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杭州女孩:和中央首长一起跳舞的日子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杭州女孩:和中央首长一起跳舞的日子
和合
[
个人文集
]
现已禁止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4912
经验值: 31018
标题:
ZT:杭州女孩:和中央首长一起跳舞的日子
(308 reads)
时间:
2004-11-04 周四, 下午11:08
作者:
和合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杭州女孩:和中央首长一起跳舞的日子
我是1956年参的军,那年16岁,在杭州海军疗养院作
卫生员:当时因为毛主席常来杭州,刘庄、汪庄是他经常
疗养的地方,又有很多领导同志来跟他汇报工作,所以为
中央领导们举行的舞会规模就很大,一般都在杭州饭店,
浙江歌舞团乐队伴奏。伴舞的女孩子都是从军队系统挑选
的,要求出身好、表现好,舞当然也要跳得好啦。所以当
时我们能被选拔出来,都觉得很光荣——跟中央首长跳舞
能不光荣吗?对我们来说,去跳舞不是去娱乐,而是执行
政治任务,一定要庄重大方。那时候刚参军,工资低,没
法打扮,穿了军服、布鞋就去了,脸上也不怎么化妆。舞
会很热闹,我见到了很多首长,但是很少见到林彪,彭德
怀也难得见他跳舞。
我们最愿意跟周总理跳舞了,他人很亲切,像老父亲
一样,一边跳着快四步,一边问长问短,有时候跳着跳着
还会唱起来,有时候笑话讲得我们哈哈大笑。他很忙,一
般到杭州来都是向主席汇报工作,汇报完了又要赶回去,
所以女孩子们都排着队要跟他跳舞,跳不着就会觉得遗憾,
周总理总是跳了一个又一个,他很会照顾人,跟谁跳过,
没跟谁跳过,都记得清清楚楚。如果还有时间,没跳过的,
他就主动去请人家。
毛主席不像周总理那么忙,舞会他都是从头跳到尾。
他爱听京剧,舞会的中间都穿插着京剧表演、清唱啊等等。
这在他就是一种休闲吧。跟总理不同,主席很威严,我们
跟主席跳舞,不敢说不敢动的,不像跟总理跳舞那么随便,
可以说笑话,哈哈乐,跟主席可不敢。主席话很少,顶多
问问你家里情况,我们是问一句答一句。
主席在杭州的时候,我们很少见到江青,后来我调到
北京,见到江青的次数就多了。
1959年,我参加了海军战士业余文艺汇演之后,就从
杭州调到北京,进了海政歌舞团。
那时候海政、全总、空政、总政、北京军区的女孩子,
都经过严格挑选,去参加在中南海、紫光阁、三座门举行
的舞会,出身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出身不好的,其他方面
再好也没有用,被挑选上的自然感到非常自豪,作息时间
也都被重新调整——上午休息,下午练功,晚上跳舞。去
的时候,我们海政的女孩子,是由海政保卫处的处长带领,
坐着专门的车,有专门的车证,才能进入各个舞厅的。那
些年如果我们不下部队演出,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舞会——
中南海、国务院紫光阁、三座门中央军委,都是一周两次。
而去中南海,跟毛主席跳舞之前,还有一道特别的手续:
门前有个盛消毒液的盆,每个人都要在里面洗了手才能进
去。
那时候毛主席和江青好像不住一块儿:因为怀仁堂舞
厅很大,有好几个门,主席和江青每次都从不同方向的门
进来,而且时间也不一样。每回都是主席先到,江青后到。
江青到了以后的第一个舞,主席总要跟她跳,这些我们都
知道,所以那时谁都不凑过去。江青总是前呼后拥的,而
且非常注意打扮。记得她有一回穿着白纱的连衣裙,舞起
来一飘一飘的。那时候我们这些女孩子工资都不高,像我
吧,每个月发了工资都要寄钱给父母,剩下的钱除了吃饭,
很少有富余,就是吃饭,也只能每顿买半个菜。这种情况
下,别说香水了,能买瓶雪花膏擦擦就不错了。那时候女
伴们都说我“臭美”,其实呢,我的“臭美”不过是往辫
