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芦笛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初探(三) 最终完结篇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芦笛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初探(三) 最终完结篇   
克里斯琴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0/16
文章: 2082

经验值: 20325


文章标题: 芦笛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初探(三) 最终完结篇 (688 reads)      时间: 2004-12-31 周五, 上午10:48

作者:克里斯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一个作家离开了与他思维和情感已融为一体的母语,离开了孕育滋养了他的民族文化背景,离开了他成长生息于斯的祖国和人民。语言文字的表达必然受到拘束限制,创作灵感难免式微、凋零,读者群和作品的影响也会急剧萎缩枯竭。流亡在海外依然取得很高文学成就的作家虽然也不在少数,但谁不是因为反而更加深入地思索和探讨了民族文化,更加执著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用深切的热爱和娴熟的技法展现了母语的优美和魅力而获得殊荣的呢?
所以我认为芦笛的作家生涯要走出网络步入现实,回国是第一步。

他回到国内有以下几个好处:
1.读者市场广大(这点港台新等中文地区都无法比拟)。他的作品很容易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他在短期内赢得较大声誉和关注。这点倒要感谢我党的舆论封锁,网络管制,使芦文对国人来说都还相当新鲜,暂时受盗版的困扰少。

2.联系出版发表、印刷发行事宜较方便,费用也低。自费出版,委托代销成为可能,找个可靠有实力的、拥有强大销售网的大出版社,剩下来的只是钱的问题。

3.能增加现实生活积累。回到自己成长的文化环境,重新融入国人的社会生活,亲切温馨自不用讲,黎民百姓,生活百态,可尽收眼底;社会弊端,大众疾苦,能感同身受。通过切身体验和观察,对身边活生生的人和生活会有更深入的感触、理解,对很多问题也许会有新的发见。

文学家的生活积累和思考深度往往要比政论家的来得丰厚坚实得多,他们更善于收敛起自己激越澎湃的情绪,以一颗曾经沧海、宁静从容的心灵,来俯瞰大地的悲苦和壮丽,并呕心沥血将其记述成为传世之作。生活的积累对作家来说永远是创作的源泉。

也有以下几大问题:
1.政治迫害,舆论禁锢。芦笛名声大,招风;芦文反动成分多,绝无可能发表。这是事实,容后再议对策。不过俺觉着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心的实惠化,关心政治的人越来越少,舆论管制也日渐松懈。老百姓私底下发发反共牢骚,编编领导笑话早已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能自由讨论的论坛也不在少数,谁管得过来?只要不化为有组织的“反革命行动”就没大碍。芦笛哪边都骂,哪派都批应该不是重点打击对象吧,俺觉得您对共党统治的威胁没您自己想象的大(目前谁对我党牢固统治江山都不构成威胁),我党未必就拿您当回事儿。再说刘荻都能没事出来,老芦要真进去了,他们敢把你怎么样?把你狠狠整死,让全世界看看我党有多开明进步?

2.医疗健康保险和住房等生活问题。这点倒是必须要得到解决的棘手问题,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外物质生活质量的最大差别所在,容后试提解决之案。

3.国人道德素养差,社会生存环境恶劣。可以说是世态炎凉,唯利是图,这点您要有充分思想准备。不过话又讲回来,这不正是您这种“社会的良心”的用武之地吗,况且西方社会的世态不也很炎凉吗,亲情比我们淡很多是事实吧,孤老独终的例子比比皆是。您孩子要是在国内教育长大,不会顶撞老子到如此地步吧。

折衷上述利弊,小克费心寻思之后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1.先得给自己留好后路。
把您的绿卡换成黑卡,这点对您这位老移民来讲不会太难吧。美帝国主义保护他散布在全世界的海外公民最义正严词、不遗余力了,有他在后头撑腰,我党要想动你就没那么容易了。国人不崇洋媚外吗?让他们崇去吧,我看您的英语比文化低的美国人强多了,加上博士高知、美籍华人的光环,唬弄人太容易了。没准被吹上几圈,就成“和Nobel Prize失之交臂” 了(没拿过约=失之交臂)。此前某对著名的媒体产业夫妇谎言都给戳得体无完肤了,还不照样面不改色心不跳,大把大把捞钱,谁在乎呀。

