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成败之鉴·西安事变 1 】 中央要员的回忆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成败之鉴·西安事变 1 】 中央要员的回忆
所跟贴
【成败之鉴·西安事变 1 】 中央要员的回忆
--
HGC
- (606 Byte) 2005-6-22 周三, 上午12:20
(847 reads)
HGC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10/29
文章: 312
经验值: 525
标题:
陈 诚: 西安事变回忆录 (外一种)
(367 reads)
时间:
2005-6-22 周三, 上午12:26
作者:
HGC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成败之鉴·西安事变 1 】 中央要员的回忆
西安事变回忆录
作者:陈 诚
一、引言
「窮理於事物始生之際;研幾於心意初動之時。」此為十五年前委座(編者按:委座係指蔣委員長)親撰之聯語,並請總理親筆所書者。此一聯之意義,在平時雖已默識於心,但經過此次西安事變以後,乃更覺其含義之深遠。因此在紀述此次事變經過之前,不能不令人囘想前年九月以前,去年五月與九月之間,以及九月以後迭次關於張學良之往事。茲分述其大概如次:(一)溯自張學良憑空喪失東北四省以後,中央不咎既往,曲予保全,令其率部駐紮平津一帶,以觀後效。旋因在平津多所不協,乃南調至豫鄂皖各省區。最後企圖在關內樹立新的根據地,復要求將其所部調至西北,此前年九月以前事也。九月間,余隨委座辦理四川與滇黔各省中級軍官訓練事宜,同在峨眉;一日委座告余,行將東北軍調至西北,並就詢對於此事之意見。余當時表示,西北情形複雜,地位重要,恐非漢卿(張學良字)所能勝任。因為就西北國際關係言之,西有蘇聯,東有日本帝國主義者,均在勾心鬪角,虎視眈眈。同時觀察西北本身,既有赤匪肆擾,又有漢囘糾紛,更有楊虎城之封建系統,實均非易與者。而且以國防全局論,吾國不欲復興民族則已,如欲復興民族,西北實為全局之關鍵,而長江流域,則只能算得偏安。卽以號稱「天府之國」之四川而言,年來羣目為復興之根據地,然而以諸葛武侯之鞠躬盡瘁,六出祁山,終於無功,姜維繼之,九伐中原,竟歸失敗,可見形勢之勝,究屬不如西北遠甚。今後為保障華北,屏藩中原,以及收復東北失地計,均非特別重視西北不可,尤非慎選妥員切實經營不可。委座則謂張現在似已有決心,當不能完全以過去情形視之。余復表示,張現在雖已戒除鴉片,以此自負,實則此不過做人之起碼條件而已,以其驕妄輕浮之習性而言,決不能擔負如此重大之責任。最後,委座終以,既已允其西調,不便中途變更,余因此本與人為善之意,總希望他朝好處走,而盼余言之不中。過此不久?張學良前來峨眉,面謁委座請訓,於晉見委座之後,卽至余處晚餐,直談至深夜二時許始去。此次談話之內容,主要者為關於思想問題以及整軍辦法,當時余將中央之方針,以及個人之見解,條分縷析,開誠布公以告之。彼對余之認識,可以說自此次開始,表示極願多有機會晤談;余素以熱誠待人,亦甚願其除舊布新,走上成功之路。因為國家多難,造就一個人實在不容易,不能不顧全事實,為國家而愛惜也。
