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南北汉族 血缘并非一家亲(zt)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南北汉族 血缘并非一家亲(zt)   
赵夭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南北汉族 血缘并非一家亲(zt) (198 reads)      时间: 2004-9-10 周五, 上午11:18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南北汉族 血缘并非一家亲


【中时电子报 】 王绰中/北京八日电大陆遗传研究学者最近有重大发现,原来被视具有共同血缘的汉族,其实南北两地的汉族血缘相差甚远,甚至比中国少数民族的差距还要大。这项研究发现,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汉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缘上的完整群体。

早在一九二九年,中国就有学者发现了汉族血型南北人群有所差异。最近,北京中科院遗传与发展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义达,在其「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新书中指出,汉族南北之间存在著遗传结构上的差异。

袁义达指出,以中国南方的武夷山和南岭为界,南北两地的汉族血缘相差甚远,南北两地汉族血缘比南北两地的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差距还大,如果从生物遗传学观点来看,中国的汉族只是文化上而非血缘上的完整群体。

依据北京中科院研究人员收集的汉族ABO血型数据,得到了汉族的地域亲缘图。该图表明,南方人群(包括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和海南七地)与北方人群(南方七地以外的)生物遗传距离比人们想像的要远得多。

对此,袁义达在接受「北京科技报」访问时说表示,汉族南北两地血缘的差异在宋代已经形成,其分布规律与现代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有关汉族南北两个区域人群在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袁义达认为,华夏民族在长期的迁移和进化过程中,北方民族主要交往和融合的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突厥、羌、蒙古等属北蒙古人种的民族;而两广、闽台地区主要交往和融合的是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南越、交趾等属南蒙古人种的民族。

中国北方地区地形平坦,人群迁移容易,所以北方人群间的同化和语言统一要比南方地区快。中国南方地区,特别武夷山和南岭以南,由於丘陵起伏、地形复杂,人群迁移困难,人群间的同化时间长,互相交往困难。长期以来造成地理上的隔离状态,语言变化很大,形成无数的「族群岛」。

袁义达指出,几千年汉族进化历史也证明南北地区的汉族存在差异,而且是一种群体遗传基因进化上的差异。因为文化上的差异,包括语言上的差异,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在不长的时间内可以改变或缩小这类差别,但几千年的不同程度的隔离和遗传基因进化中所造成的不同地区汉族次群体之间的差异,才是本质上的区别。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95033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