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 析世鉴 1 】 「十月革命」与列宁  特辑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 析世鉴 1 】 「十月革命」与列宁  特辑   
所跟贴 【 析世鉴 1 】 「十月革命」与列宁  特辑 -- HGC - (1311 Byte) 2005-1-13 周四, 上午10:42 (673 reads)
HGC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0/29
文章: 312

经验值: 525


文章标题: 苏俄「十月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克伦斯基访谈录 (359 reads)      时间: 2005-1-13 周四, 上午11:00

作者:HGC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析世鉴 1 】 「十月革命」与列宁 特辑


《苏俄「十月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克伦斯基访谈录》原题为《苏俄「十月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克伦斯基感慨万端话当年》,原刊《春秋》杂志总第248期(1967年)。


■ ■ ■ ■ ■ ■ ■ ■ ■ ■ ■ ■ ■ ■ ■ ■ ■ ■


苏俄「十月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克伦斯基感慨万端话当年
作者:罗仁(寄自华盛顿)


〖苏联及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将於今年十一月七日热烈庆祝「伟大的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在今天仍活着的人之中,只有两个人真正有资格评论十月革命之究竟是否「伟大」。因为在俄国大革命时期位居要津而能熟知布尔什维克革命真相的人之中,只有这两人仍在世。一个是当年布尔什维克夺权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莫洛托夫,但他现正遭到後辈的同志们软禁,不让他有发言机会。另一个是当年遭列宁夺权的俄国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目前流亡在美国,任教於哥伦比亚大学。本刊华府特约通讯员罗仁为探究十月革命的真相,特走访克伦斯基氏,以下是罗君报导的全文及访问克氏的实录。〗


二月革命、沙皇逊位

一九一七年三月(俄历二月),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全俄国几乎没有一人感到惋惜,而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二月革命」被史家称为有史以来最受民众拥戴的革命。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是个律师,代表一个实力薄弱的非马克思主义工会组织参加了临时政府,由於博学多才而头角崭露,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临时政府的领导人。他主张在俄国建立民主宪政制度及继续对德国作战。但布尔什维克党人却在背後向他频施冷箭。

「二月革命」是在一种错综复杂的奇特环境下发生的。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方酣,前线俄军败讯频传,俄国的贵族及军事领袖们怀疑沙皇尼古拉二世企图与德国片面媾和,因此密谋发动宫廷政变来夺取权力,以避免缔立屈辱的和约。而沙皇本人也已惊觉到自己的地位发岌可危,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力,他在首都彼得格勒(现列宁格勒)地区对反战示威及罢工者施以残酷镇压。

通货膨胀、粮食缺乏、以及在前线得不到丝毫进展,已在工人和士兵中形成一种普遍的反叛情绪。示威运动四起,而警察公然抗命拒绝镇压示威,事实上在示威行列中还有许多军警及水兵参加。在短短几星期内,反叛行动如野火般蔓延全国,最後连沙皇的近卫军也叛变了。沙皇在一批高级将领的劝告与压力并施下,终於宣告逊位。


克伦斯基、被迫垮台

稍早之前被沙皇解散的俄国议会,仍不断秘密集会。当沙皇退位後,议会再度公开活动,并选出了一个临时政府来领导全国。

克伦斯基下令在六月间对德军发动全线攻击,但六月攻势遭德军击溃,军方归咎於临时政府的软弱无能及领导无方,并密谋要推翻这个政府。同时,在列宁和托洛斯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全面向军队渗透,并且组织了工人与十兵的联合行动委员会,即所谓「苏维埃」(名义上也包括农民,但事实上农民参加此一委员会者绝无仅有)。「苏维埃」的势力渐趋庞大,而拒绝参加临时政府。

