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1 】昆明学潮与李闻血案 特辑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1 】昆明学潮与李闻血案 特辑
所跟贴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1 】昆明学潮与李闻血案 特辑
--
HGC
- (1160 Byte) 2005-1-07 周五, 上午10:41
(770 reads)
HGC
[
个人文集
]
加入时间: 2004/10/29
文章: 312
经验值: 525
标题:
吴思珩: 昆明学潮退思录
(321 reads)
时间:
2005-1-07 周五, 上午11:22
作者:
HGC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1 】 昆明学潮与李闻血案 特辑
《昆明学潮退思录》标题为编选者所拟,原文为《口述历史》第8期(台北:中研院)内之《吴思珩先生访问纪录》内容,收入【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系列的内容是对访问纪录《昆明学潮》的全文摘录。
吴思珩之简介,请参阅【成败之鉴】“徐蚌会战与戡乱战争”特辑1 的有关内容:
http://209.108.201.123/BBS_Data/1/500/80/7000/400/476311.asp
■ ■ ■ ■ ■ ■ ■ ■ ■ ■ ■ ■ ■ ■ ■ ■ ■ ■
吴思珩先生访问纪录之
昆明学潮
㈠学潮的远因
⑴云南省政府的改组
今天我要谈的是民国卅四年十二月一日的昆明学潮,它又简称为「一二·一学生惨案,」。话从抗战胜利谈起。民国卅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之时,第五军驻扎在昆明,当时军长邱清泉,副军长高吉人(现担任国防部参议),我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当时的制度是副军长兼政治部主任,军部政工的实际工作则由政治部副主任负责。
胜利初,云南省主席仍为龙云,他当了二十几年的军人,俨然有西南王之称。共匪极力想利用封建残存势力,想尽办法诋毁蒋委员长,破坏政府威信。政府是时仍在重庆,见云南封建残存势力与共匪交相呼应,觉得有必要采取断然措施,因而决心改组云南省政府。
卅四年十月间,政府以驻昆明之第五军为後盾,以李宗黄从重庆带来委员长决心改组的命令,在一夜之间不费枪弹而将省府拿下来。龙云此时虽在五华山区有一师之众反对改组,但兵力非第五军之敌,终於还是交卸职务(十月二日重庆在名义上发表龙云为参军长,几经劝驾而就任),新主席发表为卢汉(十月二日),而卢汉当时在河内,因以民政厅长身分的李宗黄暂代。这是第一件事情,另外云南省府改组後,我们所注意到的是西南联合大学的问题。
⑵西南联大的问题
昆明在当时的大专院校有四个,即西南联大、中法大、云南大、英专等,其中西南联大是共匪渗透最深的学府。早在民国卅三年抗战胜利之前,西南联大即有闻一多、李公朴,潘光旦等教授所领导的民主大同盟,平素对青年学生的言论颇为偏激,经常诋毁中央,破坏政府威信。当时第五军军长邱清泉(军校二期)为领袖最忠实的信徒,他感到未改组前的省政府,省党部(负责人褒承潘)、军队特别党部(书记长楼兆元)以及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高云裳)等,虽负责党团工作,但对云南反动势力皆不敢与之斗争,只有附和。第五军当时驻防在昆明以北的北较场,邱军长问我:「西南联大被共匪渗透,打著民主同盟的招牌,究竟有哪些教授,其思想言论到底激烈到什么程度,可否设法去了解他们?」研究结果,我和西南联大训导长查良钊先生接头,以邱军长出面邀请这几位教授参加座谈会,希望从座谈会中他们所发表的言论去了解他们的态度。
