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八国联军灭清与“妓女救国论”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八国联军灭清与“妓女救国论”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八国联军灭清与“妓女救国论” (431 reads)      时间: 2004-8-03 周二, 上午1:46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八国联军灭清与“妓女救国论”
送交者: 张鸣 2004年8月01日16:23:49

190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让人特别难忘的年头,正是在这一年,八
国联军打进了北京。皇帝、太后以及中央领导们仓皇出逃,国家政权落入
轻易洋人军队之手。孙中山等革命党受到启发,加快了爆炸的频率,12年
后彻底颠覆了清朝。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中国人尤其是北京
人仍然对八国联军四个字记忆犹新。

圆明园早在八国联军来之前40年已经被英法联军烧掉了,但如果你现
在问问中国的老百姓,恐怕没有80%也有60%的人会认为那就是八国联军
干的。虽然自1840年以来,中国没少挨洋人的欺负,但像这次列强全体(11
个国家)一并打上门来还是第一次。让洋人团结起来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执掌
国政的西太后听说中国出了神兵义和团,可以刀枪不入,所以大着胆子跟
全体洋人宣了战,任由义和团杀在中国的洋人,攻打外国使馆。义和团是
从来不沾女人的,据说是怕破了法术,但同时又非常仰仗女人,据说只有
女人才拥有可以真正威胁洋人的威力,于是有了红灯照,有了黄莲圣母、
金刀圣母等让男人顶礼膜拜的女性活神仙。跟戚本禹以及现在许多影视作
家想象的不一样,红灯照其实从不上阵舞刀弄枪,她们是作为法术的象征
存在的。

八国联军固然在枪炮方面占着许多优势,但于想象力上却远逊于义和
团的大师兄二师兄们,他们居然根本就不知道女人对于战争还有这么大的
威力,所以打仗的时候,根本就没让女人搀和。但是在战而胜之占领北京
之后,却像许多为他们鄙夷的野蛮人一样,将子女玉帛收入夹袋(在攻占天
津之后,甚至连黄莲圣母林黑儿也一并抓了去)。一向有军妓随军传统的德
国军队,此次远征根本就没带上他们的女人,可能在他们看来,被占领的
中国城乡到处都有可供他们的大兵发泄兽欲的对象,所以索性为他们的皇
帝陛下节省一点军费。进入北京的各国联军在寻找女人方面与寻找财富一
样的具有天赋,甚至连他们号称要保护的中国教民,也遭到了性侵犯。这
一点,连他们的最高指挥官瓦德西也不得不承认。

在度过了战争初期的混乱和动荡之后,联军的士兵从大索三日的亢奋
中渐渐恢复过来,各国对北京实行分区占领,着手恢复秩序。北京最早恢
复的商业活动,竟然是娼业,不仅著名的八大胡同的业务极度的繁盛,就
连一向偷偷摸摸地下活动的暗娼,生意也日渐看好。在上操和值勤加抢劫
之余,联军的大兵满世界乱窜寻花问柳。这时就用得着北京闲人了,连一
句洋泾浜英语都不会的若辈,居然能够无师自通地为洋大人拉皮条,拉得
好时,会从洋人和妓女的生意中分润了若干好处,拉得不好,吃几条“洋
火腿(挨洋人的踢)”也是正常的事。当年在北京五城公所当差的王大点,
由于原来的差事近乎于警察,干的就是弹压管理妓女的活计。联军进城,
任职的衙门空了,闲来无事,正好利用自家熟悉妓家的专长,为洋人介绍
生意,在他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坐多时,平西方行,走鹞儿胡同
口遇两个大头布洋人(即印度兵——笔者注)找妓馆。我带同上四神庙路西
土娼下处,二人同嫖一妓,各用一洋元与之,哄他多时,又给我花生食。
后由牛血胡同回行万佛寺湾,又遇德国巡捕洋兵三人,意往娼处。我据带
同猪毛胡同路东妓馆,有二洋兵各嫖一妓,亦以一元与之。”一个晚上就
做成了两桩买卖,可见生意之兴隆。

