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谢谢须弥山主的建议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谢谢须弥山主的建议   
即兴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7/15
文章: 895

经验值: 10271


文章标题: 谢谢须弥山主的建议 (490 reads)      时间: 2003-8-25 周一, 下午1:11

作者:即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很感谢先生对我的建议,你说的这本书我在文革前曾经读过多遍。记得当时

还做过较详细的学习扎记。那时我对马列主义的哲学是很信奉的。虽然我现在

已经不记得具体的内容是什么。但我能肯定当时是完全接受书中观点的。如果

,你能大概地介绍一下书中的观点,及对我现在这种真理观的意见我会很感谢

的。我手中马列全集也有着,要不,告诉我该书在那一集中我有空也很愿意再

找出来重读一遍。



你说『还是那句话,哲学这个东西一定要认真,而且不能自编,首先要有哲学

史方面的知识为好,然后才可更深刻的理解每个词之间的联系、区别、内涵、

外延和确切意义,。。。。。』说要认真,我十分赞成,我想你从我送上网的

几篇文字也可看出我的确是认真的。但绝对地说哲学不能自编,首先要有哲学

史方面的知识。我只能有条件地接受了。如果是研究某一哲学流派的话,就必

须要知道他在哲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但是,象我那样只是为了总结一下人生经

验,使自己的行为有规可循,那么就不很重要了。当然,有时间知道多一些总

是有助益的。



你对我的个人的评论的确十分中肯。我希望能从你那里得到更多的教益。但是,

我怕我俩因研究哲学的目标不一定相同,因此,感兴趣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我

想先把我探讨哲学问题的目的作一介绍。你看是否有兴趣的汇合之处。然后,

再进入具体的讨论。



我在中国接受的是中国式的马列主义的哲学。马列的原著与哲学史也读过一些。

然而,就如我已经说过,我是过目就忘,不求甚解。但我相信它对我的思想影

响还是很大的。直到文革中,经历了多次政治上的反复,我才开始对中国共产

党所宣称的马列哲学产生了怀疑。但真正打算对哲学作认真的思考还是在二000

年我去大陆买了北大哲学纲要以后的事。由此,你可想象,我能化在思考哲学

问题的时间是多么少了。



因此,除了那天,我为消遣从正面胡说了些有关哲学的话外,我都是从对《纲

要》责疑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我自知还在学习阶段,并抱着尽量严谨的态度。

所以,我不曾直接地否定《纲要》的任何结论,而只是揭示一些对方的矛盾之

处。如果先生觉得我的质疑,出于对对方的本意的不了解而有不妥当的地方,

或者我本身的论述有矛盾的之处,请毫不留情地提出批评,我将十分的感谢。



我另一原则是,由于对马列原著没有作过全面的研究,我无法肯定《纲要》是

否正确地反映了马列的原意。所以我将质疑仅局限在对《纲要》编者所涉及的

范围之内,不敢说是对马列主义哲学的质疑。



哲学原出自人对生活经历的抽象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观,有些人从没

想过哲学问题,但也会不自觉地按某一哲学原则指导着他的行为。所以,我以

为哲学史知识不是研究的必要条件。有人从西方的哲学发展史,从西方的定义

出发,说自秦汉后中国就不存在哲学。我就不同意这种说法。就如用惯了直角

坐标系统的人,否定极坐标定位法一样。这是不能接受的。



我确实对别人的哲学了解得还不够,有时间当然会更努力地学习。但我决不会

单根据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确定自己的哲学观。可能我的哲学观与他人的哲学

观不能相互沟通,只要我能总结出使我的行为更有系统,有轨迹可循,而减少

自相矛盾的言论,摇摆不定的行为,这便可说达到了我研究,学习哲学的目的

了。在我的印象之中,我的观点,好象在有些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中出现过,所

以我说自己的观点从哲学流派的角度看很可能是个大杂烩。



我并不想挑战哪一哲学派别,也没有想使别人接受我的哲学观的宏图。人说学

到老学不了,上网就是来学习的。因为我很认真,所以在没有见到能否定我的

哲学观之前,我是不会轻易改变自己从生活经历中总结出的观点的。



今天先生的意见对我的哲学思考极有助益,我也真诚地盼望先生能就我开首提

出的问赐于进一步的提示。



我感到现在存在着普遍的不重视哲学现象,将其误认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空谈,

真是很遗憾的事。我发现某些人写论文没有骨架,有理说不清,便源于缺乏自

觉的哲学指导的缘故。这也就是我不断地追求完善自己的哲学思考的原因。



我认为现存的大多数哲学体系(包括马列主义),都是建立在单一思维主体的

基础上的哲学,对于存在着多元思维主体的多元社会中是否应有相应的哲学思

考,你可有何高见。或许我们可以从此着手作些讨论。



以后,我会尽量写得短一些的。再次谢谢你提出的宝贵意见。



又:太极你练的是什么式子,我想多数是大架杨式吧。练一套要化多少时间?

这方面有兴趣我们也可作些交流。





作者:即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即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229 seconds ] :: [ 25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