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从乐凯胶卷看中日制造业的精神差距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从乐凯胶卷看中日制造业的精神差距   
东京博士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10/01
文章: 2957

经验值: 1232


文章标题: 从乐凯胶卷看中日制造业的精神差距 (552 reads)      时间: 2004-10-06 周三, 下午2:27

作者:东京博士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严峻的中国企业

从胶卷涉及到数码相机,世界上已经有很多摄影器材专业公司,正在瞄准着中国的照相市场。
从万里长城到西安的兵马俑,只要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与饮料,明信片一起陈列着的小店里
一定有彩色胶卷。现在的中国与1970年代的日本的国内旅游热极为相似,其实中国人喜欢拍
照,一点都不亚于日本人,中国的胶卷市场的外国名牌[富士][柯达][柯尼卡][阿克法]中唯
一还生存着的就是位于河北省保定的[乐凯]。

数码相机普及乐凯真不乐

乐凯2003年的成绩在如此热气腾腾的旅游热中却急剧下降。销售额比前一年减少5%(5亿6400元)
纯利益减少36%(8000万元),这是胶卷的销售减少16%的反映。虽然有有受外国名牌胶卷竞争的
影响,但是数码相机在中国的迅速普及使照相者开始离开胶卷的世界,今年以后开始转向数码
相机的用户增多形势将更严峻。

富士写真胶卷,柯尼卡美能达等日本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市场变化,但是这2家公司一点都不慌张。
因为他们同时还是很有实力的数码相机公司,早在这次浪潮到来之前就已经把业务扩展到了数码
产品的领域了。

又如以汽车车灯,双线插座起家到综合家电,发展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松下,从照相机展开到打
印机,复印机,半导体制造设备的佳能,助动车起步到摩托车,甚至汽车成为世界有名的本田,
无一不是通过研究开发,不断把对制作新东西的倾注作为成长的原动力。

纵观中国的制造业,像松下,佳能,本田这样的公司几乎根本找不到。海尔,电视机和手机的
TCL,通讯设备的华为技术等等都是由海外知名的大公司培养起来的,根本还不能说具有独自
的技术开发能力,仅仅停留在引进外资后的[低成本的生产力][规模化的经济]的竞争方式上。
生产低价格通讯设备的华为在日本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不说,在美国也遭到了专利侵害的投诉,
反映了其实力的有限。

中日新产品制造业

乐凯根本没有独自开发数码相机的实力。结果只能乞求柯达资本的参加,接受技术提供。与柯
达的合作是想挽回数码相机市场的后起之步,同时还把日本的相机公司企能收编为伞下,作为
数码开发的根据地。中国国内目前电子,汽车,钢铁,机械等交叉领域很有限,从新领域的展
开,新产品的开发的视点看,中国没有日本的制造业那样拥有强烈的意欲和卓越的实力,而是
一味强调人多,劳动力便宜,在数码相机这种融合了综合高技术的制造领域可以看出中国目前
意识的差距还很大,而这种差距的根源可以说正是缺乏松下,本田,佳能之类日本公司起步时
的一种精神。

1990年代后期,中国的制造业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提高质量,批量生产上确实花了很大力
气,也卓有成效。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开发能力的不足。乐凯胶卷可以说就就是一个象征。对
新领域的挑战,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不踏踏实实地培养起来,名副其实的[世界的工厂],[世界
企业]是不会诞生的。

我人生中第一次使用彩色胶卷就是乐凯。那时为了拍一卷彩色胶卷我积了半年零用钱。不过
也就只用过那1卷,那是1981年大二的时候。照片颜色偏红。后来几乎都是用柯达,主要拍
摄人像花卉静物,拍摄风景一般使用富士。哦,国产的还用过福达,
是福建组装的柯达吧。

现在日本的照相材料的柯尼卡与照相机办公设备的美能达合并了,生产的柯尼卡胶卷,市场
远远没有富士厉害,胶卷不仅民用,军用,还有医用,还有很多如液晶屏幕,集成电路的制
版生产都要用到大量的高质量的胶卷。

后记——中国的产业之思考

在国内我是自控专业但一直搞软件出身的,但是来日本以后因为工作中不断接触硬件,现在
已经是在日本的IT制造业多年了,根据过去尝试在中国发展精密制造业的惨痛教训,因此对
中日两国的制造业以及产业结构有些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对我说你为什么要为日本人干活,
我想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也绝非是为了什么政治的出国,和为了什么政治的来日本,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一个公司或许可以创业,但是一个产业不是一个人三头六臂
可以创立的,不仅有技术问题,还有国民的意识,政府的综合环境对应态度,IT产业在中国
人概念中大多是软件公司,软件不需要很大的长期的投资即可见效,但是硬件设备,计算机
系统牵涉到IT以外的很多其他行业,中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工业的精密制造业相当落后。本
主题 不在赞扬什么,或批判什么,唯一希望的是中国的发展不应该被眼前一些表面的成绩
或数字迷惑,任重道远,应该赶快走上更加踏实,分析自己的短处,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别人高度经济发展时期走过的弯路中国没有不要再去扔学费,别人的成果是别人的,但是别
人的失败应该成为我们借鉴和总结的经验。

有关中国的产业形成,其实10年前我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虽然我自己是比较偏向软件的,
但一直很重视计算机的系统,特别是外围设备,用计算机的各种实时自动控制系统,也曾经
想在国内培养一些人,也确实培养了,有些是招聘来日本几年,还有是在国内帮助建立工程
公司或具有维修能力的当地的代理商,可惜当时的中国很少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和战略眼光,
大多是买进卖出赚钱的商人气质的很多,类似日本的大阪商人。真正理解了踏实地合作5年
10年规划后靠扎实的技术搞公司的几乎没有。因此这也是注定了我14年前海龟失败的结果,
以后只能重返日本来创业,我觉得日本创业很扎实,无论是社会的成熟度,还是行业对自己
的磨练,都是中国社会无法得到的,这些技术应该说是日本社会给与我的。希望有一天条件
成熟时能够重返中国。



作者:东京博士寒山小径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京博士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寒山小径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44484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