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2 】  「五四运动」  特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2 】  「五四运动」  特辑   
所跟贴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2 】  「五四运动」  特辑 -- HGC - (1307 Byte) 2005-2-18 周五, 下午12:30 (573 reads)
HGC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0/29
文章: 312

经验值: 525


文章标题: 奚玉书:「五四运动」在上海发放的光芒  (外一种) (354 reads)      时间: 2005-2-18 周五, 下午12:41

作者:HGC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2 】 「五四运动」 特辑


以下《「五四运动」在上海发放的光芒》是以《春秋》杂志总第530与531期(1979年)同名内容连载全文为发布底本完成数字化处理;《五四运动前後的几宗秘闻》则是以《春秋》杂志总第90期(1961年)同名内容全文为发布底本完成数字化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五四运动」在上海发放的光芒
作者:奚玉书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距今已六十年了,是我国史无前例的一件大事,是革新政治文化的起点;中共於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又称为「四五运动」,亦比拟为「五四运动」。由此可见「五四运动」意义之重大。

当年曾直接或间接参加「五四运动」的青年学生,如今还活着的也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笔者与亡妻金振玉女士,当年曾双双参加此一伟大运动,豪情胜概,本可引为毕生幸事;但在六十年後之今日,余妻已先我辞世,遗下我这个老伴形单影只,孤独凄凉,惟有忆旧思甜,聊以白慰,持撰此文为「五四」史实作证,亦有悼亡之意也。〗


六十年来,关於「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功过是非,见仁见智,至今议论未休。有关纪念「五四」的文献与评论,数十年来,多如牛毛,可谓洋洋大观。笔者撰写是篇,则是以过来人的观感,略抒己见。言人之所未言,道人之所未道,希读者赐教是幸!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五四运动」的意义,众所周知,是革新政治与传统文化的斗争,归纳为「民主」与「科学」,虽然一言中的,但仍嫌狭隘,不足以体现其广泛永恒的伟大精神。

政治的意义,岂只是「拳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发泄爱国愤怒那么简单;而是以赤手空拳,敢於向封建余孽——北洋军阀,作面对面的斗争,敢於喊出「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争取民主自由,维护国家主权,义正词严,大气磅礴。故由北京一开始即或为群众性的爱国运动,迅即全国响应,罢课罢市,而且把这个运动的范围,扩展到思想文化的领域,其意义之深刻周延,较之「戊戌政变」与「辛亥革命」更为庄严弘伟,直可与法国大革命中西辉映。

因为「戊戌政变」,仅是康有为、梁启超等少数书生为忠君爱国而变法,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志在君主立宪,捧出光绪皇帝,打击慈禧太后;换汤不换药,仍是为满清没落王朝着想。即或能变法成功,亦不过是苟延封建专制统治而已,根本与民主自由时代潮流不合。这种违背民意的玩意,其失败是必然的,所以不得人心,徒贻伊戚!对於我国革新运动,不足为训。後来梁启超也觉悟「立宪派」的主张,不合时宜,改辕易辙,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张勋复辟。

至於「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建立了民国;但革命进行得并不彻底,新民主思想没有通过新文化教育深植人心,以致种族革命的果实,被封建余孽袁世凯及北洋军阀所窃据,徒有中华民国之名,而无民主革新之实。至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徐世昌任总统、段祺瑞任参战督办时期,我国的内政,则各地大小军阀割据,各自为政,南北对峙;外交,则丧权辱国,一味媚外,以我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地位,反受制於「巴黎和约」,德国在我山东的特权,却由日本取而代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尤其青年学生,无不义愤填膺,终於爆发了「五四运动」,才能使「辛亥革命」的精神,获得新生,民主与科学的要求,深入人心,追求呼声,愈趋愈迫切。


「五四精神」是日新又新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不仅过去六十年来对我国的政治文化发生变革影响,即今後亦将起指导作用。例如:过去的北伐、抗战、中共崛起,文学科学人才辈出等等;今後的台湾政经革新,中共的提倡民主法治与「四个现代化」建设等等,无一不与「五四精神」有关。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简言之,就是「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由於「五四运动」具有充沛的活力,洋溢着无比的热情,对政治、文化、科技等,要求真、善、美;使政治民主不致单调流於形式;使文化科学多姿多采免於枯涩,以达到笃实光辉,日新又新的境界。

不过,有些误解「五四精神」的人,各走极端,若非标新立异,主张全盘西化,要打倒「孔家店」;便是厚古薄今,视「五四」为祸乱之源。其实「五四」的真髓,既不反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又着眼於旧文化价值的重估,其精神是进步的,决不是保守的;其目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顺应潮流,适合时宜。因此,「五四精神」,可谓「圣之时者也」。这是我个人对「五四」尚未盖棺而论定的评价。


与亡妻参加「五四」经过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五四运动」发生时,笔者方满十七岁,适方就读於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所办的「华童公学」,正是毕业的那个学期。笔者的未婚妻金振玉女士,出生於一九00年九月,其家卜居於上海闸北之方家木桥,为宝山县金家望族,双方奉家长之命早订婚约,互藉鱼雁传书,表达情愫。她毕业於江苏女子师范学校後,即返沪再入神州艺术专科学院深造,寄宿在她同学戴飞鸿女士家中,笔者与她见面机会较多,过从亦密,遂成为志同道合之爱侣。故於「五四运动」消息传至上海後,她以神州艺专学生会会长身份,我以华童公学学生会会长身份,互相鼓励,双双投入此一爱国运动的洪流。