在和洋人做皮肉交易的妓女中,有位当时就小有名气,后来则声名大
噪的人物,她就是清末民初以来几乎无人不晓的赛金花。赛金花本姓赵,
赛金花是她的“艺名”,此人原是苏州娼家的一名“清倌人(雏妓)”,艺
名富彩云。十六七岁上被同治朝的状元洪钧看中,纳为小妾,当洪被任命
为清朝驻俄、德、奥、荷(荷兰)四国公使时,由于洪夫人不乐远行,于是
状元公挟她出国上任,驻节德国首都柏林。几年后,洪钧回国,未几病死
,彩云遂离开洪家,在上海、北京等地重操旧业,先名曹梦兰后名赛金花
,由于“状元如夫人”头衔的助力,遂成为名噪一时的名妓,经常与公子
王孙、达官贵人相往还,人称赛二爷。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赛金花正好
在北京,住在京城著名娼寮集中地的八大胡同之一的石头胡同,而石头胡
同恰归德军管辖。

按说,依照中国人习惯,对赛金花们的这种行为,该是将一盆盆的污
水迎头泼上去,再骂上半晌才是,好像中国的失败与丢脸,大半是由于这
些不知亡国恨的商女。可是不知是为了什么,脏水没有泼出来,好事的文
人墨客反而以赛金花为中心,编出了一系列女人救国,确切地说是妓女救
国的故事。

如果赛金花没有做过状元如夫人,如果她的纤足没有恰好踏过德国的
土地,如果赛金花能像莫泊桑笔下的法国妓女羊脂球那样,发扬爱国主义
精神坚决不接外国客人 (当然必须同时也不存在像小说里那么一群无耻的
说客) ,那么也许这种女人救国的故事就不太好编,至少不会编得如此生
动。但是历史老人就是这么好心肠,偏偏给中国文人留下了这么多可供展
开想象力的空间,于是,八国联军的统帅德国人瓦德西被说成是赛金花在
德国时的旧相好,那时年逾知天命的瓦德西也因此变成了翩翩的“日耳曼
少年”,既然洪状元要带如夫人出入驻在国的上流社会,那么年少美貌的
彩云勾上个把风流倜傥的德国军官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偌大的德国怎
么会那么巧就碰上了瓦德西,而且一碰上就发生了恋情,自有“巧合”二
字从中弥缝,本是古来文人们一逞手段之处。旧情人在北京重逢,理所当
然应该重续旧好,于是赛金花就做了瓦德西在北京临时的枕边人,一起住
在中南海的仪鸾殿里,朝朝暮暮,卿卿我我。而其间仪鸾殿那场真实的失
火事件,也自然有了赛金花的参与——年近70的瓦德西在我们的文人笔下
,居然能够挟着赤裸的赛金花从窗户一跃而出——普鲁士武士如此神勇,
无怪乎后来大清国练新军要以他们为蓝本。

故事延伸下去,瓦赛交欢的黄色镜头不知怎么就转成了赛金花如何舍
身为民请命的光辉事迹。说是赛金花不停地在瓦德西枕头边吹风,不仅制
止了联军的大屠杀,而且保护了皇宫不受焚毁,甚至在议和的时候,在李
鸿章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由赛金花出面成功劝说了克林德夫人(克林德系义
和团运动时的德国驻北京公使,在运动中被杀)接受了立碑道歉的条件,从
而免去了各国对西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追究。这类故事从八国联军还在北京
的时候就开始编,一直编到赛金花人老珠黄,竟然还有人在津津乐道,不
仅在一般的文人笔记里,而且出现在小说和戏剧中。故事在开始的时候还
有个别不利于赛金花的情节,比如说她为瓦德西出主意让老瓦开科取士,
老瓦还真的就在金台书院从四书里出题考了一次。只是这种情节的市场有
限,大家爱听的是说赛金花好话的东西,爱听赛金花是怎样舍出身子救了
北京人的故事。于是京城内外,从贩夫走卒到公子王孙,一传十,十传百
,直把个赛金花传成了舍身取义救国护民的“当代伟人”。在这期间,作
为当事的主角赛金花则一直在知趣地顺水推舟,作为市场和风月场上的双
料老手,她当然明白这种传闻对她生意的价值,自然,赛金花的买卖还真
的为此火了不知多少。