(二)去年五月間,余因在晉剿匪告一段落,對於陝北殘匪之肅清,有與西北剿匪總部及陝西、甘肅、寧夏各省當局籌商之必要,乃自太原飛往西安,會晤張學良、楊虎城,又自西安與張、楊同機飛往蘭州,會晤朱一民(紹良)、于孝侯(學忠),再自蘭州飛往寧夏,會晤馬少雲,最後乃自寧夏同機飛囘太原,一日同赴閻(錫山)副委員長之宴,張已半醉,其時彼因所部在西北剿匪迭受損失之故,已漸次表示有容共抗日之主張,並認為中央是不會抗日的,尤表憤慨。余當時極率直的問張:我等是否相信領袖抗日?彼答:相信領袖是抗日的。隨卽又問張:你是否相信自己抗日?彼答:自信是抗日的。余卽剴切告之曰,如此說來,在根本上已無問題,其他枝節,何以還有疑問?吾人須知,一國自有一國之國是,而國是與政策不同.國是比較有永久性,一經決定,輕易不變;至於政策,則常因時因地而不同,換言之,政策需斟酌時間與空間之差異,而變換其運用。以我國之國是論,當然是復興民族完成國民革命,而要完成復興民族革命之任務,又非同日本一戰不可,所以直截了當的說,對日決戰以求民族復興完成國民革命,乃是我國既定之國是,其間絕無問題;而現在政府對於日本一切應付之辦法,自表面觀察,容有見仁見智之不同,實則均只能算是策略,亦卽故意迂迴曲折,以求貫徹我國國是之各種手段而已。例如蘇聯,共產率命可謂蘇聯之國是,而所謂新經濟政策,前後兩次五年計畫,以及加入國際聯盟,與英、美、法力謀親善等等,則均是其政策。形態雖殊,其理一也。現在中央當局之舉措,因批評者不明國是與政策之分,動招誤會,其困難痛苦之情形,較之吾人何止十倍,吾人同屬政府下負責者,豈可人云亦云,不加諒解乎?當時彼聞此說,却亦表示接受,自謂未想及此。其次,說到抗日問題的本身,余就抗戰時間、抗戰地點以及抗戰方法三點,與張反覆伸說,以剖析中央抗日之要旨,張亦表示同情。同時余卽告張,如果中央對於抗日無計畫、無決心,徒以敷衍應付為事,則吾人不僅身為將領,應卽不顧一切,率部抗日,卽令赤手空拳,也當拚此一腔熱血,與國家共存亡。只是現在吾人既已確知中央對此有計畫,有決心,則吾人無論如何,只有信仰領袖,服從命令,絕不能經舉妄動,以防破壞國家之大計。最後,說到聯俄容共的問題,余告以此為兩事,不能混為一談。關於聯俄,不能籠統贊成或反對,應從國際環境、俄國本身以及中國本身三方面作詳細之研究,方能分析其可能與否,及利弊何在。至於所謂容共云云,如果共黨能够做到:(1)取消蘇維埃政府;(2)取消紅軍;(3)停止赤化宣傳;(4)放棄階級鬪爭;誠心誠意受我中央之領導,絕對服從,一致對外,則中央自可予以有限制之收容。如果共黨未有事實上之表現,依然是肆行欺騙,搖惑人心之故技,則仍非痛剿不可。張對於聯俄容共之主張,在談話開始時,持之頗力,自經以上分析之結果,亦卽未有異議。總括張學長此次談話,如懷疑中央,反對剿匪等等,均係酒後吐露之眞情,態度甚為明顯。經余剴切陳說之後,論調似有改變。對余所見,多表同情。惟是張之此種改變,究竟是其眞有覺悟,抑或出於理屈辭窮,則不得而知已。當時楊虎城亦同在座,且同有醉意,發言甚為牢騷,如所謂中央歧視西北,西北不够單位等等,無非封建軍閥自私自利之表示,不必詳述。
