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商人时代:工人与资本家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商人时代:工人与资本家   
春秋战国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商人时代:工人与资本家 (547 reads)      时间: 2005-5-05 周四, 上午5:51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商人时代:工人与资本家

依赖于“剩余价值”理论,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得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的结论。而且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尺度,因此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的未来的领导阶级。如此一来,工人阶级去无情的专政资产阶级寄生虫,也就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理论是不是准确无误这不好说,只是以在苏联与东欧,以及现在的中国实践的结果来看,这个论断被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联盟挫败了。

是的,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联盟干的,是权贵资本家与基层的工人阶级合伙,做了这件能让马克思和列宁从棺材里坐起来的事情。听说当时的红色的苏联军队去解放莫斯科时,被路上的无产阶级的身体给阻挡了。在这一场工商同盟联合行动的阴谋中,工人与商人(包括官商)不像敌人,反而是一家人的样哩!是哪里出错了吗?我们回头去看看!

在马克思先生《哲学的贫困》德文版序言中写到:“现代社会主义,不论哪一派,只是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出发的,几乎没有例、外地都同李嘉图的价值理论集结联系着。李嘉图在1817年他的《政治经济学和租税原理》中,一开头就提出两条原理:第一,任何商品的价值单独决定于生产这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第二,全部社会劳动的产品分配于土地所有者(地租)、资本家(利润)、工人(工资)这三个阶级之间。在英国,自从1821年从这两条原理中作出了社会主义的结论,并且一部分提得这样尖锐和这样果断,使得那些现在几乎无人记得、大部分靠马克思才再度发现的文献,在‘资本论’出世之前,一直不可超越的东西。”

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李嘉图,都认为“任何商品的价值单独决定于生产这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但马克思不只是对于商人们的劳动视而不见,对于土地与资本的运营中的经济价值更不能理解,进而认为只要把土地、资产国有化,劳动的价值就能为工人阶级所独占。李嘉图却是对于“全部社会劳动的产品分配于土地所有者(地租)、资本家(利润)、工人(工资)这三个阶级之间”这一事实表示接受。如果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错误的话。那么,李嘉图以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的身分,也许更加的接近于真理。我这里并不是要对于他们的经济学理论加以评点,而是要找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的正确关系。

依据于以上李嘉图的引导,可以认为:私有的土地的操作、资本家的运营与工人的劳动都是“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的一部分,是商品价值产生的必要条件,都必须加以合理的回报。因此,商人与工人之间不是对立关系,也不只是对立统一关系,而应该准确的说是统一中的对立关系。

资本家与工人是一个统一体,无论如何没有资本家的也就不会有工人产生,反之亦然。历史上是如此而现实也是同样,即使是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内的——国有企业也不过是把资本家这一概念加以扩大,使国家成为一个巨型的垄断企业,而这个无比巨大的托拉斯的管理者——政府,也就成为了一个另类生态的资本家集团。可以说,商人与工人这一统一体,在现实的生产力基础之上,是不可分割的。

但是,这也并不能说他们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如同我们中国人说的两口子过日子没有不打架的一样。何况要在工人与商人要在一口锅(企业)里吃饭呢?这样,如何对于企业及其商业行为所产生的价利润进行分配,工人要求少做多拿,而资本家们要以低成本达到高收益,这也就是商人与工人的矛盾激发点。因为资本家做为一个企业的所有者,以及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要远远大于工人,他们对保证自己的利益基本不是问题,特别是矛盾的发生的初期。而工人的所拥有真正的资源只是他自己的劳动力,除非他们组织起来,不然很容易为商人们所压榨,最为常见的也是就说:你不工作还有很多人要做,你可以离开了!在这方面,对于商人来说他们以商品化的劳动力市场调节器节,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而现实是,劳动力可以用商品的价值来衡量,但工人是人不是一个商品。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当商人们有一个行为侵犯到工人时,他们会做出一个人应有的反映,这里工会组织出现了,罢工也就会发生。这也是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一个特殊性,至少作为商人来说是这样来理解的。工人自我组织起来以与商人形成力量上的平衡,以反应工人们的特殊利益。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阻止政权与商人的同盟使得工人的权力得不到保证。如果是正常的条件下,也就是以民主法治条件下,商人与工人的竞争,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工人的要求如果太高,商人达不到就会破产,被伤害的不只是商人,工人同样会失业。所以,一般来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会以相互妥协,达到双赢的结果。

而这只是一般的情况,特殊的情况下是没有公正的法律社会中。或者是商人们只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而把矛盾激化;或者,工人们失去理性,把一切破坏掉。如果要使两种恶果不出现,就不能只对一方加以束缚,而对另一方进行高压。也就是说,不能让资本家专制工人,也不应使得工人专政资本家,这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法治环境。而且政权一定要是一个民主政权,这样才能达到这双方矛盾的平衡。

但是,以前边的所分析的——工人与商人是统一中对立关系,因此可以认为一次正常的罢工,所出现的不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而是一种双赢的局面。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失败,和李嘉图所在阵营的成功也例证了这一点。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996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