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转贴白云居士:谈谈韩德强先生的奇谈怪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白云居士:谈谈韩德强先生的奇谈怪论   
另一笔名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转贴白云居士:谈谈韩德强先生的奇谈怪论 (420 reads)      时间: 2001-11-11 周日, 下午4:05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不寐论坛

http://www.21hcn.com/cgi-bin/homebbs/bbs.cgi?menu=show&id=200108271946&slttitle=20011111155307&see=4



发表于 2001-11-11.15:53:07              

--------------------------------------------------------------------------------



那是年初吧,这位韩德强先生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在《美国股市会跌多深》里这位韩博士先是解释说美国股市在九十年代的增长只是因为那些在八十年代炒高了日本股市和房地产的国际游资跑到了美国,美国的新经济和日本的零增长只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因而美国经济“危若累卵”,“一旦获利的主力游资移师他乡”,“美国股市必然发生大崩溃”。啊,多么简单的经济学,就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明白,原来各个国家的经济的高涨与崩溃只不过是国际游资流动的下的副产品,即使像美国这样的世界经济金融霸主也不过是国际游资吹起来的气球,气一泄,就完蛋了。然后我们的大师预言说,“道琼斯指数可能将跌到3000点以下,即跌到九十年代初期的水平,甚至更多”,“我们已经目睹了市场机制不那么健全的日本经济的破产,我们还将目睹有着成熟的市场机制的美国经济的破产”

好可怕呀,简直是世界末日。可是稍有头脑的人就不得不“无奈”的宣布,这只是一派胡言,后来我发现,这不是一次两次,这位韩博士经常犯这样逻辑简单倾向明显的痼疾。就拿刚才这个话题说吧,

第一.美国九十年代的经济增长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冷战结束以后的和平红利,节省下来的大笔军费投入经济和教育科研,美国信息技术的一枝独秀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美国在全球政治军事文化霸权的进一步巩固。世界资本是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劲才涌入,而不是相反。

第二.退一万步讲,就算美国的经济是靠国际游资支撑的,美国经济有了风吹草动,资本开始发现欧洲更有利可图开始撤出,于是美国股市大跌经济衰退,问题是美国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和火车头,这时欧洲经济一样好不到那里去,而东亚和拉美会衰退的比美国还掺,游资又往哪里游呢,最近的事实已经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这一点。

本来911事件似乎对于实现韩博士的预言是大有助益,对于一栋韩博士描绘的摇摇欲坠的美国经济大厦,两架满载燃油的飞机似乎足以把它化为齑粉,可是“奇怪”的是短短一个月,在阿富汗空袭的爆炸声中,在接二连三的碳蛆恐慌中,美国道琼斯指数重回九千四百点以上,回到了事件之前的水平。我想现在我们的韩博士还在翘首已待的盼望着美国(和不可避免的世界)经济的崩溃吧,你说那对他不也不好吗,别担心,在文章的末尾我们的韩先生不无得意的说,“作为个人却完全可能化险为夷”,我想这可能因为韩博士是“识实物”的“俊杰”吧。





当然从那以后我就稍稍留意了一下,发现了更多的韩博士的“精彩”文章,这里我就拿中美撞机事件以后他所发表的文章《中国怕美国制裁吗》一文来略做分析,不过这篇文章的观点让人振聋发聩,眼界大开,没见过世面或是心脏有点小毛病的务必小心。

在这篇奇文里,我们的韩博士一开始就当头一棒打的我头晕眼花:“经济制裁对中国利大于弊”,嘿嘿,当时真是让我羞愧不已,原来自己看了那么多年经济学文章,还是没见过大蛇屙尿呀。且看是如何论证的:

首先文章简略说了一下对美贸易的好处,即“进口了美国的大量高档消费品”“使一部分中国人得以与世界消费水平接轨”可以“看麦当娜的屁股,听杰克逊吼叫”,当然还是要提一句“给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外汇和就业机会”

