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起)“历史哲学”一词在中国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之久,但一般智识界对它的了解似乎还是很模糊。中国谈这门学问的人主要都是受了黑格尔那部《历史哲学(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的影响,它如马克斯、斯宾格勒等也都是黑氏一派的后起之秀。这一类的历史哲学的最大特色在于强调历史上这样或那样现象的重要性,并依之建立一整套哲学系统,以解释全部历史过程。这种历史哲学自亦有其价值,但是中国人对它的推崇却似乎超过了它本身应有的限度。过分强调史学的哲学性最后必然使史学流于空疏,失去任何客观的标准。于是哲学家就可以把历史家看作他的奴仆,而历史家的任务也就限于如何为哲学家提供“建造系统”的材料了!把历史哲学推展到这一步田地,它对于人类知识的增加,不但没有帮助,而且还极端有害,这是喜欢谈“历史哲学”的人所不能不没有的警觉。
……英美的哲学家现在已将历史哲学分为两个主要派别,一是黑格尔一系的“玄想的历史哲学”(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另一则是由英、美经验论一派哲学中所发展出来的“批评的历史哲学”(critical philosophy of history)。就玄想派而言,往前追溯我们可以提到圣奥古斯汀(St.Augustine),在近代我们应当注意康德与赫德尔(Herder),黑格尔以下则马克斯、斯宾格勒为后起健者,至于当代则以汤因比(Toynbee)为最显著之代表。……我们只要一读他(Toynbee)自己叙述他预定撰书计划之经过的短文,即可了然他是如何先玄想了一套理论架子,谈后再动手找材料的。……玄想的历史哲学发展到汤因比也许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目前历史哲学界似乎已渐渐厌弃这种路数,向这一方面用心的人也日少一日。至少我们暂时还看不出这一路历史哲学可能有什么更高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