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马悲鸣评911事件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马悲鸣评911事件
所跟贴
马悲鸣评911事件
--
Anonymous
- (732 Byte) 2001-11-25 周日, 下午10:50
(938 reads)
911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马悲鸣:儒家和伊斯兰对抗与合流的一些实例
(451 reads)
时间:
2001-11-25 周日, 下午11:07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October 01, 2001:
儒家和伊斯兰对抗与合流的一些实例
马悲鸣
一、明朝是儒伊合流
我曾提到儒家和伊斯兰合流的问题。盖因两者有某些共同之处,当然也有很多不
同。其实儒教和伊斯兰教合流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最大的儒伊合流大概得算是
明朝。
元末农民大起义最后导致出现的明朝的那个“明”字来自明教,最早是从古波斯
传来的拜火教,亦称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在公元三世纪(216-276?)创立
。进入中国后又溶入一些道教内容,称祆(音先)教。北宋末年的方腊就是祆教
起事。
伊斯兰教兴起后,视拜火教为异端。但在随后的教争中摩尼教徒逐渐败北,在兴
盛了一千年后彻底消亡。其徒众要么被杀,要么在“一手拿剑,一手拿《可兰经
》”的阿拉伯大军的进攻之下改宗皈依了伊斯兰教。现在拜火教的发祥地古波斯
已经是伊斯兰基本教义派统治的伊朗了。
元末明教大起义,是伊斯兰教正在或已经代替摩尼教时候了。其中夹杂有崇尚光
明的祆教内容和道教内容,也有不吃猪肉的伊斯兰教禁忌。和在印度四大种姓制
度一样,元朝的中国也有四大种族,分别是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
(只宋室南渡时流落江北的汉人)和四等南人(指南宋遗民)。回民就是由色目
人后来演变而成。现在中国人里只要眼睛黑眼球颜色浅的(所谓色目),十之八
九是回民。
朱元璋就是回民。据说他的族谱现在保存在美国。朱元璋后因穷困而暂入佛门,
但终因宗教不同而旋即退出。他手下多有回民将领,如大将常遇春就是回民。朱
元璋的嗜杀就有回民特征。
刘邦的“天下粗定,先斩功臣”固然是儒家的,但其所杀皆是个别的功臣,比如
韩信、彭越等人,而朱元璋杀起来却是仅一个蓝玉案就杀了三万人。凡与蓝玉有
过联系的人全杀。当时因为朱元璋发现了一张预先加盖好印信的空白文件,就将
所有与之有关的官员全杀了。其中有方孝孺的父亲。
后来燕王造反,逼方孝孺给他起草诏书。方硬顶不干,明成祖便杀了他十族。以
前最多是株连九族,只有这次是杀了十族,连方孝孺的学生也都杀了。朱棣的如
此嗜杀,就有回民特征。
明朝后期有过一段升平世界,老百姓生活富足,争相斗富,但并不懂得把钱用在
发展经济或发现科学上去,很象现在发了石油财的中东各国。
二、张承志的《心灵史》表达了回民的好勇斗狠精神
首创“红卫兵”的回民张承志到宁夏西海固地区采访哲合忍耶部,写了一本该部
的书《心灵史》。该书从头写起,马明心从也门传来伊斯兰教的这个哲合忍耶派
(新教)。与先到该地的另一回民教派(老教)发生冲突。哲合忍耶派以嗜杀夺
势。清政府出面摆平,压抑哲合忍耶。结果该派转而将矛头对准清政府。该派阿
訇苏四十三当场扑杀政府官员,揭竿起事。
清政府无法,只好将其教主马明心抓入兰州城中。苏四十三便带领本族围攻兰州
。清政府把马明心带到城头,告诉你们要再不撤兵,便杀马明心。结果马明心从
城头上丢下象征权力的头巾与手杖,并传下口唤。苏四十三继续猛攻。清政府无
法,只好将马明心当众斩首。苏四十三见教主已死,愤恨退兵。其实如果苏四十
三“见好就收”,提前撤退,马明心倒未必死得了。
清政府调来大军助剿,将苏四十三围困在一座孤山上。连苏四十三一起,几乎将
该族全歼。随后其遗族不断死灰复燃,屡报前世之仇,不断地进犯和偷袭政府。
每次都把清政府逼急了调来大军猛攻至围困。该部头人便以全家几十口人受死交
换清政府放全族活命。
哲合忍耶部的这种行为被人称为血脖子教。每代头人都不肯老死病榻,非要逼到
以自己全家受死而放合族活命的地步让族人记住自己的恩德和对政府的仇恨。清
政府也没象屠尽蒙古准格尔部那样将其除尽,而是每次都答应他们的条件,只杀
头人全家,放全族活命。结果是不久他们又卷土重来。
张承志以歌颂的态度写这个血脖子教。此书被他自己和该部称为第二本《可兰经
》。张承志的书里只用了一句话带过当地回民曾在一夜之间就杀了十万汉人的大
屠杀。我读了此书不禁打一激凌,将来中国若有回教恐怖主义出现,张承志这本