子上扎了块花手绢儿,我们都是穿着各自的军装去的,皮
鞋是绝无仅有的;军装也有半长的裙子,蓝色或是白色,
也很好看,如果有人穿布的连衣裙,那已经是最漂亮的打
扮了。所以当年江青的打扮给我们的印象很深。
刘少奇每次参加舞会,都是和王光美还有一个小女儿
一起来。他跳起舞来很稳当,但人不像总理那样随便。和
其他中央首长一样,他也穿中山装,常穿的是一身灰色的,
脚上穿的布鞋,又叫“老头鞋”。主席也是灰中山装,脚
上的皮鞋是砖红色的。刘少奇爱说话,有一回还跟我开玩
笑说:“你是杭州人——那你是东施还是西施呀?”我说:
“我当然是西施啦,怎么能是东施呢?”王光美那时候很
年轻,穿着很朴素,经常就是蓝裙子。后来文化大革命中
批判王光美挥霍打扮,我们都觉得很纳闷儿。
朱老总常穿一身黑色中山装。他那时候年龄大了,怎
么也得有七十多岁了吧,我们请他跳舞,都要先把他从座
位上扶起来,慢慢跳完了,再把他送回座位上去。他人老
了,话不多,常常是拍拍我们的手,笑笑,像对待小孙女。
——这是在中南海。
国务院紫光阁的舞会,周总理是常去的。我的印象是,
总理和各位部长都很辛苦,这样的舞会,并非完全的休闲,
倒有一半时间是在工作。常常是总理跟我们正跳着舞,来
了一位部长向他汇报工作,总理就撇开我们,跟那位部长
谈话;谈完了回来没跳上一会儿,又来了一位部长汇报工
作,总理就又停下来,又去谈工作。这样的时候舞会还是
照常进行的,我们就和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们翩翩起舞。
军委三座门那边的舞会,休闲的气氛就比较浓,因为
将军们大部分都携夫人来,我们的舞伴也就多半都是警卫
员和秘书们。
邓小平很少见到,据说他爱打牌,休闲的时候,多半
正在找搭档打桥牌吧。贺龙也很少见到。
说到陈毅,他是非常喜欢跳舞的,只要有舞会,中南
海也去,紫光阁也去,三座门也去。他到了哪儿,四川话
呱呱一响,哪儿就很热闹。
要说那时候天天都有舞会,我们也没觉得腻,而是很
想去,因为每场舞会下来,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快乐都有。
精神方面,自然是觉得光荣自豪;物质方面呢,舞会中间
有一盘盘的炒杏仁儿、大香蕉和其他水果点心,都是平常
吃不着的东西。十一二点舞会散场,首长们都走了,我们
就留下来吃了夜宵再回去。夜宵都是很丰盛的,有鱼有肉。
这一切,对于我们这些每顿饭只买半个菜的女孩子们来说,
都非常美好。有时候吃完夜宵还招待我们看参考电影,都
是香港的左翼电影,夏梦主演的最多。
这样的舞会一直持续到文化大节命前。后来文化大革
命爆发,舞会自然就不再有了。
---------------------
珍藏在心底的记忆——在陪毛主席跳舞的日子里
-----记一位女演员的自述
作者:权延赤
1959年我刚满13岁,参军进了空政文工团,在学员班学舞蹈。1963年4月的一
天,政治助理老吴同志找我谈话,让我去中南海陪中央首长跳舞。
谈话后,一位经常去中南海的老同志咬着我耳朵说:“小王,这回你可以见到毛
主席了。”“真的?”我叫出声,马上又捂住嘴,不知是怕泄密还是怕心从喉咙里蹦
出来。我太兴奋了,简直高兴晕了。
我们是每星期三、星期六去中南海,穿便服。
六点多钟,中南海开来一辆吉姆车,我们七八个女团员挤挤挨挨坐进去,由北海
那边驶入中南海。车停在一栋建筑的门口。我们脚步轻盈匆促地走过一条长廊,看到
一个敞开的红门,门额上写有春藕斋。这里就是我们陪领袖跳舞的地方。不久我就得
知,来这里跳舞的毛主席、刘主席和朱委员长等。周总理除了过年过节,平日不来。
平日他和国务院其他领导同志在紫光阁跳。
走进春藕斋的红门,是脱挂衣帽的门厅。再进一道门就是春藕斋舞厅。舞厅右角
有个小舞台,平时空闲,跳舞只用录音机放乐伴奏。到了节日,才有乐队登上小舞台
伴奏。舞厅后门通向室外舞场,花瓷砖地,有个荷花池。夏日天热可以在室外跳舞。
舞厅左侧还有一条走廊相通。后来我发现,毛主席总是从那里走来舞厅。
一我们几个女团员坐在软垫靠背椅上等候;老同志轻松随便,新同志紧张新奇。
七点刚过,团员们起一阵骚动。不知谁轻轻叫了一声:“朱老总!”