⑶闻一多的思想
座谈会在卅三年十月间於北较场举行,军方除邱军长、我,还有罗友伦(军校七期,当时叫罗又伦,後来有一次总统下条子误为「友伦」以後自动从其误),宋长治(当时为军法处长,今为高雄市议员)共四人,教授有闻一多、冯友兰、杨西孟、潘光旦。座谈会以邱清泉为主席,讨论题目为反攻问题,当时日军正在攻打衡阳。座谈会中主席简单报告後,杨西孟以经济学专家立场发表很多对当前的财经问题看法。闻一多却不发一言,主席则无论如何要他发言,因为此会主要的目的就要了解他的思想态度。几经敦促後,他终於说道:「今天谈军事反攻问题,政治、经济各方面当然有关,但应以军事为首要,而在座则以主席为军事权威,在我发表意见之前,容我请教主席几个军事问题。」他随即问了四个很厉害的问题:「第一,衡阳是不是能守得住?第二,如果守不住,日军是不是继续前进?第三,如果继续前进则往哪一方向,是广西还是贵州?第四,如果往这个方向,则可能打到哪里?」对於这种问题,邱军长首先声明:「如果以我本身职务的立场,我是一个军长,为了军事的机密性,即使知道了,我也无法答覆你,但好在今天是一个学术性的座谈会,我姑且以研究问题的性质来谈谈。」他随即坦率地答覆:「第一,衡阳守不住!」当时衡阳是二0七师(方先觉)防守,邱军长以日我双方装备实力等著眼,说明我方守不住的理由。「第二,日人当然继续前进:第三,根据军事地理分析,继续前进以贵州之可能多於广西;第四,可能打到独山。」这是军长以军事眼光所作极为确切的结论。闻一多听完站起来,终於说:「今天我们各方面的专家都有,而军事方面只有主席是唯一的权威,现在听了主席的结论之後,我们谈反攻问题还谈什么呢!老实说,今天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部已经没有希望,都得重新改革,换句话说,就是要造反!我们唯一还存有一点点希望的只剩下军事,而今连军事都已没有希望,日本人一打,我们就没办法守,那我们还谈什么呢!那么,现在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全面的造反,全面的革命!」在一个革命的营地里,他叫著要革命、要造反,其思想言论之偏激已可想而知。在座其他人都以惊奇恐慌的神色看他,既然要「全面造反」了,座谈会也开不下去了。吃中饭的时间,年轻的罗友伦(时为上校团长)拿著一杯酒敬他:「闻先生,我敬你一杯酒,你刚才说得很对,今天我们青年必须走一条路,你是知名的学者,应该指导我们青年人,究竟我们应该走哪条路,请你告诉我们!」罗逼问他,闻一多一时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不知如何作答。他的目的当然不是走三民主义的路,最後不欢而散。
我补述这一段的目的,乃是要使後人了解西南联大当时师生的思想状况。当时西南联大的民主大同盟受了共党的渗透而成为其外围,从这个座谈会中他所发表的言论里,可以了解其激烈的程度,此後我们对西南联大闻一多这批人特别注意。照理,第五军只负防守昆明之责,军人不宜干政,但当时的省党部、三民主义青年团、云南省军队党部这些机构,都不敢正面拿出力量与匪斗争,邱军长热爱党国,认为以党员的身分,也必须尽己所能去与匪奋斗,西南联大及其教授乃是继省府改组後为我们所注意的一大问题。
㈡学潮的近因
学潮的序幕将要开展。抗战由於胜利得太突然,云南无法复员的军队有二千多,军官组成军官总队(又叫军官团)驻在北较场,以余诏为团长。打了八年的仗,胜利而一下子潦倒地退下来,当然满腹牢骚,因此管理得较严格,平素无法随便外出,但军官总队在以後的事件中还担任了要角。