复旦率先响应北大行动

以北京大学为首的三千多学生,於五月四日在北京天安门前集合後,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要求惩办亲日官吏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因往赵家楼曹(汝霖)宅殴打章宗祥泄愤,遂与警察发生冲突,学生被捕三十余人,以致事件扩大而成燎原之势。

「五四」消息迅即传至上海,由民国日报社长叶楚伧印制简报,当晚分发上海各大专学校,号召响应此一爱国运动。首先由复旦大学学生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织五队同学做联络工作,即於次晨(五月五日)分组出发,向各学校联系,吁请各校派出学生代表,定於五月六日下午在徐家汇复旦大学举行「上海学生联合会」筹备会议,以具体行动响应北京的「五四运动」,南北呼应,扩大宣传,以壮声势。是日按预定时间,出席会议者,计有四十八校代表,共计九十六人,公推复旦大学学生代表何葆仁为临时主席,程学瑜为临时书记,决议於五月七日在上海老西门外公共体育场举行各界民众大会,声讨卖国政府;并通电罢免曹、章、陆三卖国贼,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以平民愤;又推举复旦大学的瞿宣穎、暨南大学的恽震、圣约翰大学的岑德彰等三人起草「上海学生联合会会章」,使学生组织纳入正轨,团结一致。


老西门外召开民众大会

五月七日下午二时,按预定计划在老西门外公共体育场召开民众大会,到会民众及学生共达二万余人,气氛热烈,井井有序,由黄任之担任大会主席,多人皆可自由演讲,申述「五四运动」的爱国意义,提出「拒绝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等政治主张,吁请民众赞助支持。旋即列队举行示威游行,并由学生组成演讲团,沿街宣传抵制日货。当游行队伍经上海县城至民国路到法租界时,法巡捕房禁止通过,一度引起学生抗议,旋经合法途径交涉,据理罗争,法租界终於准许二千人通过,余则绕道而行。

队伍到达上海公共租界的外滩时,派出八名游行代表麦,赴德国商会谒见南北和议总代表唐绍仪、朱启钤(两位均曾任国务总理),但遭门卫享以闭门羹。正争执间,适唐氏自外归来,当即接待代表光明甫、彭介石、黄界民、郑浩然等人至会客室坐谈,表示对此次爱国行为极端同情,并将代表转达大会所提要求:「(一)青岛暨胶济路事件,反对中日代表直接交涉,如不达到维护国权目的,我政府代表应拒绝於巴黎和约签字;(二)请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卖国贼官职;(三)立即释放五四被捕学生」等,答允将上述要求转呈北京政府。在其电文中,加以警语说:「……若不能以天下之心为心,分别泾渭,严行黜陟,则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不敢不告,幸熟裁之。」由此可见唐氏尊重民意,不失为一代政治家的风范,故其当年代表袁世凯南来上海缔结「南北和约」,心向南京革命政府,致遭袁氏之嫉,早表现其「以天下之心为心」的民主精神。

当时,美国杜威博士来华,正在上海讲学,其高足胡适之博士(北大教授)亦来上海招待,适逢此会,即自动参加游行队伍,和我们一道游行达五小时,汗流浃背,湿透其所着中服长衫,亦不以为苦,幸而沿途店家,供给茶水,得解饥渴,足见杜氏对此运动之热忱,成为一时佳话。


「上海学联会」正式成立

五月十一日下午二时,假座上海静安寺路五十一号的寰球中国学生会,举行「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到会者有六十余校,代表一百余人。会章草案经大会讨论通过後,当即选举复旦大学何葆仁为会长、南洋大学彭昕为副会长、同济大学杨继曾及会章起草人瞿、恽、岑等为秘书;评议部选出东吴大学狄侃为议长,金振玉、潘公展、裴国雄、李果等为书记,以及各校代表一名为评议员;交际部选出圣约翰大学董克仁为部长,费公侠、孙寒冰、陈人杰等为书记:财务委员会选出奚玉书、潘公展、张霭贞、金振玉、吴匡等为财务委员,并由奚玉书任主任委员。由此「上海学联会」正式宣告成立,并通电全国知照,发表宣言,呼吁响应此项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

兹将上海学生联合会各会员学校名称详列於下:

复旦大学 南洋大(公)学

圣约翰大学 大同大学

沪江大学 震旦大学

东吴大学法科 神州艺专

同济大学 南洋路矿学院

中华工专 同德医学院

省立商校 南洋商业学校

清心实业学校 东亚体操学校

女青年会体师 南洋女子师范

中国体操学校 上海美术学校

文生氏学校 华童公学

英华书院 聂中丞华童公学

上海公学 两江公学

市北公学 东吴第二中学

南洋中学 民立中学

澄衷中学 浦东中学

寰球中学 青年会中学

岭南中学 明强中学

守真中学 城东中学

上梅女子中学 民生女学

爱国女校 务本女中

中西女塾 清心女子中学

博文女学 城东女学

郁光女学 柏美籣女学

培德女学 崇德女学

启秀女学 晏摩氏女学

昌世女子中学 竞雄女学

圣玛利亚女学 圣约翰中学

中国女子体育学校 神州医学院

上海英文学校 沪滨英文学校

惠光学校 沪北公学

励群公学 务实中学



经费有着办学联会日报

除以上六十四间学校参加为正式会员外,还有昌世男子中学、裨文男女中学、清心男子中学、吴汇中学等十余校,仅派代表出席会议,因校方当局思想保守,阻挠同学正式加入为会员;又震旦大学系天主教设立,对学生压力更大,入会不久即发生退会退学事件。笔者因参加此次学运,亦受华童公校当局阻挠,宁舍到手的毕业文凭,借而退学,转读复旦大学;而复大的自由学风与民主气氛,可与北京大学此美,所以在学运中居领导地位。

