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关于民国军阀,再次与芦笛商榷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民国军阀,再次与芦笛商榷   
山南人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关于民国军阀,再次与芦笛商榷 (1200 reads)      时间: 2004-7-23 周五, 上午6:0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谢谢芦笛网友的回应。我辈都是工程出身,上网只是一时兴趣。

对“辛亥革命没干好事”之说,本人深以为然。如果当初中国人没有走造反的道路
而是搞立宪改革,那么,中国至今可能还有个皇帝坐在紫禁城里。当今的大多数人
会觉得此说十分荒谬:凭什么还要有个满族人的皇帝?其实,保留个皇帝又有何不
可,英国算是最早的民主国家,却至今还是个王国。只要这帝制不影响国家的实质,
在保留皇位的情况下进行渐进式的改革,是成本最低的社会方式。英国人能够在世
界上称霸,与他们不喜欢革命而喜欢渐进式的改革大有关系。再说,中国作为多民
族的国家,有个皇帝在那里,有些事处理起来会方便得多。

不过,关于对孙中山的评价,本人以为似乎以谨慎一些为妥。孙当然有政客们所固
有的许多毛病,但关于中国前途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论,不仅有前瞻性,
也具可行性。中国今日之反台独,盖因二战结束收回了台湾;然而,若没有孙中山,
也就没有国民党,没有后来的八年抗战,今日中国的版图是个什么样,也就很难说
了,惶论台湾。甲午之战,若满清政府能象后来的国民党政府那样迁都抗战而不投
降,坚持下去,结果会大不一样。然而,作为少数民族,那样做却很可能丢掉全国
政权,导致天下大乱。这当然不是赞成辛亥革命式的造反,而是说也应从另外一个
方面来看问题。

都说“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其实共产党的胜利,应该从更广的历史角度
来看。“选择了共产党”的,不是中国人民,而是以英法为首的列强。中国共产党
的胜利,其实是巴黎和会的结果之一。毛泽东所说的“老师欺负学生”的问题,不
能说是无稽之谈。孙中山所受的完全是欧美式的教育,但他后来求助于苏俄,实在
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满清的洋务运动,本来已经颇有成效,中法战争基本战平,又收回新疆,中
国人的自信心已经被逐渐找回,才有“同治中兴”的自吹。不幸的是,甲午一役,
中国被索走巨款,割让台湾。若非俄国人干涉,连渤海都已经不是中国的内海了。
西太好这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其实远非全是一个负面人物,因洋务运动还是
她主持下开始的,甲午开战她并不赞成,但因已还政于光绪皇帝,不便过份干涉,
才酿成大祸。但她后来沉不住气,引用义和团来排外,成就了一段八国联军进北京
的故事,中国几乎完全解体。这件事在历史上恐怕无论如何也难以得到正面评价。


满清的洋务运动搞了三十年,看起来成效显著。然而,“时不利兮可奈何”,从1894到
1901这短短的八年,一个马关条约,赔款 白银2.3亿两,一个辛丑条约,赔款白银
4.5亿两。这八年间发生的事,决定了往后数十年中国的局势。中国人一代比一代更
爱走极端,究其根底,其实是拜日本人之赐。八年抗战中国损失巨大,然而,与甲
午之战相比,这损失可是小多了。

关于“北方军阀比南方军阀好得多”之说,恐怕也有待商榷。从袁世凯时代到北方
的中央政府被国民党彻底推翻,北方历届政府的阁员基本由文官组成,这是事实。
然而,这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迫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做,这就是财政问题。抗
战以前,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就没有所得税一说,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是农
业税,二就是关税,其中以关税为主。甲午战败,中国被迫立即支付了对日战争赔
款,这些款项全是从英法德俄等国借的,并以中国的关税担保。从此,中国的关税
完全被外人掌握。庚子一战,赔款更巨,从此中国政府陷入绝对的贫血状态,无力
进行任何大的建设。在袁世凯称帝之后的护国战争之中,蔡锷等人以云南一省之力,
勉强顶住了袁世凯得全国之力,其主要原因就是袁世凯手上无钱,无法调动更多的
军队去前线。

由于海关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政府中必须有一群人与这些外国人打交道,讨论
开关收入的分配问题。这可是那些只会打仗的武人们干不了的技术活。一旦把洋人
惹火了,拒绝给钱,军阀们可就玩不转了。因此,北洋时代虽然内阁更迭频繁,但
历届内阁都是文人为主。王惠聪、顾维均等人几乎一直没有离开过外交部,甚至数
度出任过总理。内阁中的主要人物还是所谓交通系的梁士逸等人。事实上,国民党
掌权后,王惠聪还担任了外交部长多年。国民党掌权以前,这些人恐怕还是不愿意
到南方来任职的。

文人把持内阁并不能保证社会的总体状况会好些。民国时代最有名的军阀之一,张
宗昌,曾任山东都督。他的出名,主要是三不知: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
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婆。他曾经投靠张作霖,算是张的手下。但国民
党北阀将他打败后,他要求带领败兵退入东北,却被张作霖拒绝,原因是他的兵纪
律太坏。他治下的山东是个什么样,可想而知。

另外一个算得上特别坏的北方军阀是张敬尧。此人为段段祺瑞手下大将,后被段任
命为湖南都督。他在湖南作恶多端,他的兵纪律极坏,曾有进入邵阳师范强奸女学
生乃至该校女校长的壮举。要知道,当时的师范学校校长乃是社会名人,其地位超
过当今的大学校长。湖南人不管怎么告状,都告他不倒,驱张运动也驱不走他。段
祺瑞后来迅速倒台,与此恐不无关系。

因此,北洋军阀是否好一些,恐怕还要更全面些来看。对我辈来说,似还难于下此
结论。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206838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