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答“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万之先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答“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万之先生---   
安魂曲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87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答“独立中文作家笔会”万之先生--- (294 reads)      时间: 2004-12-20 周一, 上午5:31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今天见到万之先生居然亲自来海纳百川论坛回应本人的批评,第一感觉是受宠若惊----因为鄙人虽对万之先生不甚熟悉,但却知道他属于名副其实的著名作家、独立中文作家笔会领导人之一。这么多年来,大部分名人精英在受到网上匿名人士批评的时候,一般都是干脆选择置之不理的,似乎只要回应了就有损其身份似的(这也难怪,因为有些人就是胡搅蛮缠,让你百口莫辩,连胡平也吃过亏)。。。甚至我熟悉的一些作家名人,比如郑义先生,我在和他辩论台湾问题时口气重了一些(这是我的风格,也是我的毛病,但我自认都是就事论事,一般并无伤人恶意),他后来就干脆不予回应,让我自讨没趣。。。。这次平心而论我对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的批评有过火甚至挑衅之处,但万之先生仍然能够屈尊亲自详细作答,有理有据,这种行为本身就大大改善着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名人、作家尤其是独立笔会的形象观感。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在题目中使用“回万之文章”这样的奇怪说法----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感觉我那篇东西冠名“批”“驳”什么的似乎容易产生歧义(毕竟我不是在帮助大陆官方笔会反驳万先生么),用“评”字又似乎有些不妥(我那文章的口气又象就事论事的“评论”,反而有很多借题发挥)。。。最后无奈之下,就选择了论坛跟贴常用的“回XXX文”的形式,也就是“回应”的意思----当然是用这个字确实容易让不习惯论坛文化的人产生误解,以为是万先生给我写信我回答。。。云云。


其次,虽然我对独立中文笔会一直有些意见,但我这篇“回万之先生”却并非我很想四处散发的得意之作----事实上它不过我在博讯读了万之原文,一时有感而发的即时评论。写出来后觉得内容挺多,可以独立成文,于是就发表在“罕见奇谈”这里----因为罕见奇谈本来政治立场就比较“中”甚至“偏左”,而且和茉莉高寒等笔会成员早有芥蒂。。。这样我在这里批评独立笔会,虽然言词刻薄,但也不至于真正伤害多少笔会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因别人反驳引发本人的更加冲动。除了博讯和罕见奇谈这两个论坛之外,其他论坛,尤其是民主人士常去的“议报论坛”以及我任版主的大陆“自由中国论坛”,我都刻意没有张贴此文----总的来说,我写那样的东西,自己的心理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有些话我确实想说、而且觉得似乎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我也很不愿意去打击人权民主运动本身。


第三,如万之先生所云,我对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的历史现状确实不是十分了解,尤其是万先生最后解释的:国际笔会本身与其说是一个文学组织,不如说是一个“作家人权组织”更合适一些,我此前更是毫无领会(我只从“笔会”字面上去理解了)。。。今天听万先生详细给大家做了解释,虽然说还是有些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却不至于象以前那样,一看到“笔会以文学交流为主业”就感觉大逆不道(我这个人比较死抠规则条文的,所以我觉得不“真”的东西自己就本能反感)。。。在这件事情上,万先生对本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批评和提醒本人心甘情愿接受。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人此前毕竟曾上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网站阅读过该会的一些文件(国际笔会的就只是间接了解),平时又比较关心该会的一些活动报道。。。在这种情况下,至今却仍然对该会性质活动一知半解,这就说明笔会自身对外界的宣传解释工作也是存在一定盲区的,这样反而造成了不少人和笔会的心理隔阂----这种平时旨在消除误解的宣传解释不仅仅应该是笔会核心人员的工作,那些普通作家会员,尤其是经常在网上活跃的一些会员们,也真的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就我个人而言,我感觉我熟悉的一些笔会会员们(大部分都是民运民主人士),或者平时很少正面就笔会问题向其他人解释,或者平时在提到笔会时或多或少忽略了宣传笔会的“独立”特点和利益包容的办会方针(甚至我记得有人辩解说“独立”就是“独立于专制政权”,这显然是不完全的)这就难免我和本坛很多人会对笔会产生“未必真的追求独立”之误解了。

比方说很具体的一个问题:笔会究竟是如何吸收新成员的?我清楚记得以前笔会的某文件上是说“由一名理事推荐、其他理事无异议”的就可以成为笔会会员(很多高等专业协会确实是这么把关的,所以我一看就信)----我当时还为此在论坛批评笔会,说这一条就根本不民主,因为笔会的实际权力必将逐渐转移到现任理事身上(因为他们可以不断推荐自己人,而中国人一般给面子,不会随便拒绝他人属意的人选,这样有心人就会造成最后的事实多数----这也是海川俱乐部分裂的教训之一)。。。这样后来我自然有理由会认为:芦笛等享誉网坛的著名网络作家始终未被邀请入会,反而水平差很多的高寒等很快加入,这并非芦笛本人不感兴趣的原因,而根本是笔会理事有意排斥他们。。。如果我一开始就知道“笔会我们接到的申请,只要符合国际笔会标准和本会章程,理事会都已批准”这么个办法的话,那么我肯定不会怪你们“排斥芦笛”,而会自己首先劝他申请入会的(当然此人怪毛病,估计未必会申请)----万之先生您想想:你们笔会名气越来越大,甚至连会员资格也据说慢慢荣誉化了。。。到现在却一共只收到六十多件申请,这本身难道不就说明笔会起码在“如何入会”这一关键信息上对外宣示的不够么?