学联会经费,由财委会筹措,发动向各界捐募,反应热烈,均慷慨解囊,成绩甚佳。至六月初,租定会址於法租界萨坡赛路民生里之後,每日各校代表到会者数十人,对会务进行非常热心,由庶务科膳食组供给伙食,主持人章慰然每日亲往菜市场采购,精心监制膳食,其服务热忱,获得全体一致称颂。经济为庶政之母,经费不虞匮乏,於是决议创办学联会日报,公推潘公展为编辑主任,张维贞女士为营业主任;并筹组全国学生联合会,其筹备经费概由本会承担。


上海各学校罢课大游行

上海学联会以北京政府一意孤行,对五月七日上海民众大会所提要求相应不理,继续镇压爱国学生,原拟於五月二十二日,实行罢课抗议。因江苏省教育会代表於二十一日来会劝阻,谓由该会及南洋公学校长唐文治领衔,即日电请北京政府於三日内,罢斥曹、章、陆三人,并释放被捕学生,以免罢课荒废学业;如政府再不置覆,再行罢课不迟。於是由何葆仁主席当日召开紧急会议,作延期罢课措施,并登报说明延期之原因。至二十五日,北京政府仍无答复,只得召开代表大会,到会各校代表一百五十人,决定次日(二十六日)在老西门外公共体育场举行罢课宣誓大会。

五月二十六日上午九时前,上海各校男女学生二万余人,已在会场集合就序,事先由执事人员,在场之中央竖立旗杆,并搭起讲台,各校校旗依次排列,首由大会主席何葆仁宣布大会宗旨,决定自本日起实行罢课,不达目的,誓不复课。当时群情激昂,均赞成其主张。继由贫儿院乐队奏军乐,童子军举行升旗礼,各脱帽向国旗三鞠躬致敬,然後宣读罢课誓笥:

「民国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上海中等以上学校男女学生二万余人,今在中华民国国旗之下,宣誓曰:『吾人期合全国国民之能力,内除国贼,外抗强权,为挽救国家危亡,不顾生死,决心坚持到底,谨誓。』」

当时人人热血沸腾,高呼口号,声震云霄,气吞河岳,表现中华儿女正义勇敢大无畏的优良品质。

礼毕,随即举行示威游行,由会场之东门出,循大吉路北走民国路,过西门、老北门、新北门、小东门,经中华路,过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走蓬莱路,过县署,绕城一匝,仍由大吉路返回公共体育场。游行约二小时,在炎热天气下,队伍步伐整齐,精神饱满,纪律严肃,绝无落伍凌乱现象,使沿途观众大受感动,频频鼓掌助威。

游行队伍回到会场後,各就原位排列,由会长请北京来沪学生代表方豪登台演说,报告北京学生运动「五四」以来之发展情形,痛斥北京军阀政府媚外压力之罪恶,盛赞上海学联组织之成就,盼能南北学运联成一气,为国家民族前途共同奋斗到底。听者无不动容,博得全场掌声而散会。

当晚即发布新闻,通电全国,其文如下:

「全国各地学生会均鉴:今晨沪中等以上学校男女学生二万余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罢课宣誓典礼,并游行全城,秩序严肃,特闻。并请一致行动为吩。上海学生联合会寝。」


筹组「全国学生联合会」

五月二十八日,上海学联会评议部举行会议,主席狄侃、纪录金振玉,到会代表六十余人。主要讨论筹组全国学生联合会、宣传工作以及罢课学生自修问题。一致议决:

(一)致电北京学联会,请即日推派代表来沪,筹商组织全国学生联合会设於上海事宜;

(二)通告各校罢课同学每日应留校自修三小时,不可荒废学业;

(三)加强学运宣传队组织,务期唤醒民众,共赴国难,争取国权与民主自由,并使其谅解学生罢课之目的。

六月二日,北京学联会派出代表团来沪,其代表人选为北京大学方豪(任团长)、北京国立法政大学王秉乾、北京中国大学祈大鹏、北京高等工业学校箫镇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张明纲、北京汇文大学刘恩深、清华大学陆梅僧、北京高等警官学校李序辉、以及天津南开学校袁祥和、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杨兴夏等十人组成之。经与上海学联会代表何葆仁、潘公展、金振玉、陈仁杰、董克仁等,在寰球中国学生会举行会商,一致决定通电全国各省市推派学生代表二人,请於六月十四日以前,来沪向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报到,以便择日举行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同日,上海学联会召开大会,报告罢课已历七日,北京政府尚无明确麦示,应即推派代表向上海总商会接洽,请其通告各商店一律罢市;又应问纱厂及其他工厂工会接洽,促请工人罢工,共同配合学生罢课行动,加重对政府压力,以期早日实现斗争之目的。此项提议,一致赞成通过,分途展开活动。迅即获得工商界热烈支持。


反帝爱国罢课罢工罢市

六月五日开始,上海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运动,都实现了,市面百业停顿,由学生、工人、店员组成的游行队伍约三四千人,於五日聚集在南京路浙江路上,高呼「救国」口号,一度与租界巡捕发生冲突。到了六日,各商店门口都贴上「不除国贼不开门」、「不除国贼不开市」的标语,以示反帝爱国的决心。九日下午,工人队伍出动在南京路上游行,学生宣传队沿途散发传单,租界工部局接二连三发布告示,要求停止「三罢」运动,并出动万国商团加强巡逻,又对「上海学联会」和「全国学联会」筹备处进行威胁,但色厉而内荏,大家理直气壮,不为所动。

