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透明的历史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透明的历史   
所跟贴 透明的历史 -- Anonymous - (8521 Byte) 2005-6-01 周三, 上午2:55 (1628 reads)
nngzh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不太同意先生的观点 (385 reads)      时间: 2005-6-01 周三, 上午4:1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首先,必须承认,历史是后人对前人事迹的记载。修史者预设的立场对其历史素材
的选取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历史,都一定有主观的影响在里面。完
全脱离时代、完全“客观”的历史,是不存在的。但在另一个方面,历史著作作者
个人主观的流露并不意味着历史著作没有历史的真实性。

1, 比如,先生用林彪和叶群在256中对话的“透明”性来否定这样的历史记述的真
实性,并以此立论来质疑司马迁史记中因为有某些细节而不具备历史真实性,听起
来有可比性,但实际上未必。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情况:

假如在256上有一部窃听器,林彪和叶群或“老虎”的对话是完全可能被记录在案的。
若日后有可以看到其对话记录的人写一部林彪传记,他很可能采用记录的内容而忽
略这份资料来源的说明。一方面,说明他不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历史学家,但另一方
面,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这段历史的记载太“透明”而否认其历史的真实性。

特别的,对于司马迁,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历史观来评判他。比如,汉代修史,未必
象现在一样,要求记载所有的采用资料的来源。因此,我们甚至不能因为古人历史
不象现在历史学者这样不给出资料出处而用现在的观点批评古人。

2。 我想,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时候,收集了许多的素材,这些资料包括象战国志
这样“官方”的著作,也应该包括他自己踏遍山川、寻访古迹而收集了大量的其他
资料,包括各种野史村话。司马迁写史记,不过是用自己的历史观来甄别、选取、
综合他手头的这些素材,建构自己的历史著作。因此,他对同一事件的描写与刘向
有所不同,并不是什么解释不了的事。

3,象“苟富贵勿相忘”这样的话,到底是出自司马迁的文学创作,还是出自司马迁
收集的民间的渔樵闲话,并不能定论。而即便是“渔樵闲话”,也不能决然否定其
历史的真实性。这种在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渔樵闲话”,本身可能正是其人物性格
的历史真实。所谓“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流于坊间笑谈的,还是可能包含、
承载“古今”事实的。司马迁用这样经过其甄别的“渔樵闲话”来描述其笔下人物,
既生动,又不必然丧失其历史性。

总之,我认为先生“历史透明”性与“历史真实”性之间可能的“反比”关系是一
种比较现代的历史观,用这个观点要求古人,未免偏颇。特被是使用这样的现在规
则本身,也需要特别的谨慎。因为用先生假想的一个场景(256飞机的场景),来否定
一部2000年前的历史著作,是不太合理的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965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