往下,韩博士笔锋一转开始了他的心灵冒险:“由于中国大量进口美国高档消费品和设备。。。使中国的制造业受到严重损害。。。中国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气息奄奄。。。银行贷款无法归还,职工工资无法保障,造成大量工人失业,银行坏帐大幅度增加”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是缺一不可,高度的责任感更是不可或缺,可是在这篇文章中我看不到这些,首先,我们要问这位韩博士,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是什么产业,它衰落的原因你真的思考过吗?东北的主要产业是钢铁、煤炭、石油化工、机械、纺织、电力等,而美国对华出口些什么呢,是波音为代表的航空产品,是以英特尔、IBM等为代表的计算机产品,是以微软为代表的软件技术产品,是以朗讯摩托罗拉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品,当然还有金融服务,还有好莱坞,哪一样和东北重工业基地有竞争呢。而且这一切一年的进口总额也就三百多亿美圆,扣除中国不能生产的,把中国勉强能生产的都算上有多少是从中国工人口中抢走的饭呢。就这点贸易就要对中国 的工人下岗、银行坏帐、人民失去保障负责吗。

事实上就象朱榕基说的,中美贸易是互补的,也就是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中有80%是美国本土已经不生产的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同样的,美国对华出口的东西中国即使不从美国进口也要从欧日进口,因为这些要么是我们无法生产的,要么就是我们的产品的技术与性能都较大差距,如果关起门来自己供应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经济素质,不信你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电信部门全都采用国内自己开发的技术和设备会怎么样。。

接下来韩博士开始为中国教育受到的美国的毒害而痛心疾首,“中国大学正在培养汪精卫思想。有奶便是娘的汪精卫思想,加上躁动不安的暴富心理,使中国大学已经不再是造就科技人才的殿堂,而成了熙熙攘攘的低级人才生产和集贸市场”。不错,现在中国的教育是已经千创百孔,问题严重,但,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能为你这个国家的学术腐败、道德沦丧、人心浮躁负责么,美国人在北美振臂一呼,你的学界精英就纷纷弃明投暗,做了卖国贼,这是你中国的问题还是美国的问题呢。其中的根源您能认真的思考一下吗。

然后韩博士开始抨击美国的娱乐业,在他眼里,好莱坞的电影“象鸦片一样,麻醉人的心灵和意志,损害人的分析思维能力,使人成为直觉和感官的俘虏,使人放弃对社会事务的关心,丧失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成为社会的被动看客,直至任人宰割还大叫痛快,实际上直接损害着每一个观看者的长远利益。”哎呀呀,原来这么厉害,简直比鸦片还强烈,比冰毒还恐怖。不过奇怪的是,美国人怎么每年看几百部好莱坞电影却是世界有史以来最文明最民主、最具公德心的民族呢(韩博士去过美国应该最清楚)而中国每年只进十部大片就把自己的社会弄的污七八糟。难道是两个民族的免疫力不同?

更绝的还在后头,谈到对美出口问题,他说,“如果美国停止从中国进口服装、鞋和玩具,受伤害的是美国消费者”,那么中国沿海的那么多从业人员呢,“中国工人则无非回到乡下种田,”嘿嘿,韩博士大笔一挥,就把几千万草民全部遣送回农村老家,不过他还为我们想的周到,“只要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则乡下种田的损益比远高于在血汗工厂打工”,不知那些农民兄弟听了是何感想。我认识一些出来打工的农民兄弟,他们出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家里没希望:低廉的农产品价格,沉重的税赋,基层干部的残酷压榨,被放弃的农村教育,而且事实上就算是他们想种地也已经无田可种,中国人均可耕地只有一亩多,就算农产品价格再高,一亩地能至富吗? 可是我们的韩博士笔尖轻转就把这一切苦难推给了美国鬼子,“农副产品价格一直下跌,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恰恰是美国廉价农产品对中国的大量出口。”“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农民的收入,迫使农民流入血汗工厂为美国制造玩具”。在这里我就不想多说了,只希望韩博士能先认真了解一下中国农民的农产品是由谁收购的,而收购价格又是谁定的,并进而真正了解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民已经够苦难了。我不原人们继续这样随意的涂抹他们的现实,强奸他们的民意。

