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为中文翻案:流 水 无 弦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为中文翻案:流 水 无 弦   
所跟贴 (zt)为中文翻案:流 水 无 弦 -- Anonymous - (4394 Byte) 2005-5-12 周四, 上午4:27 (421 reads)
启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如以汉字的矛刺汉字的盾,则“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就最恰当!汉字再好却没结果! (216 reads)      时间: 2005-5-12 周四, 上午9:24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文极具煽情,是汉字文章最擅长的。但作者显然对语言文字学所知甚少,所以此文只能算是感情充沛,理论全无,逻辑混乱,结论荒谬。我想就其中几个最显著的错误点评,以正视听。

1。 作者说:“改革开放以来,学外文的多起来。一百多年以前福建人卢赣章胡说:“学会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拼法学会,就学会了英文。”〔1〕这个天方夜谭再也没人相信了。”

启明点评: 常见中国人用自己学外文的艰辛,反过来体会并指责其它不同语言在学习上的难度,这种比较是缺乏最起码的常识的。任何一本外语都比母语要难学,这不是语言本身的难易的问题,而是因为人类的语言习得能力是随人的岁数递减的,过了十几岁再学任何语言都比较困难。如果作者想说的是象形的汉字比拼音文字好学的话,那他就最好别拿英文和中文来比,而应该用汉字和汉语拼音来比,哪个好学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如果他非要拿英文和中文比的话,就请客观一点,站在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做比较,别用中国人学汉语和学英语的难易程度比,那是一种无聊。如果对于一个英国人,或是一个美国人来说,如果学会了26个字母和拼法,确实就学会了“英文”(注意:不是英语),在这点上,卢瀚章确实没说错。该文作者在下面谈论得都属于用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比较母语和外语的学习难易程度的无知行为。


2。作者说:“清末外语奇才辜鸿铭对比了欧洲多种语文和亚洲如日文等以后,认为世界上最好学的还是中文和汉语。但不幸的是上个世纪多年,由于种种不光彩的原因,中文背了大半个世纪难学的黑锅。直到改革开放,汉字优越论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启明点评:严格地说,汉语是比较容易学的,但是中文是不容易学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很容易将语言和文字混淆。汉语内容狭小,词汇贫乏,语法简单,语音单纯,除了声调比较难掌握外,其它的都很容易。可是汉字却很难学,特别是对入门的人来说。


3。作者说:“汉字难学吗?否!现在汉字最常用的电脑字库GB2312只有六千七百六十三个汉 字,港、台大五字库共一万三千个汉字,最新我国信息产业部出台的GB18030字库也只有二万七千五百个汉字。但必须指出,。。。。。十万多种专业科技词汇只能说是半文盲,这绝不是抬高自己打击别人,这是事实!”

启明点评:首先做比较的最起码的常识是:苹果和苹果比,鸭梨和鸭梨比,中国人不知道如何做比较是最显著的一个通病。这里,作者显然缺乏最起码的语法知识,竟然不知道如何区分“字”和“词”。

“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基本语法单位。在汉语语法中,“字”是指每一个独立的书写符号的图形结构,在英文中是被称为:characters,而“词”是指具有独立语义的最小语法结构。所以,按照上述汉语的语法定义,在英语中就只有32个字,而在汉语中有几千个汉字(或几万个不定),从字这个单位上看,中文和英文哪个更好学呢?傻子都知道是英文好学。

在词这个单位上呢?按汉语语法定义,英文的WORDS是词,汉语的此是具有独立语音的最小单位,所以:“我”,“你”,“他”,“好”,“坏”,“多”,“少”,“你们”,“中国”,。。。等等,都是词(注意,汉语中的字和词有重叠现象)。词汇是一种语言的语义表达空间,越大越细越准确越动态就越好,这里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而不是好不好学的问题。由于汉语的词汇量少,所以相对来说,确实汉语比较容易学一些,不过这个容易学是因为汉语的表达空间太小的原因,如果汉语和英语有一样的表达空间,汉语绝对不会比英语更容易学。

所以,用同样的东西来比较,是做比较的常识,而中国人基本上不善于比较,这也许和汉语语法中缺乏或没有明确的比较级别的表达有关,该文作者确实是没有这个起码的常识。

4。作者说:“据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这话不假,因为汉语是单音节词,共有五百零四个不同的音,加上四声共有一千一百个不同的音;而英文只有四十八个元、辅音; 法文更少,只有三十六个元、辅音;日文虽有五十一个字母,但除了五个元音以外,其余都是元辅配合的音。所以,全没有汉语的抑扬顿挫、委曲婉转、平仄相调,。。。”

启明点评:作者在这段中充分暴露了自己语言学知识贫乏。语言学中把人类的语音按照他们在听觉上的功能分为:“音素”和“音节”。汉语普通话中有:21个声母和35韵母(有些韵母和音素有差别),它们共同组成了四百多个不同的音节(按照新华字典共有416个),如果算上不同的声调,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个不同的音节。在英语中有:20个元音音素和26个辅音音素,由于有多辅音丛的语言现象,英语中有近万个不同的音节。

