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原创]信州信天游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原创]信州信天游   
东京博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0/01
文章: 2957

经验值: 1232


文章标题: [原创]信州信天游 (1022 reads)      时间: 2005-2-15 周二, 下午1:15

作者:东京博士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自从那次冬季奥运会在长野召开后,从东京伸向日本内陆纵深的长野的铁道干线一
下子被建设成了不亚于东京至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了,其实东京站始发长野站终点也
不过就1个半小时左右,对于足迹遍及北海道和九州的我来说,偶尔坐长野新干线还真
有点“打的”的感觉,说“打的”最确切的是因为对一坐上舒适的新干线有睡大觉习
惯的人来说全程也只不过是打个小小瞌睡的功夫。

对于早上极为懒散的我来说,到达长野车站转LOCAL列车通常已是正午时分,就这么
一路懒洋洋的自然没有一本正经找饭店像个绅士般独自用餐的习惯,这种地方县城的
繁华街虽然中华,意大利,印度等万国料理,当地的风土告诉我除了日本的和风料理
之外其味道是不敢过于期待和恭维的。因此以车站大楼里的MC算是常客了,虽然混迹
于吵吵嚷嚷的高中生们之间给这种快餐店带去一丝异色,看中的全世界人民大统一的
那个汉堡包味道至死不渝,却也不曾皱起过厌倦的眉头,喜欢长野车站的MC的一个最
大的原因是可以坐在面对车站广场的2楼大玻璃前,对着眼前一览无余的长野冬景,
或眺望那些雕塑般半裹银装的远山,或一睹活泼的信州mm在大街上发着广告餐巾纸的
风采,如此就着一杯可乐随意地往嘴里扔几根炸薯条也算是味道好极了,此物此景中
价廉物美地消磨着正午的“撒拉里忙”黄金时光。

长野车站当然也是随着那个冬季奥运会被修建一新,表面看完全没有一丝农村信息,
但在我眼里它永远不是都会,尽管站前也有衣着入时不亚于东京原宿的MM们。2月中旬
从四面白雪皑皑的群山中不时吹来凛冽的寒风,甚是钦佩短袄长靴的MM们在站前聚集,
既不会感冒,也不会得关节炎。在东京的街头才离开那些开足暖气的办公大楼几步就
连呼“撒慕伊”的OL们,不由得显得她们有点做作。

长野周边的广大地区俗称信州,乃日本传统文化繁盛地带之一,著名的文化古迹有松
本城,城下有还算著名的松本大学。虽然日本的寺庙古城建筑规模少有可于中国蓖美
的,但松本城到也不失为一个到此一游之地。其实中国也有山不在高有神则灵之说法,
真正懂得欣赏日本文化的大凡不会在建筑物的物理形状大小上发表肤浅之见,此乃于
细微处见精神之世界。

信州盛产苹果,如果有人说水果中最不爱吃的就是苹果,那此人为我。据说中国有个
经典的反日宣传传说,当年鬼子欲侵略中国,大鬼子在课堂上拿出个大苹果对小鬼子
们说,你们要吃这个大苹果吗,要!那就要到这里去。大鬼子指着大海西面广阔的大
陆地图说。另有一传说是,30年代的孤岛上海有卖日本苹果,个个红艳,秀色可餐,
买回家一看半红半个青,原来是小日本把面朝外的涂了红色,此乃日货虚假之证据不
明教材。

信州与青森县一样盛产苹果,其中有“国光”,据说祖籍为中国大陆,经日人多多栽
培提拔落地生根,并改良为今日驰名世界的优良品种——红富士。在信州的土产商店
偶尔还可以看到一种甚为可爱的迷你平果,吃口形状皆与祖宗“国光”极为相似,据
说是目前唯一的保留了传统“国光”的精品礼品苹果,至于那个苹果涂色欺骗世人的
故事,倒反而听上去像咱们中国今日商界假货横行之家常事了。不过大多数上了年纪
的日本人都知道“国光”来历,我觉得这“国光”也算争回了点咱们国家的光。

信州大地到处可见苹果园,下了新干线,换乘开往日本海方向的普通列车,这是只有
3辆编成的小小列车,列车驶离长野车站的第2站是个很小得车站,有趣的是站名叫
“三岁”,列车一出“三岁”站,奔驰在信州大地上,远远望去像一条小虫子,沿途
两边都是一望无尽的苹果园,2月中旬虽然被皑皑白雪覆盖过半,但是当苹果丰收的前
夕,这些果园的大地上将是满山遍野的银色一片,为了让收获的苹果360度沐浴阳光,
解决苹果受日照角度不匀的阴阳脸的问题,日本的苹果果农发明了在地上铺满铝箔反
射阳光的方法,一雪当年被咱粪青们嘲笑的苹果涂色之耻。