当然,这个世界到什么时候都有不凑趣的人,在大家都在宣扬赛金花
的救国事迹的时候,还真的有人出来煞风景,当时作为没有跑掉的同文馆
的学生,后来因帮助梅兰芳走出国门而闻名的戏剧理论家齐如山就告诉人
们,赛金花的确跟德国人混过,但只是些中下级军官,他亲眼所见,赛金
花与一群德国下级军官在一起时,看见瓦德西过来,吓得连头都不敢抬。
身为当时北京城如凤凰一般稀罕的懂外语而且敢跟洋人打交道、并因此与
八国联军做了不少生意的人,齐如山的话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其实用不着
齐如山出头指证,稍微细心一点的人只要用脑子想一想,就会发现所有的
瓦赛故事包括赛金花自己的叙述都充斥着前后矛盾,只要做一点考证工夫
,西洋镜就会不拆自穿。然而,从庚子以后的几十年里,想要了解真相的
人并不多,不仅没有人愿意去考证事实,甚至连用脑袋想一想都不乐意,
显然大家宁愿相信明摆着荒诞不经的瓦赛神话。不仅鲁迅病重将死的时候
发现赛金花被我们的剧作家封为了“九天护国娘娘”,直到70—80年代,
一部描写戊戌维新的小说,依然沿袭了当年的赛金花救国传说,也许在今
天,知道这段公案的人们中还会有人相信赛金花真的与瓦德西有过那么一
腿。

自然,高张道德主义的大旗,谴责赛金花们丧失民族气节似乎是没有
多少道理的,至少在今天看来不那么理直气壮。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操皮
肉生涯的人都具有羊脂球的觉悟,就是羊脂球,最大的可能只不过是作家
为了谴责法国的正人君子而制造出来的一个虚幻的形象,二战结束后,巴
黎街头那一群群因与德国人睡觉被人剃成光头游街的妇女,似乎说明法国
女人的道德意识并不比落后的中国同类强多少。男人丢了城池,却让女人
去坚守民族主义的阵地,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更何况,妓女皮肉交
易是她们的生计所系,既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在异族统治下的所有人一并殉
国或者一起上首阳山学伯夷叔齐,那么就没有理由谴责妓女与外国人做生
意。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事情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预料中的谴责声不知不
觉地变成了颂扬的赞歌,而且唱得响遏行云,未免让人感到有些肉麻。仔
细想想,其实谴责也罢,颂扬也罢,喜欢编故事和传故事的男人的心态其
实是一样的,不过是将本该自己负担的东西卸到女人肩头去,开始是指望
女人用莫须有的法术抵御洋人,然后又指望女人用她们的身体来救国救民


汉人的妓女尤其是名妓们仿佛一直都系着特殊的民族情结,明末清初
的时候,有李香君和柳如是们身体力行着民族大义,到了清朝快完的时候
又轮到了赛金花。虽然名妓们前后的行为似乎有些异样,但男人们对她们
的寄托却差不太多,总是幻想自己担不起来的事情可以由女人撑起来。只
是男人们的期望值随着时代的前进愈发低落,在明末的时候还敢幻想着“
自己”的女人通过抗争不叫异族染指,在洋人刚刚打破大门的那会儿,跟
洋人做生意的妓女还特别叫人看不起,被讥为“咸水妹”,可是到了八国
联军打上门来,跟洋人睡过的妓女,不仅身价百倍,而且还被赋予了救国
救民的光环。也许,到了连国人最后的杀手锏——义和团的“刀枪不入”
都失灵的时候,男人们,尤其是某些号称知书达理的男人于是只好指望女
人的身体了。

写到这里,妻告诉我,说是有人现在要拍赛金花的电视剧了,据说还
有外国投资。我已经懒得去核实了,只是希望如果这事是真的,将来再现
于荧屏的,不再是“女人救国”的老调。


