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曹锐博士(世界观察家)宣布 已于2002年4月22日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论文在数学院士审定中 |
 |
寒冬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人民网BBS论坛之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
--------------------------------------------------------------------------------
本帖只代表世界观察家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本文版权归世界观察家和人民网共同拥有,转贴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请与作者本人或人民日报BBS论坛联系。
文章标题:
标题:曹锐博士(世界观察家)宣布 已于2002年4月22日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论文在数学院士审定中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文章作者:[世界观察家] 2002-05-01, 15:15:11
--------------------------------------------------------------------------------
标题:曹锐博士(世界观察家)宣布 已于2002年4月22日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论文在数学院士审定中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得票:0
作者: 世界观察家(2002-04-24 08:55:12.0)
文章标题:
青年科学家 曹锐博士(世界观察家)宣布 已于2002年4月22日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论文在数学院士审定中
文章作者:[世界观察家] 2002-04-23, 07:44:53
--------------------------------------------------------------------------------
曹锐博士(世界观察家)宣布 已于2002年4月22日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论文在数学院士审定中。
论文题目:“关于用最少的素数构造自然数问题的研究”。
摘要:1)得到用0,1两个数,来构造出素数2,3;用1,3,5少于三个素数构造自然数4,6,8,9;
用2,3,4少于三个素数构造5,6,7,9。该项研究对随机系统规律的双罗旋结构构造有着重要意义。
(曹锐博士电话:86+010+68742822)
该项研究中:1+3=4;1+5=6;3+5=8;完成了任何大于4的偶数可以拆为两个(奇)素数和。
****************************
附:
命题A:任何>6的偶数可以拆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命题B:任何>9的奇数可以拆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事实上如果命题A成立,那么命题B必然是成立的,故通常仅提出命题A。
这个举世闻名的猜想是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 1690-1764)在写给欧拉(Euler Léonard, 1707 -1783)的信中第一次提出的, Euler 1742年6月20日回信说他验算到100没有发现错误,但是不能给出一般性的证明。
从本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哈代(G.H.Hardy,1877-1947)与李特伍德(Littlewood, 1885-1977)系统地开创与发展了堆垒素数论中的一个崭新方法——圆法(由于这个方法与一位印度数学家Ramanujan有关,故亦被称为Hardy-Littlewood-Ramanujan圆法)。由于圆法内容比较复杂,故不在此介绍了。
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另外一种方法是“筛法”,这是一种由古老方法演变而来的数学方法。在很早以前,人们知道一种得到素数的方法:在纸上由2开始顺次写下足够多个自然数,将其中2的倍数(当然不包括2,下同)都划掉,然后是3的倍数,5的倍数……如此往复,则可以得到该范围内所有的素数。筛法就是以这种方法为基础演化而来的。
利用Brun筛法:
1920 Brun 9+9
1924 拉德马哈尔 7+7
1932 爱斯斯尔曼 6+6
1937 Ricci 5+7 4+9 3+15 2+366
1938 布赫斯塔勃 5+5
1939 塔鲁塔柯夫斯基 4+4
1941 kuhn a+b<6
利用Selberg筛法:
1956 王元 3+4
1957 维诺格拉朵夫 3+3
1957 王元 2+3 a+b<5
1962 潘承洞 1+5
1962 王元 1+4 1+3
1962 潘承洞 1+4
1962 布赫斯塔勃 1+3
1966(1973) 陈景润 1+2
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无数数学家为了攻克这一难关进行了许多努力,甚至是为之奋斗终生。虽然哥德巴赫猜想现在尚未被解决;但是,在这250余年来的解题过程中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数学方法,这为解决其他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来看,哥德巴赫猜想的实际意义已经远远超过证明一个数学命题的本身了。
*****************************************
喔,喔,喔! 一轮红日升东方!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27个阅览者 投它一票 关闭本窗口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得票:0
作者: 世界观察家(2002-04-24 12:30:11.0)
该项研究工作自1995年10月曹锐博士给中央、国务院、军委的“发展我国*****事业”的中国科协文件开始)
到2002年4月22日完成这个自选课题部分工作,历时7年无任何机构科研经费投入,系自主知识产权。
(欢迎讨论)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27个阅览者 投它一票 关闭本窗口
*********
应该说我的“关于用最小素数构造自然数的研究”一文是真正的狼来了,它是我在研究随机规律
和信息压缩中涉及到的过桥,是对该猜想的问题实质的涉及,科学已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包括
搞计算机提高速度的,都涉及过这个桥,解决最少素数构造自然数问题,就是当年红军要过的大渡河上的
泸定桥。我的成果不仅过了这个桥,而且另一篇“关于随机规律的双螺旋结构构造”也将在科学
会议上宣读,是在1000余里的长江上横渡长江,来迎接一个伟大的新时代的到来!!!!!
(欢迎继续讨论)——
*****************************************
喔,喔,喔! 一轮红日升东方!
回复关系:
标题:曹锐博士(世界观察家)宣布 已于2002年4月22日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论?.. (世界观察家: 2002-05-01, 15:15:11)3573 B (0/30/3)
4月22日完成的证明,未经权威机构认可,就到处宣扬,不论证明对否,至少这本身就不是?.. (希望和忧郁: 2002-05-01, 18:24:1 0 B (0/1/0)
您就吹吧!:( (东郭先生与狼共舞: 2002-05-01, 17:34:20)0 B (0/2/1)
不是我吹,这是十三亿人的骄傲,是三十亿人的骄傲,是70亿人的骄傲!(上海的头版也比... (世界观察家: 2002-05-01, 18:07:05)338 B (0/4/0)
[ 回到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 ] [ 回到论坛首页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