六月十日,北京政府面对「五四」以来日益扩大的爱国压力,已知民意不可侮,武力不可恃,继释放被捕学生之後,乃於是日正式发布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官职,以平民情。上海学联会以政治斗争目的,初步达到要求,为顾全大局,乃於十一日起,分派学生要求商店复市,工厂复工,学校复课;「三罢」运动,均告停止进行。

各地学联会代表抵上海

六月十四日,各地学联会已有十二处代表来沪报到,由上海学联会负责招待,下榻永安公司之大东旅舘,经洽商之後,决定於十六日下午,假寰球中国学生会举行全国学联筹备会议,议定於十八日下午二时,在大东旅馆会场举行「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届时,推举何葆仁为临时主席,当场选出北京代表段锡朋为会长,上海代麦何葆仁为副会长,瞿宣赖、康白情为秘书,章慰然为干事长,费公侠为副干事长,奚玉书为总稽核,吴匡为稽核。

兹将全国学生联合会各地代表名单详列於下以供读者参考:

一、北京代表:段锡朋、罗家伦、陆梅僧、康白情、瞿世英、周炳琳。

二、上海代表:金振玉、俞庆棠、潘公展、何世桢、邵禹襄。

三、南京代表:曹公谨、吴邦杰。

四、天津代表:张阳光、马骏。

五、杭州代表:连瑞琦、黄维时。

六、武汉代表:汤志先、常禹元。

七、河北代表:吴震寰。

八、江西代表:邓毅生。

九、安徽代表:程孝嘉。

十、山东代表:崔书馨、卓景泰。

十一、河南代表:李仁荣、李文期。

十二、浙江代表:魏琥。

十三、吉林代表:吴仁华。

十四、云南代表:李骏华。

十五、广东代表:郑国治。

十六、四川代表:廖志强。

十七、苏州代表:周承澍、尤敦信。

十八、扬州代麦:孔庆沫。

十九、唐山代麦:周易。

二十、宁波代表:丁福成、张其昀。

廿一、崇明代表:施英、王欧。

廿二、南通代表:张润夫、罗元恺。

廿三、福建代表:王世赖。

甘四、留日代表:廖方兴、王之桢、盛世才。

全国学联成立大会一星期之後,各地代表均离沪各返原地,上海学联会除承担全部代表留沪期间食宿费用以外,还对远道代表给予旅费津贴,克尽地主之谊。後来这批代表,多成为我国的风云人物;但岁月不留人,如今硕果仅存者,屈指可数。同志加老伴的爱妻金振玉女士,亦舍我早归道山,惟有回忆当年情景,聊解岑寂而已!



「五四运动」在上海发放的光芒(下)


〖上海各界响应「五四」的爱国运动,虽然因曹汝霖、幸宗祥、陆宗舆三个亲日派下台获得胜利,停止罢课、罢工、罢市;可是这个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定,而北京政府是不惜丧权辱国企图参加和约签字,讨好日本,以便加入国际联盟组织,巩固其政权。故此上海的爱国运动,并没有结束;尤其全国学联组织成立後,更具有代表全国学生争取国权的任务。〗


各界要求拒签巴黎和约

早在一九一九年五月九日,上海总商会对巴黎和会决定的山东问题,竟昧於民族大义,电请北京政府,主张直接与日本交涉,电文公布後,立即引起群情大哗。上海学联会首先派代表赴上海总商会,质问会长朱葆三,指摘其主张不当,应予更正;其他各界有识之士,亦反对中日直接谈判,主张我国应向巴黎和会争回山东主权。

十三日,总商会召开紧急会议,补发两电如下:

一、致北京政府电称:

「徐大总统钧鉴:本会对於青岛问题,前发佳(九日)电,因各界舆论以向巴黎和会力争交还为是;今经会议公决,自应取消佳电,

请力争由巴黎和会交还青岛外,务乞钧座迅电陆(徵祥)顾(维钧)施(肇基)王(正廷)魏(宸组)各专使,一致力争,以顺民意,而救危亡,不胜迫切待命之至。上海总商会元叩。」

二、致巴黎和会中国专使电称:

「陆、顾、施、王、魏诸专使均鉴:青岛问题,迁延未决,民情愤激。巴黎和会,主张正义人道,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今本会与各公团一致反对中日直接交涉,民意所在,国脉攸关,务请毅力坚持由和会交还青岛为是,以顺民意,而救危亡。上海总商会元叩。」

当时上海总商会在我国商业界居首要地位,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影响人心至大。初因昧於国际情势、对巴黎和会的作用认识不清,致有佳电的错误主张,终能幡然醒觉,从善如流,补发以上两电更正错误,诫属难能可贵。


我国参加和会四项目的

按巴黎和会,在当时是国际上一项重要无比的大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各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各国公认是重建世界和平的原则。我国参加巴黎和会,原来的目的计有四项:

一、是收回战前德国在我国山东省内的一切权益,可是这些权益当时已被日本用武力取而代之,故必须藉巴黎和会的力量,从日本手中收回主权;

二、是藉巴黎和会主持公道,取消民国四年中日条约(即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廿一条条约)的全部或一部;

三、是取消列强在我国享有的一切特权,如领事裁判权、租界、关税协定等;