朱德委员长首先来到,步子迈得大而有力,根本不象70多岁的老人。他挺胸昂
首,腰背挺直,一举一动都保持着军人风采。老同志迎上去,把我们几位新同志介绍
给朱委员长,介绍给与委员长同来的康克清同志。
乐曲响起来了,朱委员长开始跳舞。
朱委员长跳舞也保持着军人的神姿。他不跳错步不跳花样,而是准确地踩着乐点
迈大步,像军人走队列一般。转一圈,换一个舞伴。
轮到我了。我的感觉,不是陪总司令跳舞,而是陪总司令出操。总司令始终挺胸
抬头,既不说话,也不左顾右盼。当我追随总司令拚命迈着大步走时,眼前总象晃动
着一张照片,那是总司令检阅出征将士的照片……在我的记忆中,只有一次过年,朱
委员长高兴了,忽然错上步,跳出了花样儿。后来我才明白,总司令很会跳舞,只是
含而不露罢了。领袖们跳舞是为了运动,我们的总司令尤其是这样。戎马一生,唯有
走出军人的步伐才能使他身体和精神得到最好的运动和休息。
一次,跳舞中间休息,两名文工团员为总司令表演枪杆词。这是充分表现军人气
质的对口词,在六十年代很时兴。表演者一句赶一句,每句配以铜铁一样坚硬利落的
动作,最怕对口中间打结。表演中,一位团员忽然忘了词。对方说:“枪!”
她接不上词,为了不中断就跟着重复一遍对方的动作,也喊一声“枪!”对方见
她忘了词,只好重喊一遍:“枪!”她仍然没想起词,只好又跟着喊一声:“枪”就这
样重复同一个动作同一声“枪”,重复了四五遍。重复得手脚发僵,头上冒汗,两眼
发潮,别提多紧张,多尴尬,多狼狈了。我忍俊不禁,扑哧笑出声。老同志来不及责
怪我,总司令已经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于是,周围的女团员也都放声大笑。
两名表演者立刻摆脱了紧张狼狈,索性捂着肚子也格格笑成一团。总司令的笑声
太富感染力了,直笑得前仰后合,还不时擦着笑湿的眼睛。
还有一次是冬天,天气预报有大风雪。我听朱委员长的警卫员说,总司令患有糖
尿病,有时一天只能吃三两粮食。跳舞休息时,我坐到朱委员长身边。我是军人,很
少叫他朱委员长,觉得还是叫总司令亲切。我说:“朱总司令,除了跳舞,您还做其
他锻炼吗?”总司令说:“还爬山。明天就得去爬。”我说:“哎呀,明天有大风雪,
天气预报广播了。”总司令说“大风雪也得爬,不爬不行。”我问:“为啥不行?天气
好了再爬嘛。”总司令摇着头:“有人对我搞专政,他叫爬就得爬。”我问:“谁
呀?”总司令像怕事的孩子一样悄悄说:“医——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社
会上到处传抄一些诗词,都说是毛主席的,难辨真假。我抄了许多诗词,不好直接问
毛主席,就利用跳舞休息的机会拿出来问朱委员长。朱委员长看过之后默默地望住
我,神情严肃。我小声问:“总司令,是主席写的吗?”朱委员长缓慢地说:“我看
有的是有的不是。主席是唯物主义者,这些诗词有的是唯心主义的。”他像是有什么
想法不好一下子表达出来,稍停顿片刻,又说:“社会复杂,真真假假有时不是一下
子能辨清。你们年轻,不要轻信小道消息,更不要跟着乱传乱抄。”