第四、我虽然对文学本身算不得十分爱好、也不爱写小说、散文之类的文学作品,但我却自小十分崇拜“作家”、“诗人”这样的称号,觉得够资格被那样称呼的人,不说有名作传世,起码自己的创作水平要明显高常人一大截----更说白一些,我知道我自己绝对不够格做什么“作家”“诗人”(其实什么“家”也不是,只是“政论人士”),所以我也自然会觉得那些和我水平差不多,仅仅属于网络创作水平的人理所应当不配被称为“作家”或者“诗人”----这决不是出于嫉妒(事实上别人称我“作家”我自己会很不舒服),而是出于我对“作家”称号的特别尊崇。也许正是因为我的这一心里潜意识,所以我一旦看到“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吸收了一些在我看来仅仅属于“网络政论人士”的新人,我自然会心里觉得不舒服,由此埋怨笔会贱卖了“作家”这么神圣的称号。^-^虽然我有时候也想:“作家”这个称号也许本来就不该这么让常人难以高攀,也许真的应当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它?(但实际还是不可能让世人觉得“平常”的:最近某笔会成员自称“加入笔会已经成了一种崇高的荣誉”,这种荣誉一大半显然来自“作家”这个称号)

事实上,正如万先生所自豪指出的那样,独立中文作家笔会“首批会员都是经过国际笔会审查通过的,其中很多是国际知名公认的作家”。。。在这里我甚至要说:他们中很多人我从中学时代就崇拜的对象----郑义的“老井”,早在电影面世前我就拍案叫绝;杨炼独特风格的长诗,则让大学时也想当诗人的我自叹自己的才气不足;刘宾雁则第一次让我开始欣赏报告文学。。。而直到我出国前,那时刚刚出名的余杰市面上找得到的文集,我也基本都购买全了。。。对这些著名作家、诗人,不要说我安魂曲,就连芦笛这样的网络高人暗地里也是钦佩仰视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笔会目前成员的“作家”水平跨度确实太大了一些,甚至但任核心领导职位的一些人士在我看来也是水平参差。。。这并非我的个人偏见,而是事实如此:好比我个人很不喜欢茉莉,但我从来不否认她是一名货真价实的作家,因为她能写出很不错的散文、游记。。。而王怡虽然政论学术水平很高,但若论文字功底,实在也仅仅属于网文、论文水平,个人却觉得难以充当“作家笔会”的重要领导职务。。。“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内部成员的这种“作家”水平强烈对比,恰恰会给外界留下不甚严肃的印象,尤其如果那些“作家”资格勉强的新成员又大部分属于积极批评中共民主人士的话。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倒也不能全怪笔会本身----这事实上属于网络时代大众传媒普及化、文字创作平民化大趋势下,原本仅仅代表作家、诗人等文学精英的文学组织所遇到的一种转型挑战。据说“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成立后一段时间一直发展缓慢、名气有限。。。直到锐意改革、开始吸引网络作家参与,这才突然成为一颗政治、文艺新星----由此可见传统的“作家”组织,大胆吸收平民网络作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个问题:究竟在传统“作家笔会”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以及新形势下快速发展所必然带来的水平参差、文学信誉贬值。。。这两者之间,自己该选择怎样一个平衡点呢?恕我直言,我认为“独立中文作家笔会”目前虽然发展迅速,但恰恰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虽然眼下由于在外人看来笔会的政治色彩明显,所以愿意申请加入笔会的普通网络作者并不多。。。但如果考虑到将来的情况,光网上就有那么多文字高手(去“文学城”看看就知道了),如果他们也都希望加入作家笔会,请问笔会该如何应对呢?----真到了那个时候,今天笔会吸收的一些普通网络作者,他们相对不高的文字水平可能就会反而成为一把尺子,逼得笔会将来不得不大门广开,牺牲质量换取数量(这未必是一件坏事,但笔会自己先要考虑清楚是否自己所愿)。

一言以蔽之,“独立中文作家笔会”这个名称,其实更适合被称作“独立中文作家作者笔会”,或者“独立中文作家政论家笔会”----这样的名称,现在将来的定位不仅一目了然,而且也不会被别人抓到批评的把柄,不知万之先生等笔会高层是否也偶有同感?