对注重健康的美食家来说,信州另一个名特产非信州荞麦面莫属了,初尝这种面,实在
说不出有何美味,搜肠刮肚为了不对面前的日本人失礼,能找到的也就是“朴素”两个
字了。竹编的筛盆上摊着冰镇的灰绿色的荞麦面,一支当天采自山间清流的新鲜山葵点
缀在晶莹透明的冰块上,那是当场擦成山葵泥与一种鲜酱油一起搅匀后作为荞麦面的调
料,但绝没有中国面条那种配以正规的菜肴作陪衬的。日本料理似乎特别注重这些自己
操作的小动作来体现饮食过程中的雅趣,就此我在味觉感受上毒辣评论也随之被遗憾
地封杀了。

荞麦面是一种低卡罗里,脂肪几乎为零的粗粮,因此很长时间我一直对此持低调,最多
应接于社交辞令的地步。像我这种有过文革时代的孩提记忆的人是不会忘记中国在那个
年代特有的忆苦思甜活动,清晰地记得学校强制学生吃忆苦饭,就是类似荞麦制作的干
饭团,北方似乎俗称窝窝头。同班女生有一大半见之均呈樱桃小口之状,更有眼泪汪汪
者匿藏回家“处分”。有过如此“悲惨”记忆的人怎么会出国花费宝贵的外汇去吃这
“忆苦面”?

其实刚到日本对于抵制意大利通心粉的吾辈文化心理绝不亚于看不起荞麦面,虽然不曾
与忆苦思甜挂钩,但是从碳水化合物的观点看是半斤八两,只是后期调味意大利通心粉
远比日本荞麦面豪华妩媚,刀叉并用小口啄入决不可震动空气乃众所周知饮食礼仪,与
之相反,日本荞麦面淡而无味,讲究通喉滑爽冰凉世界,那蘸着跟稀释的酱油差不多的
卤汁稀里哗啦的声音至今仍然无法承认为上品,尤其是这种习惯日本人把它运用到吃中
国拉面上却美其名曰对厨师手艺最高的赞美,一直觉得是此乃今生无法容忍而必须保留
的一个鄙日素材。

早就完成了高度经济成长的日本,很多人也早就忘记了一大群兄弟姐妹一碗酱汤一条小
鱼的日子,因此他们弃鱼肉从素,返璞归真地把吃荞麦,蒟蒻、牛蒡,山药,南瓜,红
薯之类当作了“贵族”时髦食品。认为凡是天然,粗纤维就是自然和健康,可以停止他
们的肥满症,糖尿病,乃至解决他们像机器般忙碌的“死脱赖死”。农村人拼命向想往
城市生活和物质文明的同时,都市人却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进化论,反其道开始追求越农
村越自然,恨不得敲开播有马路嗅嗅泥土味的传统,日本已是如此,中国的都市何时步
入这种反文明和遏制自我炫耀的阶段?

有一次,我对日本人戏称道:“你们日本人的文明就是蛋糕。”,此话把对方说得哭笑
不得,因为我们正一起在喝午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在日本到处可以买到的商标为“文
明堂”的KASUTERA蛋糕。对方自嘲地承认,并告诉我日本人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崇拜文明,
所以可以很轻松的把蛋糕商标与文明连在一起,而不用担心被人批评是亵渎文明,事后
我倒觉得好像是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在被什么戏弄了,因为我们怀疑权威性的观点的思维
方式在近代已经被剥夺殆尽,荡然无存了。

我们中国人常常喜欢一哄而上,好的东西说得完美无缺,坏的东西非说得遗臭万年不可,
赞赏文明也是如此。但是“文明”一词在日语中却有着较为复杂的理解心境,文明象征
着进步,新事物新技术的同时,还意味着对传统的反叛和破坏,就像火,人类发明了火,
用来取暖,又用来告别了生食,使人类发生了飞跃的进化,但是火也给人类带来了日益
残酷的战火,人类历史的战争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火。火推动人类进步的同时,也破坏了
很多很多自然,似乎有点在嘲笑玩火者必自焚。

日本是否目前世界上生食最多的国家我未考证过,但是日本人对生食文化的执著和崇尚,
正如他们对文明的理解。而似乎并非我们中国人单纯地批判他们是茹毛饮血的未开化的
民族那般适合遗臭万年法则的。

看日本人对信州荞麦面的钟爱即可看出这个民族在追求发达的科技,吸收欧美文化的同
时,传统并没有被他们遗忘,而是将文明与传统呈最大公约数地存在着,日本的都市中
随处可以嗅到的乡村文化的气息,乡村也洒落着都市的流行风貌,这一切都基于日本当
今社会对自由和多元化价值观的容忍。

在日本,努力的过程被赞誉为了不起,而非结果论英雄,更不以黑白论世界。从信州的饮
食文化正可以看出传统的东西不必刻意去保留,也没有人特意地去宣传什么弘扬什么,顺
其自然信天游,大概就是人与自然最坦诚最朴素的关系吧。

东京博士 2005年2月14日写于日本长野县


作者:东京博士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京博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3735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