毛泽东的干部VS英美的富豪
送交者: 中国cowboy 于 August 02, 2004 01:34:14:

从两个灾难看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道德毁灭性的破坏

1994年12月8日傍晚,新疆的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行「两基」教
育汇报演出,不幸的在现场发生大火,造成325人死亡,136人烧伤。

灾后鉴定报告里显示,死者中有288人是学生,其中独生子女占98%。
据医生鉴定,死难者中有近百名孩子是被人挤死或踩死的。

在许多孩子弱小的尸体上,有成年男人的大皮鞋印,也有成年女人细
若尖刃的鞋跟所踩下的血洞。还有目击者声称,一个被踩破肚皮的小男孩
,当卡车运往殡仪馆时,肠子还拖在地上......

肇事原因是由于舞台纱幕距离舞台光柱灯只有23公分,不符合安全要
求。而纱幕被上千度的高温烤燃,酿成大火。但面积如此广大友谊馆,竟
然仅有一个出口,其余信道全被防盗栅栏和卷闸门封死。

当时在友谊馆参加活动的,有该市15所学校的中小学生,以及教职员
工796人;另外还有自治区教委「两基」教育验收团的25人,和克拉玛依
市20多名副处以上的官员。


在如此巨大的灾难中,和孩子们同场遇险的克拉玛依市20几位大小官
员,竟「奇迹」似地无一人伤亡。而且当时他们都坐在最前排,离火源最
近,而离唯一的逃生门最远,然而他们大多数人却最先逃出,出来后一个
个也还都衣冠楚楚。

据一名被老师举上窗台逃生的五年级男生回忆,当他上完洗手间,回
到剧场时,场内已是另一番情景:

「我抬头一看舞台,无数的火花往下掉,一个领导模样的大人,拿著
话筒喊:『不要乱、不要动,让爷爷叔叔们先走!』」

另一位在火灾中带出12名学生,自己五年级的儿子却葬身火窟的舞蹈
教师说:

「当时市教委的一位领导,举著话筒喊:『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
们先走......』」


在场的最高长官、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方天*,从塞满孩子的唯一
出口离开后,一头钻进小轿车直奔医院,中间经过消防队也不下车报案,
他很不幸,被火星烧焦了几荆白发。

市教委一名党委副书记况*,凭借著对地形的熟悉钻进了厕所,又凭
著成年人的力气,把原本可塞三十人以上的厕所反锁顶上,任凭孩子们哭
喊也绝不开门;事后还骄傲的告诉记者,自己的逃生知识有多丰富。

另外还有十多名市局领导,没人出面维持秩序,没人向被大火包围的
孩子们伸出援手。最后,领导依旧领导,很多学生却学不到生了。

。。。。。。。。。。。。。。。。。

1914年四月十日晚上,世上最大的邮轮「铁达尼号」(Titanic),满载
二千二百零七名搭客,由英国首航前往美国的纽约。

铁达尼号被誉为「不沉的方舟」,救生艇当然不会太多。不料启航后
四天,就在大西洋的黑夜里误碰冰山。当时建造该船的工程师也在船上,
经他详细的检查后,失望的告诉船长,船舱损毁严重,不久船将下沉。由
于船上人多而救生艇不足,登时秩序大乱。

这时一位乘客约翰.侯伯牧师(Rev. John Harper),应邀到美国芝
加哥慕迪教会(Moody Memorial Church)布道。他眼见这紧急情况,就
呼吁全船的基督徒到甲板集合。当时有几十位基督徒陆续前来,大家手拉
手围成一圈,侯伯牧师庄严的宣告说:

「弟兄姊妹们,我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我们已相信了耶稣,有了
永生的盼望,不用惧怕;不过,船上还有不少未信的人,他们还未得救,
若此刻失去生命,必永远沉沦灭亡,倘若我们现在不跟他们争用逃生设备
,让未信者有更多人获救,以后他们仍有机会听闻福音,相信耶稣得永生
。」

那一群基督徒听后,大受感动,产生了一致的响应,他们继续手牵手
,一同唱著圣诗「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庄严的诗歌感动了船上的
其它乘客,大家秩序井然的接受船上工作人员安排,让妇女儿童先登上救
生艇。