列宁公然主张立即对德缔和,解散军队,土地分给农民,一切权力归於苏维埃。

布尔什维克的停战主张深得民心,使克伦斯基政府极感棘手,但这还不是克氏所遭遇的仅有困难。因为在另一方面,千千万万农民都在等待着分配土地,而临时政府鉴於秋收在即,为了避免妨害农业收成而暂缓分配土地,主张在过了年之後在有条不紊的情况下,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同样的原因使选举制宪议会的全民投票也告押後,因为在选举制宪议会之前必须先举行地方选举,而临时政府深恐在当时的环境下举行地方选举必然会在各地引起混乱。而布尔什维克却以此为藉口,指责临时政府不履行诺言,因此骚动日趋蔓延。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七日(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布尔什维克以武力占领彼得格勒,克伦斯基政府面临了末日。克伦斯基犹图为维护民主政体而作最後挣扎,他下令北方前线的俄军回师彼得格勒,但前线司令皆按兵不动,驻守彼得格勒的哥萨克骑兵也袖手旁观。原因是军方将领们已决定牺牲克伦斯基来讨好布尔什维克,他们认为听任那些没有学识和经验的「苏维埃」人员去执政,必然会造成大混乱,而大混乱的结果将可使拥兵自重的军方将领们成为政权角逐战的最後胜利者。这就是十月革命得以获致「伟大胜利」的关键所在。这些心怀叵测的将领没有料到布尔什维克在执政後立即全力扩展红军,并在德国的支助下把各将领的部队各个击破,根本没有机会让他们角逐政权。

列宁以这种偶然的机运而执掌了政权。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得以成功完全是拜一连串阴差阳错之赐,而竟真以为自己所主张的暴力政治及无产阶级专政此民主政治为强。因此当他掌握政权後,从来不重视民意,而完全诉诸於极权恐怖统治。

克伦斯基所领导的革命并非历史的偶然事件,而是俄国人民长期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实现,但在战争条件下,他所提倡的自由和民主无法立见功效。临时政府的优点既无法为民众所了解,而战争造成的物质条件之困难却为民众所见,再加上军方将领们的存心不轨及布尔什维克的从中捣乱,终於使俄国历史上仅有的这个民主政府只存在了八个月。

以下是记者向克伦斯基提出的一些问题以及克氏的答覆。


饥民暴动、触发革命

记者问:一九一七年的「二月革命」是谁组织的?

克氏答:根本没有任何人筹划或组织这场革命,而完全是自发的。当时俄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遭败绩,俄国与英法两盟国的处境完全不同,英法两国可以远隔重洋从加拿大、美国、南非联邦、印度、澳洲、纽西兰等地获得粮食和军火支援,大英帝国属下的加拿大、澳洲、纽西兰、南非、印度等殖民地还皆出兵助战,而俄国则什麽支援也没有,我们完全处於封锁状态中。彼得格勒的饥民首先发生暴动,大骚动迅速蔓延全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於俄历二月宣告逊位。

问:於是就立即成立了临时政府吗?

答:是的。这是一个温和的政府,有意建立君主立宪制,仍保持王位,但必须有一个比较开明的人担任国王。尼古拉二世实在要不得,他甚至对「立宪」一词也深恶痛绝,他生平的最高理想是要使俄国回到十七世纪的专制极权统治。

问:你的意思是否认为沙俄政权的末期已比十七世纪时有了许多进步?

答:当然罗,这中间经过了两段重要时期。

第一个阶级是十九世纪中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这是产生了像托尔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以及其他俄国大作家的时代,同时也是开始建立铁道及在经济上全面发展的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从一八九五年开始,维蒂伯爵——他当时还没有封伯爵——用现代化的方法发展工业,并且全力支持在农业和科学方面的一切进展。

政治观念在这两个阶段中也有了长足进展。把沙俄视为一个在工业上非常落後的国家,是无知之见。一九一四年开始的世界大战,虽然影响到俄国的整个经济体系,并且使各大工业区之间的运输力量遭削弱,但当时的俄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已经是一个工业先进国家。

问:这样说来,俄国的工业化发展并不是从共产党执政之後才开始的?

答:当然不是。


列宁老史、毫无贡献

问:布尔什维克的头子们如列宁、史大林和托洛斯基是否参加了「二月革命」?

答:没有。列宁当时在瑞士,托洛斯基在纽约,史太林在西伯利亚。他们皆对「二月革命」毫无贡献。我在临时政府成立的一天起就参加政府工作,先是担任司法部长,後来担任国防部长,一九一七年七月起出任总理。

问:是不是在你扑灭了布尔什维克的第一次夺权阴谋後才出任总理的?

答:是的,在「二月革命」成功後,列宁仓促赶回国内组织这项阴谋,但立即被粉碎。事实上,列宁此举反而使临时政府更为巩固而稳定。

问:你的政府是否准备继续对德作战?

