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炉边闲话 (八) |
 |
燕南人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4/17 文章: 897
经验值: 0
|
|
|
作者:燕南人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说起娶媳妇聘闺女,人们都会想到“媒婆”。我问过老一辈的人,他们说农村没有专门以这个为生的人。在我们村就是大媒做成了,男女两家也就是给二十个馒头,做为回报。您想光靠这点收入,专职从事说媒,谁也受不了。那时候和现在也差不多,提亲保媒的大部分是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完全出于亲情友谊,对双方知根知底,进行推荐说合,本身并不贪图什么财物。
提亲说媒,男方看女方的条件比较简单,一是长相,二是身体,三是人品,四是活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炕一把剪子,下炕一把铲子。只要这四条够了,男方也就满意了。女方看男方也是上面那几条,但这几条只是总条件的一半,还有一半那就是家产,解放前看你们家有多少地,解放后看你们家有几间房!
看地的那个年代我没赶上,看房的年头我是赶了个正着。小伙子不管你多聪明,多灵利,多精神,多能干,没有三间房子,免谈!我有一个堂叔,年龄和我相仿,一表人才,地里的活:种、杷、锄、耪、收。村里的活:泥、瓦、木、棚、糊,无一不工,无一不精!就是家里太穷,哥四个三间房,媳妇进门在那住哇?到了四十多岁还成不了家,最后娶了哑吧。
说起房子,今天的年轻人一闭眼,就会想到沿海一带的小别墅,红砖绿瓦。京津沪郊的小二楼,电灯电话。那是现在!五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村的房子,百分之九十是土坯房。就是用土掺上麦糠和成泥拓成坯子,晾干了以后再用泥垒成的房子。房顶就是几根小腿粗的檩条做为横梁,檩条上面再铺上一层秫秸杆然后用泥抹上。冬天防不了寒,夏天避不了雨。
三九天屋里和冰箱一样,大清早一睁眼您就看吧,满房顶子倒挂着一串一串的冰棍,起来以后先把它掰下来,不然化了流得哪都是水。屋里冷怎么办?做饭的时候蹲到灶堂边上,跟着添两把火,暖和暖和。不做饭的时候找个朝阳地方溜墙根,外边比屋里还暖和。您一进村就能看着,一个个都缩个脖子,揣着袖子一排一排地靠墙蹲着,侃!张家长、李家短,黄鼠狼三只眼。大鼻涕瓷喽一下,突喽一声!什么手纸、手绢,擦屁户就是土克拉、秫秸棍。擦鼻涕就是两袖子,曾光瓦亮,省事!
到了秋雨连绵的季节,外边大下,屋里小下,外边不下,屋里还下!我小时候,只要一下雨,就要把锅碗瓢盆全都拿出来,满屋子摆开,接漏下来的雨,“叮当、崩叭”的乱响。小孩们一困就睡着了,大人们还不敢睡,盆里的水接满了还得往外倒。不光我们家是这样,家家都这样,这就是当年农村的标准房。
从我记事到80年前后,女方相亲说白了就是相你们家房子。只要有这么三间漏雨的土坯房,嘿!您就能娶上一个挺俊挺俊的小媳妇!还能过日子,还会真疼您。用不了一年准给您生一个又白又胖的大小子!
有人说土坯房只要有劳力还垒不起来吗?这您就不懂了,第一是地基,解放前没有十几口袋麦子买不了一份地基。解放后,76年以前,大队根本不批。就是有了地基,和泥那得用土,挖土您得跑出几里地。和泥还得用水,到井里去挑,来回又是几里地。麦糠、檩条、秫秸、窗户、门框。连用人再买料少说四、五百块,现在也就是一顿饭钱,那时候年头不对,省吃俭用也要攒半辈子!
您就算算吧:从1900年起,八国联军开始烧、杀、抢、掠,接下来就是军伐混战,北伐南剿,八年抗战,国共翻脸。抓壮丁,拆门板,抢粮食,派军款,整整打了五十年。我们村五十年没盖过一间房子!老人们说;那年头没挨上枪子,混个活尸就算不错啦!解放后虽然没有战争的硝烟,运动不断!今天互助组,明天公社化。队为基础,三级核算。闹得挺欢,活没少干,就是没钱!哪个村也有十几条光棍汉!