乐队领班亨利.哈特利和其它的乐手,也穿著燕尾服走上甲板,为这
群基督徒伴奏。在圣诗「更加与主接近,更加接近」的歌声中,锅炉爆炸
、电力中断、船身断为两截,直到海水把这些基督徒与乐师的生命和歌声
,一起带进大西洋底。

。。。。。。。。。。。。。。。。。。。

侯伯牧师掉到海里时,抓住了一块浮木,在海面上漂流时,碰到另一
个什么也没抓到的年轻人。牧师问青年人:「年轻人,您得救没有?」青
年回答道:「没有。」


一个海浪把他们分开了。数分钟后,他们又靠近了,牧师再问他:「
您与神和好没有?」他还是回答:「没有!」一个海浪又把他们分开。

最后一次,他们再靠近时,在海中时间久了,青年已经疲倦了,想放
弃挣扎时。牧师却告诉年轻人:「年轻人,耶稣要救你!」说著他就把手
中的木板,送给那个年轻人,自己沉入海中。

天亮之前,赶来救援的船只捞起了许多尸体,只有六位不在救生艇上
的乘客生还,这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位年轻人一到纽约,立刻赶到芝
加哥慕迪教会,向大家见证:

「侯伯牧师原本今天要站在这里,向各位说话;但却因为我的缘故,
他做了一次『不一样的选择』。我因此也认识了他所认识的那位神,从今
以后,我也要继续侯伯牧师他『不一样的选择』。」

几天以后,在侯伯牧师的家乡,英国的格拉斯哥,也举行了一场追思
仪式,当场也有一千多人站起来,像在芝加哥那里的几千位听众一样,宣
示要继续侯伯牧师那「不一样的选择」。

。。。。。。。。。。。。。。。。

铁达尼号这一轰动全球的沉船事件,造成1502死亡,仅有705人获救。
当这些生还者到达纽约后,亲眼目睹沉船上那一群基督徒的见证,生命有
了不一样的选择。而生还者多是妇女儿童,也安慰了英美两国人民的伤痛


67岁的头等舱乘客、全球最大的美斯百货公司创办人斯特劳斯,别人
劝他:「保证不会有人会反对像您这样大年纪的人上救生艇」时,这位老
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在还有女人没上救生艇之前,我绝不会上。」

世界著名的银行世家大亨古根海姆,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说:「我
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著:「这条船不会有
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
个畜生,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些死难的男性乘客中,还有亿万富翁阿斯德、资深报人斯特德,炮
兵少校巴特,著名工程师罗布尔等,他们都呼应侯伯牧师,把自己在救生
艇里的位置让出来,给那些来自欧洲,脚穿木鞋、头戴方巾、目不识丁、
身无分文的农家妇女。

这些知名的、受过教育的、有创造性的男人,和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
、对世界极少贡献的农妇相比,到底谁更应该上救生艇?谁对这个世界更
有价值?但这是英国人、这是美国人,他们因信仰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另外像消防员法尔曼.卡维尔,感到自己可能离开早了点,又回到四
号锅炉室,看看还有没有其它的锅炉工困在那里。

被分配到救生艇做划浆员的锅炉工亨明,把这个机会给了别人,自己
留在甲板上,到最后的时刻还在放卸帆布小艇。

信号员罗恩一直在甲板上发射信号弹,摇动摩斯信号灯,不管看起来
是多么没有希望。而报务员菲利普斯和布赖德,在报务室坚守到最后一分
钟,即使船长史密斯告诉他们可以弃船了,他们仍然不走,继续敲击键盘
,敲击著生命终结的秒数,发送电讯和最后的希望。

。。。。。。。。。。。。。。。。。。。。

「铁达尼号事件」,发生在20世纪初,英国要往美国的大西洋上。「
新疆大火事件」,发生在20世纪末,中国边境上的一个城市。

铁达尼号有生还者,新疆大火里也有生还者,但从生还者的口中,小
瓜呆却听到了「不一样的故事」。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6002 seconds ] :: [ 20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