第五、人是软弱的、人更是习惯“同类相聚”的,我承认我对笔会的个人成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对部分笔会成员如高寒、茉莉、东海一枭等人的反感甚至仇视----俗话说:近朱者墨、近墨者黑,这些人曾一度整天拿着笔会在网上显摆自夸,我自然很难不因此对笔会产生反感情绪。。。事实上,由于一些道德败坏、曾恶毒坑害本人小人的影响,以及他们事后继续在海外民运圈如鱼得水这一事实,我本人两年来对整个海外民运的看法都有了明显转变,绝非仅仅“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平白无故受了牵连----当然,最近一段时间我也对我的这种负面反应有了一些重新认识,也许我应当默认、容忍一些人和组织去和自己的敌人合作甚至握手言欢而自己却仍然继续喜欢他们、欣赏他们。。。也许这些人和组织本身更多的是善良而不是相反。好比对张伟国先生,以前因为和茉莉的关系我也对他很不感冒,反过来看他办的“议报”就能挑出很多毛病。。。但后来有一次我在议报论坛发文,他居然让议报刊登了我这个经常批评他的难缠人士的网文,这一件小事,至少让我对他的为人多了一些理解和认同。我相信今后对于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我本来不甚超脱的认识也会更加客观、深化----事实上笔会后来接受我的批评,开始关注清水君/黄金秋先生,对此我不仅欣赏,而且感激(虽然我仍然觉得太晚了)。


第六、从争取民主、保障人权的角度来看,我仍然坚持认为:“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强调自己的独立形象,本身反而要比给外界留下倾向性明显的一定政治印象要更加有利得多、游刃有余得多----因为这样可以不知不觉团结、感召更多的中立人士,从而在需要时形成针对专制政府侵犯创作自由、迫害作家人权的强大合力。另一方面,笔会如果过了需要大力宣传的初创期,在呼吁行动批评中共的频率上也要避免过急,否则肯定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好比最近几次笔会大力呼吁的签名联署,在签名人数方面似乎就不甚理想;笔会的“紧急呼吁”,其在“紧急”方面给别人的感觉也似乎越来越习惯麻痹。。。这种情况就不知不觉走向了笔会立意保障人权的反面,有必要寻求一些新的突破。

万之先生你们笔会作家云集,聪明人一定很多,但恕我直言却似乎明显缺少商业策划和运作管理人才,结果很多在我看来应该做、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却迟迟没做,反而始终搞来搞去就呼吁呀签名呀那么几招----你看看人家法轮功大纪元,很多活动、比如九评什么的就策划得水平甚高、影响极大,让人不得不服,尤其人家搞的几次征文,不需要很多知名的作家精英,却从来不乏普通人精彩的稿件。。。其实在我看来“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到今天为止最妙的一个策划,就是颁布“2004年文学创作奖”,而事实上这也最体现了“作家笔会”的独到性质和特殊意义。。。但既然笔会的触角已经深入网络文学和政治评论,为什么不学习大纪元搞一些面向民间的征文评选活动、或者干脆把“年度文学创作奖”多分一点细项、好照顾网络创作、政论批评等,同时避免“颁奖只给异议人士”的批评呢?难道这样实际投入不大的活动(奖金都不需要,因为“作家笔会”评奖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荣誉),不是对消除人们对你们“作家笔会光搞政治”印象的误解大有好处、本身又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和群众基础、从长远看更是一种品牌和资源积累么?----会频繁“紧急呼吁”,为什么不每隔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在各大传媒公布一份“中国独立作家生存状态和创作环境月报”之类的正式文件呢?难道这样的方式不是更能够既体现笔会的“作家”性质,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独立作家们的人权和创作自由、最大限度地制造了新闻传媒持久关注的热点么?

总的感觉,“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本身已经拥有了一个暗示崇高荣誉的金子一般品牌,但如果笔会自己不去设法在关注人权的同时,更加注意从长远发展出发保护“独立作家”这个品牌本身(因过分政治化而出名可能更快,但最终却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特优势,甚至连刘荻这样的作者也会却步),设法探索一些呼吁、抗议、签名、之外的新活动路子,那么在我看来即使从纯民主宣传的角度看也是急功近利、十分可惜的----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激烈的转型阶段,一个独立中立而坚决反专制、争自由、保人权的作家作者组织,可能会在将来发挥更重要的凝聚“笔杆子”人心作用;而要更好地做到这一点,还真的需要从现在开始,始终高举“独立”和“作家笔会”这两面大旗。

关键是,强调“独立”本身绝非意味着“不许反共”(“独立”其实至少意味着“不亲共”),而不过是希望“不要清一色反共”;而突出“作家笔会”色彩,也和保护作家人权并不矛盾,反而更可以理直气壮地争取大陆的创作自由、出版自由、发表自由、评奖自由等。


以上六条,属于安魂曲本人的个人意见尤其是此时此刻的真实想法,仅供万之先生和其他“独立中文作家笔会”成员参考----就我个人而言,和“独立中文作家笔会”这一组织本身是没有敌意的,也愿意尽量消除此前因历史和认知原因形成的一些个人成见,如果那些成见真的属于个人无知误解的话。






作者:安魂曲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魂曲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2393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