(三)去年九月中旬。余因西南問題大致結束,自廣州囘抵武昌。當時接得確報,張學良假借抗日名義,將有異動,當卽詳細轉報委座,並附以個人意見,略謂「漢卿異動,名為抗日,實卽脫離中央,走入聯共投俄之途徑,較之兩廣問題,更為嚴重。鈞座如認為抗日時機已至,則應明白領導之;如認為尚非其時,則須極力防阻之;決不可稍有大意,致陷被動,而使整個國家至於萬劫不復也。」旋得委座復電,命余急飛西安,與張從長計議,余隨卽準備北上,並電張學良告以即將入陝。張旋復電,表示歡迎,惟余以同時漢口日租界發生日警吉岡被殺事件,日本張大其事,武漢吃緊,未果成行,但一再致電張學良,剴切加以勸告,電中要點,大致如次:(1)抗日為中華民族唯一之出路,此義決無異辭,不過此中必須有整個之計畫與一定之步驟,而不可激於感情,出於衝動,則亦毫無疑義。(2)吾人一切舉動,如對國家民族確有代價,任何犧牲,均所不惜,不然則應留實力以待機。(3)以現在環境言,無論國家民族乃至個人各方面,確異常惡劣,非有堅苦卓絕之精神,決不能衝破此種惡環境,達到吾人抗日復興之最後目的。(4)剿匪與抗日分先後,實事勢之不得不然,如赤匪確有誠意抗日,則停止進剿予以自效亦可,所謂成功何必在我,但今日中國之赤匪,實際上何異歷史上之流寇,其主張之流毒,尤遠過之,吾人如不深長計慮,致有疏失,陷中央於被動,則國家民族前途,實不堪設想。(5)以我公之地位及責任,所有抗日辦法,應於國防會議時盡量發揮,或逕向委座陳述,以便製成定案,調整步驟,一致奉行,誠雖愚魯,亦決負弩前驅,當仁不讓也。總之,忍辱所以負重,委曲端為求全,古人所謂必有所忍乃有所成,敬祈三思為禱。嗣接張之覆電,對於容共抗日之說,固未明白承認,亦不完全否認,僅謂主張抗日,所以統一軍心,至於實行,自當出以慎重,且謂外間傳述,多不免斷章取義云云。觀其飾辭辯解之狀,可知其行動或可延緩於一時,而內情則欲蓋彌彰矣。
(四)去年十月十八日,余至南京,晉謁委座,面陳一切。當時委座決定親赴西安鎮撫,而命余先至太原,籌劃短期間肅清陝北殘匪,並積極準備綏東、綏北國防事項。十月二十三日,余自南京飛往太原,勾留數日,與閻副委員長商妥剿除匪偽辦法。二十七日,復自太原飛往西安,當晚轉赴臨潼行轅晉謁委座,報告赴晉經過,卽在臨潼住宿。二十八日,自臨潼囘西安,下榻西京招待所。當昨日到達西安時,張學良、楊虎城均已見面,今日復往訪晤,談話甚久,彼等主張確有與中央立異之處,惟態度上則尚未大變。旋從其他友人處得來消息,乃知西安情形實極複雜,羣以委座安全為慮。幸而是月三十一日為委座五十壽辰,委座立意避壽,於二十九日離開臨潼,移駐洛陽軍官分校,余亦於是日離陝前往。十一月四日,余奉委座命飛往寧夏,與馬少雲(鴻逵)等商洽防匪北竄之部署,並解決定遠營日本特務機關問題,於七日囘抵洛陽。是時東北軍不穩之風說日盛,余乃報告委座,為指揮陝北剿匪部隊,兼顧綏遠國防關係,最好駐節洛陽,短期不動。如為專剿西北殘匪計,則可進駐平涼,至西安則決非宜於駐節之地。當時委座頗為首肯,而同時在座者,尚有陳布雷、賀貴巖(耀組)、何淬廉(廉)諸先生,尤一致表示贊同。隨後余以西北殘匪,急待肅清,而任令不能剿匪之東北軍留駐西北,終歸不是辦法,且恐發生他變,乃復報告委座,請將東北軍調出潼關,分駐豫皖各地。關於人事上之安排,則因其時適值皖主席劉雪亞(鎮華)病重不能理事,請將商啟予(震)調任皖主席,劉經扶(峙)囘任豫主席,而將劉所遺之豫皖綏靖主任公署改為委員長開封行營,以張學良為行營主任,藉作曲突徙薪之計。委座對此,亦甚以為然,至以後何以末曾實現,則因余已離洛,不得而知,以上為去年冬季第一次入陝前後之事。
■■■■■ 以上内容未完,阅读全文请至【析世鉴·成败之鉴】
西安事变前后
万耀煌口述
1.由陕回黔堵剿蕭贺
民國二十五年元月間,奉蔣委員長電令第十三師開赴四川綦江待命,我部乃由陝南、川北兼程向綦江開拔,徒經成都少住,與川省將領得有交往之機會。然後隨顧主任祝同、賀參謀長國光飛渝,到重慶時已快過陰曆年(一月二十四日為陰曆元旦),知貴州匪情緊急,蕭克、賀龍等部在貴陽附近連陷數縣,我奉到電令限五日內到達遵義。我率部趕到遵義,知平越已為匪所佔,平越專員聶怒夫(洸)是我多年好友,率領民團在匪攻城奮勇抵抗,不幸壯烈殉職,至為哀悼。
