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ZT朱学渊:赫鲁晓夫和索尔仁尼琴( 俄芦小心了: 这是论证恩赐与被施者互动关系滴, 望写读后感)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ZT朱学渊:赫鲁晓夫和索尔仁尼琴( 俄芦小心了: 这是论证恩赐与被施者互动关系滴, 望写读后感)   
余大郎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ZT朱学渊:赫鲁晓夫和索尔仁尼琴( 俄芦小心了: 这是论证恩赐与被施者互动关系滴, 望写读后感) (392 reads)      时间: 2004-8-11 周三, 上午6:22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学渊评:
赫鲁晓夫的奔放热情和索尔仁尼琴的独立人格,相得益彰。
[ 余 按: 朱 评 好 就 好 在 不 说 啥 子" 唯 一"!]




赫鲁晓夫和索尔仁尼琴

前苏联时期的作家和艺术家中,曾有许多人得到过高级领导人的
青睐,少数人还同高层领导人建立了特殊的私人关系,如列宁、
斯大林与高尔基,斯大林与肖洛霍夫等。不过,这些得到高层领
导人亲睐的作家艺术家在进入领导人的视野之前就已经闻名遐迩,
但是,索尔仁尼琴几乎算是唯一的例外,在进入高级领导人的视
野之前他还是梁赞市一个不名一文的教师。他的一夜成名是同赫
鲁晓夫分不开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个后来成为苏共
敌人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是赫鲁晓夫一手造就的。

索尔仁尼琴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在集
中营度过了八年的监禁岁月,一九五三年才获得释放,但释放后
按照规定又在哈萨克共和国的一个遥远荒凉的小村庄度过了三年
流放岁月。虽然他在劳改营中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构思,被释放
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写作。但是,他的作品只是写给自己看,从没有
想过这些作品会有出版之日,更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靠自己的
作品一夜成名。即使是一九五六年的苏共二十大掀开了“解冻”
的序幕后,他也远未为这个苏联文学的新时代的到来做好精神准
备。一九五九年,他创作出中篇小说《854号劳改犯》,这就是后
来轰动一时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的雏形。但是,这种
创作仍然处于地下状态,地下创作的苦寂是可想而知的,他也非
常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这种状态。他一次次地修改这部作品,删
除其中激烈的言词和敏感的话题,使之适宜在出版环境仍然不甚
宽松的苏联能够公开出版。

终于有一个人的讲话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苏联著名诗人、《
新世界》的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这个诗人主张更大胆更自由地
出版文学作品。这是一个他曾经仰慕的诗人,远在索尔仁尼琴当
炮兵连长的战争年代,他就从电台中听过诗人的长诗《瓦西里·
焦尔金》。出于对特瓦尔多夫斯基的信任,他把作品委托朋友送
到了《新世界》编辑部,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痛苦等待[ 余 按
: 看 来 不 光 中 国 人 以 等 待 为 命 运]。

特瓦尔多夫斯基当然不是等闲之辈,他被作品深刻的思想和强烈
的感染力所吸引,他决定采用这部作品。他约作家到莫斯科的《
新世界》编辑部见面,提出修改意见,其中之一就是把书名从《8
54号劳改犯》改成《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且,他还付
给作家相当于其几年工资的最高标准的稿酬。但是,特瓦尔多夫
斯基尽管明了作品的价值,却仍然不敢擅自作主发表作品:这可
是苏联的头一部描写集中营生活的作品!他征求了不少人的意见,
比较一致的看法却是这样的书稿肯定不会得到发表。

作品的问世是如此的艰难,连索尔仁尼琴本人都有些失去了耐心。
为了让作品得以问世,特瓦尔多夫斯基决定走上层路线,他把作
品送给了赫鲁晓夫的文学顾问列别杰夫,作品终于“上达天听”
——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非常欣赏这本小说。

据说,当列别杰夫为赫鲁晓夫朗诵这部作品时,这位领导人听得
非常认真,时而大笑,时而啧啧称赞,他还把米高扬也请来一同
欣赏。两周之后,《新世纪》编辑部接到党中央的指示,要他们
务必在次日上午交给中央二十三份《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而当时编辑部仅有三份,打字根本来不及了,于是只好铅印,使
用《消息报》的几台排字机,分给每个工人一小段,让他们分头
排字,校对工作也连夜进行,终于在凌晨前排装订好样书直送党
中央。不久之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要求委员们
表态同意该书出版。当时许多人没有表明态度,有些人虽然有一
本小说的样本,却可能根本来不及或没兴趣哪怕是翻一遍,但是
赫鲁晓夫还是决定利用第一书记的权威下令出版该书。

