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人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从何而来?/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人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从何而来?/zt
东京博士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10/01
文章: 2957
经验值: 1232
标题:
人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从何而来?/zt
(414 reads)
时间:
2005-3-18 周五, 下午1:53
作者:
东京博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优点,同时也有不少毛病,其中一个突出的毛病,就是不大遵守公共秩序。平常一些老老实实的人,一遇到上汽车、上火车、上飞机,或者排队买票、打饭之类的事情,往往一反常态,拥挤、加塞、不守秩序,以致人声嘈杂,秩序混乱,拥挤不堪。
在国际机场,这边的美国乘客,那边的日本乘客,都是规规矩矩地排队登机;唯独飞往中国的飞机前面,中国乘客争先恐后,挤成一团。由于反差强烈,所以格外扎眼。在回家过年时的车站里,人们拥挤的情形更加严重。
导致这一情形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供求关系失衡。比如,坐公共汽车,人多座少,所以要冲上去抢一个座位。上火车,虽然座位有保障,但上晚了,行李无处放,所以还是要抢先上车。至于无座乘客,也要争先为自己和行李抢个好一点的位置。在供不应求的条件下,这是人之常情,不难理解。
但让人不解的是,在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比如乘飞机,人和行李都有位置,中国乘客依然是争先恐后,这又是为什么?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出于惯性,平常拥挤惯了,以致养成了难改的习性;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因素,是乘客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只有抢先实现预期,心里才会踏实。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与日本人不同:日本人的危机感往往来自国土小、资源少的紧迫感和独悬海外的孤立感;而中国人一般对国家的前途并不担心,更多的是担心自己的命运无常。
中国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在于人治社会的变化多端。在人治环境下,权力集中于个人,缺乏有效制约,政策变化无常,一切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不可能有稳定的预期。特别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往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遭殃,九族株连。荣华富贵、生杀予夺,常因皇帝或主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就连皇帝本人的宝座下面,也常常是暗流汹涌,风雷震荡,难以坐稳。于是,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夜长梦多、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成了社会生活的常态。做生意,钱没拿到手,就不算赚钱;调职务,没看到任命书,就不算升官;尽管合同在手,能否如数兑现,谁也没有把握;尽管法庭作了判决,但能否得到执行,也不一定;至于升学就业,即使分数到了、考试过了,最终能否如愿,也是变数多多。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内心深处总免不了某种惶恐和担忧,生怕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一切都要尽快吃到口、拿到手、卡到位、落了实才真正算数。
如果上述分析能够成立,那么改善的办法,除了加快公共建设力度,尽量满足公众的需求之外,根本的是改革政治体制,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与政策相比,法律更具有权威性、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当然,法律只有在法治社会里才可以体现其应有的特性和作用,因为法治社会必然是分权制衡的社会,任何人即便大权在握的人,也不能超越体制的制衡,也不能不遵守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威权与效力才可以最大化,才可以给公民的权益提供稳定的公正的保障,才可以给公民的安全感提供坚实的依托。而在人治社会中,虽然也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但由于缺乏体制的刚性制约,法律要么不起作用,要么变成了当权者的工具。当法律不能得到真正的执行,法律面前不能做到人人平等,法律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律。
我们期待着中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取得进展,期待着有那么一天,中国人的生活和权益会因为法治的成熟而获得更加稳定公正的保障。那样的话,中国人也必然变得更安然自在,更文明和谐。
作者:
东京博士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2071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