抵遵義後,未及休息奉命任第五縱隊司令,下轄十三師及二十三師,會同第六縱隊郝夢齡(五四師、四七師、新八師)部向黔西進軍,我部夏旅,與匪激戰,匪傷亡慘重不支退去,我部下級軍官亦有傷亡,乃乘勝追擊,克復黔西、大定縣城,該兩城所有富戶均被賀龍、蕭克匪軍劫掠一空,壯丁擄走,我軍復繼續挺進,與傅仲芳師會師,乃鞏固城防,收撫流亡,復派便衣隊出動作廣大的搜索。我搜索隊一營在老鷹岩受匪軍兩個團之包圍,該營在武營長鍾琦率領下,奮勇抵抗,終以眾寡懸殊,全部壯烈犧牲,以後的搜索行動,不得不十分謹慎。
二月下旬傅仲芳部又收復畢節,蔣委員長獲悉武鍾琦營在老鷹岩的壯烈戰蹟及犧牲精神,特電嘉獎,對陣亡者從優撫卹,對生還者一律晉級犒賞。
2. 滇黔邊境之追擊
貴州地方多山,山澗中河流又多,我工兵部隊發揚吃苦精神,架橋拆橋,對行軍大有裨益,但天氣嚴寒,冰雪載道,行軍頗感辛苦,有時行軍在高山之上,空氣稀薄,給養困難。在追擊途中,時常發現匪軍能脫離追擊,我縱除部進至桃源時,七十五團與匪在桃源西南高地發生激戰,急命七十六、七十七兩團增援,戰況激烈。據俘匪供稱此後乃賀龍親自指揮,激戰一晝夜匪退去。我方潘旅陣亡官兵八十餘名,夏旅傷亡官兵五十餘名,行李損失殆盡,匪軍亦被擊斃千餘,並斃匪參謀長一人、團長二人、营連長數十人,賀龍、蕭克等匪首曾議決:「堅決消滅十三師,因為十三師太頑固,能打仗,如不消滅十三師,紅軍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我們遇到幾次的硬仗,都是匪軍想消滅我們的具體行動,但這次戰役,蕭、賀兩匪卻損失了兩團精銳。
經過這次戰闘,在鎮雄待命,這裹是夷區,原土司已改稱区長,我駐防此地,聽到夷人說十三師軍紀優良,內心非常安慰。待命不久,奉命開安順,此地距安順七百八十餘里,依規定每天要行軍一百三十里,才能依限到達。到貴陽時,奉命兼貴州第二綏靖區指揮官,指揮部設遵義,下轄第四、第五兩行政專員區。此時貴州劃成四個綏靖區,負責各綏靖內之剿匪工作。結果顧主任祝同未讓我到遵義去,故此官銜形同虚設,我仍在貴陽。
3.兩廣異動奉命入粤
是年六月,廣州西南執行部及政委會通電抗日,並採取北上的軍事行動,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廣東陳濟棠的部隊,都已開入湖南,中央要人迭電勸告,終未能使之接受。蔣委員長密令中央軍向廣西開拔,以七個地方為目標,依次一、洪江,二、武岡,三、新寧,四、灵川,五、零陵,六、宝庆,七、桂林。以後與蔣委員長通電,只說到達目標之數字,而不說地名,以資保密,我的部隊是一支奇兵,直趨桂林。其餘薛岳、劉建緒、郝夢麟、傳仲芳、胡宗南、李默庵等部對兩廣採包圍勢態,如此兩廣不難平定。
七月中旬,我軍開抵衡陽,陳濟棠已離開廣州,改由余漢謀就廣東綏靖主任,粤省陸海空軍皆投效中央。粤局平定,我部在衡陽略事點驗,奉蔣委員長手令開到廣東歸余主任指揮,我乃乘專車赴穗。時中央改組廣東省政府,以黄慕松為主席。
