也是壮举之所以罕见的原因),一般来说,靠其他人减轻或免除牺牲是不现实的,我想三君子肯定早就有此认识和心理准备。
如果我们相信当事人的反思更深刻,就请问一下三君子和投票的六四学生领袖们一个问题:“假如回到当年,你们还会那样做吗?”我猜测:三君子会回答:“不” 。学生领袖们的回答大概是“上、中、下策” 均有,可能“上策” 略占上风。
(待续)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