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鲁迅的最后十年(四)-- 颂光明还是揭黑暗?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鲁迅的最后十年(四)-- 颂光明还是揭黑暗? zt
CAOGEN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5/03/12
文章: 886
经验值: 920
标题:
鲁迅的最后十年(四)-- 颂光明还是揭黑暗? zt
(608 reads)
时间:
2005-6-29 周三, 下午3:00
作者:
CAOGEN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鲁迅的最后十年(四)-- 颂光明还是揭黑暗? zt
摘录自:林贤治
chinatown.coolfreepage.com
现实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鲁迅。国民党党国的建立是否意味着革命的终结?如果有必要重提“革命”,那么将赋予它怎样的一种涵义?
在西方,革命一词,既包括法国大革命式的激进变革,也包含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渐进方式。"革命"含有暴力的意义。当除去暴力无法推翻罪恶社会时,当统治阶级不愿意和平对话服从公意,甚至公然蹂躏法律而使暴力合法化时,人民有权实行暴力革命(阿伦特,《论革命》)。
绞杀或废除暴君的起义行为,与暴君前一日任意处理臣民生命财产的行为,同样合法。暴力支持他,暴力也推翻他。任何人都不能抱怨别人的不公正,他只能怨恨自己的过错或不幸(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鲁迅是赞成革命的。他说:"惟其有了它,社会才会改革,人类才会进步,能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就因为没有一刻不在革命"。革命有种种。他就曾经有过"大革命"和"小革命"之分,"小革命"是指渐进的,改良的,"大革命"则是激进的,包括使用暴力在内。鲁迅并不反对小革命,当然也不反对大革命,只是反对伪革命和反革命。
所谓反革命,就是对反动权势的依附,对现存的黑暗秩序的颠覆进行反颠覆。至于伪革命呢?他说:"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后,就又觉得是宝贝了。"
鲁迅否定了已经发生的革命,未来的革命如何呢?清党以后,革命的对象从强暴者变成了失败者,那么,所谓的“革命文学”是什么东西呢?在与创造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鲁迅始终保持低调。他不赞成把革命从文学分开,凌驾于文学之上,而是把革命,所有观念性的东西统一到文学那里。文学必须首先成为艺术,具有文学性,然后才是其他。
文学是作家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并且以流露本身为满足。因此,一切对于文学的“服务”和“宣传”之类的要求,都是强制性的,违背文学自身的性质的。真诚是作品的生命。”宣传把艺术品当工具,难免要破坏真诚,因为那不是固有的东西。鲁迅多次说过,他对“宣传品”一类的东西是心存疑虑的。
伪革命者认为,凡文学,一定要歌颂光明,如果现实中没有光明,就制造光明,因为未来是代表光明的。这样,文学的真实没有了,自由没有了。一切都落入了一个预设的框架。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最早制造了这样的框架,中国的革命文学家把它全盘接受过来了。
而鲁迅恰恰把黑暗看成是实有的。光明是什么呢?如同希望一样,那是未来的。所谓光明或者希望,只是形成于反抗的过程中。文学家的反抗,正在于暴露黑暗。鲁迅批评创造社文人,“不敢正视社会现象,变成婆婆妈妈,欢迎喜鹊,憎恶枭鸣,只捡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于是就算超出了时代。”
“超时代其实就是逃避,倘自己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又要挂革命的招牌,便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要走入那一条路的。身在现世,怎么离去?这是和说自己用手提着耳朵,就可以离开地球一样地欺人。社会停滞着,文艺决不能独自飞跃,若在这停滞着的社会里居然滋长了,那倒是为这社会所容,已经离开革命,其结果,不过多卖几本刊物,或在大商店的刊物上挣得揭载稿子的机会罢了。”
他后来说创造社是“才子+流氓",这"才子"就指的是"畏惧黑暗,掩藏黑暗"。
所谓世界观问题。在“革命文学”论争的时候,好像“世界观”这个词还不见怎么流行,却是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所谓世界观的改造,是否意味着以阶级性摧毁共同的人性,摧毁所有个人在内心建构的隐蔽王国?在中国,批判小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文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知识分子就算小资产阶级吗?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就都算小资产阶级文学的思想范畴吗?对此,鲁迅是持明确的否定态度的。他说:“有人说,‘小资产阶级文学之抬头’了,其实是,小资产阶级在哪里呢?连‘头’也没有,那里说得到‘抬’。”他是反对贴这种阶级标签的。
创造社与新月社,通过梁实秋与鲁迅的论争,从左右两翼完善了鲁迅的文学思想。梁实秋唯人性论,精英文化主义;创造社革命文学家则唯阶级论,代表“普罗大众”,主张什么都要配大众的胃口,说话作文,越俗越好。鲁迅认为,这种倾向发展开来,要不自觉的成为“新国粹派”。
论战持续了将近一年,然后偃旗息鼓。革命文学家的理论在鲁迅面前,成了强弩之末。党组织从内部进行干预,也未始不是一个原因。这种由对方首先休战的结局,当然让鲁迅感到快意。他告诉朋友说:“上海书店四十余家,一大队新文豪骂了我大半年,而年底一查,拙作销路如常,。…堪告慰者也。"
作者:
CAOGEN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61381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