在讲述了中美贸易的好坏之后,重要论点就出来了,如果中美贸易开战,那么“它对美国的损失远远大于对中国的损失。”因而“中美经济密切交往对中国弊大于利,中国本来就应该兴利除弊,减少对美经济交往。”看到这里我想就算是邓小平在九泉之下也要呕血三升了吧,





韩博士的奇文往下还有很多精彩章节,不过我想可以留到以后继续和网友讨论。我之所以在这里对这样的奇文感兴趣,是因为韩博士是我在中国学术界看到的一个典型,他集中反映了中国相当一部分所谓学者的主要特点,那就是

:一,对数字的迟钝症,即在对其论点进行论证时,对于不利于论点的数字信息可以作到视而不见,像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对华出口只有三百多亿美圆,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3%左右,而中国对美出口包括从香港转口的部分有八九百亿美圆,站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9%,也就是说,中国的有接近一成的劳动产值要在美国市场上实现,这一部分生产关系着中国沿海的活力,关系着中国的几千万人的就业,关系着中国的外汇平衡,这些产品以及劳动力国内市场根本无法消化。如果开战那么对中国的打击将是全局的、战略的,而对美国则只关系到几十万个工作岗位,是局部的。类似这样的例子是比比皆是。

二,对数字的痴迷症,我经常看到国内的经济学家在埋头苦算,不是算别的,他们经常苦练的一道习题就是中国在某个方面能在几年以内赶上或者超过美国,用百分之七算太不爽快,就用百分之八算,用汇率算的太灰心就换平价购买力算,直到算出来来满意的结果(不管什么领域一般不会超过30年)就“鞭敲金凳响,高唱凯歌还”了,就仿佛中国世纪已经算出来了,不过韩博士还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他对算衰美国情有独衷,能够推导出美国几年内崩溃可能无异于三伏天一杯冰冻菊花茶,足以让人神清气爽。所以韩博士总是很敏感的抓住每一个机会来进行他的(美国)末日推演。

三,丑美和仇美的狂热症,我经常发现,与其说韩博士在预言,不如说他在诅咒,我在他的文章里时时能感受到这种对美国的强烈的羡慕、妒忌和憎恨。比如911事件后,韩博士认为如果美国不报复,那么他将受到更大的打击,而美国如果报复,“美国当局将从拒绝阿拉伯人入境开始。。。最终使美国统治精英众叛亲离,走向覆灭”。呵呵,就这么着,美国就覆灭了,你说好玩不。

四,对当权者的有意识的和下意识的逢迎拍马,像其大作《五十年,三十年,二十年》,盛赞解放后前三十年的伟大成就,说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全靠那三十年打下的好基础,说我们不能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观点到是和何新之流的相近, 一样的无知与肉麻。既然搞经济的,怎么能没有点成本和收益的概念呢,建国后,七八亿人口折腾了三十年,消耗了多少资源,砍光了多少山头,污染了多少环境,葬送了多少人的青春,光59、60年就饿死了至少三千万人,到78年,人均住房从解放初的4平方米下降到3平方米多,什么生活物资都要凭票限量供应,那时的物资匮乏到现在很多人还记忆犹新。这一切的成本怎么算,几万亿?几十万亿?可是效益呢,就那几百家国营大企业,有个大庆油田,还剩什么。回头随便看看,没什么资源的几千万韩国人从六十年代起的三十年里挣下了什么家当。这一切并不是算不了的事情。可惜这本书的政治价值看来对我们的韩博士更重要。

最后,就是一种说话不经过分析与思考的“信口开河症” ,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绝佳的范本。



本来几年来我一直惊诧于《中国可以说不》这样质量低劣的书竟然可以出版,可是现在见到韩先生的名头前戴着的那顶博士帽和他的那些大作后也就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中国当下现实的特色了。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0805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