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王緝思:中美仍須磨合 制獨有底線(一)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王緝思:中美仍須磨合 制獨有底線(一)
所跟贴
王緝思:中美仍須磨合 制獨有底線(一)
--
Anonymous
- (1427 Byte) 2005-7-20 周三, 上午6:51
(210 reads)
明君大王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王緝思:中美仍須磨合 制獨有底線(二)
(77 reads)
时间:
2005-7-20 周三, 上午6:53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王緝思:中美仍須磨合 制獨有底線(二)
於慧堅/北京專訪
既競爭又合作 化解猜忌此外,中美之間在能源安全上也有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但現在到底是競爭為主或合作為主還看不清楚。美國人說中國在世界上到處買石油,其中有些油田國家與美國是對立的,如委內瑞拉、蘇丹、伊朗,因此說中國到這些地方去買油或投資油田是否要和美國作對?但同樣地,中國方面也覺得,美國在中亞地區、北高加索地區也投資油田、天然氣,這是否也是圍堵中國?美國是否暗地支持日本向俄羅斯拿到更多石油或天然氣管道來圍堵中國?
中美在戰略上互相猜忌很多,需要兩國高層進行認真對話,將兩國對能源問題的憂慮化成合作。比如說中國的能源要多元化,中國發展核能或石油、天然氣,以及新能源項目的開發等等,美國有技術和資金,中國有很大的需求,可以互相配合。
另外是海上石油通道與天然氣管道的保護,恐怖主義如果發展,對兩國都不利,所以兩國是否可考慮一種能源安全上的合作?或討論如何共同地維護石油海上通道和天然氣路上通道的安全?
美國對中國大的戰略不會有太大變化,但中美之間仍有結構性的矛盾無法迴避。剛才講的能源就是一種結構性矛盾,另一個結構性矛盾則是軍事力量。
現在中美兩國軍事力量同時在增長,但因雙方平行往上走,並沒有縮小差距。中國趕了半天並沒有縮小跟美國軍事力量的差距,而美國走很快,也始終沒有感覺到中國不是個威脅,這種結構性矛盾也是需要進行戰略對話來探討的問題。
整合周邊 美日過度敏感
第三個結構性矛盾是在東亞的合作上,中國希望促進東亞以及整個亞洲經濟上的整合與合作,美國擔心:中國在自己的周邊經營,是否會把美國排擠出東亞地區,美國非常敏感,也可以說是過分敏感。
東亞問題裡還有日本,日本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最重要的盟友,現在中日關係出現一些令人遺憾的變化,美國自然地選擇站在日本一方;但美國不可能在所有的議題上都支持日本,尤其是參拜靖國神社或中日領土問題。美國通過日本來表示他對東亞經濟合作的一種關注,但卻引起中美之間相互的疑慮。
最後一個結構性的矛盾是台灣。台灣問題往往又和軍事相關聯,對雙方皆然。中國增加軍力,坦率地說有相當一部份是針對台獨活動;對台獨的軍事威脅是中國提升軍事能力的重要原因。但一旦台獨引起台海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時,又不可避免可能帶來外來勢力的干涉。
美國增加軍事力量、調整其軍事部署,也肯定有一部份是針對中國的;美國知道跟中國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的最大可能,是發生在台灣海峽。
問:大陸一直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敏感的議題,有學者建議宜與美國建立某種共管台海的默契,您對這種建議的看法?
答:這一、兩年來一直到近幾個月,中美雙方對彼此的底牌都比較清楚:美國知道中國並不想動用武力手段來解決台灣問題、北京的兩岸政策是採取在大的框架下維持穩定和平的作法,而非主動挑起矛盾;中國則摸清楚美國的戰略意圖,美國不會支持台獨、得罪中國大陸,引發中美衝突。
要避免衝突,雙方在壓制台獨上找到共同點。我們在壓制台獨問題上談得多、而且深入,這是中美在台灣問題上不太可能產生重大衝突的原因。
問:美日安保條約將台灣納入適用範圍,中日之間有複雜的歷史糾結,美、日聯手似衝著北京而來,您如何解讀?
答:在台海問題上美國的底線相當清楚,即不希望發生任何衝突,希望兩岸做些和解的姿態。我有兩個擔心,與美國的政策不直接相關,但有連帶關係。
對話頻繁 籲台日勿誤判
第一個擔心是中、日關係若繼續惡化,日本在台灣問題上刺激大陸的可能性會比以前增加。比如說日、台之間的軍事合作,從過去私下、隱晦的方式到比較公開、不太隱蔽的方式,大陸將視之為很大的挑釁與刺激。
再或者說安排台灣政要訪問日本,或日本政要訪問台灣,提升台灣和日本關係。美國對中國的曖昧態度很可能誤導日本,以為這樣做美國不會反對。
第二個擔心是,美國國會近來反中的聲音比較強烈,也會使台灣有錯覺,以為中美關係進入一種轉折,可趁機利用。比如說「兩國論」是在美、中因轟炸南斯拉夫使館而交惡後,而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也是在中美關係出現微妙變化後。
台灣誤判形勢,最後適得其反,倒使大陸和美國同時產生警覺:雙方在別的問題上麻煩很多了,再把台灣問題弄出來會更棘手,因此中美馬上聯手要把形勢穩定下來。所以我覺得台灣最好不要誤判。
中美之間在台灣問題上的對話很多,這一、兩年特別清楚,每一次有大的政策出台之前,都跟美國磋商通報,比如說「反分裂法」。我想今後還會做。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經常對話磋商、經常互通情況會比過去作的更加頻繁,層次也會很高。
問:是不定期的、還是會作為戰略對話的一個常態性議題?
答:我只能說我個人希望能夠有一個高級別的機制性的安排。
美國其實也在強調政策上的協調。過去美國是某個人說一種話、另一人說一種話;台北聽到一種聲音、在華盛頓聽到的又是另一種聲音,這是不正常的現象,美國人也感覺到了,所以現在要找一些人來協調。
中、美之間頻繁對話,可便於雙方更了解台灣政治生態發生的變化。我們不幻想以為美國會和北京攜手合作,但溝通情況這樣可以防止兩國發生危機。
友善列印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180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