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以胡锦涛两岸关系声明,斩开“九二共识”的死结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以胡锦涛两岸关系声明,斩开“九二共识”的死结
所跟贴
以胡锦涛两岸关系声明,斩开“九二共识”的死结
--
Anonymous
- (2614 Byte) 2005-5-10 周二, 上午5:09
(768 reads)
周同
加入时间: 2004/03/27
文章: 1006
经验值: 12114
标题:
资料: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258 reads)
时间:
2005-5-10 周二, 上午6:13
作者:
周同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资料: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
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
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
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
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
“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
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
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
的基础。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两会在香港商谈中,就海峡两岸事务性
(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海协的基
本态度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
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
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
在香港商谈中,海协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湾海基会也根据“国统会”的
结论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方虽然也同意两岸公证书使用是中国内部的事务,
双方均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表达了谋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但在文字表述方
案上,两会很难达成一致。在会谈即将结束时,海基会代表又增提了3种表述方
式,并拿出了他们的最后表述内容:“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
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惟
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以妥善
解决。”还建议“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代表表示这
是此次商谈的主要成果,等把海基会的建议与具体表述内容报告后再正式答复。
香港商谈结束后不久,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表示,
“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会代表建议在相互谅解的前提下,采用贵我两会各自
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
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现将我会
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
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
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海协的函后并附上
了海基会最后提供的表述方案。12月3 日,海基会回函海协,对达成共识未表示
异议。至此,关于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的讨论,以形成双方相互接受的两段具
体表述内容为结果而告一段落。
从上述商谈及函电往来的过程与内容看,可以清楚地看到:1992年两岸双方
确实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达成有共识,但从未就一个中国的政
治内涵进行过讨论。既然没有讨论,根本就没有什么“各自表述”的共识。正是
在此基调上,双方妥善处理两岸间涉及民众权益的事务,开展两会的事务性商谈,
并得以成功举行了1993年在新加坡的“汪辜会谈”,签下了一系列两岸交流与合
作的协议,甚至两岸政治对话也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
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
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987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
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
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
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
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
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
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两会在香港商谈中,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公证书使
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海协的基本态度是,
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
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
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
在香港商谈中,海协提出了5 种文字表述,台湾海基会也根据“国统会”的
结论提出了5 种文字表述,台方虽然也同意两岸公证书使用是中国内部的事务,
双方均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表达了谋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但在文字表述方
案上,两会很难达成一致。在会谈即将结束时,海基会代表又增提了3 种表述方
式,并拿出了他们的最后表述内容:“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
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惟
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以妥善
解决。”还建议“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代表表示这
是此次商谈的主要成果,等把海基会的建议与具体表述内容报告后再正式答复。
香港商谈结束后不久,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表示,
“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会代表建议在相互谅解的前提下,采用贵我两会各自
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
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现将我会
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
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
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海协的函后并附上
了海基会最后提供的表述方案。12月3 日,海基会回函海协,对达成共识未表示
异议。至此,关于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的讨论,以形成双方相互接受的两段具
体表述内容为结果而告一段落。(完)
作者:
周同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59739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