卅四年十月初云南省府改组後,共匪积极利用龙云所遗留下来的封建残存势力,这批省府旧的班底由於遭受冷落,人人心怀不满,如民政厅长陆子安等是,当时打著民主大同盟的一批人就与他们勾结。十一月初,他们设计采取六个步骤来对抗政府:第一是罢课:第二罢市;第三罢工;第四抗租:第五抗税:第六不当兵。要达成此项计划,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是发动青年,举行座谈会,要美国人退出国土。我们所获得的情报是钱端升、闻一多这般人於十一月廿六日(按:据一般记载疑为廿五日)在云南大学礼堂举行座谈会,其目的首先要发动罢课。我跟邱军长报告,邱军长说:「你跟省党部、三民主义青年团方面协调协调,看他们有没有办法。」结果经我一问,他们说:「要开座谈会,那有什么办法呢?」没办法!邱军长便说:「我们想办法使这个会开不成。」我说:「报告邱军长,好事情我不一定会,捣乱我有办法!」军长问什么办法,我说:「他们欢迎青年参加,我也带些人参加,使他们开不成,就是开成了,他们讲一套,我另讲一套,他们标榜言论自由,不能不让我讲。」军长说:「好吧!你就带些人去吧!」我於是带了一百三十个包括军事谍报员、情报参谋,连指导员等去。
那时我才三十一、二岁,年轻人有勇气而无智谋,现在回忆起来也很轻率。我所带的人每人身上带一把二十几发的驳壳枪,当天便衣,以我为首带到云大去(按:此次学生聚会疑似因故改於联大操场召开)。当时座谈会的主席是西南联大教授钱端升(钱原为国民党员,後脱离党,为联大名教授),在场有一千多人,他们的职业学生有限,发言者都是事先指定安排好了的。主席开场白之後要大家发表意见,我第一个举手,跑到讲台去,我曾在云大演讲过,和青年朋友很熟,底下的学生便大叫:「他是第五军政治部副主任!」同时底下还有很多人举手要讲话,他们不要我讲,我偏要讲。正在拉拉扯扯之间,有人从背後突然给我一记耳光,随著,底下我的指导员看我挨了凑,便拔枪对空鸣枪,枪声一响,秩序於是大乱,男男女女到处跑。正在这个极紊乱的时候,钱端升用了两句有千钧之力的话稳定会场,转变会场情绪。他说:「青年朋友们!不要惊慌,我们要在枪声底下求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这真是镇压会场的名言,会场秩序被他稳定了,这两句话一直至今印象极深。年青人都喜欢表现勇气的,秩序冷静了一阵子,但最後女学生沉不住气还是跑。会终於没开成,但却帮助了他们,因为我的招牌被打出来了,给他们一个藉口:「军人来干涉我们!」
第二天终於趁机罢课,他们原先的计划便是罢课,而今目的果然达成。十一月廿七日开始罢,四个大学都罢,并且组织了罢课委员会,到昆明二十几所中学去把讲台上课的老师拉下来。接著,部份中学也跟著罢,看了没办法。到了廿八、九日,我们於是也成立了「反罢课委员会」,背後乃由第五军政治部负责,地点设在如安街七十二号,就是云南省军队党部负责人楼兆元(今国大代表)办公的地方。可是我们又错了,罢课委员会组织学生到中学去拉下老师不上课,到街头讲演,我们也组织人到街头演讲,搞不好又在街头打架。满街打架,街头大乱,商人赶紧关门,於是满街罢市,他们第二步骤又轻易达成了,事情越来越严重,学生见了穿军衣的就打,他们知道这是军队主持的。不巧,正在满街打时,军官总队的人也挨揍了,事件开始紧张。
㈢学潮的导火线
星期日,军官总队有八个人,还不知道城内已经闹了事,著军服进城,到昆华女中前挨了痛揍,八名军官鼻青眼肿地回营,换得来二千多名军官情绪激昂:「那还得了,我们抗战八年,不顾生死地奋斗,使这些公子哥儿在後方念书,现在居然还打我们!」二千多军官激动起来了,後来把事情弄清楚,是共党在组织罢课委员会,於是他们也参加反罢课委员会。原来我们和联大训导长查良钊先生接洽好十二月三日预定复课,但意外事件终於爆发。