答:当然。大战一开始我就不断呼吁国人与盟国联合一致对抗共同敌人。战争开始时我是国会议员。一九一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我在议会发表的一篇演说中呼吁我军将士「保卫俄国,作战到底,争取最後胜利,求取俄国自由。」


孤立无援、终於失败

问:你的政府是否曾获得美国或欧洲盟国的大量援助?

答:我已经说过,俄国受到严密封锁。美国的威尔逊总统由於国内政治原因,无法像他对欧洲盟国的支持一样给俄国大量援助,我的政府没有得到过美国政府的任何金钱、物质或军火援助。我们的处境非常艰难。我们曾获得一些美国私人企业的援助,但所有援助物资皆取道英国运来,我的政府为了取得这些援助品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给史太林以大量援助,如果我的政府当年能获得後来美国给史太林的援助之中的十分之一,则我的政府就能支撑下去,历史的发展将完全改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也根本不会爆发。

问: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在「十月革命」爆发前夕,仍有可能阻止布尔什维克推翻你的政府?

答:当时只要有办法截断列宁从德国手中获取的援助及大量金钱,就有可能制止布尔什维克革命的爆发。

列宁於一九一七年四月从瑞士取道德国返回俄境。在同年七月布尔什维克的第一次夺权行动失败後,他转入地下,先是躲藏在彼得格勒,後来在彼得格勒无法立足,逃到与芬兰边界相距不远的一个小村,最後逃入芬兰境内。

到九月下旬,他抵达在俄国边界附近的芬兰维堡市。十月初,他化装潜回彼得格勒,并向布尔什维克党人发出了夺权号召。


德国支持、列宁活动

问:列宁的活动是否一向受德国支持的?

答:列宁与柏林参谋本部之间的关系开始於一九一五年底。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外交部的机密档案中有详细记载。这批档案资料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落入英国政府手中。

列宁与德国参谋本部的间谍召募组织之间的勾搭过程,非常曲折离奇。负责与列宁打交道的德国谍报机关的大间谍自称巴伏斯,而他的真名则是希尔芬博士,他全力支持列宁,而且也是列宁一切活动的幕後扯线人。

巴伏斯与当时的德国驻丹麦大使兰佐伯爵合作拟具了一项分化俄国的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支持布尔什维克成为俄国国内的一股强大势力,因为布尔什维克主张把德俄之间的「帝国主义国际战争」变为俄国内部的「阶级战争」。


列宁主张、阶级门争

问:许多人认为布尔什维克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俄国人民为列宁所承诺的「停战」计划所吸引。你认为这说法对不对?

答:列宁绝对不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他不赞成国际间的互相杀戮,而主张每一个国家的人民进行自相残杀,这叫做阶级斗争。

列宁在瑞士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认为阶级战争不会在俄国发生,因为他认为俄国的无产阶级「太年轻也太软弱,无法组织和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而「真正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将在德国、英国及美国等工业大国内组织起来」。列宁写这些话,并不是表示他不忍心看俄国人民的自相残杀,而是认为俄国人民还不够自相残杀的资格,他认为在美英德等国可以先进行自相残杀然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在俄国则须先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然後才大刀阔斧地自相残杀一番。因此他的所谓「停战」,只是停止对外战争,而是对内战争的开始。


德援巨款、共八千万

问:列宁究竟从德国人手中得到些甚么样的支援?

答:列宁从德国人手中接获专为推翻俄国民主政府而用的四千万金马克。另外,德方又为巩固列宁在莫斯科建立的政府而供拾他四千万金马克。即总共从德国人手中获得了八千万金马克。

问:这些钱是否皆是偷运进俄国境内的?

答:不错。当时要把钱转入俄国是毫不困难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可以迳向银行领取款项。这笔钱之中的大部份,是由德方存入斯德哥尔摩的一家瑞典银行,然後滙到俄国的西伯利亚银行,该行在全俄各地设有分行。

问:你怎会知道这些事情的?

答:我完全不知道。这是德国的国家机密。

直到一九一七年七月布尔什维克的第一次暴动失败後,我们才知道列宁是个卖国贼及这次暴动的组织者。这次暴动在时间上是完全配合着德军在前线的反攻而进行的。

列宁在暴动失败後逃之夭夭,我们对他在彼得格勒的住所作了搜查,这座屋子是属於已退休的芭蕾舞明星许辛丝卡雅的,而被布尔什维克据为总部。我们搜获了有关列宁活动的一些极为重要的文件,包括他与西伯利亚银行的银钱往来关系、及布尔什维克暴动的组织计划。

问:列宁是否曾利用这笔钱来进行反对你的政府的宣传活动?