當廣東問題解決後,對於廣西方面,中央於七月二十五日發表黄紹竑,李品仙為廣西省綏靖正副主任,調李宗仁入京,為軍委會常務委員,白崇禧為浙江省主席。李、白認為係調虎離山之計,遂負氣組織軍政府以李濟琛為主席,時局又趨緊張。我認為桂事並不嚴重,因共匪已竄西北,陳濟棠下野,桂省一隅之地,何能當中央百戰之師,中央只要派大員斡旋不難就範,果然八月十二日,蔣委員長飛抵廣州,處理兩廣善後,派居正、朱培德、陳誠等先後赴桂疏解,並改派李宗仁為廣西省綏靖主任、白崇禧為軍委會常委、黃旭初為廣西省主席,黄紹竑仍任浙江省主席。自是廣西問題遂告解決。
4、調驻洛陽
我師奉命駐廣東肇慶,第一次住到正式兵房,從事嚴格訓練。十月間,奉調洛陽,在行軍期中,我曾至南京參觀,目睹首都的建設,進步驚人,尤其軍事方面蒸蒸日上,頗有復興之象。
到洛陽後擔任護路工作,時值蔣委員長五十大慶,就在洛陽歡渡。前來祝壽者有閻錫山、張學良、傅作義、徐永昌、賀耀組等,軍分校航空分校、十三師上校以上軍官,以及砲六旅等都在洛陽作大規模慶祝,晚間並舉行提燈會,祝壽之後曾隨蔣委員長遊嵩山,並視察國防工事後同赴太原,閻鍚山熱烈接待。
我驻洛期間,與中央人物來往頻繁,同時更結識了張學良。十二月間,奉命開到咸陽待命,蔣委員長耍在西安分別召見高級官長,我遂在「雙十二」軍變發生的前三天偕內子到西安,住西京招待所,蒙蔣委員長在華清池召見慰勉。此時西安真是將星雲集,冠蓋往來不絕於途,頓成軍政中心。
5.西安事變之幽禁生活
十二月十二日,天未黎明,我從睡夢中,聞人聲嘈雜,西京招待所內外皆有武裝士兵,繼槍聲四起,判為局部兵變。天亮後,我和內子從窗縫看到街中,滿佈哨兵,遂關緊臥室待變。此時同寓招待所者,如蔣百里師、蔣作賓先生、陳誠、衛立煌、陳繼承夫婦、朱紹良、陳調元、蔣鼎文、郭寄嶠、李基鴻,均禁處室中,失去自由。邵元冲因越窗逃走,被亂軍槍殺,錢大鈞亦受彈傷,送醫院治療。
到十一點鐘時,有軍官來敲門,找萬軍長,我開門,擁戎下樓到大餐廳,這時中央大員差不多都在餐廳中。過了幾十分鐘,有人奉張學良命來請我,我隨車去到新城楊虎城公館,在小會客廳,張學良向我道歉,連說:「對不起!」以後說到這次事變的原委,和他的政治主張,並且說他們已提出了八項條件。我說:「我是軍人,一向對政治不敢置詞,不過,這幾年來,國民政府聲望很高,我希望副總司令以國家民族為重,不要再使國家分裂,做西班牙第二。」他又問了一些一軍隊情形,我要求見蔣委員長,為張所拒絕。談未久,張即命人將我送返。回西京招待所,才大略知道蔣委員長在華清池蒙難經過。不久,何柱國、王以哲兩人來談,大發牢骚,訴說東北軍的苦經,中央對東北軍剿匪損失毫無補充。又說蔣委員長不納忠言、不抗戰等語,何則比較沉默。我此時為待決之囚,自不必多所辯言,僅把我所知道的中央對於國內團結和抗日的準備,大略的說一下。他兩人和我談十三師的事,希望能安定,不要有所舉動,我說:「除非我派人到洛陽之外,別無他法。」其實我內心是想派人去和部隊連絡,王、何兩人向張請示後,同意我派人前往咸陽,我乃派隨從黄金山前去指示,命盧副長道生代理師長,對我之生死不要顧慮。部隊應聽命軍政部何部長與開封劉峙主任,我從西安發出的一切手書皆無效,可向漢中、安康行動,保存實力,決不投降。不久王以哲送來楊虎城的通行證,黃金山乃前往洛陽。
■■■■■ 以上内容未完,阅读全文请至:
【析世鉴·成败之鉴】
http://www.boxun.com/my-cgi/post/display_all.cgi?cat=xsj1
作者:
HGC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574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