不久,街上出现了恶毒攻击朱委员长的大字报、大标语。此后,我们的总司令再
也没到春藕斋来。我也再没能见上总司令的面,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说上。
二在朱委员长之后,第二个走进春藕斋舞厅的是刘少奇主席和王光美。真奇怪,
从看到他第一眼,我就没有任何紧张拘束,落落大方地问候:“刘主席您好。”“谢
谢。你是新来的同志吧?”“今天第一次来。小王,王学文。”老同志的介绍落在我
后面。
我握住了共和国主席的手。
接着,我又握住共和国主席夫人的手。王光美同志同我握手时,另一只手亲切地
抚摸一下我的秀发。此时,我心里忽悠一热,眼圈一下子湿了。
此后,我曾多次和王光美同志接触。她生得端庄秀丽,性情温柔开朗。当她走下
舞场,特别是同她的丈夫——同共和国主席一道跳舞时,她又是那么热烈、潇洒、青
春洋溢。我们这些姑娘简直被她的风度迷住了。
乐曲响起来了,少奇同志开始跳舞。少奇同志的舞步同他平时走路一样轻捷洒
脱,他跳得真好,会跳错步,会跳出各种各样,尤其跳三步跳得好。
轮到我陪少奇同志跳舞时恰好是跳三步。跳没两步,我就发现少奇同志非常会带
人,我全身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所有的能力和技巧都可以尽情发挥出来。我身轻如
燕,灵活自如,时而围绕共和国主席飞旋,时而跟随共和国主席阔步向前,时而巧妙
地躲闪开可能相撞的障碍,时而表演奇迹一般跳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花样儿。
我们女团员都愿意跟少奇跳舞。可是,当我想要再一次陪少奇同志跳舞时,他谢
绝了。也没同我们中间的其他人跳,而是走向他的夫人王光美。他们相视一笑,便一
起舞入场中。老同志悄悄告诉我,少奇同志准备走了。
我很快就知道了,少奇同志的最后一场舞,总是和他的夫人王光美一起跳,永远
不变。
1966年2月,我去中南海出任务,陪少奇同志跳了最后一场舞。当时我可不知这
是最后一场舞,真是做梦也没想到。
那天跳舞休息时,我坐到少奇同志身边。我说:“刘主席,我们要走了,后天去
云南边疆演出,要去半年呢。”
少奇同志说:“这很好,应当多为战士、为群众演出。下去后要注意身体,要注
意卫生,睡觉前一定要刷牙。晚上刷牙比早上刷牙还重要。”
我心里一阵阵热,我说:“记住了。”
少奇同志问:“你们去过云南吗?”
我摇摇头:“没有。”
少奇同志像给小孩讲故事似地对围过来的文工团员们说:“云南呀,有原始森
林,森林里有猴子,很多很多猴子。”少奇同志说着把两手张在脸旁,扇动着,睁大
眼睛装出吓唬人的样子:“猴子,不小心就偷走你们的帽子。”
我们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少奇同志像往常那样先走了。临走时和我们一一握手,说:“半年以后见啊,半
年以后见。”
谁会想到,这竟成了永远告别的话……晚十点半,舞厅里的人忽然纷纷起立。毛
主席来了!