书负有无法推卸的道义责任。
张承志笔下的哲合忍耶部一代一代地报复政府,然后又被政府所败,再获宽大处
理,然后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就颇类伊斯兰原教旨派频繁发动恐怖主义袭击
以报复美国。只是哲合忍耶部地处边远荒蛮之地,不知道现代技术而已。现在要
想知道美国报复之后,这些伊斯兰恐怖主义分子会做何种反应,可从张承志的《
心灵史》中找到答案。
三、红军西路军的惨败是回民杀汉人
红军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上的惨败,是回民大杀汉人的一例。红军事先跟回民马家
军声明只是借路。但马家军也接到蒋介石的命令,沿途会剿“共匪”,否则就由
中央大军入境追剿。结果马家军几个头目一商量,若是不剿,则老蒋的中央军就
会进来,而且肯定不会再走了。为了保住回民地盘,反正杀红军就是杀汉人,不
杀百不杀。于是便对红军西路军大开杀戒,直杀得西路军全军覆灭。其实红军只
是借道,与回民马家军并无冤仇。
根据西路军幸存者的回忆,他们在逃亡的路上凡遇见回民,不管贫富一律与他们
为敌。若遇汉人,则也是不管贫富一律救助他们。红军是一支阶级斗争的武装力
量,却在面临一场民族斗争之战中惨败。
西路军不过借路而已,马家军要是怕自己的地盘被占,可以沿途警戒嘛。可他们
不但围剿红军,而且大规模屠杀战俘,活埋红军俘虏,成批轮奸红军女战俘。
后来解放战争期间,王震率部西进之际曾私下告语原西路军将领∶“河西之仇,
我会给你们报的。”王震一路杀过去,直到新疆。直杀得伊斯兰教徒闻王震之名
而胆裂。
文革时我们学校的红卫兵到回民地区串联,回来讲,解放初俘虏了一个回民头人
,是个国民党中将。在处决他时,解放军围了一圈,枪口朝外,严阵以待。结果
还没到行刑时刻,就见远处一片火光,大批回民蜂拥而来劫法场。指挥行刑的连
长见势不妙,抄起冲锋枪,一梭子先把那个中将打成了蜂窝。劫法场的回民见头
人已死,才不得已退去。
当地回民随时偷袭解放军。解放军遭到偷袭以后也不时大军压境报复。到文革大
串联时,当地解放军出门也至少三人一组。两人防备前方左右,一人断后,荷枪
实弹才敢上街。
大串联的学生在回民地区发现一座解放军合葬墓。当年一连解放军露营时,被当
地回民连夜偷袭杀得一个不剩。后续部队发现后找到当地居民问这是谁干的?可
是没有一个人承认,都说不知道,不露一字。该墓碑上很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盖
因若不能从死者身上找到姓名证据,因所有的人都被杀绝,便不可能再知道其姓
名了。
这些事因不许报导,随着岁月的流失,渐渐都湮没无闻了。
四、红卫兵运动里的儒伊合流迹象
“红卫兵”三个字本是清华附中回民干部子弟张承志的笔名。他的思想行为有很
强的伊斯兰文化特征。第一是爱发狠,第二是讲不清理。
比如“红卫兵造反”就逻辑不通。“卫兵”的意思本是防止“造反”的军事人员
。要想成立“造反”组织,就不要用“卫兵”两字。如此不通的逻辑在张承志的
脑袋里就行得通。
另外,北京回民很多。除了宣武区的牛街以外,哪个北京人敢说自己没吃过“清
真小吃”?回民与汉人杂处多年,不但体格外形已经无法分辨,而且行为意识也
已互相交溶。故虽然“红卫兵”这三个字仅是张承志一个回民发明的,但“红卫
兵”运动却发端于到处“清真小吃”的北京也不是偶然的。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儒家化,故以“保卫毛主席”为名的红卫兵运动可算得
儒伊合流的产物。
前些年张承志大谈如何净化精神,大肆抬高古代刺客的精神境界。而刺客正是恐
怖主义之所为。对张承志一针见血的批判来自也是作家的王朔。王朔指出,张承
志一边痛批一切“向钱看”,一边大肆炫耀自己的书如何在日本卖了好价钱;一
边高谈净化精神,一边说他只因为海军肯给他分配住房而参加海军。这些互相抵
触的价值观在张承志那里竟然一点磕绊都不打地就能讲出来,正入“红卫兵造反
”一样。
王朔没有说到的是,创“红卫兵”一词的张承志应该对红卫兵运动负有不可推卸
的道义责任。就如日后如果中国出现回教恐怖活动,《心灵史》负有不可推卸的
道义责任一样。
五、八九民运的儒伊合流色彩
八九民运非法占领天安门广场,不逼到开枪,绝不撤退。这行为就有伊斯兰教行
为的影子。而在其领袖群里,恰好就有个维吾尔族人吾尔开希。除了吾尔开希以
外,北京市民的民风多少受满街“清真小吃”的影响。这种不逼到开枪绝不罢休
的行为,上海人是不会干的。上海人忌吃羊肉,没有清真小吃店的生意。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3945 seconds ] :: [ 22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