四、是结束德、奥在华之一切特权,由我国收回自主。

故此北京政府选派陆徽祥(时任外交总长)、顾维钧、施肇基、王正廷、魏宸组等五人为中国代表,组成代麦团共五十二人(包括外籍顾问五人),出席巴黎和会。在前五名代表中,只有陆徽祥是民国四年签订中日密约(即廿一条约)的经手人;而巴黎和会只规定中国代表二名,所以陆、顾两人是正代表,其他三人为副代表。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的正会长由法国代麦团团长克里蒙梭担任,副会长由美国代表团团长蓝辛、英国代麦团团长劳合乔洽、意(大利)国代表团团长欧兰多、日本代麦团团长西园寺侯爵担任。这个组织,类似现在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样,具有最高决策权力。因此巴黎和会的实权,由法、美、英、意、日五国操纵,可是对美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公平主张,却因其他四国实行霸权主义而不能实现,以致国际正义无法伸张。是以巴黎和会自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一月十八日,在凡尔赛宫正式开幕以迄於「五四运动」发生前後,对青岛归属问题,一直议而不决,任由日本武力侵占。而北京政府,当时由北洋军阀徐世昌、段祺瑞等把握权柄,勾心斗角,借外力以自重。於巴黎和会先一年九月(一九一八年),即由亲日份子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章宗祥(时任驻日公使)经手,向日本借款日金二千万元,以高徐、顺济两铁路为抵押,签订中日密约;又由章宗祥於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答覆日本外务省大臣後藤新平的照会,「欣然同意」山东权利应归日本。按日本照会所谓的「权利」,还超出了民国四年的「廿一条」,规定胶济铁路应由中日合办,沿路警察要聘用日本人,济南、青岛均驻日军。所以我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一再向和会提出山东问题,据理力争,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一切权益,甚至由王正廷代表公开以上秘密。日本却恼羞成怒,以中日密约换文作为侵略根据,并威胁北京政府须由中日两国直接交涉,一切问题非经日本同意,不得在巴黎和会提出。和会对此亦感到无能为力,英、美、法三国首领发表谈话,也谴责北京政府对日外交庸懦无能。我国有识之士,对日本此种覇道行为极表愤慨,对北京政府反感日深,这就构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全国学联发表紧急宣言

全国学生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後,配合全国各界反对我国在巴黎和约签字的运动,除电告北京政府收回签字成命以维国权外,并发表紧急宣言如下:

「风雨骤矣!祸患亟矣!报载北京政府已电令陆、王代表主张签字於对德和约矣!嗟乎!吾国不幸而与抱德意志主义之日本毗邻,睹彼狼鸷行为,狡然思逞,宜如何警惕防维,戢彼野心,保存疆圉。乃北洋军阀及少数政客,乘欧洲无暇东张之际,国内无正式民意机关之时,与日本缔结中日密约廿一条及其他密约,甘心媚外、借款固私,国人稍有违言,动加杀戳,积弊从慝,极於此时。此次签字问题,即为承认中日条约廿一条及其密约与否之最後解决。山东为吾国大圣诞生之地,青岛为吾国加入协约国应收回之权利。保留则文化将就光大;丧失则神州日就陆沉。凡有血气之伦,莫不愤激。非曰:宁不签字而死,毋为签字瓦全;即曰:韩以亡国人而犹奋斗,何况於金瓯未碎之我邦?民气之盛,於此可见一班。况举国延肢痛哭呼吁!工商辍业於市廛,弦歌失响於学校,贩夫走卒隐有哀声,江河万古惧为奴隶,此种凄惨悲戚之景象,任在何国,必起与国民提携;而北京政府冥顽不灵,悍然与民意宣战,是甘弃人民而自陷於孤立地位也。嗟乎!国者,我四万万同胞公共之国也,与外国缔结条约,须得代表我四万万同胞之民意,而北京政府,置全国民意於不顾,故我四万万同胞所不能承认也。风雨骤矣!祸患亟矣!一发千钧,危急万状,我四万万同胞亟起图之。」

这等於是一篇讨伐北京政府的檄文,慷慨悲壮,扣动人心,使军阀政府心惊胆寒,终於改变签字的决定。


徐世昌声明和约未签字

七月十日,徐世昌总统正式明令公布我国代表未签字巴黎和会的情由,作为自辩以谢国人,其令云:

「巴黎会议对德和约,关系至钜。迭经电饬各全权委员审慎从事。顷据全权委员陆徽祥等六月廿八日电称……等语,披览之余,良深慨惋。此次胶济问题,与日德间三国之关系,我最初希望,旷览友邦之大势,反省我国之内情,言之痛心,至为危惧。惟究此项问题之由来,诚非一朝一夕之故,亦非今日决定签字与不签字即可作为终结。现在对德和约,既未签字,而和会折冲,势不能诎然中止,此後对外问题,益增繁重?尤不能不重视协约各友邦之善意。国家利害所在,如何而谋挽济;国际地位所系,如何而策安全。亟待熟思审处,妥筹解决。凡我国人,须知圜海大同,国交至重,不能遗世以独立,要在因时以制宜,各当秉爱国之诚,率循正轨,持以镇静,勿事嚣张,俾政府五各全权委员等,得以悉心筹画,竭力进行。庶几上下一体,共济艰危,我国家前途无穷之望,实系於此。用告有众,咸使周知!此令。」


宣告结束对德战争状态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九月十日,我国代表在对奥和约上签字,北京政府并於九月十五日宣告对德战事状态终止,及对奥和约签字,两令如下:

「我中华民国於六年八月十四日,宣告对德国立於战争地位,主旨在乎拥护公法,维持人道,阻遏战祸,促进和平。自加入战团以来,一切均与协约各国,取同一之态度。现在欧战告终,对德和约,业经协约各国全权委员,於本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巴黎签字,各国对德战状态,即於是日告终。我国因约内关於山东三款,未能赞同,故拒绝签字,但其余各款,我国固与协约各国,始终一致承认。协约各国对德战事状态,即已告终了,我国系协约国之一,对德地位,当然相同。兹经提交国会议决,应即宣告我中华民国对於德国战事状态,一律终止。凡我有众,咸使阅之,此令。」

广东军政府也对德宣告和平,文云:

「自欧战发生,德人以潜艇封锁战略,加危害於中立国,我国对德警告无效,继以绝交,终与美国一致宣战,当即声明所有中德两国从前所订一切条约合同协约,皆因两国立於战争地位,一律废立。去年十一月十一日,我协约国与德国订休战条约,随开和平会议於巴黎,我国亦派专员出席与会;惟对於和约中关系山东问题三款外,其他条款,及中德关系各款,我国均悉表示赞成。今因我专使提出保留山东无效,未签字於和约,此系我国保全主权,万不获已之举。对於协约各国,实非常抱歉。而对於德国恢复和平之意,则亦与协约各国相同,并不因未签字而有所变易。我中华民国希望各友邦对於山东问题三款,再加考量,为公道正义之主张,而为东亚和平永久的保障,实所馨香祷祝者也。特此通告。」


五四运动导致民主政治

引录以上南北政府的文告,以资说明巴黎和会的来龙去脉,以及国际与国内的综错复杂情势。拒绝巴黎和会签字运动终於达到目的,民意得以伸张,这是民国以来因五四爱国运动而导致民主政治的一个里程碑,其意义是非常重大。

此後,我们学生运劲继承「五四」的余结,除了从事反日爱国运动之外,主要致力於文化革新与民主科学的实践,任重道远。反日抗战早已胜利完成,而民主科学的伟业,尚待国人今後继续努力,以求实现。



■■■■■■■■■■■■■■■■■■■■■■■【以上全文完】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2 】 「五四运动」 特辑


五四运动前後的几宗秘闻
作者:赤松子


一、陆徵祥当年为何不敢在巴黎和会的协约国和约上签字?

二、章宗祥在北京学生重重包围、拳足交加下,怎得幸免一死?

三、上海罢市罢工作北京被捕学生的後援,如何促成的?

四、最早被派来中国的两个苏俄代表,闹过些什么笑话?



从出席巴黎和会说起

民国七年十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告终,美国总统威尔逊及法国的克雷孟梭、英国的鲁意乔治等召集和会於巴黎,讨论世界善後问题。我国派往出席的代表五人是:陆徵祥、王正廷(代表南方)、顾维钧、施肇基和魏宸组。当时我国对巴黎和会的提案,为收回租界、取消领事裁判权、改订关税等。关於二十一条,各代表则认为该约既未经我国国会通过,只系袁世凯与日本的私约,要求巴黎和会作公判,但不料和会竟以该约系既成事实,不愿过问。至对於山东问题,顾维钧代表主张:我国既已对德参战,胶济铁路(胶州湾至济南)的租借条约,当然无效,胶济路自应属於中国;青岛乃日本以武力所占有,不应属日本,应由巴黎和会交还中国。当时日本出席和会的五代麦如石井、林权助等,也都是日本第一流的外交家,但是他们的英语都不能畅所欲言,大都是讷讷不能出口,而我国代表如顾维钧、王正廷等人则英语流畅,有青年雄辩家之誉。加以当时的美国代麦也竭力为中国帮忙。无奈关於山东问题,因我国当时驻日公使章宗祥与日本外务省在济顺高徐铁路借款换文中,曾声明中国政府表示同意。於是,日本代表在和会中,乃据此向英法方面进行贿赂,兼使用压力。後来巴黎和会终决定「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由日本承继。」巴黎和会於民国八年六月廿八日举行协约国签字和约时,我国五代表乃拒绝出席参加。据说当时大总统徐世昌特派陆徵祥为总代表,以其对於签字,饱有经验。又传说陆氏那次赴巴黎出席和会,途次日本时,曾与日本方面口头相约承认签字於和约之上。但在面临签字之时,已是我国国内掀起五四运动之後,所以当时北京政府亦不敢坚决主张签字,只叫各出席代表相机办理。可是到了签字前夕,在巴黎有山东籍华工二三人,找到陆徵祥所下榻的旅馆,因值陆氏外出,并未晤见,当即留下一枝手枪,并一张警告字条,上面写的是:

「狗奴陆徵祥,你真是签字专家,你签了二十一条,如今又要出卖俺山东,你明天要是签了字,俺弟兄一定在马赛奉候,叫你回不了中国。」


当夜陆徵祥於十二时回到旅舘,看见字条,大吃一惊,立刻找顾维钧等人商量,陆氏痛哭流涕的说:「我们奉命而来,如不签字,怎麽回去见徐大总统!」其余的代表,有主张签字的,有不作声的,还是顾维钧和王正廷表示道:「我们没有面目见徐大总统事小,倒应该留点面目见四万万人,像在法国的这些山东华侨,都是三山五岳的好汉,阁下一定要签字,我们却不赞成。」等语。至此他们五人才决定不出席。於是,山东问题除外,留待後来太平洋会议,才告解决。