㈣一二·一惨案的爆发
十二月一日,军官团里有三十几个人单独成一组,身怀手榴弹进城。当时军官团参加反罢课委员会的都经过我检查不准带武器的,这些人却不到七十二号报到,自己跑到西城即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所在地,见那里有五百多名学生在开会,主席是一个姓潘的美丽的女学生。这些军官虽然穿便衣进去,但军人无论怎么化装也看得出来,学生一看军人进来,就大喊:「国特来了!」学生丢了会不开,把这三十几个人关在里面,拿砖头、木棍打他们,军官想退退不下去,关在墙里,其中有一人警告学生:假如再上来就丢手榴弹。学生不听,於是三个手榴弹丢下去,中间有一个人脑筋灵活些,丢了手榴弹炸墙即逃,几百个学生中师范学院的学生炸死了八个人,昆明一二·一学生惨案便这样爆发了,这是上午九、十点钟的事。
㈤善後问题
消息传来,十一点钟我们开紧急会议,关麟徵(云南省府改组後,第五集团军司令杜聿明即调东北,云南警备司令即以关氏接任)、李宗黄,邱清泉及我四人商讨善後。在无可奈何之中决定三项处理方针:㈠三天内破凶:㈡死者由警备总部负责善後;㈢伤者医药治疗费保证完全负责。关麟徵坐了一部一九四五年最新的Buick一起去联大慰问,关的新车不一会儿即被推倒焚烧,一行人被打了出来。关氏也带了一排人护卫,因严令不准开枪,才没惹大事。事到如今,复课已经没有希望,我於是建议提前放寒假。大家认为这个意见很明智,以为学生一旦放假回家就没事了,想不到事情反而又糟了。十二月三日放假,寒假一放,学生没书可读,陆子安(龙云时代当了一、二十年的民政厅长)幕後出钱收买学生。我们一向忽略封建残存势力,他们一肚子怨气,花钱收买学生与政府作对。学生不放假还好,一放假热闹极了。
㈥李公朴、闻一多之死
这事过後没几天,跟著李公朴在昆华路演讲,骂领袖、骂政府不顾青年。共匪想利用时机把事态扩大,不择手段,在他演讲後回到家门口,即被共匪打死。那时昆明学潮还未了案,惟恐事态继续扩大,我们那里还敢把李公朴打死呢?这是共匪想造成大乱而制造的血案。军官总队的肇事案里(昆明惨案)究竟有没有共匪混在内,我们不晓得,但闻一多、李公朴之死是共匪打的,一般以为是国民党的运用,其实都是共匪做的,二十几年来都没人知道。
㈦惨案的缉凶问题
昆明学生惨案发生後,为惩凶事带来很多问题。我们知道学生是军官总队打的,但投鼠忌器,想查也难查,军官总队长不承认,军官也不承认。事实上即使真查出来,他们也将自辩不是谋财害命,而且是出於义愤及自卫。为了避免万一发生变乱,想办也不敢办了,但缉凶问题在没办法中还是得想办法。
正巧在这个时候,部队从北较场移驻司令部,当时部队里有两个人被判了死刑,一个是姓吕的上尉(按:高荫祖《中华民国大事记》页五四三中,此人姓刘,名友沼)另一姓陈的少校营长(按:同书所列姓名为陈奇达),前者盗卖三千套被服,後者偷窃二十几条枪,被判死刑,关在军法处(当时处长为宋长治)。那天在司令部开纪念周,要枪毙这两个人,主席邱清泉讲完话後即要执行,我当时灵机一动,跑上去说:「报告军长,请您下来一下,我有话跟您讲。」军长说:「等一下。」我说:「等一下就来不及了!」当时军长也只好下来,我说:「我们找了一个多礼拜找不到凶手,这不是现成的吗?」邱军长说:「呵!这个对!」当时我们的心情是杀两个人就算了,这是现成的。但要花一番工夫说服,我和宋长治当时就没有执行。
㈧安排替凶