房子看中了,还要看看属像:猪遇猿猴不到头,金鸡见犬泪交流。龙逢玉兔云端去,从来白马怕青牛。蛇逢猛虎如刀断,鼠遇绵羊一旦休。这一套歌词男女老少都熟,整天念道“猪遇猿猴不到头,金鸡见犬泪交流”!属猪的真不敢找属猴的,小孩们跟在您后头喊;不到头哇!不到头!属鸡的也不敢找属狗,泪交流!您说谁不怕,谁不烦!这就跟“鬼”一样,你越怕鬼,就越有鬼。这日子还能过吗?干脆,属像不对,免谈!中国的民风习俗绝大部分是精华,也有糙粕,属像就是最大的糙粕,从今而后咱们谁也别信这东西。
属像这一关过了,还有命像一关!那时候还有批八字的,什么是八字?唐朝有个李虚中,用人诞生的年、月、日、时八个天干地支的字儿,就能推算出您一生的福、祸、生、死!还有批五行相克的,什么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八字和五行在农村没有流行开,一是花钱,二是麻烦。讲究太多了您这媳妇还娶不娶了?您这闺女还嫁不嫁了?只要属性对了咱们就商量着看看人吧。闹了这么半天,还不知道人是什么样哪。
相亲必须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进行,这可不是小事!不然你们家小子大大列列的来了,瞪眼一瞧,扭头就走,再来一句;不行!我们家闺女的脸往哪放,还嫁不嫁啦?!怎么相亲哪?提前由媒人联络好,定好日子,女方家长带着姑娘或串亲戚、或赶大集逛庙会,一丁点也不能叫姑娘知道,那时候的闺女没别的能耐就知道害臊,我有个三姑不知怎么听到信了,她本来不瘸,到那一天不知迈那条腿了,男方一看,哎?这人不会走道哇?得,抄了!挺好一门亲事,我三姑后悔了一辈子。男方在这时候必须隐蔽起来,密秘观察!看看这闺女瘸不瘸、瞎不瞎。聋不聋、傻不傻。脸上有没有疤癞,有没有麻子。更主要的是看看姑娘有没有个稳当劲,精神劲,伶俐劲,是不是正经人家的闺女。
至于女方看男方那就容易的多了,小伙子们也经常出门,随便找个机会就行了。
双方都看好了,这就该商量着过彩礼了。解放初期几十块钱,最高也不过二百块。您知道现在到了什么价啦?平常人家一万至两万,富裕的家庭没挡!这也说明老百姓的日子是火。我们县里还有送洋楼、送气车的,谁呀?贪官污吏!
价钱说好了,比如说这闺女就一千块了!五百给闺女买衣服首饰,那五百就给娘家了。有钱的娘家拿这五百块再给闺女买嫁妆,没钱的主就把这五百块留下啦!干什么?你哥哥你弟弟还没说媳妇哪,不能动!
在我们那一带还有换亲的习俗,这都是非常困难的家庭,双方都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说不上媳妇了,怎么办?我有个闺女给你们家小子,你再你的闺女嫁给我小子,咱们哥俩换!这样的亲事最吃亏的就是两位姑娘,为了自己的哥哥或弟弟牺牲了一辈子的幸福。我们村有好几户换亲的,过得也不错,那不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他们必须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共同抗击贫穷与饥饿!爱情不能揭不开锅,农村没有林妹妹,没有贾哥哥!
明媒正娶、八抬大轿,金瓜鉞斧朝天镫,粉棍铜锣黄伞盖。这样娶媳妇的我看过不少,凡是八抬大轿从正门娶进来的媳妇,您就放心,从一而终!不带红杏出墙的。为什么参加共产党要宣誓?为什么参加青红帮要开山堂?为什么拜师傅要三叩九首?为什么结拜盟兄弟要喝血酒?仪式很重要!结婚乃人生之大事,还是隆重一点好哇!
作者:燕南人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