关於山东问题,我国提案既不见纳於巴黎和会,当时我出席和会五代表会将交涉经过报告北京政府,其中有云:「在这次和会上,我国主张不见采纳的原因,大约有二:其一、一九一七年二三月间,日本与协约国间,曾结有承认日本占领青岛的密约;其二、因为一九一八年九月,我政府与日本政府曾有山东问题换文,我政府欣然同意山东为日本所有。」所以当时在和会中,美国虽竭力斡旋也无办法,就连大总统徐世昌至此也才明了整个山东的真相。

我国既不得意於巴黎和会,一时国内民心激荡,有不可压抑之势,在和会尚未举行签字的前一月,终於掀起了震动中外的五四运动。於是,卖国贼的头衔,也就戴在当时外交总长曹汝霖以及章宗祥、陆宗舆三个人的头上。


火烧曹宅尿淋章宗祥

且说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等十三学校的学生代表,午前在法政专门学校内开会,对於我国在和会所提的山东问题,会商「外交补救」办法,是日午後男女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集合,手持「还我青岛」、「同胞快醒」、「打倒亲日卖国政府」等旗帜,作示威大游行。先从天安门向日本使馆进发,被军警拦阻,乃转向东城赵家楼曹汝霖私宅,带头冲向曹宅的几个学生,其一为江西学生许德珩(号大炮),其一为湖南学生锺某。锺姓学生善拳术,能举百余斤铁棒,彼等行抵曹宅後,首先由锺某一手打倒曹宅仆役四五人,由许德珩冲前开门,然後大队学生,一涌而进。曹汝霖闻信,於惶急中翻墙遁去,章宗祥却未及走脱,学生们抓着他,先骂道:「你这卖国贼,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你知道天已亮了吗?你不赶快回你浙江老家,还留在北京,天天和曹贼商量什麽卖国勾当?」随即把章氏推在地上,拳足交加,打得头破血流,有人还用尿迎头淋下,吃尽苦头。正在不得开交时,内宅闪出来一个日本女人,慌慌张张地才把他拖走,有人说她是曹汝霖的日本太太,也有人说是曹汝霖在东京请来的下女(每月薪金千元),更有人说她是日人西原龟三的女儿,系奉日本参谋部命令来北京做工作的。这时本来有几个东北籍学生要去拉脱这全日本女人的裤子,众人认为如此太不文明,应保存大国风度,於是章宗祥在学生重围中,才幸免一死。不过,大家仍然怒气冲天,放火大烧曹宅。迨警察赶到,逮捕了激烈学生三十二人。当夜王宠惠、林长民、汪大燮三人赶到警局去保释学生,北平总商会也於翌日(五月五日)组织国民自决会以为学生後援。但被捕学生终未得释放。因此遂使全体学生更加愤怒,由学生会上书政府,请罢免曹、章、陆三人,一面组队分在各街演讲,并将各商店日货,加以封存。同时罢课的风潮,迅即波及全国各大都市,如上海、天津、济南、保定、郑州、武昌、长沙、安庆、开封等各学校,无不呈罢课状态。


学生代表下跪求後援

到了六月四日,上海学生会及北京学生赴沪的代表,要求上海总商会及总工会作学生後援,实行罢市罢工。当时抵达上海的北京学生代表,常往来我所主持的一间报馆,与我研讨善後办法。记得是六月三日之夕,学生代表等全体集合在我住宅里,他们认为上海的商人太调皮,有的学生说:「关於罢工罢市,若上海总商会与总工会今夜:不承认,明天北京同学等,决无释放的希望,究应用何方法,才能使他们承认呢?」我说:「应尽一切可能。」其中又有人问我:「难道磕头也应当吗?」我说:「你们不记得韩信曾受跨下之辱吗?」至此他们才点头。次日学生代表们到了总商会,说得声泪俱下,商人们仍无动於中,总顾虑他们生意上的损失和将来的责任未免太大,一直缠到夜里十二点,学生代表们果然用苦肉计,全体向商会委员们下跪相求,他们终於感动了,决定罢市。总工会方面听见商会决定罢市,也承认罢工。於是,北京政府见事体扩大,乃於六月六日将被捕的学生一律释放,并将曹、章、陆等人一律免职。

五四运动的一幕,其对於政治的直接影响,除打倒曹、章、陆等人外,虽然并没有使北洋政治如何改良,可是对於政治革新的机运,确也奠立了不少基础。因为当时以北大为中心的文化界,如胡适之等所喊的口号,正是「科学与民主」,这个口号对於当时及後来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因为在那个时候,政治的黑暗固已达於极点,同时社会思潮,也是应有尽有。兹举其主要者约有如下五种:

(一)系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

(二)胡适之提倡的民主主义(当时号称民治主义)。

(三)李大钊等提倡的共产主义(当时号称波尔斯维克)。

(四)蔡孑民等提倡的无政府主义。

(五)康有为提倡的君宪主义。

就提倡五种主义的形势来说,第一是三民主义,当时在国内鼓吹三民主义的刊物,有上海的「民国日报」、上海的「星期评论」(戴季陶主编,不过言论左倾,号称三民主义的左派),上海的「建设杂志」(有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等人执笔,孙中山有时也在上面发表言论)。第二是民主主义,由胡适之等人在「新青年」上鼓吹,有时也在各地演讲,稍後又有「努力周报」等面世。第三是共产主义,当时共产主义在中国播种,却有两大来源:来源之一是由日本杂志介绍到中国,因为日本人的研究兴味颇浓,而对於外来新思潮感应也最快,自俄国革命成功以後,日本老学者如何上肇等醉心於资本论及黑格尔哲学的研究,并且尽量从事翻译介绍,这时候的中国,大部为北洋军阀盘踞,小部是西南军阀割据,内战频仍,民不聊生。所以一般有野心而又感苦闷的学者,乃从事转译此等者作,而当时我国青年在极端苦闷中,看到这类译文,认为这副毒药是救世的金丹,所以提倡共产主义的虽仅李大钊、陈独秀等二三人,而附和的青年,则颇不少。当时毛泽东刚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出来,四顾茫茫,走投无路,看见李大钊的文章,遂决心走上这条路。另一来源则为列宁看上了中国,在俄人越飞、加拉罕尚未来华之前,列宁就已经两次派遣代表到过上海。