这个时候朱委员长和少奇同志已经走了。除开节庆日,朱委员长一般是晚七点半
到,九点左右离开。少奇同志来得稍晚,走得也稍晚,因为他经常要等毛主席来,以
便汇报一些情况。毛主席有夜间工作的习惯,经常十点以后才来,夜里十二点以后离
开舞厅去办公。
毛主席从那条走廊稳步走入舞厅,我痴痴地站着,忘了周围,忘了自己,忘了一
切。
一名服务员端着盘子走过来,盘子上放着毛巾。毛主席拿起了毛巾。他一侧脸,
看见了我。毛主席朝我笑了,我也跟着笑了,不害怕,不紧张,还是以为在梦里。我
现在都想不起我是怎么站到毛主席面前的。
开始奏乐了,毛主席起身跟我跳舞。毛主席发觉我紧张,亲切地同我谈话,以解
除我的紧张。“小王,今年多大了?”“十六。”“家是哪里的?”“大连。”“在文工
团学什么?”“舞蹈。”“跳舞要放松。爸爸是干什么的?”“唱京剧的。”“噢,艺术
之家么。”
谈着谈着,我忘了紧张,脚步变得舒展灵活,并且越跳越感到意气风发。
跳着跳着,毛主席忽然在我肩上一按,我身不由已坐了下去。定定神,发现乐曲
已终,我正好坐在自己原来的座位上。而毛主席微笑着点点头,已经朝自己的座位走
去。
我终于发现毛主席跳舞时的一个习惯。他很注意舞伴原来坐在哪里,曲终时准时
把你送回原位,而后独自走回自己休息的座位。
随着接触增多,我最初见到毛主席的那种神秘感开始消除,因而也更觉得毛主席
亲近伟大了。
毛主席总是穿一身灰色中山装,袖筒遮手一半;夏天穿一件肥大的绸衬衫,后背
还补着补丁。
毛主席非常富于幽默感,吸烟时总是把烟一折两截,只把半截插到烟嘴上吸燃。
我问:“主席,您为啥把烟掰两半呀?”毛主席笑着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么。”
其实毛主席是为了控制吸烟量,一次只吸半支。
只剩一个烟头了,在烟嘴里一明一灭地闪。毛主席赶紧再吸一口,把烟蒂按入烟
灰缸。烟蒂在烟灰缸里有气无力地冒着残烟。毛主席叹口气说:“帝国主义气息奄奄
喽。”我们女团员们都为毛主席的幽默笑了。
有一次跳舞中,歌剧《江姐》的一名作者被带来见毛主席。这名作者穿件中式棉
衣和满是褶子的肥大的军棉裤,脚上穿一双部队发的黑色棉布鞋,上面有不少油迹,
显得窝里窝囊。他是我们文工团里的人,平时很熟。一进春藕斋,他的胳膊腿立刻僵
硬得象木棍似的,紧张得脸色苍白。他被带到毛主席面前,嘴巴张了几次也说不出
话,目光不知朝哪里落才好,便深深地鞠躬下去,腰弯得超过了九十度。我们再也忍
俊不禁,一起放开嗓子哈哈大笑;越笑他越慌,他越慌我们越笑得厉害。
他慌得直不起腰,我们笑得也直不起腰。毛主席也笑了,连连示意叫他坐,他却
无论如何不敢坐,一句话也讲不连贯,简直要晕倒了。同志们只好把这个可怜的作者
领走了。
毛主席喜欢听京剧,跳舞休息时常放几段京剧听听。毛主席听京剧常常用手敲着
板眼,逢上老生戏还跟着唱几句。有时也请一些名角来表演。记得有位著名京剧演员
(裘盛戎)见到毛主席后,也是紧张得喘不过气,说话不连贯。毛主席对此很皱眉
头。现在想来,毛主席固然伟大,但当时有些宣传搞得过分也是一个原因。把毛主席
神化了,因而有些人见了毛主席就像见了神一样诚惶诚恐。我虽然经常见到毛主席,
不觉那么神秘,但也并没完全摆脱这种“神化”宣传的影响。春节时茶几上摆一些糖
果,毛主席抓糖给我,我从没舍得吃一块,都是小心翼翼揣兜里,带回去给同志们,
给家里的亲人。这是毛主席给的糖啊!同志们和家里的亲人也宝贝似地保存起来——
糖也被神化了。