答:对的,布尔什维克印发的宣传品大多针对着找。他们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克伦斯基准备出卖「二月革命」的一切民主成果,以挽救俄国的大资产阶级政权。布尔什维克对我恨到入骨。


罢免柯氏、铸成大错

问:你刚才曾说,假如你的政府得以生存,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你有何根据而作此论断?

答:首要原因是因为第二次大战是由於原有的均势遭破坏所致。其次是因为在缔结凡尔赛和约之後,欧洲再度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集团。

如果俄国是一个民主而强盛的国家,则欧洲的实力均势不会改变,而希特勒也就没有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条件。

问:当时的俄国民主政府是否真已无可挽救,抑或仍有挽救余地而你没有尽力为之?你在事後是否发觉曾铸下了一些可以引为未来股鉴的错误?

答:五十年来,我对这个问题曾经反覆思考过许多次。我发觉在处理柯尼洛夫「叛变」案中铸下了大错。柯尼洛夫事件也许是我的政府的致命伤。

问:柯尼洛夫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同事?

答:拉维尔·柯尼洛夫将军在许多俄国人心目中是个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他在一九一七年七月由我任命为俄军最高统帅。

当时有许多人怀疑柯尼洛夫将军可能发动一次反革命行动来建立一个军事独裁政府。他调遣了一支骑兵队到彼得格勒,引起了临时政府中的许多人疑神疑鬼,以为军事政变已迫在眉睫。於是我罢免了柯尼洛夫的最高统帅之职,并在阿里西耶夫将军的坚持下,由我兼任俄军最高统帅。

克里莫夫将军率领下的哥萨克骑兵队,於柯尼洛夫事件发生的第一夜向彼得格勒推进,但在首都附近的卢加被挡住。柯尼洛夫毫无抗拒地交出兵权,并与另外几名涉嫌参与反革命政变的军官一起锒铛入狱。

柯尼洛夫事件对士兵们、彼得格勒的工人以及各社会党的领袖们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影响,他们对临时政府的信心降低了,因而使政府的地位更为削弱。

问:柯尼洛夫後来怎样?

答:布尔什维克革命发生的第一天,他从彼得格勒监狱中逃出。在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後,柯尼洛夫将军领导了一支白卫军在俄国南部地区继续对红军作战。一九一八年四月,红军发射的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他的指挥所,当场身死。

问:你在临时政府被推翻後的处境怎样?

答:我在事发後的初期,在俄国转入地下,後来逃到国外。


共产主义、是失败了

问:克伦斯基先生,经过了这麽多年,你现在对俄国共产主义的看法怎样?你认为它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答:失败了!马克思对人类前途所作的一切预测,在五十年来的实践中证明与事实恰好相反。例如马克思预测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将日渐集中於愈来愈少的几个大资本家的手中,中产阶级最後终将被消灭而与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麽一回事,资本主义的发展已使资本主义国家内的无产阶级级济地位大为改善,政治地位也相应提高,并不是中产阶级沦落为无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发展为中产阶级。只有在所谓共产主义的国家中,才出现了像当年马克思所「预料」的应该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的情况,即中产阶级被消灭而并入无产阶级。

共产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由反共书报或宣传所造成,而是共产主义本身所造成。这种情况现在正在苏联开始发生。

问:但苏联自称在共产主义的统治下已获得了非凡重大的成就,例如在太空发展及工业等方面皆的确有所建树,这又应该如何解释呢?

答:苏联的科技发展开始於史太林时代,皆是与战争工业有关的,其目的是要把苏联建立成一个强大的共产主义据点,作为夺取全世界政权的基地。但在科学和技术上达成的这种成就,对俄国及其人民又有什麽好处呢?共产党沾沾自喜而大肆吹嘘的一点成就,都是在俄国人民受到巨大牺牲和摧残的情况下达成的。你只要想一想千千万万投入奴工营和在整肃中遭残杀的人,然後再看一看共产党所渲染的成就,你就会明白这些成就是否值得崇敬。


年青一代、不谈革命

问:你是否认为马克恩的共产主义已临日暮途穷之境?