我和苏俄代表的对白

第一次的那个代表(忘其名)到上海,是由一韩国学生任翻译,这个学生会特地跑到我所主持的那间报社来约我和俄人代表谈话,那次相谈的地点是在法租界公馆马路一法国大旅馆中,我同韩国学生进门以後,见有一个五六十岁的大鼻子,身穿一件褐色的破旧西装,上面油渍斑斑,发乱蓬蓬似是一个神经病院的朋友。韩国学生给我介绍,彼此互通姓名以後,他开口就说:「列宁先生对於中国的内乱,非常关心,他希望中国人自已努力,早日把中国变成天堂。」

我说:「多谢列宁先生的关切盛意,不过列宁先生认为中国应当如何努力,才能使中国早日变成天堂?」

他听了我的话,立刻站起来,指着壁上挂的一张俄文世界地图说:「你看!中俄如此接近,从俄国通中国,至少有几十条路,你们只要能在任何一个边区(只要能通往俄国)发动革命,列宁先生立刻就可以拿相当的军器和金钱接济你们。」

我说:「列宁真能如此,简直是基督再生,但是请问列宁先生如此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他的目的在那里?」

他立刻回答道:「列宁先生他就是今天世界上的基督,他愿意世界都变成天堂,他只做一个牺牲者,除此以外,他并没有什麽目的。」

我当时正色斥道:「照你说来,是希望中国变成共产,这与中国民族性不相容,至少,我们不能赞成。」

他听了这话,脸色有些发赤,用手在头上抓了抓乱蓬蓬的发丛道:「你还年轻,不甚了解贵国情形,前几天我曾会见唐绍仪,他说中国在几千年前已经实行过共产制度(指井田制度),你怎麽会不赞成?」

我说:「你弄错了,唐绍仪不懂得中国历史,井田制度在中国古书上,曾有不少人引用过这件事,但没有人能证明如何去实行。我如今很简单的告诉你,他们传说夏朝井田,是每人五十亩,周朝是每人一百亩,但是由夏到周,瞬间是一千年,在这一千年中人口增加了若干倍,怎麽周朝每人分田,会比千年前的人多出一倍?何况在当时人口既无调查,土地也没有精确统计,请问如何分起?并且唐绍仪是一个官僚资木家,你以共产主义的立场,竟向资本家说教,未免矛盾了啊。」

殊不料这个红色大鼻子冷笑而耸肩的答道:「唐绍仪先生是你们政治上、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只要他肯赞成共产,中国前途就大大有望,至於共产党对於一般人,并不问你是资本家与非资本家,只问你的钱怎么用。譬如我,在俄国的财产,可以买一个上海,可是为什麽列宁先生会找我当代表,就因为我捐出全部财产来作革命建设的费用。」

我当时觉得他的说法和态度,都越来越离奇了,只得与辞而出。後来他又约我两三次酒会,我都谢绝了没有去。不久,他回国,听说未到海参崴就死了。

这个代表走了不久,上海又来了一个俄国青年,也自称是列宁代表,不过这个青年的行为,颇为特别。那第一个代表到了上海,虽不知真假,但他却带了相当多的钱,在上海也请了不少次的客,虽然没有什么结果,倒还没有十分丢面子。至於这个俄国青年代表到上海,也是找了一个韩国学生翻译,但是他到处去会人,都要募捐,自称因海参嵗到上海,为海盗出没之区,不敢多带钱,只要中国朋友能帮忙,他回国後一定加上利息,立刻兑来。可是上海的人听了这一套话,觉得这小子简直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想白手求财,也就乾脆不理。後来黄炎培听说了,便送给他一笔路费,不过据说这钱也不是黄炎培的,乃是黄炎培向聂云台、穆藕初等处募了一万块钱,自已留下八千,将两千送给这个俄国青年做路费。


■■■■■■■■■■■■■■■■■■■■■■■【以上全文完】

◆HGC所作系列发布之内容,除特别注明者外,均由HGC 成员完成数字化处理与制作发布。

◆除有时对字体作繁简体转换外,〖HGC〗对所有发布内容均未作任何改动,文字均一任其旧。除特别注明者外,凡简体字发布内容,原文均为繁体字。正文发布内容中之符号“【 】”及其中文字,均为〖HGC〗所加;符号“〖 〗” 及其中文字表示原文编者或作者之按语。

◆除特别注明者外,发布内容均为HGC 成员为 “罕见奇谈”与“独立评论” 专门提供的全球中文虚拟社区首发内容。

◆欢迎转载〖HGC〗【成败之鉴】系列以广流传,但请注明首发出处!!



成败之鉴】其他已发布【中华民国学生运动】之关联内容还有: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1 】 昆明学潮与李闻血案 特辑
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561954

【成败之鉴·日本在中国 2 】 二十一条与中华民国对日外交 特辑
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566611


作者:HGC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HGC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7129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