说服的工作开始,我告诉这两人:「假如承认你是凶手,死了也是为党国牺牲,身後一切家属生活费用全由我们负担。」我们答应他一切条件,只要他合作,这个姓吕的很慷慨一口答应说:「你要我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我答应给他家属法币二百万,他说:「我要什么钱呀!人都死了还谈钱干什么!」而那个姓陈的少校则有意思,他两百万不干,还价三百万,我们想起来也好笑,要死了还讨价还价。凶手说服了,我们像演话剧一样开始安排口供,当时审判长原定由关麟徵担任,我们料想缉凶问题解决,案大致可以了结。但事情又坏了,明天公审,今天重庆来令审判长改由卢汉担任,卢汉回来想再做手脚已经来不及了。原以为审判一完交付执行,事件总可平息,而今临阵换将,全盘皆乱。审判当天,西南联大学生、教授、法律专家都来了,这两个犯人刚上去,开口一两句话就不对头,这还有什么可审,没审完,马路上传单就印出来了,「凶手是假的!」当然是假的,假的怎么办呢?重庆又来电报改重庆覆审!这不得了,凶手怎会承认?解交重庆覆审,再经时日,他们为自己求生,当然会翻供,重庆派飞机来解两人去覆判,最主要的是美国人也在干涉,因为这个案子太大了(尤其对於此後李公朴、闻一多之死)。我们研究一个人的心理,推定凶手必然会翻洪,当晚一直到天亮,我都在邱军长家研究对策,还是想不出办法;最後还是我跟邱军长讲:「报告邱军长,我是失义之词,我们只有灭口,这个凶手不能到重庆,到重庆我俩都脱不了身!」军长考虑之後下条子,凶手关在二八七团(团长李本勤为驻防昆明警卫团)。邱军长说:「你去,这两个人关在二八七团,打掉!」我们把这两个人打掉,放在墙上,第二天拍照,发布消息:「越狱,格毙!」我们的理由是:凶手将解重庆,畏罪逃亡而遭格毙。(十二月十一日)
随後第五军奉命调南京,我还是当政治部主任,这两人的家眷大大小小都带在政治部三年,一方面替死者负责任,另方面不能让他们走,派人看住他们,不能和外人接近,这案子就这样了了,昆明一二·一事件实情如此。
这案子死了学生,死了李公朴、闻一多,我们这些人照理都要负责的,但关麟徵一肩挑起责任,他报告委员长一切由他负责,最後将关麟徵停职,(三十四年十二月九日)调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卅五年四月),以霍揆彰接任云南警备司令。关氏对这件事很能勇於负责。
㈨惨案的检讨
这一段检讨起来,我们有几点错误:
(1)我们对青年心理缺乏了解:现在我在党部为总干事(按:为中央党部第五组),主管青年运动,较能了解青年。青年不怕枪,我们带枪与学生为敌,他们当然罢课。再者,明知他们要罢课、要罢市,怎么能和他们在马路上打架?我们有决心、有勇气,但没有智谋。
(2)我们对地方民情缺乏了解:龙云下台之後,首府旧班底跟他二十几年,地方残存势力人人心怀不满,是很自然的。共匪利用他们,我们不仅不能利用他,而且使他们联合与我们对立,至少我们应当隔离阻止这些地方势力与匪结合,我们事先没有了解,因而疏於防范。我当时年轻,而邱军长又是军人,对昆明情况没有深入了解,也未曾进一步运用,徒使地方势力与匪结合,终而酿成大乱。
(3)当时军委会可能有共匪渗透:临阵换审判长的事,不是巧合,疑有共党的渗透。
(4)党员缺乏斗争经验:当时在西南联大教授中也有党员,如陈雪屏,查良钊等,但都不敢出头,国民党的同学都不敢说自己是国民党,他们干得轰轰烈烈,我们党员毫无斗争经验。这事我们彻底失败,这些学生也死得寃枉。
问:当时只用便衣军人,有没有运用国民党学生从事斗争?
答:学生参加的也有,但那时不如现在,现在我们还有知识青年党部,那时在学生中谁也不知谁是党员。反罢课委员会也有学生基於义愤来参加的,学生和军人的比例大约是一半一半,但学生没有党部,党籍不可查,他们也不承认。他们之所以基於义愤,是因为我们曾举一个例子:「要美国退出国土,不错!苏俄在东北是否也得赶出去呢?」苏俄占中国地方更多,要撤都撤,这点青年学生容易接受。
问:有没有进行找李、闻案的凶手?
答:进行找了,找不到,知道是共匪打的,那时西南联大共匪所渗透的学生,每人都有手枪的。
问:这个真象难以令人了解,一般人观念都认为是国民党打的,不是共党打的?
