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老网友进来看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老网友进来看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ZT]
随便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4019
经验值: 64
标题:
老网友进来看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ZT]
(221 reads)
时间:
2005-6-18 周六, 上午12:08
作者:
随便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易大旗
先道一声:谢黄叶赠言。“五尺”之喻,连原创者金文泰兄也收回去了,我又岂能再用?这事就此揭过吧,以后别说是“X江决堤”,就是山崩海啸也只管秉烛读春秋好了。再谢黄叶,更谢网友。
今日来探讨的是一个文化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兼备的命题__中国人的身高和尺寸的长短。
坛中网友不少都在美国,一说到“尺”,多联想到12进制的英尺;就算有另一拨网友来自中国国内,他们联想到的也是现行10进制的市尺。然而时下东土早不用尺、寸来量度身高了。所以“赛昆”说得对,中国人凡是形容高矮的尺寸,都用16进制的旧制。
无论用英尺还是现行市尺,“五尺”之躯在中国南方,委实比比皆是,但用16进制的旧尺码,恐怕就不太多见了。我文中说“当年武大郎应该未及五尺”,并无去查书,推测而已。既然想探讨新旧尺寸的差异,便去翻书,哈哈!真让我给蒙对了,而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有多高?出乎想象,居然是身长八尺!
《水浒传》第24回如此写道:“看官听说,原来武大与武松是一母所生两个,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不恁地,如何打得那个猛虎?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而且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NBA湖人队的中锋欧尼尔未足7尺,连新近被交易到费城76人队的黑非洲火锅王老穆,也不过是7尺多一点点而已。如果武松“身长八尺”乃为同一制式,那么他之景阳岗打虎,简直就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虐畜”行为了。自不待言,武松之昂藏八尺,当属旧制。
然而,黄叶的意见终归是对的,即便武大郎身高未足旧制五尺,我也不能援引谐音而涉嫌身高歧视,在前朝,这已是武大郎悲剧的原因之一,到今日,国人对弱势族群的同情心更为淡薄,我们读书人有任何雪上加霜之议,都有失斯文。所以由老金原创而经我发挥的“五尺”造句,就此委弃于泥尘吧。
现在再来深入探讨吾族身高的消长。据统计,全国南北男性同胞的平均高度为1点65至66米,这实在有点愧对先人。因为按秦陵兵马俑为实证,两千二百年前中国人的身高,要比现在高出2至4公分。
从《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里,也常见“身长八尺”乃至“身高丈二”的描写。以16进制,高八尺,并非“异人”,不过是正常的大个子罢了。至于高丈二,是有点出奇,却也不是没有,篮坛一柱擎天的穆铁柱,何止丈二?还有王郅治、姚明,篮下一戳,上可“欲与天公试比高”,下可“背负青天朝下看”,堪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
然而,一“柱”障目,只能自欺而未可欺人。毕竟现代中国人的整体身高已比祖先锉下去一截子了。其实也难免,从较长的时间跨度去看,人类身高的降低势在必然。科学家认为,人类思维的发达和大脑的进化,会导致身高下降__难怪“身长丈二”者越来越稀有,原来大伙儿都“缩水”了。不过人类之矮化,仅在几千至一万年的时间意义上才能成立。相反,近百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等飞跃提高,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地区的人民身高均有所增长。
20世纪,中国人身高蹭高了6厘米,但整体高度仍低于秦朝先人。如果说,兵马俑是按秦人个头度身而造的,那么中国上一个王朝还是关外人创立的呢,黑土地带的东北人怎也比黄土高坡的西北人长得高吧?看来清朝那几百年人口基数膨胀至几亿,对人种素质的改良似无甚贡献。满族人入主中原,接受汉文化要比蒙古人来得痛快,但与汉族人通婚也并不那么简捷,须经繁琐的审批手续,关外剽悍的大块头未能与精巧玲珑的关内族姓迅速融合,更何况满人的种子也太过稀零,仅靠风流的乾隆皇帝在民间遗下一二龙女格格(见琼瑶的《还珠格格》),终归于事无补。这样的王朝,实在应该推翻。
近百年中国人活得并不舒心,但毕竟获得了若干物质进步,不长高一点是没有道理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老百姓终于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票证供应”告别。据统计,1985至1995这十年之间,中国男性青少年就长高了2点93厘米;女性青少年更长高了3点63厘米。由此可见,中国人在整个20世纪增高的6厘米,有一半是世纪末那十多年里窜起来的。江泽民之“温饱权重于人权”说,似乎不无道理。只可惜,同在过去这一百年,东邻日本人平均身高提高的12厘米,增长率是中国人的一倍!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的监测报告显示:中国7至22岁的青少年平均身高已矮于同年龄的日本青少年(要矮1点96厘米);其中7至14岁的中国少年更比同年龄的日本少年矮2点28厘米。现中国仅剩城市青少年还能力压日本同龄人,国民整体平均身高却已被抛离了。
这份报告理所当然引起了全社会的严重关注。我们同胞的焦虑,自然与中日两国微妙的心理对峙有关。
中日“同文同种”说,早被浴血八年的中国人民视为谰言。关于秦始皇派徐福率500童男童女赴海外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因而衍生出东瀛岛民,此为一说;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为日本人文化及血缘的远祖,此为另一说;还有彝族说;XX说等等。反正坛中来自日本的网友有的是,不如听他们分说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人种学家怎样去考证,中日两大民族的心理疙瘩都难因“攀亲”而得以化解。
黄叶所力诫的“身高歧视”,恰好是屡经屈辱的中国人对东邻仅存的心理优势。五百年前,我们的明朝先辈把日本海盗称为“倭寇”,那就是矮子的蔑称。自甲午战争起,中国人从面子到里子都输个精光,只剩下三两粒精神砝码,其中用得最趁手的就是对东洋锉子的“身高歧视”,别的免谈,一论身高,你小子就是“王胡”和“小D”。尽管美国人的平均身高为1点75米(男性),比中国人高了整整10公分,但爷们不跟你比,就跟隔壁那世仇宿敌比。
根据同一份监测报告,直至今日,40岁以上的中国人仍要比同年龄的日本人高出1点2厘米,证明中华民族千年来对大和民族确实保持着身高优势。有案可稽,九.一八事变的1931年,日本18岁男青年平均身高仅1点61米;同龄女青年平均身高更矮至1点51米,简直是“地蹴溜”(形音字,我不知怎么写。黄叶别赠我种族歧视的帽子!),看来他们断无可能是秦朝徐福之后!
作者:
随便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所以,用我所发现的论据一验证,这文章的立论便站不住脚了。
--
咱老百姓(真)
- (0 Byte) 2005-6-18 周六, 上午2:27
(51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192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