我感到毛主席不喜欢这种情况发生,但他有时也无可奈何。我们文工团有个小江
非常想见毛主席,哪怕是远远望一眼呢。可她出身不好,根本去不了中南海。她很羡
慕我,常暗暗流泪,几次让我替她向毛主席问好。我对毛主席说:我们文工团有个小
江,每次都让我代她向您问好,她非常非常想您。毛主席连连说:“谢谢她,谢谢
她,代我谢谢她。”毛主席并不是想见谁就可以见谁。他曾说:“我也得听党的安排
啊,听组织安排。”“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那种“神化”宣传越搞越厉害。有一次我
对毛主席说:“主席,您连续接见红卫兵多累呀,弄个高高的凳子坐天安门上就行
的。”毛主席笑了:“那怎么行?真是孩子气。”我说:“有个小学生等您乘车检阅,
等呀等,实在憋不住上厕所,才走您的车就开过去了。这孩子回来没见上您,躺地上
就打滚,哭晕过去了。”毛主席听后皱起了眉,思索着什么很久没有说话。
现在人们都明白了,毛主席是人不是神。我还要说,毛主席是感情非常丰富的
人。
有一次我坐在毛主席身边,同他聊天。毛主席关心地问:“你们练功累不累?”
我说:“累。挺苦的,有时还出事故。”毛主席问:“还出事故?”我说:“可不吗,
听说天津一个剧团里,演哮天犬的演员翻跟斗,不小心摔下来,把脖子戳进去了,戳
进……”毛主席皱着眉连连摆手:“哎呀,不要说了,不要说了……”还有一次毛主
席把我演出用的红手绢要过去,翻来复去看,眼里露出一种孩子似的新鲜好奇的神
色,用惊讶的声音说:“还有这么好看的手绢呀?”
跳舞开始了。我陪毛主席跳到场地中间时,忽然轰隆一声巨响,大家都吓一跳,
毛主席也不例外。音乐停了,跳舞也停了。原来是雕花板墙掉下一块一米见方的木
板。好险哪,正好砸在毛主席坐过的沙发上,板角把坐在旁边的一名女团员砸伤了。
毛主席随大家一起跑过去,脸上同样是十分焦急的表情,就像父亲看到女儿受到伤害
一样焦急担心,连声问:“小赵,砸坏没有?啊?砸哪了?”接着他便招呼工作人
员:“快,快帮助检查一下,要抓紧治。”
四1966年8月,我从云南边疆演出回来,好容易盼到星期六去中南海出任务,可
是春藕斋里的气氛已经全变了。变得清冷,变得沉闷。
毛主席也很少来了,即使来了也显得很忧郁沉闷,总是带着思索的表情。有时显
得很疲惫,有几次甚至连眼都睁不开,跳一圈就想离开去休息。但是医生不允许,要
求他必须达到一定运动量才能离开。
我们去中南海出任务的次数越来越少,间隔时间越拉越长。
1967年的一天,我们又来到春藕斋陪毛主席跳舞。冷冷清清的舞厅突然使我伤感
起来。
我小声说:“主席,前几天我们统一去清华大学参加斗争王光美的大会……他
们,他们用乒乓球做项链给王光美挂到脖子上了……”“胡闹!”毛主席声音很大,
显得有点激动,非常生气。
我犹豫一下,又说:“蒯大富还踢了王光美,叫王光美跪下……”“我一再说要
文斗不要武斗,怎么还打人?”毛主席满面怒容,“他们根本不听我的话!”“文化大
革命”进入1968年,就在这一年,我也告别了春藕斋。我们全体演员都下到河北农
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
作者:
和合
在
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2.0032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