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日本记者看中国】从小灵通的全面开放看中国政府的实用主义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日本记者看中国】从小灵通的全面开放看中国政府的实用主义 zt
莫名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日本记者看中国】从小灵通的全面开放看中国政府的实用主义 zt
(597 reads)
时间:
2004-7-21 周三, 上午10:32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执笔者田原真司为日经BP社 北京支局长,先后担任过《日经商务》周刊记者,香港支局特派记者。2004年1月起担任现职,目前常驻北京。本文译自常驻北京的日本记者面向日本读者撰写的日文专题)。
【日本记者看中国】从小灵通的全面开放看中国政府的实用主义
【日经BP社报道】 知道5月17日是什么日子吗?正确答案是“世界电信日”。它是由联合国下属组织、制定电气通信国际标准的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的。
这个在日本几乎无人知道的纪念日,在中国却意外地有名。因为中国政府的通信部门及著名通信运营商已经形成一个惯例,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发布和推出新的通信政策及服务。当地媒体也是大张旗鼓地报道。
说到今年,并没有能够引起世人瞩目的崭新话题。但是,这一天还是传出了一些虽说并不响亮但对于把握中国通信市场近期发展动向非常重要的信息。这就是,“小灵通(中国版PHS)”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展开,以及第3代移动电话(3G)许可证的变相延期发放。
▼最后的堡垒——上海解除对小灵通的禁令
首先介绍一下小灵通。中国的小灵通服务是1998年从浙江省的小城市开始的。利用通话费不足手机1/3这件致命武器,2001年开始形成一股小灵通热。截止去年底其用户数估计已达3500万人左右。今年底估计将会达到4500万人。虽说比手机用户(截止去年底约为2亿7000万人)要少,但的确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
然而,小灵通始终存在着一块“真空地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通信监管部门--信息产业部发出的通知中,实际上一直禁止这些城市运营小灵通。但是,伴随着小灵通热的高涨,通信监管部门终于决定改变方针。在去年的世界电信日到来之际,首先在广州和北京解除了对小灵通业务的禁令。今年5月17日,最后一块真空地带——上海,小灵通服务也正式开通。至此,小灵通终于实现了攻占全国的夙愿。
再谈谈3G。去年夏天,通信业曾流传说,“信息产业部将于2004年5月发放3G牌照”。但是,去年底又有传言说,“牌照发放将推迟到2006年”。在今年的世界电信日,出席纪念仪式的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回避了对3G牌照发放时间的预测。此举事实上已经表明3G牌照将延期发放。
▼不可思议的解释:小灵通是固定电话的延伸
小灵通在全国展开与3G牌照的延期实际上存在深层次的关系。2000年6月,信息产业部曾下发了“仅限地方城市开展小灵通服务”的通知。其背景就在于当时信息产业部准备尽早开通3G服务。由于小灵通与3G所使用的无线电频带非常接近,所以有可能产生干扰。
不仅如此。日本的PHS与中国的小灵通在业务运营方式上存在很大区别。日本的PHS由获得日本总务省专门牌照的PHS运营商提供服务。而中国则没有PHS专门牌照。其实,是由固定电话运营商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2家公司在“小灵通是固定电话的延伸”这种令人费解的解释基础之上,开发小灵通业务的。
这种解释也不见得有离谱。由日本开发的小灵通在设计上,通过在主干网中使用现有的ISDN线路网来控制网络建设成本。中国早期的小灵通在日本方式上又进行了改进,通过将小灵通基站与普通固定电话网相连,开始了小灵通服务。
说实话,中国小灵通的起源是地方电话局将当地固定电话网与小灵通的基站相连接后自行开始的。作为监管部门的信息产业部,当然不会欢迎这种做法。而且,假如有可能干扰3G的话,自然不会放任自流置之不理。
但是,当时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地方电话局正面临着固定电话用户增长缓慢的形势。假如全面禁止小灵通,势必会遭到他们的反对。在这种条件下制定的妥协政策就是,禁止在预计将首先开展3G服务的大城市开展小灵通服务。
▼为了国家发展,充分利用政策框架
4年后的今天,小灵通终于全面解禁,而3G服务的开通至今没有定期。为何会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人们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通过改进小灵通的技术,解决了干扰问题”,“在与小灵通的竞争中现有第2代移动电话(2G)的通话费被迫下调,投资3G的实力随之下降”,“3G缺乏足以回收投资的丰富内容”,“中国自主的3G标准——TD-SCDMA技术尚未成熟”,等等。
然而,笔者则认为,两者反差如此之大的原因就在于“装电话到底为了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
在幅员辽阔、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从电话普及率来说,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加起来也不过40%左右。数亿中国人仍在过着没有电话的日子。提高电话普及率将更易于在地理上相隔遥远地区之间的交流,加快信息传播,搞活贸易,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政府来说,电话普通率的提高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大政策指标。
一位中国通信行业的人士指出,“信息产业部过去之所以热衷于3G,是因为仅靠2G,其频率容量顶多能容纳2~3亿用户,早晚有一天就将无法增加用户数量”。而对于政府来说,提高电话普及率是一项优先课题,从2G向3G的升级过渡则属其次。
小灵通的确是从信息产业部政策框架以外亮相的。然而,由于成本便宜,受到了卖不起手机的低收入阶层的欢迎,对电话普及率的提高做出了很大贡献。而作为成本较高的3G,即便现在开通服务,最初大概也只能卖给那些已经拥有手机的城市高收入阶层。
总之,政府现在扶持谁不扶持谁,就看谁对国家的发展更有利——,今年的世界电信日,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政府的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记者:田原 真司=北京支局)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旁观者清
--
冀人
- (0 Byte) 2004-7-21 周三, 下午5:01
(160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83672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