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洪洞县里怎麽才能出好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洪洞县里怎麽才能出好人?   
所跟贴 洪洞县里怎麽才能出好人? -- 芦笛 - (3313 Byte) 2005-1-27 周四, 下午10:12 (1197 reads)
北京痞子






加入时间: 2004/07/01
文章: 98

经验值: 2712


文章标题: 不是本末倒置,至少也是糊涂到家 (359 reads)      时间: 2005-1-28 周五, 上午12:03

作者:北京痞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道德不仅是让中国社会真正现代化的前提,它同样还是使中国在各方面繁荣起来的前提?

道德充其量是和现代化进程并驾齐驱的,远谈不上是什么前提。

中国的问题,在于这个社会已经不具有自身产生新的道德的能力了,不管这个新道德是好还是坏。在古代中国,由于道德权威是官家指定的,主流道德完全是由外力强行嵌入道德的主体的。也就是说,道德的主体——社会成员,在没搞清楚道德的真正含义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地接受了道德的教化。道德的遵守也并不是由道德主体的真诚愿望来保证,而是相当大程度上依靠社会舆论甚至强力来保证——不守妇道的妇女会遭到众人的唾弃而生活得很悲惨。

及至现代,社会主流道德仍旧是官家指定并强行嵌入道德主体。共产主义道德不就是这样么?

这样,作为道德最为广泛的主体的普通民众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自我选择并产生道德的能力。“信”在东西方同样都是道德标准的一部分,然而这一道德标准在东西方的命运却迥异。在西方,人们认识到尔虞我诈、毫无信用的社会,尽管也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成员自身防范水平等手段而继续得以运转,但毫无疑问,这样的社会运转起来成本很高。讲信用的社会,大家都愿意用冒一定的风险为代价,寻求某些操作环节的简化,进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营成本。当全体社会成员都意识到诚信应该是一种美德的时候,诚信就有了上升为社会公德的基础。

西方社会的过人之处在于有能力将道德愿望转换为道德。信用制度就是一例。有了信用制度,守信的人能够从中获得好处,自然愿意继续守信。于是,就有了诚信这种道德。

反观中国,我们这个社会的要命之处就是,即使全社会有了共同的道德愿望,也形成不了道德。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道德自古以来就是由外力嵌入道德主体的,道德主体的道德愿望从来就没有在道德的形成过程中起过作用。时至今日,中国人从骨子里还是不太相信所谓“双赢”的,只相信zero sum game。作为结果,国人一般会简单地认为遵守某种道德的人会吃亏,而不受道德约束的人会便宜。人们蔑视、嘲弄任何企图建立某种道德的努力,哪怕该种道德在全社会范围内如何呼之欲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民间智慧再形象不过地告诉我们,传统国人的mindset就是,在强烈的道德愿望来临的时候,要克制。

这就是为什么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的中国人,时至今日却是世界上最不讲信用的一群的原因。我看,老芦所呼吁的道德重建的努力,其前途恐怕不能乐观。重建道德,首先要有产生新道德的社会机制。而在这个过程中,制度的不断完善毫无疑问会起到促进作用。回到道德和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道德和现代化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

作者:北京痞子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北京痞子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4.505039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