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日,赫鲁晓夫召见了特瓦尔多夫斯基,向他
宣布了可以出版的决定。这时的赫鲁晓夫正被古巴导弹危机搞得
焦头烂额,在这个节骨眼上还对这样一个无名作者的小书如此关
心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也许这正是这位领导人在紧张中寻求镇静
的一种奇特方式吧[ 余 按: 赫 氏 是 用 此 来 进 行 党 内
路 线斗 争 - 虽 是 反 斯 大 林 所 需,但 这 里 还 是 触
及 了 共 产 制 度 大是 非 的. 不 锈 和 尚 们 可 以 好 好
想 一 想:对 赫 此 行 该是 赞 赏 还 是 拒 绝?]不管怎样,
这本难产的小说终于得以问世了,一九六二年第十一期的《新世
界》刊登了这部小说,这正是小说送到编辑部的一年之后。这个
时候,连索尔仁尼琴本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当他应邀到莫斯科
去校对稿子,终于看到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作品变成毛边大样时,
不禁失声痛哭。

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刊登这部作品的《新世界》杂志在两天
之内被抢购一空,而且还有许多人争相订阅。当时杂志只有九千
四百本,后来杂志出了两版单行本,发行达八十万册。小说发表
仅十余天,《文学报》、《消息报》、《文学与生活》、《星火》
等报刊就陆续刊登了一些文艺界名人的文章,对小说表示热情的
赞扬。

小说让作家得到了巨大的声誉,一时间各种社会活动应接不暇。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中旬,索尔仁尼琴得到了赫鲁晓夫的接见。赫
以其惯有的坦率和粗俗的作风搂着他的肩膀表扬他。

一九六三年三月十日《真理报》报道了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的
一次接见中热情赞扬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他说,这
是“一部从党的立场真实地阐明那些年代苏联实际情况的作品”,
还说这是一本“重要的书和需要的书”,也许是出于疏忽,这位
第一书记把这本书的作者也称为伊凡·杰尼索维奇。赫鲁晓夫还
在中央全会上公开了当初讨论这本书的出版问题时许多人不置一
词的经过,显然,这本书由于其独特的内容,在最高领导人那里
变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和筹码。当然,由于赫鲁晓夫的赞扬,这
本书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余 按: 赫 氏 的 动 机 或 掩 盖
的 说 辞 是 次 要 的, 显 然 索 氏 非 历 史 的" 唯 一 "(
张 三 语)推 动 者.]。

但是,即使在这个时候,赫鲁晓夫对索尔仁尼琴的支持也是有限
度的。当特瓦多夫斯基把作者的另一部小说《第一圈》送给列别
杰夫,试图再走一次上层路线时,他得到这样的回答:“您还不
知道谁现在很不满意而且后悔让《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出
版了!”后来的材料证实,赫鲁晓夫曾向一位退役将军诉过苦,
他说:“今后我可不再干这些事情了。”显然,由于下令出版这
本描写集中营生活的小说,他受到了政敌的责难,而且预感到有
人会利用这件事向他发难。

赫鲁晓夫的后悔已经有些晚了,两个月之后赫鲁晓就在一次“宫
廷政变”中被赶下台,勃列日涅夫接替了他的总书记职位。在得
知赫鲁晓夫下台的消息后,索尔仁尼琴一时处于难以形容的尴尬
境地。他这样描述了自己的心境:“我是被赫鲁晓夫捧起来的,
在他面前,我没有行动的真正自由,我应当在对他和列别杰夫的
态度方面永远毕恭毕敬感恩戴德,尽管这对于一个从前的劳改营
分子来说是可笑的,怀着一种人对人的感激心情,这种感情是任
何政治上的公正所不能取代的。现在,我摆脱了庇护(有过这种
庇护吗?),也就随之摆脱了对他们的感恩戴德。”

无论索尔仁尼琴是否承认这种“庇护”,他的命运是紧紧同赫鲁
晓夫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他的困境也日益加剧,
作品被禁止,住宅被搜查,行踪被监视,终于于一九七四年二月
被驱逐出境,被迫流亡国外长达二十年之久。

无可否认,是一位领导人造就了一位杰出的作家。如果没有赫鲁
晓夫,或许索尔仁尼琴永远都只会是梁赞市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师。
有人把赫鲁晓夫的下台归咎于索尔仁尼琴,这是荒谬的。赫氏的
下台是苏共政治斗争的结果,一个作家远没那么大的力量。但是
失去赫鲁晓夫的庇护对索尔仁尼琴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无可否
认,后来作家遭遇的一系列迫害都是失去这种庇护的结果。但是,
如果赫鲁晓夫长期执政,索尔仁尼琴还能成为一名有独立人格的
作家吗?很难。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必须永远对自己的恩公感恩
戴德,否则在良心上会是有愧的。他的大多数直接批评苏联政治
的作品都是赫鲁晓夫下台后在国外发表的。

作为苏联体制改革先锋的赫鲁晓夫的下台导致了长达二十年之久
的停滞僵化的勃列日涅夫时代,无疑是苏联政治的悲剧,但对于
索尔仁尼琴而言,既是个人生活的不幸,又是一次创作生命的再
生。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87229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