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心目中的当代伟人――我的外公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心目中的当代伟人――我的外公   
幽灵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2
文章: 6051

经验值: 0


文章标题: 心目中的当代伟人――我的外公 (767 reads)      时间: 2004-8-20 周五, 下午3:55

作者:幽灵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心目中的当代伟人――我的外公

唐夫

一晃,去世二十多年的外公,总在我回忆里浮现,就象看着色彩丰富的云霓:迷幻里清晰,尤近而深远,飘逸中斑斓。他那清瞿的身形,和善的面目,平常外貌和充实的内涵,在惊涛骇浪的岁月,视之泰然而默默跨过。在中国历史动荡的年代,外公走了一条自己的路:不露声色,不言是非,静静活到85岁。我看到蒋介石的照片,真象,但外公面容略为瘦窄。

最先的记忆是我在外公的背上,那左摇右摆,颠颠起伏,行进迂回,儿歌哼哼:“黄丝黄丝――马马!请你嘎公嘎婆――来吃嘎嘎!坐的坐的――轿轿,骑的骑骑的――马马。大哥不来二哥来,来了一齐都幺台。”先说的‘嘎’发阴平声,意指外公外婆,后则指肉,发入声,‘幺台’意指完毕。来到人间的第一幕,独与外公亲密

1951年之后的重庆南岸人口还不密集,古老的街道,破旧的黑墙,还依稀留有迷幻遮掩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色泽。时光的倒流,外公那年正是我而今的年龄,襁褓中的我看外公俭朴的便装,松树般的躯干,高大而又秉正。外公很慈祥,从来不责打孙子,重话都没有;外婆则不然,蔑块时有惠顾,孩子嘛。记得在那古老的街道上,浑浑的天色,依稀人迹,整个天空云色随着外公的步伐而旋转,在外公的背上,我的童稚心扉有平静安适的感觉。那时外公担着担子,叫着“潲水卖钱!”,挨家挨户收集。那门前的潲桶,给外公将清水轻轻侧流,便三分两分的出价,愿意就成交。随着外公的身子下弯,我头朝下,他起身,我复位,外公象巨大的车轮,把这世界翻来覆去。当收满一担回家,就是外婆的活。外公依然轻轻戴上眼镜,背着我查阅和观赏他自己的作品,一大本本画册,图样,密集的坐标上,飞禽走兽,山水云色。每张画边有一张几寸的样布条,英国的,德国的,美国的,中国的。那是外公风华正茂时期的“国宝”。

外公姓李名松林,四川江津人。一次我翻阅户口,见外公的原名是李德怀,那是出生的字辈名。我问及所以,外公笑笑的说:“小时候算命,我的五行缺木,便以松林补足。”“哦!”我才明白。两年前我偶尔见到份成都晚报,有篇论及唐玄宗之后子嗣后辈在四川的踪迹,文者系李氏德字辈最后一人,文章追溯到唐朝安绿山事变,玄宗入川之后留一子在川为官,由此衍续后代,据家谱记载,李家宗族仅有成都江津支脉。那年我回江津为外公外婆扫墓,问及乡亲,回答当地仅有这一李家字辈,由此可见,我的外公应属其后。当然,一千多年都过去了,这倒是无所谓的聊聊。前几年我捉笔执文,想到自己的母亲姓李,而唐人固然,海外嘛,自己是华人就不会更变,说自豪还数李唐。所谓夫则不当关之谓。我的本姓为胡,因为父亲一生趣味在茶馆酒店象棋扑克鱼杆,我们当他反面人物。看中国近代,姓胡的经商从政名声在外,除开江青有意侮辱不说。但我仍然愿随母姓,就此笔名。

