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改革的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民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改革的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民间   
南京老右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中国改革的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民间 (771 reads)      时间: 2005-9-20 周二, 下午8:56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中国改革阻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底层

这个提法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估计是自找麻烦。

过去俺一直在改革阻力来自党内的顽固保守派上转圈子,包括
认为这些人没胆量否定过去是因为害怕否定自己。现在考虑其
实不然,那些打江山、坐江山,在文革前当政的人已经绝大部
分不在人世,或至少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了。

那么为什么政改、经改仍然如此艰难尼?俺最近突然感觉其中
很大一部分阻力来自民间,来自底层民众。

例如一:据说现在中国民营业主中有1/3是中共党员。好家
伙!这个比例确实让俺大吃二惊。尽管俺很早就意识到今天的
共产党和当年的国民党已经越来越接近了,但是得知该数据后
仍很震撼。

非但俺震撼,很多人站出来公开反对。有人提出:自江泽民的
“三个代表”一出台,共产党就彻底修正了。前两年还听说东
北一些地方的工人佩戴毛主席像章,在游行中高唱国际歌,并
打出标语: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最好,毛主席最
亲!近见网上更有甚者喊出:“改变共产党的成分,就是亡党
亡国的开始”。足见社会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先锋队意识在中
国的根深蒂固。

例如二:经济学家郎咸平炮轰国企产权改革,反对国有企业私
营化,实际主张的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公有制道路。作为知识
分子如此说不足为怪,但没承想如新浪这个网民容量在20万
人以上的国内网站,对其投票结果竟显示有90%以上的网民
支持他。

人民网有篇文章更有味道地说:“网民大都是青年人,如果让
中国老年人参加投票,让广大工人农民投票,我敢肯定,郎咸
平先生至少会获得的95%以上,甚至99.9%以上的支持
率”。

俺收录了一些网民的发言供大家开眼:“我们宁愿在社会主义
制度下一块挨饿,也不愿在受人剥削下过日子”;“改革就是
革工人的命”;“郎咸平是我们劳动人民的代言人”;“打倒
新生的地主、资本家!”;“重回大锅饭时代!无文凭工人支
持你!!!”等等,而南方网对此措辞更为激烈。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有着长期的、深厚的群众基
础。也正是如此才使无论是医疗保健制度、退休制度,企业所
有权等等等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出台与实施中,显得极端乏力,
举步为艰,而这些阻力大都来自下层。

秉承民众的意志,中国一些知识分子结伙力挺郎咸平,直接呼
吁“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必须坚持公有经济为主体”。

而即便剩下的10%不支持郎咸平的人中也有人提出:要“国
有”变“私有”可以,但要将国有资产均匀地分给每个职工。

旁的不说,俺赶脚这“均匀”二字就很难做到。其中之一就是:
中国很多实行股份制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是因为经营不善、濒于
倒闭的,几乎根本就没有“资”可言了。长期亏损造成资不抵
债,净资产已是负数。这个时候就是平均分给每个职工一样的
股份,由于每个人经济实力不一,对银行债务偿还的能力不一,
结果实际上还是同样的不公。而且最后仍是导致有钱的人套股,
还是把大部分人踢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做到均匀?

当然必须承认中国在企业转制时由于权大于法,不可避免地出
现少数人利用权力侵害多数人的利益。使得一部分国有资产流
失,助长贪污腐败。但是总不能以此否定改革方向吧?总不能
让刚刚兴起改革就这么流产了吧?

改革如果轻而易举,面面俱到,让所有人满意,那还叫什么改
革?改革是痛苦艰难的,这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迈
进时都无一不例外的发生着。

俺时常想:只有资本主义在中国形成大气候,政党才能从“代
表工农民众的利益”中摆脱出来而代表纳税人的利益;而让资
本主形成大气候,改变所有制尤为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苏东坡就是政改促进经改。很有代表性的理论
是:没有民主政治而搞大规模的私有制,势必导致权贵主义盛
行,权、贵者之间的权、钱交易只能增加社会矛盾进而使改革
翻船,因此该向苏联和东欧学习。

俺不大同意。理由是:中国不同于苏联、欧洲。中国不具备欧
洲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

中国农村80年改革代初期也就相当于苏联3、40年代。而
苏联在转制前农村基本上是城市工业化管理。从1966年起,
苏联农村已全部实行银行统包的工资制了。

而波兰、南斯拉夫等国压根就没搞过农村社会主义。它们的农
民从来就是一家一户的地主、农场主。

在欧洲的前社会主义国家里,不仅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物
质基础,也有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俺说过:民主姓资不姓社。搞资本主义就要将国有企业减少减
少再减少,或降到一定比例。因为世界处在自由经济发展时期,
计划经济必将由于不适合国际经济形势而被市场经济替代。而
市场经济必须在国有企业基本不作为主导时才能真正全面实施,
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中国尽管已经宣布进入市场经济,但是目前仍处于宏观调控阶
段。宏观调控对于挤压私营企业有它不利的一面,但是在中国
又不能不搞,因为放弃调控就会发生当年苏联一样稀里哗啦的
局面。

那么什么时候没有宏观调控中国经济也不至于崩溃,就是消极
说的:国有企业“死光光”。不过这小子没全说对,未必“死
光光”,死到它的兴衰不足以影响国民经济既可。而这个死光
光一定会遭到习惯于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中国人强烈的反对。

这条路要走会很费劲,原因就在阻力来自底层。底层的不安定
因素如果控制不好,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06363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