答:一点不错。不仅在俄国是如此,而且在其他东欧国家如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等也都是如此。

年青一代的共产党人,对於为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而牺牲自己人民的利益,已丝毫不感兴趣。甚至像我这样的人,在和年青一代的共产党人交谈时,有时也能谈得很投机。例如有一次我问一名到美国访问的苏联共青团员:「你的主要目标是否达成世界革命?」

他听了哈哈大笑,并说:「管它什么世界革命不世界革命,在非洲或者随便什么地方建立共产政权,对我们毫无关系。我们的希望是使自己的人民生活过得稍为好一点,有更强大的国防力量来保护我们自己。」

你看,经过了漫长的五十年,共党政权仍无法保证给人民以足够的面包。直到今天,在俄国仍有许多人得不到足够的面包,也没有第二条裤子。他们已经明白,共产主义不能成为一种现实的统治基础,尤其是在发生战争时更为明显。

克里姆林宫的老爷们想来还没有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的窘境。因此现在柯西金正在努力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准备万一在遭到中共或美国的攻击时,能使人民对政府表现较大的忠诚。


老毛梦想、取代史魔

问:那末你是不是和毛泽东有同样的看法,认为今天在柯西金领导下的苏联已经脱离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答:今天克里姆林宫所走的路线,当然不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最明显的例证是在工业方面的转变,克里姆林当局命令所有工厂必须根据人民的需求而进行生产。这种方针在苏联是从未有过的。

问:苏联与中共的势成水火,是否也是马克思主义失败的又一例证呢?

答:是的。我认为共产主义的失败并不是表现在它已停止进步及停止经济上的发展,而是表现在共产主义的信条已经停止产生效率。事实上,这种信条所产生的根本不是什么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而只是回到最原始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

问:你是否认为苏联利中共之间有可能爆发战争?

答:有此可能,但并非不可避免。如果毛泽东在目前的权力斗争中获胜,则中共与苏联的军事冲突将无可避免。在毛泽东的许多基本理想之中,有一项是纯粹帝国主义性质的,那就是他一心要据有俄国远东边区及西伯利亚的大幅土地,他甚至还梦想着要夺取俄国的土耳其斯坦。

毛泽东企图取代史太林的地位,使自己成为世界革命的组织者。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决心要使共产小国成为世界革命的基地。但是毛泽东的才干与史太林相差得太远了,他所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加强中国的地位,而且成为今天共产小国内部一切大混乱的根源。


极权统治、罪恶之源

问:在当今的苏联领袖之中,有谁的才华堪与史太林相比?

答:你老兄请勿误会我景仰史太林的才干。他是个极倔强的共产党徒,他对列宁的战略和政策的了解,比列宁左右的任何一个人更为透澈。而今天,当马克思列宁主义已在苏联蜕化变质之际,已不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史大林。

问:你认为「十月革命」的结果对今天的世界是产生了好处抑或坏处?我所谓的好处,是指五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虚妄而使世人致力於探索一种更好的理想社会。

答:布尔什维克的夺权政变,不仅对於俄国而且对於全世界说来,都是一大悲剧。极权统治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不论是在布尔什维克统治下的俄国或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或者是今天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中国,皆有连绵不绝的整肃和暴行、骇人听闻的杀戮和镇压。

共产主义带给世界的是仇恨、战争以及对人性的摧残。

历史已经证明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错误的,所有在共产党统治下的人民都像俄国人了一样,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问:认识了这一点,又怎样呢?

答:这不是共产国家何去何从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问题。「福利国家」的新理想正在世界各处蓬勃发展着。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也就是说,在向「顺利国家」之途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到怎样维护个人的社会、思想及政治独立性。


■■■■■■■■■■■■■■■■■■■■■■■【以上全文完】


◆除特别注明者外,发布内容均为HGC 成员为“罕见奇谈”与“独立评论”专门提供的全球中文虚拟社区同期首发内容。

◆欢迎转载〖HGC〗【析世鉴】等系列,以广流传,但请注明首发出处!!


【 析世鉴 1 】 「十月革命」与列宁 特辑其他内容还有:

拿德皇政府的钱,照德国指示办事:
共产党「圣人」列宁不能见人的一面
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564299&Parent=564291


作者:HGC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HGC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79654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