答:是呵!不过我可以说一点,当时国民党方面,政府、军队、李宗黄、关麟徵、邱清泉等等,都唯恐不赶快把案子缩小,怎么还敢打死人,把事态再行扩大?当时把学生打死的案子已够头痛了,只想怎么样了这个案子。对於闻一多、李公朴,我们知道他们左倾,心里不满,但是只想把这个已经造成的案子了掉,怎么还会打死人?找了两个凶手了案是没办法的办法,军官总队的学生,我们为了怕肇事都不敢深究,以免惹祸,怎会再去闯祸?这是不可能的事,共匪嫁祸国民党,是他们一贯的作法,这在下次我们还要提及。
问:闻一多死时,第五军在何处?闻似乎死在三十五年七月,离昆明学潮已半年多了,你以为如何?
答:三十五年一月十三日第五军奉命由昆明开往南京,徒步十数天经贵阳、长沙、岳阳,直到武昌才搭船往南京(三月初到达),中间在岳阳整训二星期。闻一多不是死在三十五年七月,他是死在三十五年元月,我们部队刚离开昆明,在贵阳时知道闻一多死,而李公朴则死在关麟徵任内,当时我们还在昆明,而闻一多则死在霍揆彰任内。我们和陈毅、粟裕的遭遇是在三十五年五月。闻一多的死期记不太清楚,但李公朴的死期记得较清楚,当时人家都谈关麟徵把「黑名单」移交给霍揆彰执行的。第五师离开昆明时,在霍揆彰任内,我们还有一师(二00师)留驻昆明,因为当时昆明情势还不稳。闻一多死绝不在七月,因为那时我们部队在贵阳时接到消息的。在贵阳街上当时还看到日本军队碰到我们满街行礼,部队三月中旬到达南京浦镇,我们的任务是卫戍南京。
问:为什么一般人会怀疑闻一多等人是国民党杀的?
答:闻一多是西南联大最知名的学者,也是美国人很尊重的教授。他的死在李公朴之後约十数日,在三十四年底或三十五年元月,下课回家时打死的,他没参加什么活动。一般人所以怀疑国民党,是因为第五军曾於十一月廿六日在北较场开座谈会,请西南联大教授,目标乃在於闻一多,闻在席上发表了很多偏激之论,要造反、要革命,曾使众人替他惊慌,事後闻一多的死,因之使人联想是第五军打的。闻一多确是当时第五军盯得很紧的一个人,这个我在政治部最清楚。当时外边传说有所谓「黑名单」,闻一多是第一名,李公朴第二名,还有楚图南和潘光旦等。为了解教授言论,我们有名单,目的是想约束他们的言论,但却还没有置之於死地的意念,尤其是打死了学生之後,更没有这个心情。
问:学生惨案的凶手有没有进行调查?
答:军官总队的缉凶我们极慎重,那三十几个人都查了,事前派了一团一营包围起来警戒,搜掉武器,搞了几个晚上,都查不出。实际上我们知道哪几个,但不敢办,他们一肚子怨气,不敢惹,总队中有没有共党渗透,这点我们则不晓得。
问:第五军调南京,与昆明学案有无关系?
答:有点关系,名义上是卫戍南京,当时陈毅已到江苏六合。关麟徵停职本来已经了案了,但百姓对军队还不太谅解,於是在三十五年年初第五军除二00师之外,皆调离昆明。
问:可否将民主大同盟的情形敍述一下?
答:民主大同盟事实上他们没有具体的组织,也并非共产党,他们在西南联大以社团名义,有一个《十日论坛》发表言论,共党利用他们的心理。他们对政府不满,要推翻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他们高唱的口号是「全面改革」。
■■■■■■■■■■■■■■■■■■■■ 【以上摘录内容完】
【成败之鉴·中华民国学生运动 1 】 昆明学潮与李闻血案 特辑其他内容还有:
http://www.hjclub.com/showtopic.asp?ID=561963&Parent=561954
作者:
HGC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2114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