上文作者,在比较英语和汉语的时候,有意混淆音素和音节的概念,企图用一千两百多个汉语音节和五十多个英语音素比较,而不是把英语的音节和汉语的音节来比,或使用英语音素和汉语音素比,这种做法在学术上是十分虚伪的。


5。作者说:“。。。,在联合国里常用的中、英、俄、法四种文本中,据已故 的袁晓园女士说,以中文本最为简捷明晰,字义确切,事实也正是如此。。。。如:一个“情”字,前面定后面的如:亲情、友情、爱情等,后面定前面的如:情操、情好、情谊 等等,都是绝不会发生歧义和争论的。”

启明点评:袁晓园女士是著名的文字改革派,晚期面对汉字的顽固,曾有些妥协。她好像只是说,在联合国的各种文本中,汉字的是最薄的,而没有说过是最简捷明晰,字义确切。作者故意在死人的话中增加内容,实在太恶劣了。不错,在联合国的各种文本中,汉字的是最薄的,但是同时汉字的也是最无用的,几乎是除了中国人外,没有人用,甚至连中国人在必要的时候都不用,这正说明了汉字文本的不准确,不明晰。


6。作者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当我们大学《第三次浪潮》和《大趋势》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时代为何物。现在信息化时代已经以轰然的脚步踏入了 国门,三亿手机,五、六亿座机,九十万网民,一亿五千万的个人PC占有量,还有七、八亿的电视机,从绝对数上,我们已能排在世界的前五名了。。。。。而别的拼音文 字都只能一个字母也不可少地是全息输入。如果打个比方,中文作为一种工具像是信息高速公路上任何一种快速车辆,而拼音文字只能说是老牛破车了。”

启明点评:作者除了在语言学上无知外,在文字及其处理方面也是外行。汉字的输入法只是部分地解决了汉字的计算机输入问题,凭英文字更本就没有这个问题,中国人花了三十多年研究汉字的输入方法,到现在还不能说全部解决了,而西方人却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把硅基计算机技术从实验室的第一个集成电路到全面的家庭普及,走完了一个产品发展的全过程。中国人真是脸皮厚,还能沾沾自喜,说汉字在计算机中没有问题。汉字的问题在计算机重力解决还远着呢,汉字的编程,汉字数据库的检索,汉字的显示,通讯中的汉字处理,都问题已大堆。

从中国人使用计算机和其它通讯器材的数量上看,中国确实是世界第一,但是从汉字信息的日产生量上看,汉字信息不到网络信息的2%,有用的有价值的就更少得可怜了,这才是汉字面对信息技术的尴尬。


7。作者说:“世界语,在十九世纪末和上个世纪初还是人类一种和平友好的理想,但发展到现在的科技信息时代,哪一种文种、语言能成为世界语,那么她就成为这个民族富强、 兴盛、文明、发达和进步的最有力的资本。十八世纪凭借炮舰威力兴盛起来的日不落帝国以及二战后是两大战胜国使用的英文,已经有取柴门霍夫的世界语而代之的 趋势了。今天,不管是哪个国家民族的科技文化成就,至少有百分之四五十要史的发展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欧洲和中国差不多的面积,但欧洲是文种纷繁,语言分歧,中国却 是多民族使用着同一种文字和语言,四五千年传承一贯。”

启明点评:语言的科学性决定一个民族的指挥发展水平,用汉字的中国人过去的表象就已经证明了汉字的缺陷。以为国加强所以语言才强势,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他们没有看到语言的科学性和国家强大的因果关系。


最后作者说:“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这从地球环境说,是劣势,但从语言的普及和文字的运用来说却又是优势。十三亿人或者将来还会更多,几乎天生下来就会 说汉语,就要学习中文。而天生下来说英语和学英文的人恐怕连一半也不到,所以,这又是中文和汉语走向世界语的一种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件值得我们注意的事,不久以前世界华人物理学会在中国召开,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就率先在大会上使用中文报告他的论文,受到与会及旁听者的热烈欢 迎,因而激起许多与会学者的好评,甚至批评主办者不应事先就规定英语文为大会通用语。这是一件十分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事例,中文在笨拙的英文面前没有必要 自惭形秽。

如果我们中华民族有志气,凭借着信息时代,中文和汉语的优势能在本世纪与英文和英语一争高下,则我们中华民族的发达昌盛将是无可限量的。”

启明点评:作者的最后总结,在语言表达上非常的幼稚,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作者思维的幼稚。用汉字的人写这种文章一点也不奇怪,用汉字思维的秀才们欣赏这种文章也是必然的。 这种一没数据,二没逻辑,三没推理,四没理论知识的东西,只有那些汉字秀才才会被感动,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同属于一个水平。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544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