外公家贫,世代务农为生。在上世纪初,外公的母亲受人介绍,来重庆南岸做税务局长家做女佣洗衣做饭,忠厚老实,为大家敬重。偶尔,也接来外公玩耍,那时外公年龄9岁,因为聪敏伶俐,局长说,这孩子可造就,便推荐他进了清末李鸿章主办的“劝工局”属下技校(好象詹天佑也在此类),由政府出资,免费住读。外公学的是纺织专业里的提花工艺花样设计,所有飞禽走兽,花鸟水天,五彩七色,缤纷在目,后来外公学业精深,为一校首屈,便派往南京苏行上海等地观摩学习交流几年,其间也结识不少中共枭雄,一如邓小平,周恩来等。“我看他们去法国留洋,叫我一块走,当时我还是觉得中国需要技术,就不那么愿意,更舍不得自己学业。当然,都是国家拿钱,想走就可以走的。”外公默默的回忆往事,深邃的目光,仿佛回到二十年代他那风华正茂的时期。他淡淡的抽着叶子烟,一燃一熄,嘴唇不时凹凸,看着年华就象那烟雾缭绕,还不时掴一下烟杆。“如果去了,也会和他们一样。哎!干革命呀,总要死人,折腾的是国家民众,哪点好嘛,所以我考虑之后,打消了念头。嘿,真的去了,说不定还没有你们呢?”外公叭一口叶子烟,释开皱纹笑笑的说,那是我出牢狱之后,都三十来岁了,才第一次听到外公对时局和政治的看法。记得沉默寡言的外公,从来不说这些的。外公说到南岸头号大员外孙家花园的地主孙疏辕(音)清楚明晰的说到刘伯承避难在孙家经过,如数家珍,末了还告诫我一句,这些话不能外说。孙是我外公的挚友,从他的话意里,为孙当年结局(可能为共产党在1951年大屠杀灭绝)很惋惜。

还是后来外公我听伯伯说到外公,他的口气,那简直象文革里说毛泽东那么虔诚:“嘿!你的外公啊,不得了的人哟,你别看他现在是个不做声的老头。他年青时候,重庆城渝北南三岸(老人说重庆总体就这么言喻)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那才是威名远扬哟。他不但设计提花地毯技术第一,为人兼和,行侠仗义,有口皆碑,地方上有扯皮事,只要你的外公出面,嗑不平的都嗑得平。”伯伯说到外公那么赞美的激动,使我万分意外,怎么我看见的外公那么无声无息的生活几十年,从我醒事的时候就在他老人家背上听他哼歌教我。从外婆口里知道外公曾经是南岸袍哥会里的重要人物。“你外公嗨(阴平声,指在社会团体里结拜)了嘛,那阵子那个不来求我们哟。”外婆的口气,是对外公敬重不已。外公的话是很有份量的。而我的外公又告诉过我另一件事另我震惊。那是在他青年时候,曾经一度受共产思想,被杨谙公叫去重庆七星岗城门打枪坝(外公不说我还不知道这地名)参加集会听共产宣传。“我们都年青,那阵子叫闹共产,那象今天,不就几个人撺起来,说说吹吹,去了不一会就听得枪响,子弹就在我耳朵边飞来飞去,杨谙公就是那会儿被枪杀。”那是1928年3月三十一日,至今还记载共产党的党史里,重庆城里七星岗通远门为杨谙公修的纪念物:拳头塑雕,当然,杨尚昆当主席时候,重庆市委讨好卖乖而塑。可见当年闹共产的杨家弟兄,就是这么的邀约当地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胡作非为。遗憾那时候的严打不严。

听伯伯的讲述,抗战爆发之前,是外公风华正茂时期,中国的工业也在蒸蒸日上,各地产业兴旺,重庆各提花制作行业里的商家老板,纷纷来找外公搞设计图案。我爷爷伯伯也是搞纺织,购有机器纺线织纱,他当年最知道我的外公名声。“你外公呀,一般小老板都不敢请他,倒不是他拗(重庆话意‘摆’)架子,是他当年在重庆的技术,首屈一指,大商家老板都等着,请他排版编织设计,一天钢洋(银元)好几十,你说厉害不。”在中国的二十年代,一块银元可养活一家人一月的生活,一个教授的月薪,如胡适这样的名角才两百多银元。可见同龄的外公是很不错的。遗憾日寇侵华,重创中国工业,从此一一蹶不振,外公居然失业了。那时候外公不但养活自己一家,还要负担外婆一家以及其弟学业,江津农村的亲属等。那之后,外公忍痛歇业,将资金投资于钢铁,也捐献国家抗战,本当兴旺起来,突然的美国原子弹恩赐给日本,那一胜利之后,钢铁突然没有人要了,使外公的生意再覆绝境,从此家道中落,四川的纺织业又因战毕外迁,本省的都消失也尽,无法恢复原气,外公在惑然不知怎的就“解放”了,也是幸事,不然,外公恐怕不得天年。外公的事业都在抗战之前,因他的性格平和,就在名声中天的时候,也没有结怨竖敌,要不,外公少不了应算“劣绅”,如他那些被枪毙的朋友,

【待续】

2004/8/19-20 于芬兰家中



作者:幽灵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幽灵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06831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