2.找个国内大学或研究所什么的任个教研的职位。
凭您的高学历、多年来的国外“尖端科研机关”工作经验、专业论著业绩这应该也不难吧。此招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来可以避人耳目,缩小目标;二来借此解决医疗保险生活住房等问题。尽量选择生活条件好、出版社多的大城市(不过得远离北京),大学不一定要挑最好的名牌大学,那里自命不凡却不学无术的家伙扎堆,整天搞人难对付,审查也较严格。省重点或私立大学就不错,特别喜欢引进人才,您一去算外籍专家真是大驾光临。关键是您要对自己有信心,敢吹敢提要求。职称从副高提起,医疗住房重点谈,科研经费实验室条件可满天要价,就地还价,工作时间半年国内半年国外(你拿国内的经费和国外机构搞合作嘛),……您说要在国外呆的时间越长他们越高兴,说明您忙,国外关系铁,您正好回来整理文章,上奸坛。到时候找个地方给国内所院领导发个邀请函,让他们携公款来调查一次旅游项目,一切摆平。至于平时打个研究计划、预算报告,给学生分派任务等小事,还难得了您吗?在科研上您吹什么他们都信,您代表了国外先进水平嘛。

3.寻找出版社,精选文集,准备出书。
鉴于国内的政治环境,您当避过政治性强的内容,虽然俺知道这是您最花心血的一块,但您要明白在大陆出书的目的只是博得声誉,获取知名度,为将来的道路打好铺垫,决不是您唯一出书的机会,没必要一下子把精华收全集齐,面面俱到。选点自己珍爱又能被大众喜爱的诗歌散文,随笔艺论,无关政治的剖析评论等,您拿手的东西太多了,只怕收不进一本集子里。费用问题由这里大伙集资解决,大家一起出力气把这位优秀的文化赛车手扶上高速车道where he belongs to,让他纵情奔驶。如果帮助了芦笛成为作家,仅此,海川存在的意义便已足够了。这里特别提一下,吃草的老虎平日里口口声声是最铁杆芦迷,他一定会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随便网友资产雄厚、出手阔绰,对本论坛又十分关心,这样的大好事一定也会鼎资相助的,对伐?

4.等到出了几部集子,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后,积极同海外媒体联系,写点时事评论、朝花夕拾什么的投投稿,还是注意政治性不要太浓,也可以出选集海外版。等有一些固定出版社关系后,您就可以回到美国,尽情书写,畅所欲言。写完了朝各个社团媒体发,即便他们各自都有一些政治倾向,无所谓,反正您是朝数个媒体一起发,就看作是吧一部总集拆开来,分别通过不同出版社发行而已,数量和质量有保障就行。

伏尔泰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两大文学巨匠,两人的思想文字造诣各有千秋、堪比仲伯,都留下了颇丰的文化遗产。伏尔泰生前富甲一方,尝遍人间荣华富贵;而卢梭则一贫如洗,历尽凡尘悲苦寒迫。要说世道不公,他们生活的可是同一个世道啊,这其实跟伏尔泰善于自我宣传,搞投机做买卖而卢梭自命清高,只于文化一道苦心孤诣不无关系。问题是能做现世的伏尔泰为什么非做卢梭不可呢?

这年头饿死胆小的脸皮薄的,撑死胆大的不要脸的,因势利导,见机行事,识时务者才是英雄。小克有句名言“人生最高境界——随机应变”。这世界从来都是俗世,我们也都是俗人,有时候为达到一个脱离凡俗的目标,采取一点变通手段也未尝不可,您说是吧。

俺也知道以上的建议嘴上说说容易,要真实行起来可能履步为艰,也许要被深谙中国国情的网友嗤之以鼻。但俺认为芦笛你应该去试一试,因为在这里,谁也没有像你这样把海川和网络当回事儿,谁也没有像你这般严肃认真地创作,谁也没有你的才华睿智、博学广识,谁也没有比你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来。

上次有人开玩笑问:芦笛要没有了网络会怎样?我认为没有了网络,他将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


作者:克里斯琴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克里斯琴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226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